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邀約

年前這幾天,是葉傾懷重生以來心情最好的幾天。

雖然刑部當天便上報說在西市沒有搜到賣考題的鋪子,但這也算是在葉傾懷的預料之中。

宵禁的時候那小鋪裡還能賭博,足見那間店不僅與禮部有盤根錯節的關係,只怕還和禁軍或者京畿衛有盤根錯節的關係。

葉傾懷在朝堂上當着百官的面揭露科考泄題一事,是爲了打顧世海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把此案當庭做實,免得他們後面胡攪蠻纏,最後交到刑部手裡,又成了個不了了之的結局。

但她這樣高調行事,自然會有別人去給那間鋪子通風報信。

果不其然,當刑部拿着勘合去禁軍調人時,那件鋪子早已在西市洶涌的人潮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顧世海這些年在朝中舉薦了許多人,各部各司都有他的門生,要想一舉將他擊潰,是斷斷不可能的。此次能折了他一個禮部尚書,也算是有所斬獲了。

更重要的是,經此一事,春闈舞弊之事便從根源上被斬斷了,承天門之變便不會發生了。

這讓葉傾懷鬆了一大口氣。

除了心情上的放鬆,葉傾懷最近的課業也放鬆了下來。

陸宴塵告假了。

倒不是丁憂,呈報中說他偶感風寒,怕給皇帝過了病氣,所以告了幾天的假。

葉傾懷卻有些半信半疑。

若他當真是個文弱書生,風寒倒也罷了。但以他那日揹着葉傾懷翻牆的身手來看,習武的年頭已不短了。前一日他送葉傾懷回宮時還生龍活虎的,怎麼第二天就告假說病得連皇宮都不敢進了。

葉傾懷不禁想起了那天她身上染上的血跡。

那血若不是陸宴塵的,便該是別人的。或許,那輛馬車並不是陸宴塵租來給自己用的,而是因爲他還帶着一個必須乘車的人。

這個人一定是對他十分重要的人,重要到他願意爲這個人動用先帝御賜的金牌。

這塊金牌他揣了兩年也沒有拿出來過,以至於葉傾懷都不知道這塊金牌的存在,按理說,以他的性子是不會將先帝御賜的金牌挪作他用的。他會這麼做,說明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葉傾懷於是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或許這個人受了重傷,卻不能去尋常的醫館醫治,所以陸宴塵纔要頂着宵禁帶他去鬼市治傷。

畢竟,只要談得攏價錢,鬼市的大夫連朝廷欽犯也敢治。

這樣看來,陸宴塵告的這個病假究竟是真是假,就十分值得商榷了。

還有一件讓葉傾懷舒心的事就是李保全最近不怎麼在她耳邊絮叨了。

禮部官員大多因爲科考案被停了職,因此年節上的各項大典籌辦都緊缺人手,李保全帶着一衆小太監都去給禮部幫忙了——

臘月二十六,年前的最後一次早朝。

科考案的風波已過去了大半,朝堂上沒有了前幾日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洋溢着幾分節日的喜慶氣氛。

葉傾懷也不想掃大家的興,她讓新提上來的禮部侍郎宣讀了大年初一的祭祖事宜後,就讓羣臣散朝了。

不得不說,自從上次她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當衆罷免了史太平之後,朝臣看她的眼神發生了轉變。

雖然仍談不上敬畏,甚至連尊敬都算不上,但是,至少在這個朝堂上她不再是空氣一般的存在。

至少,朝臣已經能看得到她了。

葉傾懷認爲,這便是邁出了第一步。

第一步一向是最難的。

因此她心裡還是欣慰的。

下了朝,葉傾懷見時間還早,便徑自去了文軒殿。雖然陸宴塵告假了,她卻沒有放下功課,每日少則抽出一個時辰,多則幾個時辰,用來在文軒殿裡讀書。

然而,沒多一會兒,陳遠思便追着她到文軒殿裡來了。

“陛下,老臣這幾日和各部商量了一下,初擬了這六人蔘與此次的春闈命題。”陳遠思遞上來一份摺子。

葉傾懷翻開來看着上面的幾個名字,聽陳遠思陳述道:“這六個人中兩人出自禮部,其餘四人分別從戶部、工部和太清閣選出。禮部侍郎文新中和給事彭晨爲已經調查清楚,與此次泄題案無關。”

葉傾懷看到摺子上的最後一個名字,手頓了一下,問道:“陳閣老怎麼把朕的先生也給算上了?”

“科考是爲朝廷選拔人才,可以說朝堂的根基,是大景立朝之本。陸宴塵二十及第,若論才情,朝野無人能及他。春闈由他參編考題,最合適不過。此事事關國祚,老臣故而斗膽向陛下借調他幾天。”陳遠思說完,對葉傾懷行了個大禮。

陸宴塵當年拒絕了陳遠思的說親後,兩人幾乎再無交集,朝中也多是說他二人不合的傳言。葉傾懷沒想到他居然會這麼爲陸宴塵說話,不禁有些意外。

“陳閣老都這麼說了,朕還能不放人嗎?”葉傾懷說着,將陳遠思扶了起來,道,“二月初就要春闈了。陳閣老,時間緊迫,要辛苦你了。”

“爲陛下分憂,乃老臣本分,陛下可不要這樣說。”陳遠思說着,顫顫悠悠地站了起來。

衆臣子中,數陳遠思對葉傾懷這個傀儡皇帝最爲尊敬,言行之間從來沒有逾矩過。這一點,讓葉傾懷很是舒服。

還在先帝一朝時,顧世海因壬申之變中護駕有功,頗得皇帝器重,一年之內連升幾級,在朝中炙手可熱。那時,陳遠思就與他不大對付。後來葉傾懷登基,兩人一個首輔一個次輔,更是不對付了,凡遇大事,幾乎都要爭上一爭。

如今葉傾懷有意打壓顧世海,心中本也有意拉攏陳遠思,因此對陳遠思更是和顏悅色禮敬有加,眼看着陳遠思就要告退,葉傾懷想起一事來。

“陳閣老,朕這兩日準備去你府上看看,你年前都在府上嗎?”

陳遠思有些詫異地看向葉傾懷,眼中還有些喜色,道:“老臣正想請陛下去府中用膳,但念及陛下近日操勞,不敢開口煩擾陛下。”

“陳閣老說的什麼話,這叫什麼煩擾。朕每年年前都要去你家的,你忘記了?”

葉傾懷說的也是實話,皇帝每年年前都會去重臣家中做客,這已經是大景多少年不成文的習俗了。

“陛下去年是二十九來的,前年是二十七來的。老臣可不敢忘。既然陛下這麼說了,那老臣就斗膽了。陛下,擇日不如撞日,今日如何?”

葉傾懷看着陳遠思滿是溝壑的面容,突然覺得他很慈祥,不像個權臣了。

她站起身,道:“今日甚好。”

然後她對外面站着的太監吩咐道:“付海,去找李保全,讓他備輦出宮。”

第五十章 喜服第121章 現形第92章 辭表第153章 蕭索第186章 兄妹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7章 萬壽節第77章 困獸第159章 起火第81章 勸言第192章 紅竹第74章 番外——秦寶珠6第78章 金牌第170章 琴聲第122章 真假第111章 陳情第二十三章 陳府第137章 極刑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102章 冤情第149章 籌謀第106章 陶二龍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100章 非人第83章 楚定國第三章 畫像第106章 陶二龍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133章 對答212.第212章 荒謬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109章 右衙衛第80章 休朝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130章 洞房第157章 濁水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67章 病情第十七章 買賣211.第211章 瑞雪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22章 真假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82章 夢魘第131章 陳菊連第110章 王立鬆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17章 錢氏第151章 兵糧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六十五章 蘭貴人第十五章 明路第162章 血光第二十九章 復課第181章 皇陵第109章 右衙衛第三十六章 失控219.第219章 改變第90章 恐懼第五章 稱病第162章 血光第178章 圖格第五十章 喜服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81章 皇陵第108章 遺詔213.第213章 大局第204章 嬉春213.第213章 大局第四十八章 籌謀190.第190章 難民第146章 爭執第四章 衷心第110章 王立鬆第205章 夜色第八章 出宮214.第214章 戰略第174章 戰況第六十五章 蘭貴人第五十章 喜服第137章 極刑第177章 掛帥第九章 真相第153章 蕭索第168章 舒窈第142章 得意第136章 決意第十一章 秦陽第141章 覲見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204章 嬉春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十四章 求親第206章 疑雲第168章 舒窈第194章 過招216.第216章 行雲寨
第五十章 喜服第121章 現形第92章 辭表第153章 蕭索第186章 兄妹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7章 萬壽節第77章 困獸第159章 起火第81章 勸言第192章 紅竹第74章 番外——秦寶珠6第78章 金牌第170章 琴聲第122章 真假第111章 陳情第二十三章 陳府第137章 極刑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102章 冤情第149章 籌謀第106章 陶二龍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100章 非人第83章 楚定國第三章 畫像第106章 陶二龍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133章 對答212.第212章 荒謬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109章 右衙衛第80章 休朝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130章 洞房第157章 濁水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67章 病情第十七章 買賣211.第211章 瑞雪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22章 真假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82章 夢魘第131章 陳菊連第110章 王立鬆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17章 錢氏第151章 兵糧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六十五章 蘭貴人第十五章 明路第162章 血光第二十九章 復課第181章 皇陵第109章 右衙衛第三十六章 失控219.第219章 改變第90章 恐懼第五章 稱病第162章 血光第178章 圖格第五十章 喜服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81章 皇陵第108章 遺詔213.第213章 大局第204章 嬉春213.第213章 大局第四十八章 籌謀190.第190章 難民第146章 爭執第四章 衷心第110章 王立鬆第205章 夜色第八章 出宮214.第214章 戰略第174章 戰況第六十五章 蘭貴人第五十章 喜服第137章 極刑第177章 掛帥第九章 真相第153章 蕭索第168章 舒窈第142章 得意第136章 決意第十一章 秦陽第141章 覲見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204章 嬉春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十四章 求親第206章 疑雲第168章 舒窈第194章 過招216.第216章 行雲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