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創新者的窘境

王安大致提綱挈領地說了一番,以他的身份,自然沒有人反駁。

科學家們不懂產業界的事情。管產業戰略的行政人員,也沒什麼底氣。

畢竟人家是實打實市場經濟真刀真槍拼殺出來的經驗,你行你上啊!嗶嗶個啥?

人家公司一年賣出去三四十億美元銷售額的電腦、在全美個人電腦市場的佔有率比IBM還強,而且是“辦公電腦”這個細分領域的絕對霸主,行業內其他品牌加起來都沒王安賣得多,這個成績還不能說明問題麼?

(注:王安這個牌子,當時在全部“個人電腦”的總領域內,是達不到50%市場佔有率的,因爲光北美就有蘋果的APPLE-II,還有Commodore和Spectrum,都是當年自有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歐洲還有法國人的一些牌子,曰本人的NEC在80年代也有跟其他幾個公司聯合研發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

這些牌子在其他方面都比王安強,王安的優勢是“文檔處理最便捷專業,而且便宜,去掉了其他非辦公功能”。不過當時電腦很貴,除了用來科研的,基本上都是用來辦公的,幾乎沒人拿電腦打遊戲,所以辦公電腦在個人電腦裡佔比很高)

王安一開始發言的時候,還力求姿態公允一些,免得讓人覺得他是跟IBM同行相輕。

此刻一看中方人員都不反駁,心態就又好了一些。

他給兒子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兒子繼續往下展開,說說“開放式系統存在的兼容性弊端”等詳細技術問題。

剛纔他本人說的那些,是說給行政人員聽的。他讓兒子說的那些,就是說給技術人員聽的了。

剛使完眼色,他還忍不住瞥了一眼會議室一角那兩個在拍照的人——今天的座談會,也是要有照片留檔的,萬一什麼時候要上新聞呢,或者以後要編纂行業發展史呢。會議室注席臺上,還掛着橫幅。

王安揣摩着,一會兒說不得要拉下老臉,問科委宣傳口子的工作人員,要一點照片收藏一下。

回去之後,也好讓卡寧漢和約翰.錢伯斯看看:我兒子可是到了國外,也能跟外國的產業科技主管部門的人談笑自若、並且受他們重視的!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服他接我的班!

嗯,至於是參加了什麼座談會,可以含糊過去。

八六三什麼的,美國人肯定沒聽說過,哪怕你解釋清楚了他們也會輕視。

那就跟卡寧漢他們說,這是一次“不亞於‘尤里卡計劃’——也就是歐洲人對標‘星球大戰計劃’的計劃的座談會”!

蹭名計劃這種事情,大家都會幹。

王列被父親鼓舞,也就洋洋灑灑說起技術細節來。他這人沒什麼開拓性,但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備好了功課來有的放矢,着實忽悠得人一愣一愣,以爲“虎父無犬子”呢。

大夥兒非常禮貌地花了15分鐘聽王列說技術細節,說完之後,剛纔提問的行政人員掃視了一圈全場,似乎在詢問大家有沒有什麼看法,尤其目光在顧驁那兒停留了一下。

“張先生,小顧同志,我們對美國的產業界情況不太瞭解,不知你們二位有什麼要補充的?”

“我是做半導體的,只爲電腦集成商提供最好的芯片,這些不是很瞭解。”張仲謀率先置身事外。

“我覺得王先生說的技術細節,都對,非常精闢,對我也很有啓發——個人電腦,乃至小型機、服務器,其操作系統在從封閉式系統向開放式系統轉化的過程中,所容易出現的技術風險,王先生幾乎都說對了。”顧驁中肯地點評了一句。

不過,王安和王列聽了,卻一點都不覺得放鬆。

顧驁這語氣,明顯是後面馬上要跟“但是”啊。

連委裡的那名行政人員都聽出來了,主動追問:“但是呢?”

顧驁輕輕一笑:“也談不上但是,我倒是想到了一個笑話——王總,這個笑話您一定不陌生,因爲是發生在你的老對手IBM身上的,IBM當年要不是因爲這個笑話,也不會有王安電腦了。”

顧驁一句話就壓制了王安的插話。

畢竟他直接挑明瞭這是IBM的笑話,而王安電腦就是靠着IBM無視的市場崛起的。

而其他所有聽衆,一下子都激起了興趣。

如今傳媒閉塞,並沒有什麼行業勵志故事能聽,國內企業家都在拿《松下幸之助傳》和《亨利福特傳》作爲管理學教材呢,顧驁能說出一個IBM的乾貨黑料,大家也好引以爲戒啊。

“40年前,IBM的老闆托馬斯.沃森說:世界上只需要5臺計算機就夠了。當時他的算法錯了麼?其實也沒錯,因爲那時候的計算機,都是最尖端國家科研機構才需要的。

他覺得,同盟國四大國每個國家的首都放一臺巨型機,整個國家的科研體系都搬到這臺巨型機附近,需要算力的時候就申請機時,不就行了麼?這麼昂貴的東西,造太多不是浪費?

我們中國人或許對這種情景更不陌生了,因爲我們窮嘛,直到兩三年前,我記得清華大學剛有小型機的時候,也是那麼多院系、那麼多研究所按需申請機時的。

可是後來呢?出現了大型機,小型機,服務器,個人機。現在的世界,有上千萬臺的個人電腦存量,電腦已經便宜到3000美元,王安電腦的純處理文字的機型還不用3000美元,富裕國家已經用電腦開始文案辦公了——所以王安電腦才崛起了。

而摩爾定律自從60年代提出後,至今沒有失效,我們根據計算機保有量增長曲線簡單預測一下,就能斷定未來10年,20年,世界上的計算機保有量會達到1億臺、10億臺。

等到地球上有1億臺個人電腦的時候,‘商務精英辦公’還會是個人電腦的主要應用場景麼?10億臺的時候呢?所以,爲了‘未來數年內,商務精英辦公穩定性、兼容流暢性’而犧牲其他拓展可能性的封閉設計,真的能適應未來社會麼?”

“好像有點道理,歷史就是這樣的……”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讓所有人都覺得有些意外。

因爲,本來主持會議的工作人員,還沒敢直接附和顧驁。

畢竟顧驁的觀點跟美國客人相悖了,總要給友邦人士留點面子的嘛,就算要附和,也回頭私下裡附和。

然而,這個不和諧的聲音,卻是王列自己不由自主自言自語的。

也就是說,美國人自己本身被顧驁說服了。

“顧驁這麼厲害?連美國人自己都服了,那應該是真的。”主持會議的工作人員們如是一想,內心頓時有了底氣。

而王安一聽,好懸沒氣死——他丫的中國人倒沒開口,自己兒子先被同行說服了。

真是窩囊啊,就沒點主見嗎?

“廢物!你難道不知道顧驁是外交有關部門混出來的麼!他的口才能信?那是屍山血海裡騙出一條血路來的大忽悠!就算道理實打實全對,那也得因爲他的出身打個折扣,何況本來就是模棱兩可的!”

王安內心如是狂怒吐槽了一番兒子。

這種情況,只能是當爹的親自跟顧驁辯論了。

王安平復了一下胸腹癌症患處的絞痛,咬着牙說道:“那小顧的意思,是覺得‘軟件拓展性’非常重要咯?重要到靠硬件提供企業,乃至他的聯盟友商,都無法滿足的程度?未來必須進行充分的開放、讓誰都能在這個平臺上開發應用軟件?

我們今天討論的,可不是侃侃而談的定性問題,是定量分析。我沒說IBM的模式未來永遠不行,但我說的是5年內肯定不行,10年內不好說——你憑什麼有那麼大把握?”

薑還是老的辣,王安這番話看起來很中肯,關鍵是他自己真心這麼相信的,所以頗有感染力。

一些與會人員的觀念又被他拉回去一些。

顧驁知道這個問題不能正面回答。

因爲正面回答鐵口直斷下預言,是沒用的。

不過,他有的是辦法。

顧驁可是後世回來的IT人,遇到這種戰略性預測,不好預言咱就談史嘛——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窘境》,那可是最好的攻擊素材了,裡面的經典案例,個個都是要人命的。

至於顧驁有沒有對《創新者的窘境》倒背如流這個問題,沒什麼好擔心的——你連《創新者的窘境》都不知道,後世怎麼可能進得了阿狸巴巴?就算你應聘的是碼農你都進不去呀。

克里斯坦森在IT圈裡的知名度,那是絕對跟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一個段位的。

“王總,你覺得,25年前老托馬斯.沃森能預料到20年前小型機出現時,需要多少新應用軟件嗎?你覺得,15年前小托馬斯.沃森能預料到10年前個人電腦出現時,需要多少新應用軟件嗎?

如果你覺得能,那麼你知道那兩個時代,爲IBM提供配套的公司,現在還有多少活下來麼?我隨便舉個例子吧。衆所周知,30年前的1956年,是您發明了‘磁芯存儲器’,並且把專利賣給了IBM,讓IBM造出了人類第一塊硬盤IBM-350RAMAC。

在此之後,您可能因爲再也沒跟硬盤行業有交集,所以沒怎麼關心。不過我倒是覆盤過這段歷史。當世界上只有大型機的時候,那些爲大型機提供22英寸硬盤的企業,他們普遍活到60年代末就死了,98%都死了,只有2%轉型活到了14英寸時代,爲小型機提供硬盤……”

顧驁的具體措辭,就不全部贅述一遍了,免得水字,反正他就是把22寸、14寸、8寸、5.25英寸……每一代企業因爲被其現有目標客戶的需求所綁架,而最後死亡的血淋淋故事,複述了一遍。

具體可以去看《創新者的窘境》,寫出來能水幾章呢。

然後顧驁話鋒一轉,回到了“當王安電腦被‘白領辦公精英’這個目前對個人電腦需求量最大的客戶羣所綁定、並且限死在不能得罪這批人的空間裡,會有什麼下場”的問題上。

一點都不敢得罪這羣人,你就得不到比他們更Low但更加人多勢衆一兩個數量級的新客戶!

第393章 歷史一再重演第124章 電影也可以是風向標第2章 打入中東第一槍第606章 怎麼樣假裝是經常吃肯德基的呢,在線等第74章 君子慎獨第468章 中美合作第461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661章 自信心爆棚第548章 古今第一唯利是圖第757章 蜜汁自信是人類通病第50章 小心抄錯答案第148章 心態爆炸,何以解憂第67章 又一次神預言第39章 摸索前行第315章 記憶碎片失去同步第527章 亂錢漸欲迷人眼第84章 你已經死了第511章 捧殺第296章 連橫合縱談笑中第443章 打不死的小強(三更)第394章 百撕不得其解第41章 委以重任第700章 死在繈褓中的OFFICE第751章 蜜汁自信比無能更可怕第258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723章 魔鬼從瓶子裡出來就不聽你的了第115章 到處都是價值窪地第418章 鋼鐵直第19章 一代人的差距第406章 要離斷臂,刺殺慶忌第230章 磨刀霍霍狗大戶第543章 連本帶利撈回來第628章 真香第651章 體面第597章 千金只買你忘記第683章 友邦人士操碎了心第387章 人文主義逼格第691章 談崩了第117章 成長不需要時間第334章 你以爲你是主角,其實你只是煙霧彈第685章 不知道說什麼第429章 上中下三策病第677章 英雄末路第36章 六親不認的步伐第796章 要恰飯的嘛第773章 舌劍可敵百萬兵第264章 錢不是越多越好第625章 好事多磨第552章 此子不可限量第93章 重整旗鼓第427章 秋葉原風暴第298章 大時代第296章 連橫合縱談笑中第294章 裝完逼就跑,真特麼刺激第349章 你小子攤上大事兒了第348章 業界恥辱第420章 仙氣逼人第81章 技術標準制定權第438章 會咬人的老虎不叫第608章 八六三計劃第98章 在水一方第105章 先寫答案的證明題第7章 論功行賞第68章 孰無私心?第5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44章 一屋所有第6章 一片大好第292章 一口老血第701章 兩條腿走路第77章 保守療法第680章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就這水平第410章 急人民羣衆之所急(第五更!!!)第472章 著名愛國人士第710章 贖臂之禮第272章 金屋藏嬌第26章 篳路藍縷第257章 地球是我的實驗室,曰本只是小白鼠第789章 抽絲剝繭第745章 姑蘇慕容第239章 要優雅不要污第515章 多找幾個女人裝無辜第38章 電子工業試驗田第499章 孔八拉第785章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第718章 致盲悶棍加背刺第471章 花花轎子人擡人第582章 不肯賣就抄家第180章 社交狂加技術宅第11章 政企分開第288章 再赴美國第346章 用心做廣告第314章 沒人競爭就內部競爭第3章 名正言順第286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炸沉艘航母玩第156章 讀博士算爲國爭光?第507章 隊長別開槍,是我第573章 穩紮穩打第539章 天下名聲共一石,顧驁得其八斗第572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10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第393章 歷史一再重演第124章 電影也可以是風向標第2章 打入中東第一槍第606章 怎麼樣假裝是經常吃肯德基的呢,在線等第74章 君子慎獨第468章 中美合作第461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661章 自信心爆棚第548章 古今第一唯利是圖第757章 蜜汁自信是人類通病第50章 小心抄錯答案第148章 心態爆炸,何以解憂第67章 又一次神預言第39章 摸索前行第315章 記憶碎片失去同步第527章 亂錢漸欲迷人眼第84章 你已經死了第511章 捧殺第296章 連橫合縱談笑中第443章 打不死的小強(三更)第394章 百撕不得其解第41章 委以重任第700章 死在繈褓中的OFFICE第751章 蜜汁自信比無能更可怕第258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723章 魔鬼從瓶子裡出來就不聽你的了第115章 到處都是價值窪地第418章 鋼鐵直第19章 一代人的差距第406章 要離斷臂,刺殺慶忌第230章 磨刀霍霍狗大戶第543章 連本帶利撈回來第628章 真香第651章 體面第597章 千金只買你忘記第683章 友邦人士操碎了心第387章 人文主義逼格第691章 談崩了第117章 成長不需要時間第334章 你以爲你是主角,其實你只是煙霧彈第685章 不知道說什麼第429章 上中下三策病第677章 英雄末路第36章 六親不認的步伐第796章 要恰飯的嘛第773章 舌劍可敵百萬兵第264章 錢不是越多越好第625章 好事多磨第552章 此子不可限量第93章 重整旗鼓第427章 秋葉原風暴第298章 大時代第296章 連橫合縱談笑中第294章 裝完逼就跑,真特麼刺激第349章 你小子攤上大事兒了第348章 業界恥辱第420章 仙氣逼人第81章 技術標準制定權第438章 會咬人的老虎不叫第608章 八六三計劃第98章 在水一方第105章 先寫答案的證明題第7章 論功行賞第68章 孰無私心?第5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44章 一屋所有第6章 一片大好第292章 一口老血第701章 兩條腿走路第77章 保守療法第680章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就這水平第410章 急人民羣衆之所急(第五更!!!)第472章 著名愛國人士第710章 贖臂之禮第272章 金屋藏嬌第26章 篳路藍縷第257章 地球是我的實驗室,曰本只是小白鼠第789章 抽絲剝繭第745章 姑蘇慕容第239章 要優雅不要污第515章 多找幾個女人裝無辜第38章 電子工業試驗田第499章 孔八拉第785章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第718章 致盲悶棍加背刺第471章 花花轎子人擡人第582章 不肯賣就抄家第180章 社交狂加技術宅第11章 政企分開第288章 再赴美國第346章 用心做廣告第314章 沒人競爭就內部競爭第3章 名正言順第286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炸沉艘航母玩第156章 讀博士算爲國爭光?第507章 隊長別開槍,是我第573章 穩紮穩打第539章 天下名聲共一石,顧驁得其八斗第572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10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