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

天家無私事。葉傾懷專寵秦寶珠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前朝。

“陛下尚在孝期,且定親大禮在即,應當遵循禮制,恪慎克孝,切不可耽於聲色,偏廢了禮法。”

言官痛心疾首地進諫道。

葉傾懷餘光掃了一眼陳遠思,見他站在列首低垂着頭,面色有些難看,卻沒有要說話的意思。

葉傾懷略一沉吟,道:“若說禮法,沒有人比禮部尚書更清楚。文卿,朕並不記得祖制禮法中有這樣的要求,相反,好像皇帝大婚前還要挑選幾個年長的宮女來侍寢。朕若有什麼地方記得不對,新中你儘管說來。”

文新中突然被葉傾懷點了名,他擡起頭來飛快地看了一眼葉傾懷,又低下了頭,答道:“循例帝后大婚前陛下當挑選三到六名宮女行暖席禮,不過此次並非帝后大婚,而是定婚大禮,因此並沒有暖席禮的說法。至於曹學士所言守孝之禮,臣以爲,孝乃大義,卻並非只有一種形式,當因勢而變。爲父守孝是孝,綿延子嗣亦是孝。如今天家子嗣凋零,若是後宮中能有所出,陛下不僅孝義兩全,更能穩固社稷。”

“文尚書此言差矣,陛下如今是專寵一人,並非是開枝散葉。後宮中尚未立後,便有如此靡靡之風,這哪裡是穩固社稷,明明是傾覆社稷!”姓曹的太清閣學士半步不讓,言語間十分激憤。

這時,顧世海突然插嘴道:“曹學士若是當真看不下去,便給陛下多進獻幾個美人罷,讓陛下能夠雨露均沾。”

他這話說得雖直接,卻將曹學士噎得說不出話來。他本就是陳遠思的門生,殿上進言也是陳遠思授意,旨在規勸皇帝遠離女色,以免皇后還沒入宮後宮便誕下了皇子。他進言本是希望後宮中一個女人也沒有,又怎麼可能給皇帝進獻美人呢。

葉傾懷如何不知他們心中各自的算盤。

她對顧世海親切笑道:“顧閣老這樣一說,朕倒想起來了。前些日子顧閣老說要送朕美人,可是當真的?”

顧世海看着葉傾懷,臉色驟陰,眼中閃過一道危險的寒光。葉傾懷仍是笑吟吟地看着他,笑意卻未達眼底。

陳遠思終於坐不住了,他對着顧世海怒道:“顧閣老,你是當朝次輔,是先帝託孤的重臣。你怎麼能把陛下往……往歪路上引呢?”

他頓了一頓,提到後宮和美人這樣的說辭,他似乎有些難以啓齒。

“陳閣老言重了。歷代君王哪個不是三宮六院佳麗三千?陳閣老莫不是想要自家孫女獨得恩寵,要陛下散盡後宮吧?陳閣老,臣勸你一句,你孫女還沒嫁進宮呢,你這手伸得未免也太早了吧。”

他二人有些日子沒在朝堂上當堂爭論了,如今這一吵可謂是火藥味十足,整個朝堂上無人敢置一詞。

沒有人注意到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收斂了面上的笑意,一瞬不瞬地看着顧世海。

顧世海的反應有些出乎她的意料。對於皇帝和陳家的這場聯姻,他自然不會高興。但是反應如此之大,言語中的譏諷不加修飾,還帶着幾分醋味。

葉傾懷心中忖道:看來顧世海對於這個皇后之位也是頗爲在意,遠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麼風輕雲淡。

陳遠思顯然也被氣到了,一時竟沒有說話,他看着顧世海,好一會兒才道:“遴選後宮,自有內廷操持。顧閣老還是先管好自己的家事罷。老臣昨日倒是聽說,令郎帶着京畿八衛的左右驍騎衛去錦繡坊鬧事,強搶合順布莊掌櫃家的女兒,被狀告上了京兆府衙。”

顧世海眼角抽了抽,臉色變得鐵青,道:“此事自有京兆府尹評斷。陳閣老也要橫插一腳嗎?”

“老臣只是覺得稀奇,京畿戍衛隊明明是大景的軍隊,吃的是國庫的皇糧,怎麼如今倒像是令郎的隨侍了?”

陳遠思說話不緊不慢,卻字字誅心。

“顧海望身居京畿衛長史,協領京畿八衛,天牢遭劫後,受命協查京中逆黨。去查那布莊,自是因爲那布莊中有疑。”顧世海看着陳遠思,露出了一個冷笑,道,“去年兵部從金川繳回多少錢糧上繳了國庫,陳閣老這麼快就忘記了嗎?我大景究竟是誰在爲國庫添磚加瓦,又是誰在吃國庫的皇糧,您心裡沒數嗎?”

陳遠思猛地睜圓了眼,神色嚴厲地看了顧世海一眼,道:“一碼歸一碼!兵部的事是兵部的事,令郎的事是令郎的事。顧閣老何故詭辯?”

陳遠思少見如此心神激動,顧世海見他如此,也收斂了些,平靜道:“臣只是想提醒陳閣老,大家同朝爲官,都是爲朝廷效命,各自管好各自門前的事就是,不要總想着把手伸那麼長。”

陳遠思的神色也暗了下來,他那雙金魚眼又變成半閉半睜的模樣了,他道:“顧閣老過慮了。老臣老了,哪還有心力管那麼多事。”

他這話說得十分滄桑,頗有些英雄垂暮的無力感。

葉傾懷看着他二人這一出爭鬥於轉眼間握手言和,直如疾風暴雨驟然轉晴,心中頗感訝異。

陳遠思和顧世海之間彷彿有一種奇妙的平衡,兩人互相不服氣,卻又迫於某種緣由不得不分河而治。

“陳閣老乃當朝首輔,三省六部盛京九州出了什麼事,陳閣老都是理當過問的。”葉傾懷說着,看了一眼陳遠思,見他面色如常,又道,“此事既然牽扯到顧海望,循例顧閣老理當迴避,刑部不宜介入。這樣吧,陳閣老,你推選個人出來,監察京兆府辦理此案,以求公允。”

她已將刀遞到了陳遠思手中,就看他接不接了。

陳遠思略一思忖,道:“監察刑獄乃御史臺職責所在,陛下若要老臣推舉,老臣推舉御史大夫李文清監察此案。”

李文清雖曾在殿上與顧世海當朝爭論過,但如今卻已被拿捏。陳遠思等同於一轉手又把刀遞給了李文清,無論李文清怎麼做,陳遠思都能把自己摘得乾淨,既不會忤逆皇帝的旨意,也不會得罪顧世海。

葉傾懷看向站在後排的李文清,李文清此時也正擡頭看向她,眼中有些畏怯。

葉傾懷面色微微一沉,道:“既如此,李文清,便由你監察此案罷。”

第125章 落定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150章 鉗制第167章 病情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33章 對答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116章 迷局第192章 紅竹第173章 杜荊214.第214章 戰略第92章 辭表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132章 殿試第178章 圖格第189章 突襲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112章 夜飲第149章 籌謀第178章 圖格第181章 皇陵第209章 戰書第138章 宣旨第81章 勸言第114章 王思雲215.第215章 內亂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157章 濁水第91章 因緣第181章 皇陵第160章 無眠第157章 濁水212.第212章 荒謬第205章 夜色219.第219章 改變第79章 靈堂第144章 封爵第108章 遺詔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十一章 秦陽第147章 請命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十五章 明路第111章 陳情第147章 請命第77章 困獸第140章 裂痕第209章 戰書第189章 突襲第79章 靈堂第113章 憂心第198章 貪墨第143章 戰事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48章 憂慮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12章 夜飲第188章 要求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三十章 尋人第122章 真假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06章 陶二龍第十九章 回宮第103章 出師第191章 截殺第99章 知遇第192章 紅竹第八章 出宮第142章 得意第九章 真相第四十章 策劃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91章 因緣第193章 顧海望第90章 恐懼第192章 紅竹第191章 截殺第165章 珍惜第166章 辭呈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90章 恐懼第173章 杜荊第194章 過招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9章 困惑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00章 非人第十七章 買賣第120章 刑場第154章 商會第198章 貪墨第170章 琴聲第153章 蕭索第98章 何青長第162章 血光第125章 落定
第125章 落定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150章 鉗制第167章 病情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33章 對答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116章 迷局第192章 紅竹第173章 杜荊214.第214章 戰略第92章 辭表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132章 殿試第178章 圖格第189章 突襲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112章 夜飲第149章 籌謀第178章 圖格第181章 皇陵第209章 戰書第138章 宣旨第81章 勸言第114章 王思雲215.第215章 內亂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157章 濁水第91章 因緣第181章 皇陵第160章 無眠第157章 濁水212.第212章 荒謬第205章 夜色219.第219章 改變第79章 靈堂第144章 封爵第108章 遺詔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十一章 秦陽第147章 請命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十五章 明路第111章 陳情第147章 請命第77章 困獸第140章 裂痕第209章 戰書第189章 突襲第79章 靈堂第113章 憂心第198章 貪墨第143章 戰事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48章 憂慮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12章 夜飲第188章 要求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三十章 尋人第122章 真假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06章 陶二龍第十九章 回宮第103章 出師第191章 截殺第99章 知遇第192章 紅竹第八章 出宮第142章 得意第九章 真相第四十章 策劃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91章 因緣第193章 顧海望第90章 恐懼第192章 紅竹第191章 截殺第165章 珍惜第166章 辭呈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90章 恐懼第173章 杜荊第194章 過招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9章 困惑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00章 非人第十七章 買賣第120章 刑場第154章 商會第198章 貪墨第170章 琴聲第153章 蕭索第98章 何青長第162章 血光第125章 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