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在萬戶基地得到消息的兩小時前。
太平洋對岸,某軍事基地。
昏暗的指揮中心,完全是被屏幕照出了亮度,不少人臉上滿是油光。
雖然“關鍵時刻”還在後面,但他們實際上已經在這忙碌了一週了。
是的,一週。
此次行動,名爲“拒馬計劃”,針對的就是那橫行無忌的“無頭騎士”。
至少明面上是這樣。
這次行動可以說隱秘而浩大,他們糾集了大量武器專家、導彈專家、航天專家、衛星專家。
在半個月前,外面還在奧運會餘韻中的時候,這些人就聚集在了一起,並且於一周前,發射了自家的反衛星武器“KE-S2”。
衆所周知,衛星的軌跡是基本固定的,只要通過持續觀測,就能非常準確的推斷出來位置,如果是自家的衛星,會更方便。
對於“反衛星”來說,雖然是個移動靶,但好消息是它足夠規律,不趕時間的話,可以觀察這個“移動靶”幾百次。
壞消息是,即便如此,也沒有誰掌握了成熟的反衛星技術。
這個“成熟”,指的是穩定的、高成功率的、具有時效性的手段。
哦對了.現在有了來着某文明古國已經玩出花來了。
白象:.
七十年代冷戰期間,鷹醬和毛熊分別進行過多輪反衛星試驗,不過均以“不盡如人意”結束,冷戰結束後更是完全停滯,形成了一個“理論上有這能力,但運氣佔很大成分”的局面。
面對太平洋西邊在航天領域,越來越步步緊逼.啊不是.
是已經快看不到尾燈了的狀況,鷹醬軍方在南天門平臺發射後,就已經在研究有沒有辦法反制了,曾經的“反衛星技術”自然又被擺上了檯面。
不要說毛子在吃冷戰的遺產,鷹醬又何嘗不是呢。
⊙ttkan⊙℃ O
反衛星武器,大體分爲兩個不同的方式。
“反衛星衛星”:發射一枚到相近軌道的設備,和目標一起轉圈圈,直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去撞擊或炸掉目標,又叫“共軌式”。
“反衛星導彈”:直接地面發射導彈,直上雲霄,乾淨利落幹掉對方,又叫“直升式”。
不難看出,後者更難。
所以他們用的是前者。
“漢森博士,你覺得會成功麼?”
指揮中心的後排,一個白人老者雙手抱胸,託着下巴看向屏幕,眼神有些不耐煩但在盡力掩飾。
問他問題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黑人專家。
“這個問題半個月來每天都有人問,我的回答不會變.是的,我覺得會,這已經是最保守的方案了。”
他是“阿忒彌斯之眼”項目的負責人,NASA頂級專家,參加過阿波羅計劃的功勳工程師。
最近一年多,他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阿忒彌斯之眼”計劃中,爲阿波羅計劃後四十多年,美國第一次落月探測做準備。
被半路叫過來做顧問,漢森是很煩躁的,但.科學不是打打殺殺,科學是人情世故,他需要更多的經費,更多的支持
自己來到這裡做顧問,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交換條件.
說起來最近這段時間,漢森明顯感覺到無論國會還是局裡,包括那些眼高於頂的參議員,似乎都對“航天領域”的支持度有所上升。
不是說要啥給啥,只是比起以前要容易了一些,漢森無從判斷是因爲對面領先太多,還是因爲他們真的打心眼裡開始重視航天了。
黑人專家說道:“是啊,最保守的方案.轉了上百圈才找到機會。”
“共軌式”需要在軌道上不斷調整修正,由於缺少太一天工那種硬件智能性和擬態指揮技術,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小。
大概相當於,隔着十幾萬米,根據數據而非視覺,操縱一架遙控飛機去撞擊另一架,哪怕這目標會在固定路線經過,也有許多不可控因素。
就和落月一樣,月球的軌道不也是可以精確預測麼?也沒見家家都能探測。
爲了確保計劃成功,他們挑選的目標也很特別,乃是體積數百倍於衛星的.
一個火箭分級殘骸。
如果有足夠的權限就能知道,這個分級殘骸,正是大半年前元旦時刻,在軌道上差點撞毀南天門的那個。
這個十幾米高的大傢伙,被偷偷加了料用於製造車禍,後又被榫卯機器人破壞掉了動力系統,變成了一塊徹底的軌道大垃圾。
無法控制但卻能定位到位置,有着遠比衛星更大塊頭,更方便命中。
它自己都沒想到,都這樣了,還能被二次利用,或者說反覆鞭屍。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屏幕上模擬的動畫像是PPT一樣的刷新着,動畫形象是一個類似衛星的設施,實則裡面承載的是高爆炸藥。
終於,在一個小時後,他們終於要和火箭殘骸相遇了。
那枚年初時“肇事逃逸”的火箭殘骸,第80多次出現在了“KE-S2”的雷達系統中,不過這一次兩者距離夠近,工作人員啓動了追蹤程序。
“KE-S2”的遊動發動機開始工作,完成了上百次姿態控制的最後臨門一腳。
之後就是等待了。
兩分鐘後沒有聲音,也沒有圖像,系統顯示.成功碰撞並引爆。
對於期待已久的“關鍵時刻”而言,這一幕稍稍有些沉悶。
就像是鋪墊了好幾天,主角最高光的時刻卻沒有畫面一樣。
但大多數航天行爲就是如此,像是太一天工那樣有擬態指揮系統,像是看電影大片一樣的纔是異端!
幾分鐘後,指揮中心接到了電話,早就守株待兔,對準固定位置的地面大型觀測站,捕捉到了這次爆炸。
指揮室裡這才爆發出了歡呼聲!
“我們成功了!”
“擊中目標!”
“將它炸的粉碎!”
漢森依舊抱着手臂,在歡呼聲中顯得有些寂寥
幾十年前的技術,到現在也沒什麼進步.連“KE-S2”本身都是存貨.他作爲上個時代的工程師,實在高興不起來。
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家航天領域的進步變得如此緩慢了?
國際空間站建立?不,還要更早,空間站建立真正佔據決定因素的,是繼承遺產的俄羅斯,至今空間站大部分載荷運輸工作,都得依賴那邊的發射能力
不知何時,一個空軍的高級將領,出現在了漢森身旁,臉上帶着笑意。
“感謝您的幫助,漢森博士,又是一次偉大的突破。”
漢森認識這個人,他來這裡,就是受到此人遊說,對方也許諾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持給“阿忒彌斯之眼”項目。
漢森違心的說道:“是的,令人印象深刻。”
空軍將領道:“我們將向世界證明,已經掌握了‘軌道防禦技術’,太平洋對面有人要睡不着覺了”
漢森擦了擦眼鏡,沒有接茬。
他心裡最清楚,這幫人真正的“假想敵”,不是一根軌跡可以實時定位、不會躲避的火箭殘骸。
而是可以隨意機動、速度極快、且無法雷達鎖定的“空天戰機”。
是可以自由重組,改變形態,分裂出單元機器人攔截,且可以搭載武器系統的“軌道平臺”,乃至軌道航母。
期間的差距,相當於摸了一下女生的手,就宣稱自己是海王情聖一樣大。
不過他從一開始就清楚,“拒馬計劃”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而對外的宣稱,則會往上提好幾個級別。
“反衛星”會變成“軌道防禦技術”。
“軌道防禦技術”會延伸爲“軌道攻擊技術”。
最後再聯繫上下文,表示我們在航天領域,依舊強的可怕!
一種很老掉牙的,誇大成果的戰略威懾手段,冷戰時期漢森見過很多。
轉身準備離開前,漢森提示道:
“一點小建議,之前那是一個巨大的、可定位的、單獨的太空垃圾,但現在,它變成了軌跡無法預測、數以百計太空殘骸,危險性成倍的增加。”
空軍將領聞言卻不憂反喜:“哦?比如撞到‘天堂之門’?”
漢森搖搖頭轉身離開,準備返回華府,繼續忙碌“阿忒彌斯之眼”項目。
那邊也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
“天堂之門是一艘會動的船,將軍,我很早就給你們解釋過,而且他們早就加強了對軌道碰撞的防護。”
空軍將領道:“總有機會的不是麼?天佑美利堅。”
“.你說得對,天佑美利堅。”
шшш ттka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