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呂校長

(求訂閱,訂閱不得力,更新不得力啊)

至於那些世家子弟,多仰仗家世,多是去鄴城新辦的太學就學,或者前去追隨鄭玄、管寧等私學,不屑於進入中央大學堂。

等到他們意識到中央系的強大,意識到中央大學堂學生乃是呂布門生之後,中央大學堂已經對這些世家子弟關閉了進入的通道,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世家子弟應該入太學,中央大學堂是貧賤子弟的,世家子弟入了大學堂會辱沒他們的身份。”

當然,才能優秀、品德高潔、與衆不同的世家子弟,呂布還是會給他們打開方便之門的,當然這樣的世家子弟是鳳毛麟角了,且多跟家主的品行教育有關,像田豐、沮授他們兩家這樣的子弟就多些,董昭、陳琳家族這樣的子弟就少些,當然其他大部分世家裡面更少見這樣的子弟。

在搞中央大學堂的同時,呂布不想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彈,便安排了一些自己能夠接受、才能品德都比較突出的做了縣令、鄉令,某些世家子弟甚至做了郡太守和郡丞,比如河內脩武人張範。

張範的祖父張歆曾經擔任過司徒,父親張延曾經擔任過太尉,頗有名望,太傅袁隗本想將其女嫁給張範,但張範堅辭不受。張範性格恬靜樂道,不愛榮華、名利,不追求官職,喜歡幫助窮人,家無餘財,內外的窮人、孤寡都十分敬重。呂布對這樣的世家子弟是很敬仰的,便以天子詔令,招他入朝,委任他爲渤海郡太守,取代了袁紹未曾擔當過的位置,袁紹對張範做渤海太守無話可說。

廣平邯鄲人劉邵,是廣平大族劉家的子弟,呂布從廣平人沮授那裡得知劉邵學問詳博,通覽羣書,便招他做了內閣篆,負責蒐集五經羣書,分門別類,纂爲《皇覽》,又與議郎庚嶷等人共同制訂律令。

中央大學堂各個學院的學制均是三年,入學的學員不限制年齡,只要能夠通過入學考試,不論是十歲的還是五十歲的都可以入學,當然錄取的名額都有限定,因爲中央軍政系統能夠提供給中央大學堂畢業生的職位是有限的。

大學堂的大部分學員,他們都是五歲入小學堂,十歲入中學堂,十三歲入大學堂,十六歲就學成,通過畢業考試以後,就可以安排基層崗位,開始做沒有官階的小吏,再過兩年,到了十八歲就可以授予官職。

呂布覺得後世上的小學、中學、大學學制拉的那麼長,完全沒有必要,因爲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學生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學沒用的東西。

呂布確保的是中央系統下面的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所學的東西都是能夠用得到實處的,那些暫時用不到實處也是基礎學科,不像某些國家的政權爲了粉飾太平,讓學生多學一些沒用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

呂布從後世來,非常瞭解後世的教育之所以被人詬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填鴨的課堂教學過多,而學生的動手實踐太少。

呂布從一開始就着力讓所有學員的更多學習時間放在實踐上,凡是在實踐中檢驗有錯或不實用的理論全部從教材裡刪除,到了最後,從小學堂、中學堂到大學堂,他們在課堂上每天嚴格控制在兩個時辰以內,課外的實踐活動則控制在一個時辰以上。

實踐活動有一半都是跟軍事運動相關聯的,這些實踐活動都有相應的教官帶領,小學堂的教官是鄉兵的精銳,中學堂的教官是郡縣兵的精銳,大學堂的教官則是中央軍的精銳,舉凡騎馬、射箭、打獵、馬球、賽馬、武術格鬥等活動,也有教官負責,大學堂師範學院畢業的教師負責整體管理和文化課。…,

在後世,華夏國實行大國金牌戰略,刻意培養出來的職業運動員橫掃奧林匹克,可全國國民的整體身體素質卻每況愈下,到了和諧年間,同一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不論從身高、體力都比不上倭國和棒子國。

呂布可不想讓自己的門生們變成後世那些孱弱得連倭國學生都比不上的和諧學生,便下令,在小學堂入中學堂和中學堂入大學堂的升級淘汰考試裡,把騎馬、射箭、長跑等一系列的武科成績列爲總成績的一半,文化課書面考試成績,又名文科成績,列爲入學總成績的一半,如此一來,就從最基礎的教育制度上杜絕了大漢子民淪爲後世的“東亞病夫”的可能性。

在打基礎的小學堂、中學堂階段,呂布沒有參照後世愚蠢的分文舉武舉或文理科,他讓所有的學員都要文武齊備,不僅因爲現在是亂世,每個人都應該有自保之力,更因爲未來是征伐世界搞大中華共榮圈的民族狂飆飛揚的階段,沒有足夠強健的體魄,文官們承受不起那麼繁重的工作。

在升學考試上,呂布沒有搞變態愚蠢的標準分制度,那標準分制度要求每個學生的每科成績都平均,這樣的分數制度扼殺了許多偏才,造就了許多庸才。呂布用的是總分,只要某一科成績特別好,就可以稍微抵消其他學科的平庸,當然文武兩大科的成績都必須及格,有不及格的要復讀,但復讀的機會只給兩次,他不希望再來什麼范進中舉的鬧劇出現。

中央大學堂各個學院的課程均有呂布敲定,跟中小學堂相比,中央大學堂的實踐活動更多,幾乎佔據了二分之一的時間。

呂布纔不想讓他的門生們變成後世的大學生,後世和諧年間的大學生們大學四年時間裡真正的實踐時間不超過三個月,若不是學生們自己刻意尋找,所謂的畢業實習也是走個形式,和諧年間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不完善的教育制度絕對是罪魁禍首。

呂布給了中央大學堂的學員許多實習的機會。

師範學院的學生每天下午都來中央軍駐地教授普通士兵識字寫字或去教授普通民衆識字寫字,每個學員都有實習任務,在他們學習的三年內,必須要把對口一個伍的士兵或一個甲的民衆全都教會一千個字。

軍事學院的學員們每天下午都要來中央軍駐地參與訓練,同時負責後勤事務,每個月都要跟隨中央軍參與實戰演習,同時也參與小規模的軍事任務,比如討伐小股盜賊。每個學員都歸在指定的伍裡,在這三年內,每個學員有一個任務,在三年內,要負責教會這個伍的五個士兵們背會孫子兵法。呂布有一個很強的企圖心,若是麾下將士們都能熟讀孫子兵法,並能逐步靈活運用,那他的軍隊該會有多麼強大。

政治學院的學員們每天下午都要去朝廷各個衙門、司隸校尉府、魏郡太守府、鄴城令衙門幫忙,按照每個人的興趣、特長分配在不同的衙門。如此一來,各個衙門不需要僱傭那麼多小吏,每個差事對應的部門只留一個穩健小吏領着政治學院的學員做事就可以了。而這些學員經過三年的小吏生涯磨練,等畢業到了地方上做事也是駕輕就熟,他們的表現絕對遠遠超過那些熟讀詩書卻不諳事務的世家子弟。

技術學院的學員們每天下午都要去中央軍總裝備部屬下的軍工廠、牧場幫忙,或者去朝廷的工部衙門各個司幫忙,按照每個人的特長、興趣安排去不同的部門,有的去幫忙打造兵器盔甲,有的去做弓箭霹靂車,有的去養馬,有的去做農具,有的人去幫忙研究造紙技術,有的人去研究最新的印刷技術,這些學員畢業後有一半留在中央軍總裝備部或工部衙門,剩下的則都去了郡縣下面做了百工從事,隸屬於工部。這些學員經過三年的實習,做起技術活來,駕輕就熟,畢業後到了各個衙門都能迅速上手,成爲部門的骨幹。…,

文藝學院的學員們每天下午都去中央軍總宣傳部屬下的大漢日報、文工團、劇院、出版社、印刷廠幫忙,或者去朝廷的禮部衙門幫忙,或者去那些著名的文士如蔡邕家中做工作助手,這些學員畢業後亦能迅速地壯大中央軍的宣傳隊伍,也能迅速地寫出好的著作來豐富老百姓的精神。

至於女子學院,可以做到以上的所有實習任務,當然她們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便是做護士,呂布準備在女子學院裡面設置一個護理系。當華佗、張仲景來到鄴城以後,呂布便在鄴城建立了一箇中央軍醫院和一個扁鵲中醫院,護理學院的學生便去這兩個醫院實習,等畢業後或者去中央軍野戰醫院或者去下面郡縣所屬的地方醫院工作。

中央大學堂的師範學院由司馬徽擔任院長,邀請鄭玄做名譽院長。

軍事學院由呂布擔任院長,盧植爲名譽院長。

政治學院由胡昭擔任院長,楊彪爲名譽院長。

文藝學院則有陳琳兼任院長,蔡邕任名譽院長。

技術學院則有鄭渾兼任院長,朱儁任名譽院長。

女子學院則有蔡琰任院長,太后何蓮任名譽院長,何太后出馬說女子學院爲宮中培養女官,那些對女子學院議論紛紛的世家人物都閉嘴了。

呂布則爲中央大學堂的校長,所有從中央大學堂畢業或進修過的學生,見到呂布都稱做校長,讓呂布不禁想起了後世的某位功敗垂成的校長,相信自己這個校長要比那個校長好過不少吧。

中央大學堂的名譽校長則讓天子劉辯兼任了,中央大學堂的學子們在名義上也算是天子門生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中央大學堂的學員們究竟是誰的門生。

第629章 公孫度重振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753 章 四夷威服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813章 大喬的幸福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513章 閨房之內夫婦之私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463章 太史慈比箭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284章 女神童第355章 討董之呂布囂張跋扈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227章 中情局都督滿寵第480章 匈奴族滅第292章 被他們拒了(三)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741章 愚民的奴性第369章 討董之拖出去喂狗第114章 私兵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86章 得皇家密探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835章 凌遲劉備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279 章 銀盔銀甲白龍馬第298章 對她很不公平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41章 就十天時間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360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一)第461章 東萊太史慈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391章 遭遇刺客第554章 獻帝貴妃董琳第142章 好戲上臺第573章 治政能吏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155章 平妻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624章 獲利家屬連坐第726章 收義子王基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703章 華歆簡政第48章 左慈和華佗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253章 天下無敵的我又回來了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292章 被他們拒了(三)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456章 多生孩子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309章 魏延來了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84章 神物望遠鏡第729章 糜貞曹櫻被劫第785章 江東二張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169章 有別的女人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194章 尊重皇權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543章 史阿潛伏第90章 曹性字本善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377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四)第496章 太史慈大戰臧霸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640章 擊敗軻比能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236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二)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317章 伏波大將軍第214章 關羽看到貂蟬第739章 休傷我主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631章 緩解矛盾
第629章 公孫度重振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753 章 四夷威服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813章 大喬的幸福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513章 閨房之內夫婦之私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463章 太史慈比箭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284章 女神童第355章 討董之呂布囂張跋扈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227章 中情局都督滿寵第480章 匈奴族滅第292章 被他們拒了(三)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741章 愚民的奴性第369章 討董之拖出去喂狗第114章 私兵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86章 得皇家密探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835章 凌遲劉備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279 章 銀盔銀甲白龍馬第298章 對她很不公平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41章 就十天時間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360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一)第461章 東萊太史慈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391章 遭遇刺客第554章 獻帝貴妃董琳第142章 好戲上臺第573章 治政能吏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155章 平妻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624章 獲利家屬連坐第726章 收義子王基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703章 華歆簡政第48章 左慈和華佗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253章 天下無敵的我又回來了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292章 被他們拒了(三)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456章 多生孩子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309章 魏延來了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84章 神物望遠鏡第729章 糜貞曹櫻被劫第785章 江東二張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169章 有別的女人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194章 尊重皇權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543章 史阿潛伏第90章 曹性字本善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377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四)第496章 太史慈大戰臧霸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640章 擊敗軻比能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236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二)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317章 伏波大將軍第214章 關羽看到貂蟬第739章 休傷我主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631章 緩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