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

呂布隨後又召見了豫州潁川陽翟人郭嘉、徐庶、石韜三人聯名推薦的同鄉棗祗。

棗祗二十四五歲年紀,相貌平常,但眼神深邃,充滿睿智,衣着樸素,雙手粗造,看起來便知是曾經幹過農活的,要知道棗祗也是世家子弟,如此作爲,實屬難得。

呂布看着面前的棗祗,笑問道:“棗校尉,不知你如何看待我們中央軍的屯田大業?”

棗祗面色平靜,胸有成竹地答道:“奉先公將因爲戰爭而產生的大量的無助荒地收爲國有,並將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流民、戰俘組織起來按照軍隊的編制進行編排,並將這些土地按照人手進行分配,由中央軍屯田兵團提供給農具、種子,並在田地的位置興修水利,便於灌溉,讓這些人在收穫後,將糧食由政府和耕種的農民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這個屯田大策的執行和分配之法給了這些正處於飢餓之中的流民戰俘們生存的希望,大大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使得他們非常積極的投入到了農事和水利灌溉上,如果沒有大災,明年必定是一個豐收年,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央軍的糧食問題。

而且,這個政策的實施,使得那些看到好處、聽說這一政策的流民大量的涌向冀州等中央軍控制之地,也使得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展開,在中央軍所轄的區域裡都能從基本上解決了兵糧問題,並且由於流民的積聚,會給中央軍帶來了大量的兵源。

奉先公通過解決了糧食和兵員問題,在日後諸侯混戰裡必定會越戰越強,成爲最強的一方勢力。”

呂布聽棗祗如此一說,不由得歎服,果真是歷史上那個首倡屯田大策的棗祗,見識果然不凡。

可能很多人談起三國裡面的魏國,都是着重於魏國的五子良將張遼、徐晃、張頜、樂進、于禁和五大軍師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等人,但對於棗祗,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呂布心裡很清楚,棗祗在三國時期的功勞並不低於任何名將謀士,甚至有過之。

棗祗的最大貢獻,在於他首倡實施的屯田制,爲曹操解決了困擾已久的糧食問題,在屯田制度上,大名鼎鼎的韓浩、任峻,也不過是棗祗的助手而已。

在歷史上,由於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等連年不斷的混戰以及災荒、瘟疫,百姓流離失所,大片肥沃的上地被廢棄荒蕪,當時不僅老百姓難以維持生活,就連各軍閥的部隊也都普遍缺乏糧晌。袁紹的軍隊在河北靠採摘桑椹充飢,袁術的軍隊在江淮靠撈水草、摸蚌蛤維持,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景,有的軍隊因沒有糧食而散了夥。曹操在最初幾年的征戰中,也經常因糧食接濟不上,被迫中途撤兵,放棄即將到手的軍事勝利,曹操的謀士程昱爲了籌集軍糧而殺戰俘做成肉脯充作軍糧。

棗祗當時被曹操任命爲東阿令,他深知民以食爲天,主張治理地方,必須以農爲本,注重農桑,他便潛心發展農桑,使得當時的東阿,家家植桑養蠶,戶戶糧食滿倉。東阿如此富庶,惹得當時的一些軍閥垂涎三尺。袁紹曾三番五次勸說棗祗歸附於他,並以高官厚祿相許,棗祗深知袁紹的爲人,便屢次之回絕了。

棗祗在隨曹操鎮壓青州黃巾的時候,對起義農民亦戰亦耕的兵農合一的做法發生了極大的興趣,並從中受到了啓發。在此之前,曹操爲了發展農業,採取了“牛輸谷法”,規定官府把耕牛租給佃農使用,佃農便以租的耕牛多少,交納谷糧,這在當時,雖然也是一項可行的辦法,但不能儘快收到較大的效果,恰逢此時曹操擊敗了潁川、汝南一帶的黃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棗祗就建議曹操利用這些農具,在許昌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

棗祗的屯田制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許多人的反對,軍祭酒候聲認爲屯田制不足取,於官於民都無利,實行屯田是和朝廷唱對臺戲,是異想天開,曹操在屯田問題上猶豫不決。棗祗沒有被朝中多數官僚的非議所嚇倒,到處遊說,宣傳屯田制的主張。他不止一次地對曹操說,實行牛輸谷法是廣種薄收,漫天撒網,效果不大,若是遇到水旱之災,更是收不成東西,唯有實行屯田,集中大批人力與物力,集體耕種和收穫,當年就能得到較好的收成,能較快改變軍隊糧食不足的現狀。

曹操權其利弊,終於採納了棗祗的建議,並把棗祗由東阿縣令提拔爲屯田都尉,還配備了懂作農業生產的韓浩做他的助手,具體做這項工作,首先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軍隊的編制編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爲了避免臣僚再發議論,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令中說:“安定國家的根本大計,在於強兵足食。過去秦國的執政者由於重視了農業生產而統一了全國,漢武帝因實行了屯田政策而鞏固了西域的邊防,這是前人留下的好經驗。”

在棗祗和韓浩的精心管理下,屯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收穫糧食百萬斛,就連那些反對屯田的人,也都伸出大拇指,稱讚屯田確實好。因此,曹操下令,所屬郡縣,都要配備一些值農業生產的官員,廣泛實行屯田。數年以後,北方大半個中國,由原來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景象,變爲“倉儲積所在皆滿”,不但解決了軍糧問題,爲曹操征伐四方,平定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也使得大量流離失所的百姓,重返家園,安居樂業。

這一制度的事實真正解決的是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在那個時期有了糧食就等於有了戰爭的資本。在糧食充足的時候進行戰爭才真正能夠取得戰爭的成功,在很多時候可能戰爭在一個月或者是半年可以解決,但是對於糧食的準備有時候需要很多年,俗話說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就是這個道理。糧食問題也是各個軍閥都非常頭痛的事情。在看三國的時候,不僅僅是三國,包括任何時代古代戰爭,圍繞糧食問題展開的戰爭數不勝數。只要燒了敵軍的糧草基本上等於解決了戰爭的百分之八十,這也充分體現了糧食的重要。屯田制的實施幫助曹操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幫助曹操發展解決了百分之八十的阻力,有了糧食作爲基礎,他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作爲提出並參與實施這個政策的棗祗,無疑成爲曹操集團最重要的功臣,他的功勞比攻取幾座城池或者是殺幾員敵人大將更加的突出。所以曹操對他也是青睞有加,甚至由於他的英年早逝,讓曹操非常的傷心,在很多年以後曹操還對棗祗念念不忘,追封棗祗爲列侯,並讓他的兒子襲其侯位。

呂布知道,棗祗不但是在屯田農業上精通,便在軍事上也頗有所長。

初平三年,曹操佔領兗州,自領兗州牧,任命棗祗爲東阿令,鎮守東阿。棗祗在東阿期間,致力於勸課農桑,積穀屯糧。並且勤修武備,組織操練東阿軍民,並將東阿城的城防工事加固修繕一新。到興平二年,呂布、陳宮乘曹操出兵徐州之機,突然發難,襲擊兗州,各郡縣紛紛叛離,僅東阿、鄄城、範縣三城仍然忠於曹操。呂布、陳宮佔領兗州以後,派兵猛攻東阿城,因東阿城城牆非常堅固,棗祗又率軍民頑強抵抗,因此東阿城始終都沒有被攻下。東阿成爲日後曹操反攻呂布,重奪兗州的可靠後方和軍需基地。

呂布不禁想仰頭長嘆,曹阿瞞啊曹阿瞞,我得到了郭嘉、賈詡、典韋、張遼、徐晃、棗祗、韓浩,我真不知道你曹阿瞞日後還能對我有什麼威脅!

呂布現在頗爲志得意滿,他忘了一件事情,因爲世家大族壟斷了教育,普天之下有本事的人多半還是出自於世家,呂布的一系列政策逐漸得罪了世家,迫使那些世家子弟歸附在他的對立方,將來的天下,其實並不好打。

棗祗現在聲名不顯,尚未被舉孝廉,還是白身,他自己揣摩不會被任命成什麼高官,卻沒成想,因爲他跟呂布志同道合,對呂布的屯田大策深有見解,呂布便欣然委任他爲典農校尉,在典農中郎將韓浩之下,與常林、石韜同列。

屯田兵團的官職與地方相照應,典農都尉可比縣令,典農校尉可比郡守,典農中郎將可比州牧,典農將軍可比大司農,棗祗以一介白身,得呂布賞識,一躍成爲堪比郡守的典農校尉,讓其他那些守候在招賢館十多天心懷怨懟的無名賢才們深受鼓舞。

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812章 曹衝的母親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56章 鏖戰勝典韋第549章 絲路與運河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172章 讓他決斷第15章 欲扶持劉辯第168章 童子軍第102章 黃琬謝呂布第518章 孫策拜于吉爲教父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25章 商議離洛陽第755章 倭國女王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655章 招降馬超父子第626章 公孫度被淹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22章 拒絕殺丁原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663章 呂布鬥馬超第249章 果然是你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278 章 常山趙雲趙子龍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第392章 董襲報信懇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119章 不在呂布之下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756章 視死忽如歸第24章 奉呂布爲主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515章 孫堅陣亡孫策來投第451章 管亥大敗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490章 秦馳道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674章 陳宮之能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667章 甘夫人甘梅上第674章 陳宮之能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111章 大將徐晃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95章 硬闖王允府第13章 十常侍寶藏第486章 拓跋鴻基納命來第828章 擒獲張飛第34章 第一次朝會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723章 統一戰線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646章 新封狼居胥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265章 對付南匈奴(五)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227章 中情局都督滿寵第491章 車同軌第208章 亦能覆舟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580章 順我心意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592章 引誘敵人入城第515章 孫堅陣亡孫策來投第707章 重開月旦評第730章 樑王陵財寶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286章 幕後主使第161章 鼎力相助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599章 先登士和錦帆營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671章 曹操屠城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306章 爲科舉做鋪墊
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812章 曹衝的母親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56章 鏖戰勝典韋第549章 絲路與運河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172章 讓他決斷第15章 欲扶持劉辯第168章 童子軍第102章 黃琬謝呂布第518章 孫策拜于吉爲教父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25章 商議離洛陽第755章 倭國女王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655章 招降馬超父子第626章 公孫度被淹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22章 拒絕殺丁原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663章 呂布鬥馬超第249章 果然是你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278 章 常山趙雲趙子龍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第392章 董襲報信懇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119章 不在呂布之下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756章 視死忽如歸第24章 奉呂布爲主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515章 孫堅陣亡孫策來投第451章 管亥大敗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490章 秦馳道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674章 陳宮之能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667章 甘夫人甘梅上第674章 陳宮之能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111章 大將徐晃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95章 硬闖王允府第13章 十常侍寶藏第486章 拓跋鴻基納命來第828章 擒獲張飛第34章 第一次朝會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723章 統一戰線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646章 新封狼居胥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265章 對付南匈奴(五)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227章 中情局都督滿寵第491章 車同軌第208章 亦能覆舟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580章 順我心意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592章 引誘敵人入城第515章 孫堅陣亡孫策來投第707章 重開月旦評第730章 樑王陵財寶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286章 幕後主使第161章 鼎力相助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599章 先登士和錦帆營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671章 曹操屠城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306章 爲科舉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