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封賞

朱由校前世看過王兆春先生的《中國火器史》對於燧槍也有一定了解,這種改進擊裝置的前裝槍在射和射程上的確要比傳統的火繩槍也就是大明的鳥銃要好得多,但由於其機械結構更復雜,朱由校擔心以大明的實力即便能製造得出,也不能進行標配。天籟小說

但朱由校沒有想到的是,徐光啓和畢懋康等人還將這個朱由校都沒太指望的事情給完成了,甚至射程和射比他預料中的還要好。

“很好,如此一來,我大明步兵若人人皆使用此火器,戰陣隊列距離可以縮短,火力密集度也會有所提高,他日若真要與韃子再戰,也應提升不少的戰力。“

朱由校說着就親自從那士兵手裡奪過燧槍來,準備親自操作一番。

砰地一聲!

看着眼前的一股白煙升起,朱由校不禁嗆了起來,道:“火藥還得改進,不能只顧着造槍啊,諸位愛卿。”

徐光啓和畢懋康互看一眼,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拜朱由校所賜,他們現在也知道這個世界上有無煙火藥。

但從小主攻四書五經的他們在自然科學上只能算是半路出家,根本就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幾百年後的水平。

無煙火藥,金屬殼子彈對於現在的徐光啓等人來講,就跟現在我們的討論什麼時候可以越光一樣遙遠。

不過,不能夢想遙不可及就不去追逐,朱由校沒想過要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能造出燧槍還能實現標配對於已經算是對現今的大明朝巨大的貢獻了。

雖然剛纔那一槍沒有打中靶子,倒是把八米外的松樹枝椏打斷了一根,但朱由校的心情卻反而更加高興,當即就讓畢懋康和他直接管轄的軍器局工匠都叫來。

祖祖輩輩都呆在工部軍器局做活的這些工匠們沒想到皇帝陛下會召見他們,一個個興奮得不行,他們甚至在想傳說中的皇帝陛下到底是不是真的肚子很大,手長到膝蓋處。

等到他們看見校場上被重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圍在中間的黃袍朱由校時,一膽大的老工匠直接驚呼起來:

“那就是皇上,他比我兒子還小呢,哈哈!”

“老李,你是不是活膩了,竟敢拿皇上跟你家兒子比!”

一工匠忙提醒了那李老頭一句,然後也跟着擡頭看了一眼朱由校,道:“嘖嘖,這皇上就是皇上,只怕天天都吃的是白麪饃饃,要不然皮膚咋這麼白呢。“

“那是,要是皇上都跟你我都吃一樣的,能是皇上嗎,不過,你別說這皇上長得跟畫裡的玉皇大帝挺像,難怪是天子呢?“

李老頭剛說完,軍器局的主事官員就忙帶着他們朝朱由校行禮。

朱由校讓他們平身後也親自走了下來,拍了拍李老頭的肩膀,李老頭就跟被別人重擊了一般,滾在了地上。

朱由校見此忙讓人將他扶起來,笑問道:”老人家,站穩些,若是摔到地方了就不能爲朝廷做事了。“

李老頭訕笑了笑,心裡卻樂開了花,暗想這可是幾十年都沒遇到的新鮮事,自己不但跟皇上面對面,還被他拍了肩膀,這下子跟家裡的老婆子可有的吹了。

在朱由校眼裡,這些皮膚黝黑,即便是大冬天也只穿着短打衣服的普通工匠都是大明王朝最值錢的寶貝。

也是這個古老帝國長治久安的保障者之一。

所以,朱由校沒有因爲自己是皇帝而對他們有絲毫的輕慢,在其他官員和工匠們眼裡,皇上是在親民,但在朱由校眼裡,他這是在向大明的工程師們表達謝意。

“畢侍郎,這些人中誰參與了你設計的燧槍?”朱由校問了一句。

Wωω▪ttκá n▪C ○

畢懋康雖是堂堂部堂大臣,但這些日子爲了能造出讓陛下滿意的燧槍,他也降尊紆貴的跟這些自己平時連正眼也不會瞧的工匠們近距離討論過,甚至一起住在同一個鋪子裡過。

如今見陛下問起,他也猜到陛下這是要封賞,便忙拱手道:“有李老頭,張鐵匠,還有陳癩頭。”

朱由校點了點頭,便讓被唸到名字的都站出來。

李老頭第一個站了出來,成功完成擊裝置製造的他已經年過花甲,咧嘴一笑,就露出滿口缺牙出來。

張鐵匠則跟個木頭似的站了出來,耷拉着頭也不說話,不過當畢懋康跟朱由校說起只有這人打的鐵管最不易變形裂開時,朱由校也不由得肅然起敬。

陳癩頭則是個矮子,但畢懋康說只有這人做的燧石是最便宜又引火最好的。

朱由校很欣慰大明有這樣創造力和領悟力都極好的天才工匠,從不吝嗇封官加爵的朱由校當即就下旨進封帶頭的李老頭爲正六品承直郎,賞銀五百兩。

張鐵匠和陳癩頭爲從六品承務郎,各賞銀五百兩。

同時,畢懋康也被加封太子太傅銜。

朱由校的這個舉措讓一衆官員和在場的工匠的都感到很是驚訝,豐厚的賞銀倒也說的過去,但直接將文官的散官官階賜予這些匠籍出身的工匠,這在大明朝還是第一回。

不過,現在朱由校的皇權已是如日中天,也沒人敢反對。

更何況,雖是工匠但的的確確有功績,皇帝陛下並非隨意濫賞。

李老頭等人也沒想到自己就這麼成了官了,他暗暗的掐了自己一把,感到疼痛後才相信眼前這一切是真的。

而且事後,當他得知自己被知縣老爺都要高一品時,這傢伙更是喜的樂不開支,回家裡後身板都硬了不少。

其他工匠們見此也不由得有些眼紅,特別是當朱由校提出日後只要有誰對大明朝有貢獻,他都會不吝封賞,不管他以前是什麼出身之後,這些工匠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激了出來。

畢懋康也沒想到自己就因爲造了一個燧槍而被加封爲太子太傅,要知道工部尚書霍維華都纔是太子少保呢。

楚王好細腰,城中多餓死。

也因朱由校的這個舉動,漸漸的一些官員士紳和工匠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奇技淫巧上來。

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封推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
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封推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