三、堅定“四個自覺”,做黨和人民的好乾部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乾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在整個社會羣體中,領導幹部作爲執政興國的骨幹部分和中堅力量,毫無疑問是“關鍵少數”,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中在社會上營造一種風氣、提倡一種追求、引導一種方向。因此,推動全體黨員廉潔自律必須抓住“關鍵少數”。
《準則》針對黨員領導幹部從公僕本色、行使權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風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四個自覺”,即“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僕本色。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身先士卒,方能一呼百應;以身作則,方能上行下效。因此,黨員領導幹部不僅要遵守黨員行爲規範,還要自覺保持人民公僕本色、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做廉潔自律的表率。
讓廉潔從政成爲領導幹部自覺堅守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涌動的新時期,對於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嚴守黨紀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認爲就領導幹部個人而言,要築牢防線,預防腐敗,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所思,把“廉”內化於心
鄧小平同志曾經講:“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爲官一任,要自覺淨化心靈,錘鍊意志,恪守清廉,以精神之鈣長浩然正氣。
一要靜心,戒浮躁功利。
浮躁,是一種輕浮急躁的心態,一名黨員幹部,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氣,就會沉不下心,穩不住神,心猿意馬,魂不守舍。無數事實證明,心不靜,無以言學,心不靜,貪慾就膨脹,就抵禦不了外部花花世界的誘惑。黨員幹部應發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見五光十色而不眼花繚亂,遇名利競逐而不心神不寧。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態,能客觀認識自我與看待組織評價,正確對待個人升遷與組織安排,正確處理好個人名利得失和黨的事業的關係,始終做到以寧靜之心觀察社會、體察民情,以平常之心看待名利、善待榮辱,以奉獻之心對待事業、對待人民。
二要淨心,戒私心雜念。
貪一己而誤終身,圖一蠅頭小利而身敗名裂的深刻教訓爲我們敲響警鐘。爲子女就業、讀書開後門,爲朋友說情辦事開綠燈,爲自己升官高就鋪路子,這樣的行爲必爲人民所不齒。私事辦多了,私心雜念也就充斥其間,必然滋生腐敗。面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共產黨員更要保持人格力量,自重、自省、自勵,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乾事,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帶頭弘揚社會主義優良道德風尚。
三要正心,戒觀念蛻化。
正心、修身,注重道德修養和人格完善,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黨員幹部務必要做到正心,只有把心擺正,正向對準我們的生存環境,正向對準養育我們的人民,正向對準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才能做到不爲物慾所蔽,不爲美色所誘。爲官當“自省”,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領導幹部要常“照鏡子”,就是要求黨員幹部要常自省,經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剖析其中的善惡是非並及時修正纔不會偏離軌道,脫離羣衆。官者來自於人民,從人民中產生,也就應該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反之,那就偏離了爲官者的正確方向。
二、有所爲,把“廉”外化於形
“爲”是行動,把“廉”內凝於心的同時,更要潤廉於行,以實際行動“養成兩個習慣、踐行羣衆路線”。
Www●ttκan●co
一要常懷警醒。
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出問題,固然有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的客觀因素,但主要還是個人的貪慾作怪,貪權、貪財、貪色、貪享樂,最終使自己放鬆警惕、喪失立場、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做到心中有數,真正明確掌權不是一種榮耀和風光,更不是一份安逸,而是一份辛苦,一份責任,一份奉獻。權力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要搞清楚權力的來源,認清亂權的危害。一定要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掌好權、用好權、用對權,習慣依法用權,自覺接受監督。要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之心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寢食不安”的公僕之心對待自己的一職一責,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心繫組織重託,心繫羣衆冷暖,永葆人民公僕的本色。
二要常築防線。
作爲一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一定要時刻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才能始終保證自身的廉潔清正。作爲領導幹部只有堅持經常性的深入學習和鑽研,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才能提高自身的拒腐防變能力,不爲各種利益所誘惑。要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能力,不斷提高自我警省能力,不斷抵制各種誘惑,以自律的態度、平靜的心態、簡樸的作風,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在思想上築起一道反腐防變的防線。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忍得住寂寞,堅持平平淡淡纔是真、平平安安纔是福,做一個清清白白的官、堂堂正正的人。
三要常記職責。
各級各部門的主要領導,是反腐倡廉的第一責任人。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一崗雙責”,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堅決反對腐敗。領導幹部一定要對自己管轄下的人員負起教育、管理、監督的責任,堅持抓好乾部職工的日常管理,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早打招呼,及時提醒,做到話要超前說,要求超前提,教育超前抓。領導幹部能不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對整個幹部隊伍的廉政狀況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既要在加快發展、幹事創業方面考出好的成績,又要在廉政勤政、遵紀守法方面交出優異答卷。
三、有所畏,把“廉”實化於行
“畏”是一種態度,意味明事理、曉廉恥、知約束、懂分寸。人無所“畏”,言不遮攔、行出常理;官無所“畏”,膽大妄爲、違紀違規。領導幹部時刻敬畏黨性要求、法紀法規、公序良俗、道義美德,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守住爲人、爲官的底線。倘無“所怕”而忘乎所以,不懂得自律而爲所欲爲,犯錯誤摔跟頭是必然的。登攀往往十分艱難,而跌落往往是一瞬間的事。
一要強化廉政爲民意識。
“大樹紮根於沃土,高樓立足於基石”。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到順應民意、尊重民權、化解民憂、維護民利是職責所在、使命所繫、黨性所需,要以敬畏之心面對羣衆、以感恩之心對待羣衆、以赤誠之心服務羣衆。感情決定態度,影響作風,支配行動。感情深一寸,作風好十分。要多與普通羣衆、基層幹部、先進模範、專家學者交朋友,拜人民羣衆爲師,接地氣,汲取力量;對那些“小兄弟”“小圈子”要保持高度警覺,拉開必要距離。要盡最大能力把工作做到位、做深入、做細緻、做紮實,傾心竭力地爲人民羣衆服務,心甘情願地爲人民羣衆奉獻,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讓羣衆持續受益,長久穩定地得到實惠。
二要強化敬畏法紀意識。
敬畏法紀意識是黨員領導幹部的自律“強心劑”。人無廉恥,百事可爲。人無敬畏,也會無所顧忌。敬畏意識是做人的基本意識,做領導幹部的,沒有敬畏意識,就會失去做人的底線。黨紀國法是一條高壓線,觸之即倒,踩之即亡,晚怕不如早怕,早怕可以防患於未然,晚怕則悔之晚矣。在黨的各項紀律規定面前,有所畏,才能認真貫徹執行;有所怕,才能兢兢業業;有所懼,方可勤勤懇懇。領導幹部要常思法紀之威嚴、常想羣衆的眼光、常慮輿論監督的洞察力與穿透力,多一分畏懼、去一分貪婪,多一分小心、少一些慾望,在利益面前不貪心、在誘惑面前不動心、在分化面前不變心,不破“底線”,不越“紅線”,不觸“高壓線”。這樣,才能用對權力,用好權力,才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信任、希望和囑託。
三要強化接受監督意識。
幹部清正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不接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一些領導幹部不接受監督,利用權力獨斷專行,也是誘發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監督是一種提醒、警示,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保護。作爲領導幹部,要習慣在監督的環境下工作,習慣在法治的軌道上用權,在接受監督這個問題上,一定不要犯糊塗,牢記良藥苦口利於病的古訓,充分認識諱疾忌醫的危害性,自覺接受監督。要進一步拓寬民主監督渠道,充分發揮各種監督的作用。作爲領導幹部,手中擁有一定的權力,求你辦事的人也多,遇到的誘惑和考驗也多,無論任何情況下,都要按照“養成兩個習慣、踐行羣衆路線”的要求,在接受監督上帶個好頭,把握自己,潔身自好,清廉自守。
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反腐敗鬥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牢記前車之覆、後車之鑑,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自律意識,時刻加強學習,時刻嚴以律己,時刻警鐘長鳴,真正履行好一個黨員領導幹部應盡的責任,爲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嚴守紀律忠誠幹事 嚴以用權乾淨幹事
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就是靠嚴明的紀律。
作爲黨的幹部,我們一定要牢記守紀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紀律,守規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規矩,把政治紀律嚴起來,把政治規矩立起來,鍛造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做到維護中央權威不動搖、自覺遵守黨章不走樣、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變通、依法依規用權不任性。
嚴以用權,這是領導幹部爲官從政的基本準則,也是踐行“三嚴三實”的核心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麼用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爲官做事的尺度。”強調“要依法設定權力、規範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強調“要着力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
作爲領導幹部,應該如何踐行“嚴以用權”這一要求,用好手中的權力?關鍵是要做到“四個牢記”。
1.要牢記“權爲公器”,始終做到秉公用權
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爲民所賦,權爲民所用。這一精闢論述,深刻揭示了共產黨人的權力來自哪裡、權力如何使用的根本問題,明確指出了權力姓公、公權公用的基本屬性。我們手中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爲黨分憂、爲國幹事、爲民謀利。
但在權力觀上,一些領導幹部頭腦中存在着十分錯誤的觀念:有的認爲權力是靠個人奮鬥得來的,是辛辛苦苦幾十年熬出來的,甚至認爲是神佛保佑、祖先庇佑的結果。正是因爲權力觀的錯位,把公權當作私權,用權力攫取金錢,用權力賣官鬻爵,用權力拉幫結派,一步步墮入違法犯罪的深淵。
法國著名啓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權力具有天然的膨脹性,權力的最大誘惑在於“權”與“利”總是相伴而行、如影隨形,如果忘記權力的來源和屬性,模糊權力的公私界限,缺乏嚴格的自我約束和監督制約,權力很容易蛻變爲個人牟取私利的工具。領導幹部大都受黨的教育多年,對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法律界限是清楚的,但爲什麼會出現明知故犯、知錯犯錯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名利面前缺乏定力。
領導幹部要時刻保持清醒,一些人對你討好獻媚、奉承巴結,那不是真的對你心懷敬意,而是奔着你手中的權力來的。如果認識不到或意識不到這一點,那麼遲早會成爲別有用心之人“圍獵”的對象。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經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權力應該用到哪裡,正確處理情與法、利與法、權與法的關係,決不能因私利而拋公義、因私誼而廢公事,真正爲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2.要牢記“權有邊界”,始終做到依法用權
權力不是可以爲所欲爲、隨心所欲的,而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黨紀國法。許多落馬官員,他們並不是不懂法、不知法的“法盲”,有的甚至還是學法出身、長期從事政法工作,但爲什麼會知法犯法、鋌而走險?爲什麼會做出以權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事情?說到底是無視黨紀國法,對紀律法律毫無敬畏之心。
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時刻牢記“法不可逾越、權不可濫用”的道理。不論一個人的權力有多大、職務有多高,只要濫用權力,遲早都要摔大跟頭,遲早都要付出沉重代價,遲早都要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
要始終堅持嚴以用權,把依法用權、依法辦事作爲最高行爲準則,自覺在法律約束下用權、在制度籠子裡行權。堅持依法用權,首先要做到依法決策。凡事都要認真想一想決策的法律依據、法定程序、法律責任,確保作出的決策不偏離法治軌道。堅持依法用權,其次要密織制度之網。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亂用權力或遊走在紀律法律禁區的邊緣,除自身定力不足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制度缺失。管住權力,最根本的是靠制度約束。強調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這個要求不僅要落實在執紀環節,而且更要落實在制度建設環節。制度越嚴密,違法用權的機會就越少,領導幹部犯錯誤的機會就越小。
堅持依法用權,還要做到不以權壓法。習近平總書記講,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僞命題,權大還是法大則是一個真命題。推進依法用權,抓好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至關重要。領導幹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老百姓就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對於領導幹部來講,一定要增強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一定要牢記“有權不可任性”的警訓,一定要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切實養成在法治之下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政治習慣。
3.要牢記“權受監督”,始終做到陽光用權
權力一旦失去監督,就會導致權力濫用甚至滋生腐敗。監督是一種預防權力失控的外力糾正機制,黨和人民的監督不是跟誰過不去,而是對黨員幹部最大的關心、最好的保護、最真誠的幫助。正如劉雲山同志所講的,不想接受監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備當領導幹部的起碼素質。既然走上了領導崗位,就要自覺接受並正確對待黨和人民的監督,就要習慣於在“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習慣於在“放大鏡”下開展工作。
一方面,要帶頭接受監督,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甚至是刺耳的意見,切實做到虛懷若谷、聞過則喜;另一方面,要敢於監督,特別是對有問題苗頭的同事和部屬,要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千萬不要做老好人。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積極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嚴格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的制度,做到哪裡有權力哪裡就有監督,權力運行到哪裡監督就跟蹤到哪裡,最大限度地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爲失範。同時,還要重視發揮
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司法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使領導幹部的權力運行時時刻刻處於監督之中。
4.要牢記“權即是責”,始終做到勤政用權
權力和責任緊緊捆綁在一起,有多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盡多大的責任纔會有多大的作爲。嚴以用權,最重要的是要把權力用在爲發展盡責、爲人民服務上來。
現在有一些幹部不太習慣緊約束條件下的權力運行規則,認爲當幹部比過去難當了、做事情比過去難做了,不同程度地存在“爲官不勤”“爲官不爲”的問題。依法用權與幹事創業並不矛盾。黨的幹部就要勤政用權、勤勉幹事,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誤事,不廉不勤更壞事。懶政怠政、爲官不爲,就是對權力的褻瀆,貽誤的是一方發展,辜負的是黨的培養和百姓的期待。
特別是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發展進入“轉型期”,各種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改革發展過程中碰到的難題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的幹部不敢擔責、不敢破難,那麼許多改革發展措施就無法落地、改革發展目標就會落空。“權力就是服務、權力就是責任”。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幹部,決不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幹部。
領導幹部敢於擔當,內涵和要求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堅守責任、認真負責,也就是面對大是大非要敢於亮劍,面對矛盾困難要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要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要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要敢於堅決鬥爭。領導幹部敢於擔當,講一些得罪人的話,做一些得罪人的事,由此可能受到誤解和非議。作爲各級黨組織來講,要旗幟鮮明地支持擔當者、保護擔當者、褒獎擔當者,爲那些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使勇擔當、敢擔當、善擔當成爲各級幹部的良好政治品格。
總之,我們每位黨員領導幹部都要時刻牢記,嚴守紀律、律己用權是關係一個人一生一世的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任何時候都不能有僥倖心理。人的一步很短,但人的一生很長。走錯一步就可能毀掉一生,根本沒有重來的機會。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以正反兩方面典型爲鏡鑑,始終保持“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本色。
把嚴以修身擺在爲官從政的首要位置
黨員幹部修身的至高追求就是勇於擔當。負責任的人能把冷板凳坐熱,不負責任的人能把熱板凳坐冷。我們要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作爲必須抓好的最大政績,必須擔當的最大責任。
嚴以修身居於“三嚴三實”之首,蘊含着深刻的中華傳統文化和中國哲學思想的精髓,體現了新時期思想建黨、從嚴治黨的基本原則,把握了領導幹部健康成長的基本規律,是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嚴以修身擺在爲官從政的首要位置,自覺做到“四修、三恆、三見”。
嚴以修身要突出“四修”
一般羣衆談修身,主要講的是個人志向、品德才智、儀表風度、興趣愛好;領導幹部修身則與普通人不同,應突出“四修”,即修信仰、修黨性、修道德、修情趣。
修信仰之堅。信仰是國家、政黨、民族、個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之源。信仰一旦垮塌,個人就會迷失方向,民族就會走向沉淪,政黨就會分崩離析,政權就會轟然倒塌。黨員領導幹部修身,首在修信仰。如果信仰缺失,爲私情私慾矇蔽了心境,朝思加官晉爵、暮想封妻廕子、夢寐金銀滿堂,就難免走上“少年苦難、青年奮鬥、中年上升、晚年悲慘”的沉淪軌跡。諸多違紀違法人員的懺悔錄,無一不訴說着“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動搖,精神之鈣缺失是最致命缺失”的道理。只有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築牢信仰的基石,才能守住“心中的綠洲”。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放在修身立命的首位,始終不忘入黨初心、不悖入黨誓言,始終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疏浚思想之“源”。
修黨性之純。黨性是黨的性質、宗旨和原則的集中反映,是階級性最高和最集中的體現。加強黨性修養,不僅關係到黨員領導幹部能否守住精神家園,更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執政地位能否得到鞏固,是黨員領導幹部的修身之要。從現實情況看,有的領導幹部黨的意識、黨員意識淡薄,把自己混同於一般羣衆,忘記了共產黨員的職責使命、責任義務;有的不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擅作主張、任性妄爲;有的宗旨意識淡薄,漠視羣衆疾苦,甚至與民爭利;有的原則性不強,尸位素餐,當“老好人”,對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些都是黨性不強的表現。黨員領導幹部加強黨性修養,必須牢固樹立黨員意識,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牢固樹立忠誠意識,對黨忠心耿耿,與黨同心同德;牢固樹立宗旨意識,視人民羣衆爲靠山,把人民羣衆當親人;牢固樹立原則意識,按黨的紀律規矩和原則辦事;牢固樹立廉政意識,保持一身正氣。
修道德之尚。劉少奇同志說:“共產黨員應該具有人類最偉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我們黨選任領導幹部的標準,歷來是德才兼備、以德爲先。道德品行也是爲人從政的“基石”,自古以來,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毀,民德降。當前,黨員領導幹部的道德狀況總體是好的,但道德滑坡、行爲失範等問題在一些黨員幹部中也比較突出。有的大德不明,想問題、辦事情不是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而是專謀一己私利;有的公德不守,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的私德不嚴,作風惡劣、家風敗壞。黨員領導幹部的道德操守不僅關乎個人品質,更關乎黨的作風和社會風氣。我們要把立德、修德作爲終身追求,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操守、重品性、崇正義、講誠信、樹家風,始終堅守道德高地。
修情趣之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黨員領導幹部的生活情趣不是小事,而是關乎思想道德防線是否穩固的大事。黨員幹部違紀違法,防線往往就是從生活情趣這樣的小事被攻破的。現在,有的黨員領導幹部迷戀於打牌賭博,有的熱衷於吃喝玩樂,有的流連於聲色犬馬,有的沉醉於求神拜佛。凡此種種,既玩物喪志,也給人圍獵之機。習近平總書記教誨黨員幹部,要“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我們要把培養健康生活情趣作爲修煉身心的重要內容,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提高文化素養,擺脫低級趣味,使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成爲工作的有益補充。同時,對健康生活情趣也要愛之有度,不能沉湎其中,更不能玩物喪志,消磨意志,使之成爲利益交換的“外衣”。
嚴以修身要做到“三恆”
《老子》講: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領導幹部嚴以修身,須在“恆”字上下足功夫,用一輩子的恆心和苦修來完善自我。
要恆學。學習是人成長進步的階梯,是領導幹部修身的不二法寶。高爾基說過,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接近完善。學習貴在持之以恆。越是年齡大,越要加強學習,不然就會落後於時代;越是有事業心和責任心,就越想學習,以求精益求精;越是愛好學習,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這上面,就越能擺脫迎來送往的應酬和不良興趣愛好的干擾。黨員領導幹部都應把學習作爲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工作動力,自覺養成勤奮學習的習慣。尤其在當前,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各方面形勢任務要求都發生很大變化,很多工作都不能再看“老黃曆”了,只有加強學習、思考、實踐、感悟,才能準確把握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明確工作目標和方向,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要恆省。修身之道,貴在自省。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日三省吾身”的修身傳承。在當今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各種文化相互激盪,各種誘惑形形色色,我們如不及時打掃自己思想上的灰塵,不及時洗滌心靈上的污垢,就難以固守純潔的精神家園。自省的過程實質上是不斷明辨是非、思過悔錯、懲惡揚善的過程,符合我們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政治生活原則,體現了自我純潔、自我淨化的要求,在黨員幹部思想建設中應大力倡導和弘揚。自省之道,貴在經常、重在堅持,需要久久爲功、一以貫之。有的領導幹部在犯了錯誤、經受挫折、出現失誤時才自我檢討和反省,而在得意之時、成功之時,恰恰忘了自省,這是不可取的。不分順境和逆境,無論得失和榮辱,都應做好自省“功課”。特別是在取得成績、獲得表彰之時,要反省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組織信任、提拔重用之時,要反省自己能力水平的差距;在下屬支持、羣衆擁戴之時,要反省自己領導方式尚需優化和改進;在履行職責、監督執紀之時,要反省自己是否出於公心、堅持正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要恆踐。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領導幹部嚴以修身,既要注重學習思考,也要注重實踐砥礪。《史記》中講,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些都驗證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的道理。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應該經常到社會基層、條件艱苦、環境複雜的地方去鍛鍊、磨礪。只有經過大風大浪、大險大難的考驗,才能錘鍊堅強的黨性和堅定的意志。
追求知行合一體現“三見”
佛家修身爲來世,道家修身爲昇天。黨員領導幹部修身不是“獨善其身”,而應“知行合一”,把高尚道德精神與紮實的工作實踐結合起來,踐行“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廣大黨員幹部應把修身作爲一門長修課、必修課,把嚴以修身的成果轉化爲正風反腐的自覺行爲。
見定力。古人強調,修身要“秉持靜專、堅如磐石”,保持定力才能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有政治定力。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場攻堅戰和持久戰,實現海晏河清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保持“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強定力,才能贏得這場輸不起的鬥爭。反腐敗,要在立場態度上見定力,始終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做到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在目標任務上見定力,始終聚焦中心任務,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抓緊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在力度節奏上見定力,堅持猛藥去痾、刮骨療毒、高壓懲腐,踩着不變的步伐,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
見擔當。黨員幹部修身的至高追求就是勇於擔當。一要勇於擔責。負責任的人能把冷板凳坐熱,不負責任的人能把熱板凳坐冷。我們要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作爲必須抓好的最大政績,必須擔當的最大責任。二要敢於擔難。隨着反腐敗不斷走向深入,遇到的困難和險阻也越來越多,必須樹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越是艱難越要往前衝,在“狹路相逢”中攻堅克難。三要敢於擔險。反腐敗必然觸及少數人的利益,必然會得罪人,甚至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要得罪。不得罪腐敗分子,就必然會得罪黨,辜負人民。我們必須以大無畏精神與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堅決鬥爭,敢抓敢管、嚴抓嚴管,切實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起來、嚴起來,爲實現海晏河清的目標、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做出貢獻。
見實效。坐而論道,不如實幹見效。我們要把嚴以修身所形成的精神、意志和理念,轉化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行動,轉化爲遏制腐敗蔓延、端正黨風政風、淨化政治生態的實際成效。只有這樣,嚴以修身才能實現修有所值、修有所求,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幹部修身也講“四美具”
文藝家經常引用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四美具,二難並”,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夠達到如此境界。所謂“四美具,二難並”,一般解釋爲:“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都有,賢主、嘉賓難得卻兼得”。幹部處世每日面對金錢、美色、親情、友情的考驗,也應做到“四美具,二難並”。
面對金錢,須具清風之美。“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古往今來形容清官人格美的成語,其實也是做幹部的基本要求。幹部也是普通人,工作、生活都離不開錢。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已當官,就當常思“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不義之財,受一分一毫,就會被人看輕人格、官格。在這方面如何做到主“賢”、賓“嘉”?道理並不深奧,當你能做到公平用權,對應爲之事無論來者親疏貧富都竭力而爲,對財大氣粗妄求法外開恩的人不僅不爲辦事還給予適當懲罰,“圍獵者”自然離你而去,賢德之人就會現於身邊。
面對美色,須具明月之美。明月,高潔而不可污,古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羅牀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詩句,提示人們要信守男女之情的純潔。撇開正常的男女戀愛不說,已婚男女幹部在身邊出現美貌異性時,如何做到主“賢”、賓“嘉”?君子之境應當珍視、呵護,萬不該逾規失矩,自陷險境。南昌航空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國炎利用手中權力,大搞權色交易、錢色交易,先後與多名女性發生不正當兩性關係。王國炎悔過說:“雖然也許得到過一時的快樂和滿足,但此後的痛苦和恥辱卻要陪伴終生!”
面對親情,須具高山之美。世上最受重視的親情,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親情。在詩裡,在歌中,父母經常被比作子女人生道路上的高山。這裡的高山,是給予兒女人格導向、精神慰藉的崇高美的化身,而不是給予物質享受的金山銀山、無原則蔭庇的政治靠山。林則徐留下“教子當如林則徐”的佳話。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溺愛兒子,父子雙雙走上犯罪道路,受到法律懲罰後長嘆:“把孩子引到這條道路上,悔之已晚。”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啓示人們,幹部面對親情,不吃透嚴是愛、寬是害的辯證法,不在家庭中發揮主導作用,就難以培育出好家風。
面對友情,須具流水之美。古人愛以水比喻純潔的友誼。《莊子》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伯牙、鍾子期的交往,更使“高山流水”成爲“知音”的代名詞。幹部交友,當有古君子之風。幹部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就須多交友、深交友。交什麼朋友?當然是要交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爲重、能夠共同奮鬥的“知音”。這樣的朋友,多從同甘共苦中來,從田間、車間、課堂等一線來,而非從勾肩搭背中來、從燈紅酒綠中來。“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道盡了交勢利朋友之患。
世間事,作於細,成於嚴。踐行“三嚴三實”,自當起步嚴,更要終身嚴;既做到重點嚴,更做到全面嚴。只有下足慎獨慎微的功夫,纔會有深厚功力,也才能真正擁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家正國清:優良家風家規的倫理價值及其實現路徑(節選)
衆所周知,家風家規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無論是帝王將相、先哲名人,還是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視家風家規的教化與薰陶(“養不教,父之過”就是最好的體現),都自覺將家風家規通過諸種教化方式滲透到家族成員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立身處世人生態度中,甚至將“齊家”與“修身、治國、平天下”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今天,全社會正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積極的精神支撐和道德樞紐,而弘揚、重塑良好家風家規,加強家風家規的道德教育就是一條很好的路徑選擇。基於此,筆者藉助“倫理
學”這把鑰匙,將良好家風家規的培育納入倫理語境中,對其進行深刻的倫理觀照,挖掘其蘊含的倫理精神及價值,並推動其實踐轉化,從而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提供積極的實踐支撐。
……
二、優良家風家規的倫理價值
優良家風家規作爲一種倫理道德文化,其蘊含的內在品行規範和倫理教化內容既是一種日常生活道德評價標準和行爲倫理準則,又是一種優化社會風氣,提升國民道德素養的精神助推力,在當代社會有着重要的倫理價值。這種倫理價值以德性倫理和規範倫理爲核心,從道德人格培養、道德規範認證以及道德評價等角度開展道德教育和倫理批判,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對當前相關家庭案例,以及社會文化建設現狀的分析,良好家風家規的倫理價值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有助於守護家庭幸福。溫馨、幸福的家庭需要家庭倫理的呵護。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基本的倫理價值觀,那麼這個家庭必然沒有活力和凝聚力。而在現實家庭生活中,家風家規在維護家庭倫理、守護家庭幸福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家風家規反映了一個家族或家庭的共同價值追求和倫理底線。一個家庭和諧不和諧,幸福不幸福,不是完全依靠物質是否富裕來衡量。良好的家風家規,以及在這種家風家規影響下家庭關係的和諧,家庭氛圍的溫馨,以及家庭成員的良好品行和道德素養是衡量家庭幸福與和諧的重要標準。近年,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由於存在家教不嚴、家風冷落,導致“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違法犯罪率上升,以及“爲賺錢而疏於管教子女”“包庇子女犯罪”“過分溺寵子女”等不道德事件層出不窮,給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傷害。與此同時,隨着現代社會節奏和人員流動的加快,很多人遠離故土和家鄉,常年外出工作和生活,現代都市的繁華與對都市生活的留戀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人原有的鄉土親緣、情緣理念逐漸淡薄,家族中傳承下來的一些家風家規的影響力也隨之減弱。面對這些家風家規理念淡薄和缺失及其引發的道德焦慮,現代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家風家規建設的重要性。
第二,有助於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倫理道德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和重點,是當代中國倫理道德建設的核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良的家風家規是一個很好的依託和載體。一方面,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相關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來說,每一項都要求公民從自身做起,從小就培養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規範意識。優良家風家規的薰陶和教化機制正好能發揮這樣作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清則國正,只有從小就接受文明家風與嚴格家規的陶冶及感化,形成正確價值判斷和取向,培養勤勞、清廉的生活習性,養成遵紀守法、誠信友愛的道德品行,才能在今後自覺將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與個人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養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要求的習慣,真正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另一方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於中國傳統美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家訓文化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蘊含的忠、孝、仁、義、信、廉、勤等倫理精神,與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反映個人層面價值準則的內容,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有着相通之處,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千家萬戶。這些家風家規多源於傳統家訓文化,蘊含着傳統家庭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演繹成衆多家庭都普遍認可的倫理規範,並滲透到家庭子女成長成才的教育和教化實踐中,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道德觀。
第三,有助於彰顯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自覺。增強社會主義道德自覺,是保證社會和諧,真正實現“以人爲本”的重要思想保障,更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的重要體現。弘揚優良家風家規,有助於凸顯與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自覺。一方面,弘揚優良家風家規凸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道德跟進的迫切需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道德文化的跟進式發展成爲一種必然。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將目光轉向日常的家風家規建設,認爲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日常訓誡、規範引導、氛圍營造,從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家風家規教育,使家風家規蘊含的倫理規範和道德理念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這將會使孩子終身受益,有助於他們在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能遵守基本的道德規範和倫理底線。另一方面,弘揚優良家風家規有助於增強道德主體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道德內容的自覺認同。“每個民族的道德準則,都是受他們的生活條件決定的。倘若我們把另一種道德反覆灌輸給他們,不管這種道德高尚到什麼地步,這個民族都會土崩瓦解,所有個人也會痛苦地感受到這種混亂的狀況”。因此,公民會對本土文化和本民族的優秀道德內容產生強烈的道德認同。這就是費孝通先生所理解的“文化自覺”,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在現實生活中,要凸顯和增強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道德的自覺認同,除了國家層面的意識形態導向、學校層面的道德教化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社交方式、家庭教育等都可以成爲很好的方法及途徑。
三、優良家風家規倫理價值實現的路徑
第一,注重父母“言傳身教”。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榜樣,子女是父母的鏡子。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是人生最長久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最有權威性,最具楷模的力量”。在日常的家風家規建設中,要發揮其應有的倫理價值和道德光芒,父母的“言傳身教”不可少。一方面,爲了使子女都能順利傳承家族美德,從子女小時候起,也就是在小孩智慧蒙開之際,父母就應該加強家風家規的正面教育,做到“蒙以養正”,並且在子女平時玩耍,與朋友交往、學習、工作中,將家風家規與子女成長成才結合起來,從小處、小事情上加強教化,讓他們明白踐行家風家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父母要“以身立教”。中央電視臺曾經播放過一段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深刻地反映了孩子從父母那裡感受到“孝道”和“敬愛”的倫理精神,然後效仿父母的孝悌行爲。這段廣告鮮明地詮釋了父母“以身立教”的強大感染力量。在家規的傳承和教育中,父母要在訓練孩子道德素養的過程中自覺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以身立範,身教重於言教,經常表現出“敬老愛幼、節儉樸素”等凸顯家風家規精神的實際行爲,自覺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家規。
第二,注重家庭日常訓誡與獎懲相結合。家風家規在家族成員心中生根開花,促使他們養成正確的道德規範和倫理習性,除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其他長輩的規勸等日常訓誡之外,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效仿古人家庭教育,注重獎懲機制。在古代社會,人們爲了正家風,防止敗壞門風的事件出現,對違背家風家規的家庭成員實行相應的懲罰。如明朝龐尚鵬撰寫的《龐氏家訓》規定利用祭祀聚會之機表彰先進,懲戒過惡,教育族人,凡“子孫有故違家訓,會衆拘至祠堂,告於祖宗,重加責治,諭其省改”。當然,現代家庭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古人家族獎懲的方法,但可以吸取其合理的思維和方法。在現代家庭的家風家規教育中,家長可以對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愛幼、勤儉自強的孩子進行相應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如逢年過節以“壓歲錢”的形式,在家族聚會或學校家長會上對孩子進行表揚。而對那些違背家風家規的孩子,家長要及時直接或間接地進行批評教育,並採取一些合情合理的懲罰措施,如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沒收他的玩具等,使之漸漸明白“恥感”。
第三,注重學校教育和媒介宣傳作用。如果要促使家風家規中普遍的道德理念和倫理規範實現大衆認同,並積極轉化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源泉和力量,就必須要發揮各種教育機構的教育作用和媒介的宣傳作用。一方面,各級學校在德育課程中要融入優良家風家規的內容,通過教師的講解,情感關懷,以及學生的移情體驗、社會參與和磨鍊,使學生對家風家規形成正確的認識,並在實踐中積極將家風家規的倫理精神融入學習、生活中;另一方面,電視新聞媒體、網絡媒體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優良家風家規的宣傳,比如評選家風模範家庭、宣傳傳承家風家規先進個人、製作反映家風家規的公益廣告、開闢家風家規的網頁等。通過建立健全學校教育和媒介宣傳機制,在全社會形成傳承和踐行優良家風家規的濃厚氛圍,促使千家萬戶自覺遵守家風家規所蘊含的道德規範,並抵制那些敗壞家風、損害家庭和社會的不道德事件,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普通家庭的培育和踐行。
第四,注重制度保障。既然家風家規蘊含着“忠、孝、仁、勤、廉、信”等普遍的價值觀和倫理規範,那麼從制度層面在全社會成員當中積極推動家風家規倫理建設,使家風家規從“普通家庭”層面上升到“頂層設計”,然後自上而下進行大衆化建設就顯得尤爲必要。特別是在當下,面對一系列由於家風不嚴、家教失敗導致的社會違法犯罪現象,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家風家規建設領域,希望重塑現代家風家規,弘揚其倫理精神,建設好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這使得家風家規建設獲得制度層面保障,形成一種普遍、剛性且持久的規範,使其具有很強的可能性和現實針對性。在今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該將家風家規蘊含的相關倫理精神適時向相關法制轉變,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將家風家規的效力發揮出來;另一方面,應建立健全家風家規建設的具體保障制度,如評價激勵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公示譴責制度等,促使人們對家風家規產生一種道德層面的敬畏感,在實踐中自覺遵守家風家規,抵制敗壞家風和門風的行爲。
黨員幹部要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節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朱子家訓》傳遞的簡樸家風。好家風,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和作風,一體兩面,互爲表裡,家風正可以促進作風正。廣大黨員幹部要高度重視家風建設,“以好家風來涵養好作風”。
良好家風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滋養
家風是一個家族或家庭,在認知和處理人或事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貫作風。家風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它看不見、摸不着,但卻又客觀真實地存在着。家風的具體呈現,可以是家訓、家規、書本、信箋這些有形載體,也可以是口耳相傳、言傳身教這些無形載體。正因如此,所以,家風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方面,如中華民族重視家庭、重視親情、重視孝道、愛國敬業等共識。個性方面,由於家庭環境、社會階層、生活地域的不同,各家家風也會呈現自身特色。歷史上有皇帝李世民的《帝範》、也有宰相蘇瑰的《中樞龜鏡》、還有平民所用的《太公家教》等。毋庸置疑,家風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滋養。因其立足於家族、家庭,故而存身於個體或羣體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而體現於個體或羣體行爲舉止的點點滴滴,最終對個體或羣體、甚至社會整體,產生全面的影響。所以,家風其實是社會風氣的縮影。比如古代岳母的“精忠報國”,流傳千年;近代黃興的“篤實、無我”,言簡意賅—他們既是一家之訓,但同時也是培養中華民族愛國情懷的精神食糧。
家風建設要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好學樂學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說:“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傳統家訓中有“詩書傳家”“詩禮傳家”的核心理念,《三字經》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康熙的《聖祖庭訓格言》中有“凡人進德修業,事事從讀書起。多讀書則嗜慾淡,嗜慾淡則費用省,費用省則營求少,營求少則立品高”。因爲讀書既可修德、也可明志。所以傳承傳統好家風始於好學樂學。
修德明理很重要。著名的“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說明了古人重視道德修養,強調以儉養德。“恭惟德首,慎爲行基”,表達了古人“道德修養以恭敬爲重,行爲舉止以審慎爲基”的觀點。而“夫恭儉福之輿,傲侈禍之機”。說清了“恭敬節儉是載福的車乘,驕傲奢侈會引來禍患”的道理。因此,黨員幹部要建設好家風,就要在知古達今的基礎上,做到加強修身和明白事理。
清廉守法必遵從。古有“宦之法,清廉爲最”和“以清白留子孫,不宜厚乎”的觀點,說明了古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而“汝等後世富貴於今日者,慎勿積金一斤,彩帛百匹已上,用爲富也”,是既要求後輩保持謙恭儉樸家風併力戒驕傲奢侈,也表達了對居官清廉與生活節儉互爲表裡的認知。只有以清正廉潔爲家風,心中沒有貪慾妄念,做人做事才能秉持公正、恪守黨紀國法。
奉獻擔當不可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廣爲人知。這既要求個人勤於奉獻,又要求個人勇於擔當。中華民族以此爲訓,纔會涌現無數仁人志士爲國家和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當代儒學大師湯一介的“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也展示了“勇奉獻、重擔當、敢擔當”的家風。習近平總書記說:“爲官之本在於爲官一場,造福一方;爲官之理在於講奉獻;爲官之德在於清廉;爲官之義在於明法。”講奉獻擔當,於家而言很重要,於國而言更必要,既是繼承傳統,又是職責使然。
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要做到知行合一
對黨員幹部而言,好家風不僅能涵養自身及家人的德性,而且將其反映到工作中,就是好作風。一句話,家風清正則作風純正。
以好家風來涵養好作風,要善體悟。從學中去體悟古人和革命前輩的情懷,體悟其中的道理。如體悟“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這三者是對爲官從政要領的提煉。體悟“從善如順流,去惡如探湯”,感觸古人從善去惡、修身自持的急切心理。體悟“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則是古人對後輩價值觀的正確引領。其次從人和事上去體悟,包括自己和他人的事。如體悟革命先輩們的立言立行、從嚴治家。對自己的事,不僅“一日三省”,而且“一事三省”,仔細思考事前、事中和事後,及時總結和調整,以求更好結果。總之,善於聯繫、善於自省,通過體悟,真正明白“好學樂學、修德明理、清廉守法、奉獻擔當”好家風的深刻含義,才能將它們內化於心。
以好家風來涵養好作風,要樂踐行。內化於心之後就要外化於行。所謂“言貴行,行方是道,不行,雖講無益”,意思是“踐行”最重要。怎麼踐行?明代思想家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指的就是在踐行中不斷磨礪,不斷提高。所以,踐行好家風,於自身而言,可以增知長識、提高個人修養、提升個人境界,做到慎獨、慎微。於家庭而言,“立家之規,正須以身作範。”自己做到了,可以給子女、家人、親屬做表率,也是給家人樹規立距。有了好家風,處理家事就能恪守黨紀國法、吻合道義、維護正義。於工作而言,個人品行高潔,一則可給同事、下屬做示範,二則好作風的體現,有助於形成社會的清風正氣,有助於推動良好政治生態建設。正如清代魏象樞所說:一家之教化,即(國)之教化也。教化即行,在家則光前裕後,在國則端本清源。十年之後,清官良吏,君子善人,皆從此中出,將見人才日盛,世世共襄太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