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所謂男裝倒v

種馬文女主虐渣記

覺得自己年歲太大,即使科舉也無所成就的舉人其實不少。有些人選擇繼續考,萬一中了撈個公~務~員職位可就光宗耀祖了。有的人選擇去有關部門登記,雖然無法做大官前途有限,但一些小官職還是可以養家餬口的。會把舉人憑據拿出來賣的還是極少一部分人,舉人能夠免稅還會有田地,不太容易窮到一個份兒上,可終歸還是會有家逢突變,不得不拿出全部資本變賣。

金倩巧的運氣不錯,三日內就從一個落魄舉人手上買到了憑證,這東西價格不菲。但之前駱樺的報仇她也沒客氣,帶着百草去姜承雪的舊屋裡掃蕩了一下,當時不值錢的東西,熬到現在有些還真成稀罕品了,金倩巧的旅費很是充實了一陣。

接着,她又讓百草出面去成衣鋪訂了合身的男裝。金倩巧在女性中個頭算高,扮成男子也不會顯得太矮,倒黴的DCUP是最麻煩的地方,無論怎麼裹都沒法完全不露餡,只能勞煩衣鋪的老闆將衣服做得寬鬆些,好掩飾某些部位過分的“肥胖”。

又觀察了一陣古代男子的生活,金倩巧十日後開始練習穿男裝出門。她畢竟是從現代來的,二十一世紀男女界限不是那麼鮮明,有些女孩子本就像男孩一樣,金倩巧稍稍學學就像了。

雖說是要參加科舉,但金倩巧此時去背四書五經也不可能考過那些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她是意圖投機取巧的,比如她穿越來時就記了許多劇情在紙上,上面湊巧就提到了本次科舉的題目。找人代筆是個好策略,但容易被查出她知曉題目。若要人不知,還是自己寫來得好,但可以尋個先生點評。

軒轅無白原本學成之後便想憑原主的舉人憑據參加科舉,一展抱負,但偏偏在上京路上遇到劫匪,耽擱了好一陣子,於是遺憾地錯過考試。別誤會,不是劫匪強,而是軒轅無白把劫匪老巢的財寶全收入囊中太費時間了。

軒轅無白之後所以能入朝,是因爲他在茶樓喝酒時,正好碰到微服出巡的當今聖上,彼時軒轅無白豪情大發,當衆背誦了一遍《將進酒》。央朝又沒有李白,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爲是軒轅無白做得詩啦。這首被無數穿越文用爛的經典之作效果確實很好,什麼“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當時就震驚了天子。十九歲的年輕皇帝頓時爲軒轅無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采所傾倒。小皇帝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面對自己的萬頃江山和滿朝文武結黨營私的佞臣,他急於培養自己的勢力,而軒轅無白就進了他眼中。

皇帝立刻站起來鼓掌不說,還殷勤地與軒轅無白結交,最後愉快地拜了把子,兄弟相稱……所以,皇帝根本想都沒想過軒轅無白會帶頭起兵覆滅自己的王朝。

從這件事上,金倩巧可以判斷出,皇帝喜歡的是那種有抱負、樂觀又豪邁的調調。小皇帝正處於年輕氣盛的年紀,又渴望權力,科舉的試卷他會親自批。儘管此事其他學子不知道,但原著裡有提,金倩巧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投其所好,反正央朝使用簡體中文,交流也不使用文言文,她好歹也接受過二十幾年語文教育,不至於連篇高考作文都寫不出。

金倩巧做不出剽竊古人詩文的事,但寫高考作文可以引用好詞好句,她只要說清楚來處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參加科考的學子都喜歡一同參加個詩會酒會什麼的,既能結交有識之士或知己名流,又能看清楚對手的才能本領,有什麼考試新信息也能第一時間得到,金倩巧自然不會落下。軒轅無白不在的每一天,都是她打基礎的寶貴時刻。

儘管她的懸賞令常常能看到,但她換了男裝梳了男發,別人要想到也不容易,出行幾天什麼事情都沒有,金倩巧也放心大膽起來。

她的原名也不能用了,在秦成夫妻的幫助下,她很快有了個新的身份,名爲“秦君安”,是秦成的侄子,從外地赴京趕考的學子。

於是,金倩巧開始了白天上酒樓結交學子打通人脈,晚上讀書寫作的女扮男裝生活,還抓了十六當書童,百草依舊是妹妹,她雖想要穿男裝,但因爲對筆墨紙硯天生沒有好感,一聽當書童要陪讀,百草立刻逃得飛快。

沒有軒轅無白,日子一天天過得很是平淡,秦成偶爾也會得到金父的消息,他已經逃到鄰國去了,超過懸賞令的覆蓋範圍,基本沒有危險。秦成也勸金倩巧去和金父會合,但金倩巧深知一旦軒轅無白登基爲王,周圍的鄰國都會被他打下來,江山一統,躲在何處都沒用,執意要留在京城科舉。

秦成郭玉對照顧義兄的女兒似乎不反感,甚至還有些高興的樣子,金倩巧也就厚顏沒有提往外搬的事,對京城中的事也越來越瞭解。

隨先皇打天下的三家如今都是豪門大戶,貴不可言,便是有名的三大世家。

軒轅家是一戶,位列世家之首,祖上曾是開國太祖的岳父,雖沒什麼實際功勞但親緣最近。如今在朝中主管財政,是個肥差,有大把銀子可以撈,可謂是三家中油水最肥厚的了。目前的嫡長子便是原著第一反派軒轅無荒,他比金倩巧要早兩個月到京城。軒轅家這一輩,除了軒轅無荒和旁支的軒轅無白之外,幾乎都是紈絝之徒。

第二家是爲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謝家,受先王恩賜,世代手握兵權,也因此被後來的皇帝猜忌,十分不受皇寵,但作風耿直,始終屹立不倒。據說是爲避免家族紛爭,嫡系單純,家規子孫只得娶一妻,且四十無子方納妾。因爲規矩森嚴,謝家血脈稀薄,已經連續三代單傳。且不說謝家男兒俊朗的相貌矯健的身姿,以及軍人世家養出的忠誠耿直的性格,光是這一道家規,就足以讓謝家成爲京城適婚姑娘們最夢寐以求的歸宿。

允許女子從政的秋家是世家之末,原爲先帝的智囊,子子孫孫皆是才高之人,即使是女子也公認有驚世之才。眼下這一輩,最有名的不是兒子孫子,而是嫡長孫女秋月眉,八歲作出《嘆世》一詞,名滿天下,是當之無愧的曠世第一才女。與她的才名同樣有名的,還有絕世無雙的美貌。

所以理所當然的,這位姑娘也被列入軒轅無白的後宮名單之中,待軒轅無白獨攬大權之後,她的治世的才能只能在麻將桌上發揮了。

文中描寫這位秋月眉姑娘氣質出塵、才貌雙絕,但從未見過軒轅無白這般既有放浪之氣,又有君子之風的男子,更別提他還能詩詞歌賦興手拈(抄)來了。於是被金手指一敲,她又莫名其妙地認爲“如此男子不能被一個女人所束縛”,高高興興當了第五個老婆,前後劇情性格簡直就像兩個人。

轉眼,距離科舉只剩下最後一個月。

京城裡氣氛一下子不同了,原本還有閒情賞花觀月的學子們只恨不能時時刻刻捧着書看,誰知道諸子百家的某一句話會不會就是這次的題目。

金倩巧只怕是最不緊張的人,她已知曉考題,只將這個題目寫了五十遍有餘,混了一些其他練筆的文章,一併拿給不同有名望的鄉紳先達評判,竭力做到盡善盡美,只等在考場上默出來即可。若是如此還不上榜,金倩巧只能感慨命中如此了。

金倩巧穿着書生常穿的青色長衫,帶着書童打扮的十六,夾着一大堆書卷紙卷在街上晃盪。

“秦兄!”身後有人高聲喊道。

金倩巧知道是在叫自己,慢慢回頭,便看到另一個年輕男子向自己揮手,他腰上掛着一塊通透的古玉,巨大的袖子像一面大旗幟。

來人名爲常平,正是原著裡那個買了舉人憑證的小反派,個性倒不算罪大惡極,只是不思上進又有點被寵壞的自私,他出生在京城,父親是九卿之一,奈何他本人完全沒有本事,連舉人都考不中,只能靠買來參加科舉,據說上頭都打點好了。

只是,這次皇帝會親自閱卷怕是沒有人會預料到。

“常兄。”金倩巧壓低嗓子拱手道,“科考就在眼前,常兄怎沒在屋中苦讀?”

“怕什麼,考不上又餓不死,只要有我爹在,我要什麼都有,何必發奮?”常平隨意地揮揮手,“反倒是你,金兄,難得看你無事出來,稀奇的很。”

金倩巧當然不能說她還不放心,所以拿考試文章再來找先生看一遍,她解釋道:“常兄家世顯赫,自然不必擔心。小弟家境貧寒,只望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只是近日讀書實在讀得頭昏腦漲,不得不透口氣了。”

“那你可別往西城去了,軒轅家的大少爺正在那兒發火呢,看你細皮嫩肉的還是躲躲吧。”常平好心提醒道,“軒轅無荒也不曉得怎麼了,兩個月回來以後脾氣就格外不好,得誰咬誰,跟瘋狗一樣。咳,偷偷跟你說,小倌館裡最壯的兩個小倌都被玩死了。”

金倩巧趕忙道了謝,她都快忘了還有軒轅無荒這麼個人了。他發火,應當是和軒轅無白有關吧。

於軒轅無荒,金倩巧還不想沾染上。

既然對方提醒了自己,金倩巧也禮尚往來地提醒道:“近幾個月,你還是低調些好,別將你爹掛在嘴邊。有些人個性高傲,只怕看不慣你。”

“看不慣我的人多了去了,但有我爹在,還能把我怎樣?”常平哈哈大笑,不以爲然。

20 所謂聲討25 所謂靈魂50 所謂監察60 所謂相隨43 所謂扣押53 所謂賜婚49 所謂臣子31 所謂轉生45 所謂公主53 所謂女官35 所謂吟詩倒v53 所謂賜婚12 所謂助力25 所謂靈魂59 所謂障目45 所謂公主62 所謂逼宮17 所謂啓程48 所謂共鳴61 所謂謀反39 所謂舌辯3 所謂相親24 所謂仙女10 所謂繼母53 所謂賜婚60 所謂相隨41 所謂暴露20 所謂聲討1 所謂種馬文52 所謂流放18 所謂秘寶58 所謂素梅11 所謂過招52 所謂流放8 所謂女二43 所謂扣押55 所謂回朝49 所謂臣子61 所謂謀反40 所謂詩集43 所謂出獄55 所謂回朝22 所謂召喚58 所謂素梅10 所謂繼母63 所謂結局22 所謂召喚33 所謂上京37 所謂結交33 所謂改扮62 所謂逼宮1 所謂種馬文39 所謂舌辯4 所謂丫鬟63 所謂結局4 所謂丫鬟53 所謂賜婚3 所謂相親53 所謂女官41 所謂暴露51 所謂夜變18 所謂秘寶5 所謂換人9 所謂招攬37 所謂風頭64 所謂後來23 所謂認主17 所謂啓程9 所謂招攬16 所謂陰謀43 所謂扣押29 所謂半魂37 所謂結交30 所謂潛入14 所謂提醒4 所謂丫鬟6 所謂暗衛19 所謂殺人31 所謂轉生14 所謂提醒63 所謂結局41 所謂暴露47 所謂試探29 所謂毀局3 所謂相親42 所謂打臉19 所謂殺人51 所謂夜變49 所謂臣子40 所謂詩集53 所謂賜婚43 所謂扣押24 所謂仙女55 所謂回朝42 所謂打臉35 所謂吟詩倒v
20 所謂聲討25 所謂靈魂50 所謂監察60 所謂相隨43 所謂扣押53 所謂賜婚49 所謂臣子31 所謂轉生45 所謂公主53 所謂女官35 所謂吟詩倒v53 所謂賜婚12 所謂助力25 所謂靈魂59 所謂障目45 所謂公主62 所謂逼宮17 所謂啓程48 所謂共鳴61 所謂謀反39 所謂舌辯3 所謂相親24 所謂仙女10 所謂繼母53 所謂賜婚60 所謂相隨41 所謂暴露20 所謂聲討1 所謂種馬文52 所謂流放18 所謂秘寶58 所謂素梅11 所謂過招52 所謂流放8 所謂女二43 所謂扣押55 所謂回朝49 所謂臣子61 所謂謀反40 所謂詩集43 所謂出獄55 所謂回朝22 所謂召喚58 所謂素梅10 所謂繼母63 所謂結局22 所謂召喚33 所謂上京37 所謂結交33 所謂改扮62 所謂逼宮1 所謂種馬文39 所謂舌辯4 所謂丫鬟63 所謂結局4 所謂丫鬟53 所謂賜婚3 所謂相親53 所謂女官41 所謂暴露51 所謂夜變18 所謂秘寶5 所謂換人9 所謂招攬37 所謂風頭64 所謂後來23 所謂認主17 所謂啓程9 所謂招攬16 所謂陰謀43 所謂扣押29 所謂半魂37 所謂結交30 所謂潛入14 所謂提醒4 所謂丫鬟6 所謂暗衛19 所謂殺人31 所謂轉生14 所謂提醒63 所謂結局41 所謂暴露47 所謂試探29 所謂毀局3 所謂相親42 所謂打臉19 所謂殺人51 所謂夜變49 所謂臣子40 所謂詩集53 所謂賜婚43 所謂扣押24 所謂仙女55 所謂回朝42 所謂打臉35 所謂吟詩倒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