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劉備令黃忠爲九江太守、宣撫中郎將,督管九江、丹陽一切事宜。
又將石城設爲黃忠的治所,讓他領大軍在此駐紮。
此刻已經奪取了吳郡的呂布,攝於劉備的兵勢甚大,自然不敢前往丹陽擾攘。
而孫策卻趁機出兵,奪取了豫章數縣。之後他便遣使往陳留上表獻捷,說是自己征討袁術有功,想要自求爲大司馬。
曹操見表之後,心道如果真就那麼隨意的封給他這個官職,那今後還有誰會把朝廷當回事?那自己除了供養這個獻帝,還得給他的百官發俸祿,還能有什麼好處?
想罷,他對左右說道:“大司馬位列三公,他何德何能,也敢當此大任?”
說完之後,直接就回絕了孫策的使者。
等孫策得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對曹操恨極。他雖然有心去找曹操報仇,但是讓劉備、呂布的勢力所阻擋,根本就有心無力。
不久後,孫策見關羽攻取彭澤後,就返回平輿了。於是孫策又起了心思,想要攻伐袁術盡得南昌盆地。
而此時劉備因爲這次吃下的好處太多,在沒有消化戰果之前,不宜再起兵征伐。而且現在也消耗了不少的糧草,所以便休養生息,不再輕易起兵。
因爲江夏那邊目前局勢較爲平穩,劉備便遣裴永調去江夏駐守,把張飛換了回來。
數日後,劉備使人急召關羽入衙議事。等關羽來到府中的時候,見賈詡陳宮都在。見禮畢,關羽便在一旁坐下。
這時坐在上首的陳宮,遞給了關羽一封密信。
原來因爲關羽這次用兵,袁術從丹陽敗退到豫章。他這一路上驚嚇不斷,以至於病情日漸沉重。等到了南昌後不久,他纔得到丹陽的消息,知道在宛陵時中了關羽的疑兵計。袁術在羞怒之下,病情更是加重了許多。
等入夏之後,袁術因爲承受不住南昌悶熱,以致於病重吐血而亡。在彌留之際還驚呼關羽的名字。
看完之後關羽心中默然,這路兩年前最強的軍閥,在經過稱帝之後,最終卻這麼窩囊的死了。
他起身將手書還給了大哥,這時聽賈詡說道:“前不久陳留有消息傳來,說是孫策想自求爲大司馬,曹操沒有允許。如果在下所料不錯。爲了讓我們和孫策成仇,曹操會藉着袁術敗亡的契機,讓主公出任此職。”
“大司馬乃當朝三公,備何德何能,安敢受任此職?”
見大哥連連擺手,關羽卻不這麼認爲。如今雖然天下大亂,但除了袁術這個異類之外,各路諸侯都以漢臣自居。到時有了這層名分,那可是難得的政治資本。
想到這裡,他對劉備說道:“如今各郡縣的官吏願意追隨大哥,都是爲了建功立業,累官升遷。如果大哥推卸了大司馬的職位,卻也是阻斷了他們的進取之路。到時恐失衆官所望,還請大哥慎重對待此事。”
賈詡、陳宮連連點頭:“此言甚和愚見。”
知道這也不是自己發揚風格謙虛的時候,劉備從善如流的點了點頭。至於得罪孫策,在場的衆人都沒放在心上。
過了數日之後果然有消息傳來,曹操表奏劉備爲大司馬,獻帝的使者很快就要到平輿了。
劉備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趕緊召集衆將官,然後領衆官把天子使者迎接到城內。
等入府之後,那使者就開讀詔書:封劉備爲大司馬,領尚書事。
劉備與衆官謝恩完畢,那使者又拿出曹操私書,向劉備諂媚的說道:“之前孫伯符欲自求爲大司馬,被曹公給擋了回去。曹公曾經說過:這當今之世,只有劉皇叔這樣平定黃巾,伐滅袁術的功勳卓著之臣,才堪當此大任!”
關羽在旁聽這使者大拍馬屁,不由得心中暗哂“老曹唯恐自己與袁紹大戰之際,我們趁機偷襲。所以使出這個辦法挑撥,讓孫策和我們火併。卻不知道孫策知道以後,又會做如何反應?”
這時劉備拆書視之,其書大略曰:
操自與劉皇叔會盟於陳留,嗣後天各一方。思及共破黃巾之事,已有十數載,令人不剩唏噓。若能再拜尊顏,與君暢談國事,足以慰平生渴望之思。
冀州袁紹。昔與我等同赴國難,共盟大事,討伐董逆。只因其袁家四世三公,皆食漢祿,我等尊奉他爲盟主。但袁紹不思忠君體國,反懷竊壤之志。其先奪韓馥之州牧,之後蠶食鯨吞,巧取豪奪,佔天下之中,常有鼎革之心。
其弟袁術,私匿傳國玉璽,耳後僭越稱帝,背反漢室。若非玄德公從中撼玄,討伐此逆,恐早已爲其得逞。
吾今欲與玄德公一同舉兵,討伐袁氏,扶保社稷,救護黎民。若有玄德公同救國難,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因爲之前早已商議好應對之策,所以劉備他當即回書。內容和給袁紹的差不多,大體是讓曹操儘管起兵,到時自己定會相助云云。
而在曹操派出使者的同時,又故意放出消息,讓孫策知道了獻帝詔封劉備大司馬的事。
孫策聞訊後氣得暴跳如雷,他厲聲呵斥道:“這大耳賊怎敢如此藐視我!他明知道我欲求大司馬之位,還敢坦而守之。大耳賊敢奪我官職,我誓奪他江淮之地!”
張昭見他又因爲暴躁易怒的性格失了方寸,感覺上前勸諫道:“這可是曹操的詭計,主公千萬不能上當啊!”
孫策雖然明白,但他氣得腦袋嗡嗡作響,咬牙切齒道:“我好歹是當世的英雄。讓這個無能之輩奪我官職,我實在是心中不甘!”
張昭聽他如是說,不由得眉頭微皺,心道孫策真不夠穩重。便連孫堅都不敢小看了劉備。他能讓關、張、趙、黃等人爲其驅馳,有怎會是易與之輩?
想到這裡張昭心頭一嘆,他明白堵不如疏,於是對孫策說:“我有一計。如果能此計能成,則大有可爲也!”
“張子布有何良策?”
看他如此的急躁張昭也很是頭疼,心道等主公的年紀大一些,估計就會穩重墮了。
這個念頭電轉而過,他就向孫策獻計:“主公可以慶賀劉備受封大司馬一職。並提出和劉備結盟共同伐滅呂布。然後趁機向他討要柴桑,說準備伐滅劉表爲父報仇。等得到柴桑之後,再慢慢謀劃奪取九江、廬江兩郡,進而攻入豫州。”
孫策聽後大喜,便依張昭之言準備。
旁邊的周瑜自始至終未發一言,他知張昭害怕孫策因爲急躁壞事,於是給他出了個計謀以安其心。
如果此計能成自然最好,就算是不成,等孫策的火氣過去了,也能靜下心來不再糾結此事。
等劉備見了孫策的手書之後,不由得有些奇怪。這些伎倆就算是自己稍微一尋思,也能夠想得明白。孫策爲何會用此拙計?
他皺着眉頭將孫策的手書傳給關羽他們三人看。
關羽也是嘖嘖稱奇:“這孫策難道是把我們當成了傻子?我耗費無數心力,纔將孫策鎖在長江以南。又怎麼會給他利用長江之利的機會?”
賈詡雙眼爲眯,搖頭說道:“我看此計不是針對我們的。”
他說完之後,劉備、關羽、陳宮都滿臉好奇的看着他。
將袖子瀟灑的往後一擺,賈詡踱着步子講道:“依在下之見。這次孫策求大司馬不得,反而讓主公受了此官。他必然因爲心中不忿而生出邪火。有人爲了讓他消氣,故意對孫策用了這緩兵之計。等時間一長他的火氣散了,自然也就相安無事了。”
“竟然還敢這樣佔我們的便宜。”關羽滿臉壞笑道:“不如我們再想個辦法,給孫策火上澆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