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太師府中。
蘇遠正趴在桌子上,筆走龍蛇,不斷地畫着什麼。
在他旁邊的書卷,已然堆成了山。
黑牛站在旁邊,從書堆中一個一個拿下來,擺在了地上。
只見這帛書之上,畫的是一個個複雜的圖案。
只是這圖案太過複雜,就算是黑牛也看不明白。
這時,只見蘇遠畫完了最後一副圖,將筆扔了下來,接着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
黑牛立即將帛書都平鋪着擺在了地上,指着這些帛紙疑惑地問道:“大哥,你這都是畫的些什麼?”
蘇遠手指點去,說道:“這是衝撞車。”
“這是拋石車。”
“這是……。”
……
“這都是什麼東西?”黑牛一臉的茫然。
蘇遠卻是哈哈一笑,說道:“既然想要在一年之內獲勝,那就不能走尋常路。有了這些東西,什麼百萬雄兵,都是浮雲了!”
大商之界,以朝歌爲中心,北方陳塘關,東方遊魂關,南方三山關,西南佳夢關,西北青龍關,西方五關是過了黃河分別有臨潼關、潼關、穿雲關、界牌關和汜水關。
這汜水關是阻擋西岐的第一道關卡,此時在汜水關總兵韓榮站在城頭之上,遠眺城外,滿面的擔憂之色。
站在韓榮身邊的是副將王虎,看到韓榮滿面擔憂,五虎急忙勸道:“總兵大人,您不必擔心了。”
韓榮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如今西岐勢大,姬昌已然佔領了一半天下,又有鬼方、百越和淮夷三族相助,更是如虎添翼。聽到聞太師已然戰敗,正被西岐大軍追趕,不知道生死如何啊!”
王虎說道:“大人已然派遣七首將軍餘化前去了,餘將軍法寶驚人,一定能夠救下聞太師的。”
聽到這兒,韓榮這才緩緩地點了點頭,臉上稍稍有了鬆懈之色。
就在這時,就見在城外傳來了急促的馬蹄之聲,只見一匹戰馬向着汜水關狂奔了出來,戰馬上坐着一人,滿身鮮血。
看到這兒,韓榮不由得一驚,一眼就認出來了,城外奔來那人,正是餘化的副將。
“快開城門。”韓榮急忙大叫道。
城門大開,餘化副將直接奔入到了城內,不過,剛剛進城之後,那戰馬就累得倒在了地上。
那副將從馬上跳了下來,身形踉蹌着跑上了樓城。
“報——”
只是剛剛說了一個報字,副將就立即累得癱倒在了地上,不住地大口喘着粗氣。
“不必着急,慢慢說,餘化將軍怎麼樣了?找沒找到太師?”
那副將向着懷中掏出了一卷被血水和汗水打溼的卷帛,顫顫巍巍地遞到了韓榮的面前,說道:“餘化將軍找到了聞太師,不過卻被西岐大軍追殺大敗,現在岌岌可危——”
“怎麼可能?餘化將軍的法寶不是無物不克嗎?”韓榮不由得大驚。
“不知道爲什麼?餘化將軍的法寶突然間不能用了。因此餘化將軍請我回來,總兵大人,你一定要派救兵啊,如果沒有救兵,只怕餘將軍和聞太師都回不來了。”
聽到這兒,韓榮不由得全身一抖,向後一摔,若不是旁邊的王虎急忙將韓榮扶住,韓榮就要一屁股坐在地上。
“總兵,快發兵吧,我帶兵前往。”王虎說道。
韓榮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所有的精兵都被餘化帶走了,城中只剩下了老弱兵不足一千餘人。”
“那……那怎麼辦?”王虎立即傻了眼。
“唉——”韓榮長嘆了一聲,說道:“真是天亡我大商啊!”
就在這時,突然聽到又有腳步響起,只見一個傳令兵跑上了城頭,說道:“報總兵,朝歌援軍到了。”
聽到這兒,韓榮臉上立即露出了狂喜之色,仰天嘆道:“真是蒼天有眼啊,這援兵來的正是及時啊,快隨我出城迎接。”
韓榮興奮地下了城頭,向着城外走去,一邊走着一邊問道:“朝歌派來了多少大軍?是哪一位元帥帶軍?是不是魯雄元帥?”
旁邊傳令兵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是太師蘇全忠。”
聽到這兒,韓榮不由得一怔,輕聲說道:“雖然蘇太師廣有盛名,但是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朝歌爲何派蘇太師前來?算了,只要有數萬精兵,就能夠救回餘化和聞太師。”
聽到這兒,傳令兵猶豫了片刻,說道:“也沒有精兵數萬。”
“只有一萬嗎?那也勉強夠。”韓榮皺了皺眉問道。
“也沒有一萬!”傳令兵低聲說道。
“八千?五千?來這麼點兵又有什麼用?”韓榮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哦,回總兵,只有三千兵馬。”
“什麼,三千!難道紂王真的糊塗了?”韓榮立即跺腳長嘆了起來。
就在此時,只見城門已然大開,三千身穿黑色斗篷的騎兵進入到城中。
而且在騎兵之內,跟隨着一輛輛馬車,馬車之上裝得滿滿的,只不過外面被黑布蓋住,看不清是什麼東西。
通過車輪壓在地面上極重的痕跡,可以看出馬車上的東西極重。
看到這兒,韓榮又是搖了搖頭,說道:“騎兵貴於神速,騎兵被行動遲緩的馬車所拖累,立即就喪失了戰鬥力,他這是完全不懂得用兵之道啊!唉——”
王虎一指黑布下露出的木條,說道:“馬車上裝的都是桌子椅子吧?看來這個蘇太師把整個家都搬來了。他把打仗當成了兒戲!”
韓榮的心更是冰冷了起來,一時間萬念俱灰。
就在這時,只見四匹戰馬進入到了城中,馬上坐着四個年輕人,而縱馬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娃娃,光頭無發,白衣白甲。
這個光頭娃娃看到了韓榮之後,立即縱馬上前,拱手道:“請問韓總兵是哪一位?”
韓榮有氣無力地點了點頭,說道:“我正是韓榮。”
這娃娃連忙跳下馬來,說道:“韓總兵,我是太師蘇全忠麾下先鋒官黃天祥。”
原來這正是黃天祥。
當日蘇遠和黃天祥在三山關外分手,黃天祥坐在敖丙的身上,數日後才達到了朝歌。
因爲戰場上已然無法使用道術,因此蘇遠命令敖丙先返回了東海,而自己帶着黃天祥出發。
黃天祥年少心性,纏着蘇遠給自己封了一個先鋒的官。
因此見到韓榮之後,立即得意地報上了自己的官名。
見到區區三千人馬,竟然還有一個先鋒官,而且這個先鋒官還是一個沒有長毛的娃娃,韓榮更是搖頭不止,心寒如冰。
就在這時,後面三匹馬也到了。
黃天祥一指三匹馬正中之人,說道:“韓總兵,這一位正是太師蘇全忠。”
韓榮擡頭看了一眼蘇全忠,見蘇全忠是一個小白臉,心中的鬱悶立即爆發了出來,當下冷哼了一聲,說道:“蘇太師,汜水關根本不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