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落定

顧世海沒想到葉傾懷會把刑部推到他的手裡,讓他已經到了嘴邊的話不知該如何出口。

一時之間,他跪下接旨也不是,出聲反駁也不是。他沒有動作,其他人也不敢動,臺上於是陷入了尷尬的僵持。

葉傾懷倒不着惱,她對顧世海道:“不過,顧閣老倒是有一件事說對了。提起逢迎上意,你可知道杜荊爲何會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如此鋌而走險,在這個案子上動手腳?”

不待顧世海答話,葉傾懷從懷中取出了那枚顧海望的長命鎖放在案上。

顧世海離她最近,他低頭只看了一眼,便認出了那是何物,頓時臉色突變。

葉傾懷轉向杜荊,道:“杜荊,朕今日來此,本是要依諾將此物拿給你的,可是你背信在先,這件東西朕只能留下了。”

顧世海被她這一串模棱兩可的說辭說得雲裡霧裡,他側過頭看向杜荊,眼中滿是不解和惱怒,像是在質問他爲何不早與自己商量。

杜荊立即叩首在地,對葉傾懷道:“陛下,此事是罪臣自個兒的主意,與旁人無尤!”

“朕知道是你一人的主意。”葉傾懷看着他,停了會兒又道,“朕是看你爲顧閣老如此殫精竭慮,他卻一無所知,有些是爲你不平罷了。”

說完,葉傾懷又慢悠悠地將那枚長生鎖又收進了懷裡。

顧世海全程注視着她的動作,眼神中難掩絲絲縷縷的慌亂。

葉傾懷卻視若無睹,對顧世海道:“眼下多事之秋,各部都缺人,顧閣老,你辛苦一下,先把刑部尚書兼上。”

顧世海收回了目光,緊攥着的右手也緩緩鬆開了,他撩開前擺,跪在地上道:“微臣領旨。”

他言語中頗有幾分壯士斷腕的意味。

葉傾懷這才點了點頭,道:“顧閣老快起來吧。刑部有顧閣老,朕就放心了。”

說完,她站起了身,走到了監斬臺邊,對周圍的民衆高聲道:“朕今日在此重申一次,我大景以法立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無論是誰膽敢挑戰律法之威嚴,朕都嚴懲不貸。”

人羣中爆發出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

葉傾懷站在臺上,看着這些布衣荊釵的人們,神色卻愈發地沉重。

只有她知道,這個說來輕鬆的口號,要落到實處有多困難。

——

入夜,葉傾懷在景壽宮中翻看着堆在案邊的摺子。

白日裡她一直在耵着杜荊的案子,摺子便堆到了晚上才批。

所幸也沒有幾本摺子送上來,葉傾懷很快便批完了。

“一天到晚都是這些沒用的東西呈上來。”葉傾懷合上最後一本請安的摺子後道。

葉傾懷嘆了口氣,對李保全道:“李保全,你明天跑一趟匯生典當,傳個口信,就說最近無事,讓他們都歇歇,能撤的人撤下來。”

李保全有些驚訝,問道:“陛下是覺得陶統領此次辦事辦得不力嗎?”

葉傾懷搖搖頭,道:“當然不是。正相反,此次能如此順利,可以說全是仰仗鷹衛。只是顧閣老今日栽了個大跟頭,回去必會清查身邊的眼線,朕是怕陶遠的人折了進去。”

她說到這裡,轉念一想,又道:“不過你說得對,朕突然下這樣的命令,難免會讓陶遠多想。這樣吧,你再帶個話,就說,此次他居首功,朕想賞他些東西,問問他有沒有什麼想要的,若他不說,便從府庫中拿些藥材和器玩賞給他吧。”

“陛下思慮妥當。”李保全道。

“李保全,還有一件事。”葉傾懷說到一半,停了下來。

見她停下,李保全道:“陛下有什麼心事,可以說給老奴聽,老奴不敢說能爲陛下分憂,但說不定能幫着想想辦法。”

“這件事還真得是你才能替朕分憂。”葉傾懷迎着李保全擡頭看向她有些驚訝的目光,笑着問他道,“你現在手上的活多嗎?可忙得過來?”

“還行,先前因爲左衙衛的事情有些忙,趙將軍調去右衙衛後,便好多了。不過後面陛下成了婚,後宮中有了主子,許是會略微忙些。”李保全答道。

葉傾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朕有一個想法,朕想讓內廷承擔一部分呈遞奏摺的工作。”

內廷不得干政,這是祖宗的遺訓。

李保全大驚失色,他有些拿不準地看向皇帝,卻見皇帝眼中滿是鄭重,沒有半分玩笑的意思。

——

杜荊下獄後,一應事宜都移交刑部處置,趙胤實因在此事中有功,被擢升爲禁軍統領,與監查御史李文清一起參與案件審理。

葉傾懷沒有再盯着此事,她的目光很快便轉移到了另一件大事上。

春闈。

春闈三科已經考完,在葉傾懷不間斷地敦促下,考生的卷子也在兩天內便謄抄完畢,移交到了太清閣,由禮部官員與學士們一起批閱。

從卷子進入太清閣那日起,葉傾懷每天下了朝便往太清閣去,親自抽查批閱過的考卷。

按照皇帝的要求,這批考卷必須在五天內批完。

太清閣的學士們迎來了一次規模宏大的集體加班。

其中包括陸宴塵。

在葉傾懷的執意要求下,陸宴塵出任了此次明書一科的主審官。

明書一科考的是文史,不同於明法和明算兩科,明書一科有很多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譬如問史和策論的題目,因此在批閱時也是最容易受閱卷人主觀認知左右的一科。

一般來說,明書一科的題目因爲牽扯到治國理念和執政思路,因此大多會由年紀大資歷老的大學士出任這一科的主審。

也是因此,葉傾懷剛一提名陸宴塵的時候,便受到了一衆官員的質疑。

“科舉是爲國選賢,選出來的人要到各地各部去任職,去執行朝廷的命令。他們是要把朕下達的旨意落到實處的人,這些人必須要能夠理解並認同朕的理念,才能和朕走在同一條路上,才能把朕的旨意貫徹好。而縱觀整個太清閣,還有什麼人比他陸宴塵更瞭解朕的理念和想法嗎?”

葉傾懷的反問有理有據,沒有人能答得上來。

於是,陸宴塵成爲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名明書主審官。

(本章完)

第117章 錢氏第101章 出殯第113章 憂心第159章 起火第十九章 回宮第90章 恐懼第92章 辭表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106章 陶二龍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194章 過招第76章 陸宅第134章 爲難第103章 出師第一章 落幕第149章 籌謀第170章 琴聲第207章 長夜第96章 較勁第五十七章 金鼓190.第190章 難民第204章 嬉春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85章 苦心第174章 戰況第95章 進退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198章 貪墨第131章 陳菊連第150章 鉗制第74章 番外——秦寶珠6第184章 淵源第115章 長命鎖213.第213章 大局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五十章 喜服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77章 困獸第133章 對答第114章 王思雲第114章 王思雲第四十一章 入宮218.第218章 阻力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134章 爲難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94章 死水第122章 真假第131章 陳菊連第167章 病情第123章 杜正恩第159章 起火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120章 刑場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206章 疑雲第206章 疑雲第139章 政務第195章 強權第98章 何青長第207章 長夜第六十章 對質第十章 文校第198章 貪墨第121章 現形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47章 請命第122章 真假第93章 開支第115章 長命鎖第208章 失蹤第112章 夜飲第三十四張 對峙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七章 童話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145章 軍情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07章 結餘第109章 右衙衛第188章 要求第92章 辭表第121章 現形第72章 番外——秦寶珠4第86章 演戲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78章 金牌第178章 圖格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39章 政務第十五章 明路第136章 決意第五十章 喜服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209章 戰書
第117章 錢氏第101章 出殯第113章 憂心第159章 起火第十九章 回宮第90章 恐懼第92章 辭表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106章 陶二龍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194章 過招第76章 陸宅第134章 爲難第103章 出師第一章 落幕第149章 籌謀第170章 琴聲第207章 長夜第96章 較勁第五十七章 金鼓190.第190章 難民第204章 嬉春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85章 苦心第174章 戰況第95章 進退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198章 貪墨第131章 陳菊連第150章 鉗制第74章 番外——秦寶珠6第184章 淵源第115章 長命鎖213.第213章 大局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五十章 喜服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77章 困獸第133章 對答第114章 王思雲第114章 王思雲第四十一章 入宮218.第218章 阻力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134章 爲難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94章 死水第122章 真假第131章 陳菊連第167章 病情第123章 杜正恩第159章 起火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120章 刑場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206章 疑雲第206章 疑雲第139章 政務第195章 強權第98章 何青長第207章 長夜第六十章 對質第十章 文校第198章 貪墨第121章 現形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47章 請命第122章 真假第93章 開支第115章 長命鎖第208章 失蹤第112章 夜飲第三十四張 對峙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七章 童話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145章 軍情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07章 結餘第109章 右衙衛第188章 要求第92章 辭表第121章 現形第72章 番外——秦寶珠4第86章 演戲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78章 金牌第178章 圖格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39章 政務第十五章 明路第136章 決意第五十章 喜服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209章 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