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館外圍,隨着日軍部隊越來越多,加上日軍組織了大量的平民幫助他們修建防禦工事,短短几天的時間裡,函館便被日本人打造成了一座可怕的防禦陣地。..
函館全線防禦陣地一共有二十三公里的長度,由一條深約兩米,寬約一米五的戰壕,戰壕內遍佈數千座防炮洞以及上百座機槍陣地所組成。
因爲日軍缺少必要的材料,所以這座陣地主要是以土木結構爲主,這樣的陣地在歐洲戰場中到處都是,只要結構佈置的合理,可用性還是很強大的。
加上從戰壕中挖掘出來的泥土,全部被堆積在了防炮洞的上方,形成了一道寬約兩米,高越一米三左右的掩體,戰壕最高處與最低處有三米三的高差,只要不是大口徑重炮直接命中,戰壕內的守軍基本上還是很安全的。
函館的重要性,對於日本是不言而喻的,在北海道方面全面失勢的時候,能夠守住函館,可不僅僅只是表面上所那麼簡單。先,函館的地理位置就註定了這裡必將成爲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日軍想要增兵北海道,還是中華帝國想要從北海道進攻本州島,函館無疑都是最佳的選擇。
江差町雖然也能夠擔負起這樣的職責,且距離函館也並不遠,但是江差町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港口條件,都遠遠的不如函館。而若是以函館爲中心出的話,兵力物資運輸的度要比在江差町快上一倍,且打擊範圍更廣,可以選擇日本的任何一處地方進行登6。而江差町則只能選擇西海岸進行登6。
日本人也同樣的意識到了函館的重要性,所以在支援而來的日軍登6函館之後,他們的要任務並不是去跟敵軍作戰,而是全力將函館打造成一座渾身是刺的防禦基地,不管敵軍在北海道都做了些什麼,這些部隊都不能去管,他們只要將陣地修好,然後守住這裡,等待援軍就可以了。
而先期登6的日本6軍第三十六師團(弘前),在聚集了函館五萬平民幫助他們修建了這條防線之後,便全部進駐到了第一條防線中嚴陣以待。
但是僅僅只有一條防線,對於這場戰爭來說實在是太過於放心了,所以,在第一條防線完工之後,這五萬平民便被安排到後方大約兩公里左右的位置,去修建第二條防線。
第二條防線跟第一條防線差不太多,無非就是長度短了一些,功能,形狀什麼的都是一樣的。在計劃中,日本人一共要在後面修建五條防線,從第三條防線開始,單純的土木結構已經無法滿足日軍的需求了,但是又缺少混凝土,所以日本人的計劃是使用大量的磚石填充進去,以增強陣地的抵抗能力。
五條防線,步步爲營,日軍相信在這樣的防禦工事之下,中國人就是想要突破這些防線拿下函館,也必須要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
但是日本人卻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三十六師團是倉促接到命令支援北海道的,而因爲日本方面一時間海上運力有限,所有的重裝備全部都留在了本州島,對於三十六師團來說,最重的裝備無非也就是那幾十挺馬克沁重機槍和近百門迫擊炮了,連個步兵炮都沒有帶。
這種武器裝備,也就造成了日本人只能被動的捱打,如果對面的中國人選擇遠程打擊的話,他們更是沒有絲毫的辦法。
‘轟……’
一顆迫擊炮彈落在了日軍陣地後方約十幾米左右的位置,迫擊炮彈爆炸所產生的效果與重炮亦或者步兵炮比起來有所不如,但畢竟也是個炮,炮彈爆炸依舊是震耳欲聾,一團橘黃色的火焰忽然間爆裂開來,周圍的溫度驟然上升,緊接着,空氣中傳來陣陣的焦糊味。
頭頂上似乎在下雨一樣,但實際上卻是一些細小的黑色泥土顆粒,經過炮彈爆炸時所產生的高溫,泥土被瞬間改變了本來的顏色。
除了這些泥土以外,天空中偶爾的也會落下幾顆破碎的彈片,碎石塊,燃燒着的木屑等物品,但是這些東西對於日軍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除非是直接命中腦袋,但現在幾乎所有的日軍都躲藏在防炮洞內,這些破碎的彈片,碎石塊等也不太可能砸中日軍的腦袋。
日本人缺少重火力裝備,中國人也同樣的缺少重火力裝備,但是比日本人稍微好一些的是,他們有大量的機槍和大量的迫擊炮。
日軍一個師團的編制,對應的是中華帝國一個師的編制,但是同樣的編制,中華帝國一個師的火力強度已經能夠跟日軍一個軍的火力強度相抗衡,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地爆的各種戰爭,已經徹底的改變了原先戰爭的形態。
現代戰爭,說白了就是比拼雙方火力的,日本在這方面並不佔據優勢,不僅僅如此,在補給方面他們也同樣的不佔據任何的優勢。
儘管對方射迫擊炮彈的時候,需要將陣地推進到陣地前一千二至一千四百米之間,這個距離已經進入到了日軍重機槍的射程火力之內。
但是此時的日軍,卻並沒有開火射擊的意思,因爲受制於後勤補給的問題,所以三十六師團的機槍手只能跟普通的步兵一樣,躲在身下的防炮洞內,除非是敵人的步兵衝了上來,否則他們是不會去浪費這些彈藥的。
至於日軍被動的挨炮,挨就挨唄,反正對方也同樣沒有火炮,只是依靠迫擊炮的話,除非是能夠直接將炮彈送入一米五寬的戰壕內,只有這樣才能夠對附近防炮洞內的日軍產生殺傷力,否則就只能是白白的浪費彈藥。
而就這麼方浪費彈藥,日本人還是很樂意見到的。
遠處的三七一師,黃建斌正拿着望遠鏡公里以外模糊不清的戰場,緊緊的皺着眉頭。
進攻的效果很差,迫擊炮的命中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想把炮彈準確的送入戰壕內,這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陣地上壓根就任何一個活躍着的日軍身影,但是他卻敢肯定,日軍絕對就待在戰壕內等着他們過去。
日本人很聰明,他們的物資本就匱乏,所以在這種出力不討好的前期騷擾戰中,也並沒有出自己的聲音,只是單單的躲在戰壕內等着步兵攻上去,然後在開始反擊。
這種戰術很窩囊,也很讓人受氣,但它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戰術。而在炮兵到達之前,黃建斌竟沒有任何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而沒有能夠敲掉日軍的火力點,部隊又沒有辦法貿然的去起攻擊。
這一仗打的是消耗戰,盡最大可能的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但卻不是連帶着他們自己也給消耗掉的,況且現在戰爭的主動權也在他們手中,完全沒有必要去爲了一點點面子而下令全面攻擊。
“命令三五六團,加快進度,兩個小時內,輜重團必須到位。”黃建斌放下了望遠鏡,然後對着身邊的參謀官吩咐道:“前面就這麼吊着慢慢打,步兵先不用急着衝。”
原本三七一師是有炮兵的,即每個營有一門75毫米步兵炮,但是因爲渡海登6的時候運力有限,所以每個營的步兵炮就丟在了後方,按照計劃,三七一師的炮兵會在下一批的部隊中,跟隨着登6艦一同運往北海道,同時到來的還有炮兵的一個重炮營。
這個重炮營與三七一師的炮兵,就跟在輜重團的身後,輜重團不僅攜帶了三七一師的作戰物資,也攜帶有大量炮兵的作戰物資。
迫擊炮沒辦法對日軍進行有效的殺傷,這話聽起來倒是有些可笑,因爲迫擊炮的誕生,就是爲了對付掩體後方,戰壕內的敵人而設計的。但是有一點,距離太遠,視線不清,如果是在三四百米的距離上,保證三顆炮彈以內就能準確的打到戰壕內,但是一千二至一千四百米,這幾乎已經是迫擊炮的極限射程了,在這個距離上,迫擊炮本身就不太容易控制。
數百門迫擊炮就這麼隔三差五的將一顆顆炮彈送入日軍陣地那裡,偶爾的也會有幾顆幸運的炮彈直接落入到日軍的戰壕內,而那些倒黴的日軍就只能說拜拜了,誰讓他們運氣那麼差呢?
然而一連轟了一個半小時,打了差不多數千顆炮彈的三七一師,依舊沒有進攻的打算,這也讓三十六師團鬱悶不已,不進攻你們打炮幹什麼?難道是爲了試炮了沒有?
上午九點十五分,遲到的輜重隊終於是抵達了前線,三七一師緊急放了作戰物資,重炮營和三七一師炮兵也全部被集中了起來,並且在重炮營的指揮下,迅的前往預定的炮兵陣地進行佈置陣地。
因爲對面的日軍並沒有重火力,所以對炮兵陣地的選擇也就不用那麼嚴格苛刻,隨便的找了個視野好距離合適的地方,便開始了構建陣地。(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