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高標準,始終做到“四個必須”
“四個必須”即“中國共產黨全體黨員和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必須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必須自覺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廉潔自律,接受監督,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這四個方面,涉及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道德情操,解決的是“總開關”的問題。革命理想高於天。我們黨是用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信念堅定、紀律嚴明是黨的優良傳統、政治優勢和力量所在。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黨員幹部如果理想信念動搖,就會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淡化黨的觀念、漠視黨的紀律,最終滑向違紀甚至違法。“四個必須”爲全體黨員和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高標準”,是我們共產黨人真正做到廉潔自律的前提和基礎。
始終高舉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幟(節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科學釐清了長期以來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一些困惑和難題,深刻闡述了事關宣傳思想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這篇重要講話以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着高舉理想信念精神旗幟不動搖這樣一條紅線。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處在意識形態工作前沿,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做好首都宣傳思想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首善意識和首善標準,高舉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幟,奮力開創首都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
習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反覆強調理想信念問題,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進一步強調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這是對我們黨90多年來始終高舉理想信念精神旗幟最鮮明、最簡潔的概括,是基於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得出的科學論斷。
理想信念是我們黨不斷戰勝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支柱。我們黨在發展壯大的歷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難和挫折,爲什麼能夠一次次化險爲夷、轉“危”爲“機”?究其原因,最核心的就是我們黨始終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鄧小平同志在回顧黨的奮鬥史時所說:“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鬥力,因爲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90多年來,正是靠着理想信念這個強大的精神支柱,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我們不但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而且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理想信念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強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源泉。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纔是內在的、強大的、持久的。近代中國政治舞臺上,懷抱各種主義和理想的衆多黨派“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終廣大人民和民主黨派自願選擇跟着中國共產黨走,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的理想信念能夠代表中國的前進方向,反映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根本利益。新中國成立後,廣大工農羣衆、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社會各個階層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建設,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的奮鬥目標凝聚鼓舞了人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匯聚起了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在實現理想信念的征途中,我們黨始終堅持把實現遠大理想的最高綱領與實現階段性現實目標的最低綱領統一起來,用最高綱領指明方向,用最低綱領凝聚力量,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理想信念是我們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決定因素。思想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根本途徑,而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設的核心。我們黨好比人的肌體,8500多萬黨員好比這個肌體中的一個個細胞,細胞純潔了,肌體纔會純潔。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源頭,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始終是黨員幹部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決定因素。理想信念動搖或失守,精神就會空虛,行動就會失去方向,奮鬥就會失去動力。
堅定理想信念,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的思想才能統一;有了鐵的紀律,我們的行動才能步調一致。當前,堅定理想信念,統一思想和行動,最重要的就是要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上來,真正做到認識上一致、思想上統一、政治上同心、行動上同步。
堅定理想信念,常補精神之“鈣”。習近平同志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些話形象生動,一語中的。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不懈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爲“看家本領”和“必修課”,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學習;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創造、理論的獨特價值、制度的獨特優勢;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找在理想信念、黨性修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解決“四風”問題,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樹立“看齊”意識。90多年來,不論我們黨所處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始終堅持全黨向中央看齊,保持高度的團結統一。這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鉅,就越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牢固樹立全局觀點和大局意識,確保中央政令暢通;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堅定理想信念,敢於擔當。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黨員幹部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體現。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以爲黨和人民捨生忘死的大無畏氣概,展現了敢於擔當、信念堅定的人格品質。今天,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堅定,突出地體現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政治定力,能夠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對工作極端負責,敢想、敢做、敢當。我們要牢固樹立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於旗幟鮮明、動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在事關旗幟、道路、制度等政治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上,在維護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上,必須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勇於站在風口浪尖上講真話,澄清錯誤認識,團結和爭取大多數。
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中,講得最多的是黨和人民的關係。他強調,要“始終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始終依靠人民羣衆來推動歷史前進。這是保證黨永不變色的根本所在”。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是堅持黨的羣衆路線,密切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一、馬克思主義羣衆觀的根本體現
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是由黨的階級性質和政治立場決定的,是由黨的政治地位和歷史使命決定的,是由黨的根本宗旨和政治路線決定的。
人民主體地位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是決定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否承認人民羣衆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區別之一。我們黨始終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主體作用,高度重視同人民羣衆的關係問題,大力倡導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作風,從人民羣衆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動力,從而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永葆生機與活力。
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黨的意志和利益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有機統一。堅持黨的意志和利益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規定。作爲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黨始終把堅持羣衆路線作爲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始終以人民羣衆的整體意志和根本利益爲出發點,忠實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加強同人民羣衆的聯繫,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與廣泛支持。
從本質上說,黨的意志和利益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除此之外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羣衆的立場就是黨的立場,黨始終站在人民羣衆的立場上治國理政,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黨的歷史使命和執政目標。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領導億萬人民的生動實踐和偉大事業,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
黨和人民是利益共同體。黨章鮮明指出:“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我們黨強調的“黨和人民的利益”,體現了黨和人民是利益共同體。黨和人民形成的利益共同體,其本質內核是人民的利益。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是這一利益共同體的最高價值原則。這樣的利益共同體,是最具先進性、公正性和廣泛性的利益共同體,是最能調動人民羣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強大歷史合力的利益共同體。
黨和人民是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中國各族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從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掌握全國政權後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黨始終堅持爲崇高理想奮鬥與爲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黨和人民羣衆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在形成中鞏固,在鞏固中發展。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不懈奮鬥的歷史,也是一部緊緊依靠人民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共同命運”,把黨和人民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共同爲之奮鬥。
黨和人民是魚水共同體。“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結論。現在,一些黨員幹部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疏遠了與人民羣衆的聯繫,忘記了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是黨的生命之源、執政之基,忘記了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魚水關係是黨羣關係的生動寫照。要使黨的意志符合人民的意志,黨員幹部就必須深入羣衆,瞭解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多聽聽羣衆的訴求和批評,多聽聽羣衆的意見和建議。只有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爲羣衆的自覺行動,黨才能帶領人民前進,並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
三、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根本要求
實踐一再告訴我們,人民羣衆對執政黨先進與否的觀察和判斷,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執政黨是否執政爲民、是否清正廉潔得出的。因此,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
既要看到血肉聯繫,又要看到存在的突出問題。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沒有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繫,沒有人民的支持,黨就不可能生存和發展,就一事無成。但毋庸諱言,由於黨的歷史方位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脫離羣衆的危險日益增加。少數幹部特別是少數領導幹部,辜負了黨和人民的教育和重託,背離了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對羣衆的困難和疾苦、要求和呼聲漠然置之,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變成追逐個人私利的工具。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羣衆中的威信,削弱了黨的戰鬥力。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於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繫羣衆的優勢至關重要。
既要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又要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糾正“四風”,懲治腐敗,既體現黨的意志,又符合人民願望。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出臺“八項規定”,部署全黨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率下;堅持以解決突出問題爲切入口,扶正祛邪;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形成對腐敗分子的高壓態勢。廣大黨員幹部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實提高覺悟,端正態度,改進思想,轉變作風,增強羣衆意識和宗旨觀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了新進展,得到了廣大幹部羣衆積極評價。
既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又要按照羣衆意願辦好具體事。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我們既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又要結合實際情況和人民羣衆意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真正把人民羣衆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把人民羣衆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爲衡量各項工作的根本標準,使每一個決策、每一項工作,都符合人民羣衆的意願;要在思想上貼近人民羣衆,在行動上服務人民羣衆,在感情上溫暖人民羣衆,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着力解決好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堅持向黨負責和向人民負責的一致性,在體察民情、瞭解民意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各項決策政策,使之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又代表人民羣衆的利益需求。
黨的優良傳統永遠不會過時(節選)
這些年來,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鼓譟下,不但共產黨的光輝歷史被任意塗抹,而且黨的優良傳統也成爲被否定的目標。一些人極力散佈所謂革命傳統“過時論”“僵化論”,連“一心爲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都成了他們嘲弄和批判的對象。這種裹着時尚辭藻的污染物會在青年中產生迷惑和欺騙的作用。我們要理直氣壯地維護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這是黨的事業的需要,也是廣大人民羣衆的心願。
一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這些傳統深刻反映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理想與信念,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凝結而成的,表達了千千萬萬共產黨人對人民事業的忠誠和犧牲精神,也凝聚了廣大人民羣衆對黨的事業支持、參與所表現的革命精神和智慧。這些優良傳統,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政黨的特色,是黨的精神力量所在,是黨之魂,永遠不會過時。
首先,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在艱苦鬥爭實踐中自覺培植起來的,在其後的歷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裡以黨培育的嚴格而自覺的組織紀律性、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爲出發點、艱苦奮鬥的傳統爲例。作爲無產階級的組織武器,最重要的是要組成由先進理論武裝的、具有嚴明組織紀律的、能夠戰鬥的政黨。我們黨不僅具有這樣的組織品格,而且內化成爲自己的優良傳統作風。早在北伐戰爭中,共產黨人葉挺指揮的獨立團,就表現了嚴格的革命紀律,以其英勇善戰而被譽爲“鐵軍”。後來的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直到人民解放軍,都繼承了這種優良的革命傳統。大革命失敗後,面臨被打散危險的黨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又迅速集合起來,進行頑強的戰鬥。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有來自舊式的軍隊,主要成員又是農民,如何把它改造成爲能夠執行黨的政治任務、有嚴格組織紀律的新式的革命軍隊,是一個嚴重的任務。黨通過三灣改編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又形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大紀律”中有一項“不拿羣衆一個紅薯”(後來逐步改爲“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不拿羣衆一針一線”)。紅薯在江西這樣的南方地區是農民用來代替糧食的高產作物,可說是遍
地皆是,連最普通的一個紅薯都不能拿,更何況其他貴重的東西!正是這樣一個紀律要求,把革命軍隊和舊式軍隊區別開來,羣衆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細節認識並接受了人民軍隊。紅軍長征通過的許多地區是缺乏羣衆基礎的,有不少是少數民族地區,正是依靠嚴明的紀律和真心實意爲人民的行動贏得了廣大羣衆的信任和支持,不但能夠順利通行,而且播撒了紅軍的種子。人民解放軍解放大上海時,爲了不擾民而露宿街頭,廣大羣衆正是通過這些體現嚴明紀律的愛民行動認識了共產黨,理解了“解放”的含義。
在中國共產黨93年的歷史發展中,經歷了革命戰爭時期、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在任何時候黨的紀律都不能鬆懈。特別是革命勝利之後,黨面臨更加艱鉅的任務,更加複雜的環境,而且也是黨的紀律容易鬆懈的和平建設時期,需要時時加強紀律性。新中國成立不久,出現了毛澤東所預料的腐敗現象,他敏銳地覺察到反腐蝕鬥爭的重要性,發動羣衆,雷厲風行地進行“三反”鬥爭。他不僅提出方針,而且親自督辦;不僅提出任務,而且交待辦法。爲我們樹立了嚴肅黨的紀律、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鬥爭的典範。
其次,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了與黨的性質、宗旨、不同時期的歷史使命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相適應的一系列優良傳統作風,是在新的奮鬥中繼續發展的源頭活水。今天我們所說的革命傳統,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大體上可以歸納爲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如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作風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等等。二是在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這些雖然是以特定歷史時期命名的,而其內涵又具有普遍的意義,如井岡山精神所反映的艱苦創業、黨的領導和士兵委員會所表現的羣衆監督作用;延安精神產生於黨走向成熟的歷史時期,它蘊含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學風、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艱苦奮鬥的作風和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品格,都具有普遍的意義。三是在總結黨的集體奮鬥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中概括出來的優良作風,如“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這些,都成爲共產黨人內化於心,自覺踐行的革命傳統。
這裡以毛澤東總結和倡導的三大作風爲例,說明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的重要性。毛澤東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指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羣衆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並把這些作風作爲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之所以是全新的工作作風,這是因爲過去任何政黨都不可能有的、也都不可能產生的工作作風,只有以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爲指導、全心全意爲人民利益而奮鬥、沒有自己私利並勇於克服自身缺點錯誤的無產階級政黨,纔有可能形成這樣優良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比如,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品格,我們黨是在反對教條主義的惡劣作風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一內在要求,成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遵循的思想原則,也就是我們今天堅持的黨的思想路線。又如,密切聯繫羣衆,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羣衆血肉相連的魚水關係,是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的根本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一切爲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政黨,因而能夠獲得廣大人民羣衆的高度認同,同心同德,共同奮鬥;如果失去了人民羣衆的支持,就會失去一切。因而,正確認識人民對歷史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及其所蘊含的偉大力量,正確對待和處理個人同人民羣衆的關係,永遠是黨和政權建設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再如,自我批評的作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沒有私利的黨,因而能夠做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而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最好武器。毛澤東認爲,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馬列主義政黨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馬列主義方法論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氣的組成部分,是反對錯誤思想建立正確作風的最好方法。只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培育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恢復起來併發揚光大,我們黨就一定能夠充滿生機活力,就能夠割掉一切附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使我們的黨更加團結,更加富有戰鬥力,我們的事業就一定能獲得人民羣衆的高度認同。
再者,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又是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傳統之中,是對優秀民族傳統最好的繼承、發展和昇華。在革命傳統中,無論是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傳統作風,還是勇於自我批評、聞過則喜的精神,都能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找到它的源頭活水。特別是貫穿在革命傳統之中的對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更是繼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中國自古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人如果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而不爲之動容,就會被視爲不忠,一個人如果讀了李密的《陳情表》而不爲之動情,就會被視爲不孝。共產黨人對我們民族的傳統,剔除了其中的封建性的糟粕,繼承了人民性、民主性的精華,把體現我們民族傳統中核心內容的“忠”和“孝”,昇華爲對祖國、民族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我們的前輩,爲了祖國和民族的新生,人民的未來,拋棄了享受、悠閒和富裕,選擇了艱苦奮鬥和犧牲。“慷慨身許國,倜儻不爲家”(續範亭語)。開國上將陳賡在抗擊日軍的戎馬倥傯中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忠於民族、孝於國家”的誓言,《黃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在給母親的信中深情地寫道:“我雖然時常地要想起媽媽,但理智會克服我,而且我自己知道在這動亂的大時代裡,沒有一個被侵略的人民不是存着至死不屈的精神。如果將來中國打勝仗以後,那一切的母親們和兒子們都能有團敘的一天。國家如果被敵人亡了的話,即使僥倖保存性命,但偷生怕死的生活和不純潔的靈魂的痛苦,比一切肉體的痛苦更甚了。爲着中華民族的生存,我希望一切的母親們和兒子們都勇敢地向前。中華民族解放的勝利,就是要每一個國民貢獻他們的純潔的愛給國家,同心合力在民族鬥爭裡產生一個新中國。”這是多麼大義凜然的崇高選擇,一種崇高的歷史責任的選擇。新中國成立後,開國領袖毛澤東毅然送愛子上前線;陳毅在示兒詩中的“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等許多生動事例,都體現了黨的優良傳統同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的一致性。
二
今天我們之所以強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這是因爲,黨的作風不僅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外在表現,也是人民羣衆認識和了解我們黨的一面鏡子。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對比了人民羣衆對國共兩黨的不同觀感和態度,生動地講述了全國人民爲什麼特別喜歡共產黨呢?他說,第一,因爲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始終堅持了這個方向;第二,因爲它有一種作風,一種奮鬥的習慣。它對於每一個黨員,除了教育他們堅持政治方向以外,還要他們有一種作風。這種作風所體現的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是實現黨的領導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反映黨同人民羣衆魚水關係的生動表現。人民羣衆對此是記憶猶新的,在南方革命老區,流傳民間的“蘇區幹部好作風,帶着乾糧去辦公”,成爲代代相傳的佳話,如果今天干部轉變作風、深入羣衆,他們就會說:“蘇區幹部又回來了”;在北方的延安等地,他們也同樣會說:“老八路作風又回來了”。這種刻骨銘心的記憶和評價,是值得每一個共產黨人深思的。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在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包括高級幹部中,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着較爲突出的問題。比如,醉心做官,不求進取,平庸度日,漠視羣衆,脫離實際,高高在上,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講究排場,貪圖享受,以至驕奢淫逸,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等等,不一而足。就拿文風、會風來說,一些黨員幹部熱衷於講大話、空話、套話,依賴秘書照本宣科念稿子、背稿子,層層仿效,令人生厭;有的則滿足會議佈置、文件下達,不問實際效果;有的下基層做表面文章,前呼後擁,滿足於列隊歡迎,事前排練,揮手歡呼。出現這些情況,雖然原因有別,程度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脫離羣衆,脫離實際。如果一個領導幹部只會講大話、空話、套話,其領導班子就必然會是軟、懶、散,這不但脫離廣大羣衆的要求和期望,而且也無法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這就是“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深刻道理。
出現上述種種問題,對一些人來說,已不單純是一個作風問題,而是一個同理想信念失落相關聯的重要問題。應當看到,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在一部分黨員幹部中出現了相當嚴重的理想失落的現象。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國內來說,在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在思想多元化的情況下,一些錯誤思潮的侵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使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被嚴重扭曲,社會上瀰漫着金錢至上的氛圍。在這種情況下,所謂拒絕崇高,嘲弄理想,遊戲人生,謀取私利,也就成了一種新的時髦。加上蘇東劇變後國際上出現的西強東弱、北強南弱的總體態勢,也使得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共產主義“渺茫論”還有很大的市場。這種情況,不能不影響到黨的隊伍,包括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於是,有的人喪失了對黨的事業、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前途的信心,熱心於另找出路,轉向改制,言必稱美國,迷戀和追求西風之夢。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棄置或拋棄不用也就成爲必然。
今天,我們黨正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實現中國夢,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共同富裕。近代中國歷史證明,這個夢只有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才能得到實現。我們要倍加珍惜這個數以千萬計的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歷史結論。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所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只有堅守共產黨人的這一政治靈魂,才能真正理解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所以,抓好作風建設,也必然會帶動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高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旗幟,凝聚黨心民心。
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改進黨的作風,是一項艱鉅而長期的任務。但千難萬難,只要領導勇於帶頭就不難。現在,黨中央狠抓作風建設,深入開展羣衆路線教育,莊嚴許諾: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這是廣大羣衆期盼已久的。但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僅僅是一個開端,重要的是慎終如始,持之以恆。
把羣衆路線深深植根於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革命時是這樣,執政後也是這樣。黨要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就必須始終密切聯繫羣衆、不斷凝聚社會共識,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鬥,使人民羣衆的日子越過越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羣衆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有着深刻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重要性
我們黨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的探索,是在井岡山孕育發展的。歷史留下的場景,總是更能喚起人們對過去的回憶。井岡山時期,在強大敵人包圍的嚴酷鬥爭中,食鹽、布匹、藥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匱乏,苦極了、難極了。要生存、要打仗,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勞苦羣衆。擴大紅軍、支援前線,離不開他們;發展生產、保障軍需民食,離不開他們;開展各項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鬥爭和建設,離不開他們;黨自身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他們。可以說,離開了人民羣衆的擁護、支持和參與,黨和紅軍就寸步難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催生了我們黨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的探索。指導思想上,高度重視羣衆。把做羣衆工作看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1929年4月,毛澤東同志指出,紅軍“打仗的時間、分做羣衆工作的時間乃是一與十之比”。軍事鬥爭上,注重發動羣衆。採取上門宣傳、集合報告、廣刷標語等多種手段宣傳革命、引導羣衆。經濟政策上,大力造福羣衆。打土豪、分田地,制定中國共產黨第一部土地法。農民們高興地說:“共產黨真正好,一下把這麼多田地送給我們,真是盤古開天地沒見過的好事!”嚴明軍紀上,處處愛護羣衆。毛澤東同志率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前夕,就宣佈了“三項紀律”,之後又宣佈了“六項注意”。我們看當時的標語、楹聯、歌謠,就可以感受到“處處軍民一家親、滿目盡收魚水情”的動人景象。
我們黨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的傳承,相沿不輟、歷久彌新。90多年來,我們黨櫛風沐雨、篳路藍縷,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在中央蘇區,紅軍走到哪裡,與羣衆血濃於水的感情就帶到哪裡,面對圍剿屠殺,興國縣23萬人,參軍參戰的達到85000人。延安時期,減租減息、開辦夜校、軍民大生產,“只見公僕不見官”,有志青年、知識分子紛紛奔赴延安,兄弟相約、親友相約、師生相約,有時一天就有1000多人到達。淮海戰役中,500多萬民工、80多萬輛小車上前線支援,有一句形象的話,“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羣衆用小車推出來的”。今天,我們黨正和全國人民一道,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第一個百年目標,就是在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百年目標,就是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夢是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景,是人民羣衆長遠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人民羣衆最大的共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歷盡艱險而信念彌堅、飽經苦難又屢創輝煌,關鍵就在始終與人民心相連、情相通,這正是我們黨不斷創造震古爍今的偉業、不斷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進的內在邏輯。
“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彰顯着我們黨的根本特質
“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與我們黨一貫堅持的羣衆路線是一致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羣衆路線有明確的表述,就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爲羣衆的自覺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繫,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爲人民服務”。
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這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命脈、命門。怎樣認識人民羣衆在歷史上的作用,是社會歷史觀的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羣衆史觀鮮明地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羣衆史觀,運用到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形成了黨的羣衆觀點,在理論上確認人民羣衆的主體地位,在性質上明確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宗旨上規定必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就是我們黨始終堅持價值觀與真理觀高度統一、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論基點。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十八大,黨章做過16次修改,這些根本的東西始終沒有變。
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這是我們黨的基本哲學理念和領導方法、工作方法。人民羣衆是實踐的主體,也是認識的主體。從羣衆中來,就是從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共識;到羣衆中去,就是使這種共識變成人民羣衆的自覺行動,指導實踐、檢驗認識。“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與“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認識路線,本質上是一致的。羣衆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領導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把基於實踐的能動的反映論提升爲認識路線,又把認識路線轉化爲羣衆路線。通俗地說,就是將羣衆個別的、分散的意見集中起來,變成理性認識,這是由物質到精神,是認識上的第一次飛躍;將這種理性
認識,又到羣衆中去作宣傳解釋、形成共識,使羣衆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這是由精神到物質,是認識上的第二次飛躍。這樣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
這兩次飛躍,如果從領導力的角度來講,是領導者形成正確思想的不竭源泉,也是實現正確領導的根本途徑。一個黨和黨的領導幹部,只有尊重羣衆的自願和自覺、尊重羣衆的智慧和實踐,才能指出正確方向、領導羣衆前進。正如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講的,只有善於做羣衆學生的人,纔有可能做羣衆的先生。兩次飛躍的過程,實質就是密切聯繫羣衆的過程,就是不斷凝聚共識、形成最大公約數的過程,就是羣衆意願與黨的主張統一的過程。這裡面,蘊含着我們黨哲學理念的精髓,使羣衆路線與唯物史觀、實踐論、認識論、辯證法聯繫起來了、貫通起來了。我們說,羣衆是歷史的主體、是力量之源,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羣衆,根本的道理就在這裡。
“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深深植根於我們黨的思想和實踐之中
我們黨一路走來,在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上,認識不斷深化、理論不斷豐富、實踐不斷髮展,開闢着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境界。黨的十八大後,面對羣衆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認識到,如果任由“四風”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那就有可能發生毛澤東同志形象比喻的“霸王別姬”了。爲此,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作風之弊、行爲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活動從2013年6月開始,到2014年9月底結束,在430多萬黨組織、8600多萬黨員中分兩批進行。主題是爲民務實清廉,總要求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核心是密切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在做法上,主要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焦裕祿等先進典型,思想上洗禮、精神上補鈣,搞清楚“我是誰、爲了誰、依靠誰”;召開高質量專題民主生活會,批評和自我批評動真格、有“辣味”,都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着力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在羣衆利益上不維護、不作爲的問題,特權思想、揮霍享受、驕奢淫逸的問題,“老虎”“蒼蠅”一起打,查處了8萬多起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970多萬名在職黨員進社區爲民服務,300多萬幹部駐村聯戶;立制度、嚴規矩,從源頭上堵塞“四風”漏洞。這些做法,實現了黨心民意的同頻共振,使人民羣衆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得到了人民羣衆的擁護支持。
我們黨開展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探索了通過黨自身力量和與人民羣衆結合的力量,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有效做法,爲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積累了寶貴經驗。主要有:領導示範、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帶頭,各級領導幹部帶頭,都把自己擺進去,形成上行下效的生動局面;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用思想自覺引導行動自覺、行動自覺深化思想自覺;突出問題導向,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羣衆哪些方面意見大,就着重解決什麼問題;廣泛聽取意見、真正敞開大門,以羣衆意見爲尺子,以羣衆滿意爲標準;兩手抓、兩促進,把黨員幹部從作風建設中激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爲幹事創業的動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些經驗,既爲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重要遵循,也爲全面從嚴治黨、淨化政治生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啓示。
向前走,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裡。“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凸顯着中國共產黨“執政爲民”的政治品格,浸潤着中華民族“民惟邦本”的優秀基因,也昭示着黨治國興邦的制勝之道。時代在發展、環境在變化,利益多樣化、信息網絡化、文化多元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聯繫羣衆、凝聚共識的方式方法,需要與時俱進。但是,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會變,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會變,黨員幹部是人民公僕的定位不會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密切聯繫羣衆、凝聚社會共識永遠在路上。我們要始終“以百姓心爲心”,與人民一塊過、一塊苦、一塊幹,凝聚起13億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同創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運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是毛澤東同志一貫倡導的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誌之一。習近平同志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黨內矛盾的有力武器。”當前,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需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運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觸及思想,正視矛盾,找到問題,提高全體黨員的黨性修養,鞏固黨的團結,密切黨羣關係,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
加強黨性修養的主要手段
我們黨高度重視思想上建黨。思想上入黨的過程,就是加強黨員自身黨性修養的過程,其中就要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改造主觀世界,站穩政治立場,增強黨性觀念。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有的黨員幹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扭曲,宗旨意識淡薄,脫離羣衆、脫離實際,不講原則、不負責任,言行不一、弄虛作假,鋪張浪費、奢靡享樂,個人主義突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要抵制和克服這些不良思想和行爲,改造主觀世界,就必須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解剖自己的思想、檢查自己的行爲、改正自己的錯誤。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圍繞反對“四風”,以黨章黨紀、羣衆期盼、先進典型爲鏡,深入查擺突出問題,始終做到爲民務實清廉。
實現黨內團結的關鍵環節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覺悟,實現黨內團結的關鍵環節。它有助於黨員、幹部分清是非、解決問題,增強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
習近平同志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廣大黨員、幹部要按照“羣衆提、上級點、自己找、互相幫”的方式,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找到自身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根源。在高質量民主生活會上,班子成員要民主、平等展開對話,有針對性地提出批評意見,通過尖銳而真誠的交鋒,解決班子內部的思想問題,實現班子更緊密的團結。
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銳利武器
矛盾普遍地存在於事物之中,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在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解決中實現的。嚴於解剖自己,是自我覺悟的表現,是進步的象徵;善意地、實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缺點錯誤,是關心幫助他人的負責任之舉。黨內批評監督是防範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手段,相比事中監督和事後懲處,這是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預防性手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擺在重要位置”,並強調要對作風之弊、行爲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這就要求全黨同志要勇敢地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銳利武器,認真地檢討、糾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並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加強黨性修養,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使我們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
密切黨羣關係的有效方法
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怎樣才能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呢?關鍵在於我們黨能否虛心聽取羣衆的意見,能否將羣衆的批評聽得進、記得住、改得好,最根本的就是要看我們黨員、幹部是否具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習近平同志指出,保持黨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是一個永恆課題。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好民主生活會,堅持開門搞活動。在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我們黨只有更廣泛傾聽羣衆意見和呼聲,自我修正錯誤,才能不斷鞏固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凝聚全社會的力量,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領導幹部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節選)
“尚賢者,政之本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黨員幹部道德修養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67求,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思想建黨,促進黨風政風根本好轉,指明瞭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級領導幹部只有認真對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強化道德修養、提升道德境界、昇華道德情操,才能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更好地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
……
二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加強領導幹部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高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應當說,目前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黨肩負的歷史任務是適應的。但是也要清醒看到,黨的幹部隊伍構成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幹部隊伍思想、素質、能力出現許多新情況,尤其是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亟待加強。
切實解決理想信念動搖、動力不足的問題。現在,一些領導幹部對馬克思主義還靈不靈,共產主義還要不要,社會主義還通不通,黨的領導還行不行存在疑問,理想信念根基不牢,導致謀事成事的精氣神不振,幹事創業的勁頭鬆懈。有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家屬、錢財轉移到國外,隨時準備“跳船”;有的躲事、怕事,對崗位挑肥揀瘦,爲了不出事、寧可不幹事;有的推諉扯皮,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學,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有的感嘆“爲官不易”,藉口規定要求嚴了、緊箍咒緊了,爲自己不作爲找理由。這樣那樣的思想“疲態”,說到底是信仰信念的“總開關”沒有擰緊,出現了跑冒滴漏,迷失了前進方向。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鈣”,“鈣”足了,脊樑骨直了,才能看得遠、看得清,不爲任何風險所懼,不爲任何干擾所惑,不爲任何利益所誘,真正做到把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更好地爲黨擔責、爲人民負責、爲事業盡責。
切實解決宗旨意識退化、立場不牢的問題。當前,一些領導幹部缺乏對羣衆的敬畏之心,不問民間疾苦,不問羣衆冷暖,高高在上,“官”唸作祟,唯我獨尊。有的眼睛向上,做一點事情不怕羣衆不滿意,就怕上級不知道,心裡“小九九”打得多;有的好大喜功,重排場、講面子,熱衷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勞民傷財,大搞所謂的“政績”;有的閉門造車,習慣拍腦袋決策,只聽“好聲音”不聽“真聲音”,不察民情、不接地氣,罔顧羣衆意願與訴求。諸如此類的表現,說到底是忘記了黨的根本宗旨,淡薄了爲人民服務的意識,放鬆了人民公僕應有的道德追求。人民至上,天下歸心。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牢記宗旨、心繫羣衆,是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內核。心底無私天地寬,作爲黨的領導幹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和羣衆一塊苦、一起過、一同幹,以一心爲公的思想境界,放下架子、打掉官氣、贏得民心。
切實解決道德認知缺位、境界不高的問題。眼下,一些領導幹部中存在着“飯碗論”的觀念,認爲當官不過是種職業,把自己的身份混同於普通羣衆,忘記了共產黨人的使命與責任。有的知行分離,說一套做一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表面上義正詞嚴、冠冕堂皇,背地裡大搞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有的放鬆自律,自詡精明強幹、作風果敢,只看事業“幹成幹不成”,不管最後“出不出事”,“能”而無“德”,最終跌倒在“能人腐敗”上。凡此種種現象,說到底是道德認識不到位,道德內化不自覺,道德修煉不徹底。“君子檢身,常若有過。”領導幹部始終堅持自律自省,跳出“小我”看問題、仰望“星空”樹德性,才能做到慎獨、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勵。領導幹部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決不是道德苛求,而是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職責的內在要求,必須在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堅守前進方向、堅守理想信念、堅守正義良知上帶好頭、領好向。
三
領導幹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着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着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需要終生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乾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對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我們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不斷陶冶品格、錘鍊意志、提升境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信念堅定,做“一個高尚的人”。“革命理想高於天”,有崇高的理想,纔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敢於擔當,做“一個純粹的人”。“順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擔當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境界,是一種不辱使命的精神氣概,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黨的幹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只有夙夜在公、心無旁騖的人,才能在關鍵時刻豁得出來、頂得上去,成爲帶領人民羣衆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
清正廉潔,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名節如璧不可污”,心中無名節操守,下手就失了法度。清正廉潔是一種道德行爲,是一種道德情操,也是一種道德覺悟。領導幹部應當有所畏,有所止,心清如水、志堅如鋼,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恪守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爲官的道德信條,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浩然之氣,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營造清朗清明的政治生態。
勤政務實,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僞事”。實幹是一種作風,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道德境界。對黨員幹部來說,最高品位、最大趣味就是要追求如何做好工作,更好地爲人民服務。心中裝着黨和人民的事業,腳踏實地開展工作的人,其格調自高、情趣自雅。埋頭工作的人,就能遠離燈紅酒綠;鑽研業務的人,就能親近書本,在讀書學習中知心養性。作爲黨的領導幹部,必須把“真幹”作爲本分,“實幹”作爲責任,“苦幹”作爲追求,勤勉敬業、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精益求精,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風,追求積極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做到德才兼備、德才相適,不辱使命、不負重託。
爲民服務,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百代興盛依清正,千秋基業仗民心”。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黨的領導幹部無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公僕。這不僅是一種稱謂,更是一種責任和要求。做人民公僕,就要時刻牢記“爲政不移公僕之心”,把公僕意識滲透到執政觀、利益觀、權力觀中,保持一顆公僕心、一份公僕情,以公僕之心鞠躬盡瘁,以赤子之心執政爲民,把權力看作是爲人民服務的責任,而不是享受;把職位看作是爲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一種待遇。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每一位領導幹部都牢固樹立羣衆觀點,紮實踐行羣衆路線,我們就能獲得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加強道德修養、提升精神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黨的領導幹部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檢點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防微杜漸、善始善終,以堅如磐石、純如金玉的道德力量贏得羣衆信任、成就事業輝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