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

“哎呀,蔓兒,這是不是就要唱上了!”張採雲立刻高興地道。

“不是。”連蔓兒就笑道,“這是扭秧歌的來了。”

“扭秧歌,那也好看啊。”張採雲的興致絲毫不減,甚至還更高了。

踩高蹺、扭秧歌是遼東府民間,尤其是鄉村間的一項頗具有代表性,而且非常普及的一種娛樂和表演形式。它的特點之一就是步伐簡單,極容易學會,當然,這僅僅是指扭秧歌,不包括踩高蹺。

就是連蔓兒,也會扭秧歌。不只是她,她們兄弟姐妹幾個都會。那還是跟張氏學的,很簡單的十字步,或者也有叫做八字步的。

秧歌可以踩高蹺、穿了戲服、裝扮上來扭,也可以簡單地平地扭,只需要腰間繫一條大紅或者大綠的綢子,或者手裡拿一把扇子,就可以扭的像模像樣,喜氣洋洋。

今天連蔓兒家不僅請了戲班子和雜耍班子,另外還請了一隊秧歌,這秧歌是在開席和開戲之前,暖場用的。

“蔓兒,你聽這聲,多熱鬧,咱去看看唄。”張採雲就跟連蔓兒商量。

連蔓兒也很想出去看,不過今天她是主人,無論如何不能扔下客人,自己跑出去玩。因此,連蔓兒就問屋裡的一衆小姑娘們,都想不想出去看看扭秧歌。

“咱們也不用出門,就在那跨院裡,已經搭好了看臺。”連蔓兒笑着道。

來的這些小姑娘,有的住在鄉間,有的住在城裡,不過都是愛玩愛笑的年紀,對於這種鄉村風味十足的扭秧歌比對看戲還感興趣,大家這麼一商量,就都說要去看。

連蔓兒見大家都要去。心裡也樂意,就帶頭出來,一衆小姑娘,旁邊跟着伺候的丫頭婆子,簇簇擁擁的,就往跨院來。東屋那邊,也有些年輕的媳婦們也走了出來,說說笑笑的。也是到看臺上去看秧歌的。

看臺搭在跨院裡,比院子的圍牆矮了幾寸。在這看臺上,周圍的景色一覽無餘,甚至能看見老宅的院落。更別說是前面牌樓前的空地了。看臺上早已經安放好了桌椅,連蔓兒一衆人沿着梯子緩緩上了看臺,紛紛就坐,就有小丫頭端了托盤,送了香茶和各式的點心上來。

外面牌樓前的空地上,已經黑壓壓地坐滿了人。前面特意留出來的坐席上,也坐了些人,其中最顯眼的,是金家的幾兄弟。

今天老金一家都來了。不過只有老金和他媳婦來赴宴,金家的幾個兒子就是來湊熱鬧看戲的。金家這五兄弟,在青陽鎮一代是極有名的人物,這麼熱鬧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會缺席。

今天人來的多,難免魚龍混雜,連蔓兒家安排了人在外面維持秩序。其中重要的一項是看着,不讓人弄髒或者損毀了御賜的牌樓。金家幾兄弟很早就到了,很積極地幫着看場面,維持秩序。

老金聲名在外,金家幾兄弟在外又被稱爲金家五虎,幾個人往那一站,喊上一嗓子,就是那些想趁亂搗蛋的混混、二流子之類的。都乖乖地收斂了爪牙,不敢再打什麼鬼主意。

所以這外面坐着的人雖然多,也說說笑笑的,但是秩序卻很好,熱鬧而又不雜亂。

連蔓兒因爲是主人,不像張採雲一坐下。就盯着秧歌看,她先注意的是牌樓前的觀衆。見來的人多,秩序良好,連蔓兒就很滿意。然後,目光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金家兄弟的身上。

金家幾個兄弟,一如往常地穿的都非常氣派,金家老大到老四四個兄弟都大馬金刀地坐在那,只有喜寶,站在那裡,正低着頭跟金家老四說話。

很久沒見了,喜寶似乎又長高了一些,也更壯實了,喜寶一身玄色緙絲的長袍,肩頭還披了一件大紅色的裘皮大氅。

從連蔓兒的方向看過去,正好看見喜寶的側臉。具有金家特色的高挺的鼻子,和飽滿的嘴脣,使這個少年的側臉顯得格外英挺。

今天來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其中自然還有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婦。很多羞澀的、愛慕的目光都投向了金家兄弟。

其中以金家老四吸引的目光最多,然後,就是喜寶。投射在喜寶身上的目光,又與投射在金家老四身上的目光不同。

金家老四是老金幾個兒子裡面最英俊的,但畢竟已經娶妻。而喜寶,已經到了該定親的年齡,卻還沒有定親。

金家的財勢,喜寶自身的好相貌和脾性,連蔓兒早就知道,喜寶是個很受十里八鄉小姑娘們喜歡的少年。

不知道是不是被這樣愛慕的目光暗地裡看的習慣了,喜寶對於周圍投射來的目光似乎毫無所覺,依舊跟金家老四不知道在說着什麼。

連蔓兒正要移開視線,喜寶突然毫無徵兆地轉過頭來。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毫不掩飾的眼神,就這樣直直地看過來。

連蔓兒的嘴角還帶着笑,一時不知道是不是該移開視線。那邊金家老四已經一把拉着喜寶坐了下去。

嘈雜的人聲中,依稀能聽見金家老四的說話聲。應該是看到了看臺上都是女眷,覺得喜寶那樣看過來很失禮。

“蔓兒,蔓兒,你快看……”旁邊的張採雲扯了扯連蔓兒的衣角,讓她看經過院牆來的秧歌隊,其中兩個武生打扮的正踩着高蹺,做了一個極難也極漂亮的翻筋斗動作,贏得了一片喝彩聲。

連蔓兒的目光和心思也被吸引了過來。

今天請來的秧歌隊,並不是戲班子和雜耍班子那種專業的,而是業餘的。秧歌和唱戲、雜耍不同,唱戲和雜耍一年到頭都有人請,而秧歌只有在年節的時候,特別是過年的時候纔有。因此,遼東府內,專門扭秧歌爲生的藝人極少。

今天請來的這一隊,是遼東府秧歌隊最常見的一種。這裡面的人,大多都是自己本身愛好秧歌,而且扭出了專業藝人的水平。平時他們都有自己的營生,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只有在年節了,纔會湊在一起到各處表演。

這些人,就是熱愛扭秧歌,一扭起來就高興。自己扭當然沒意思,要越多的人看,越多的人欣賞、讚歎,他們才越高興。而展示自己的同時,還能掙一些錢,貼補家用,那自然是極好的。

連蔓兒就知道,這秧歌隊裡,有好幾個,就是周圍村裡的莊戶人。

扭秧歌,講究穿戴鮮豔、色彩熱烈,而且扭的要喜慶、要熱鬧。而扭秧歌,裡面也裝扮有類似生旦淨末的角色。

比如連蔓兒家今天請的這一對,在最前面領隊的是兩個人,一個書生打扮,扮演的是許仙,另一個小襖襦裙,帶着髮髻,扮演的是白娘娘。一般秧歌隊裡面領隊的,都是扭的最好的。

跟在白娘娘和許仙后頭的是八個人一對,穿戴各異,是取自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後,還有穿着破僧衣,戴着破僧帽,手裡拿了把破蒲扇的濟公和尚。

再後面,是披着大紅袈裟,一臉端嚴的唐僧,這個唐僧沒有騎馬,他的身後跟着幾個徒弟。頭戴金箍,畫了一張猴子臉,手拿金箍棒,學着猴子走路,時不時還翻個跟頭,贏得一片喝彩聲的是孫悟空,扛着釘耙,忽閃着不知什麼做的大耳朵,帶着幾乎能亂真的大肚皮的,是豬八戒,後面還有擔着一擔行李的,是沙僧。

接着,又有客人陸續的到了。三十里營子的王舉人父子,里正,吳玉昌,縣城的王太醫和王幼恆父子,老金,老黃,知縣等,其中不少都攜了妻子兒女一起前來……。

男客都留在了前院,女眷們就被請到後院。

張氏今天打扮的十分華貴,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做了孺人之後,應酬的多了,如今招待起衆女眷來,中規中矩,頗有幾分氣派。旁邊又有張王氏、吳王氏等人幫襯着,衆女眷談笑風生,氣氛十分喜氣、熱鬧。

連蔓兒也不清閒。今天是家裡的大日子,她也特意打扮了,頭上兩隻珠簪,兩隻赤金壓發,耳朵上是黃豆大小的赤金鑲珍珠墜子,身上穿了件石榴紅的妝花銀鼠窄裉襖,胸前是赤金瓔珞項圈,下面綴着一塊長命百歲的金鎖片,下面是同色的妝花銀鼠皮裙,裙邊壓着瓔珞白玉靈芝佩。

今天來的年輕的姑娘們,都歸連蔓兒招待。

十來個小姑娘,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因爲年紀相近,坐下不到一會,就很快相熟起來,有的談詩文,還拿了連蔓兒旁邊架子上的書卷來翻看,有的談針線,還有幾個小姑娘特別愛聽張採雲說山裡的趣事。

有兩個年紀更小一點的,連蔓兒乾脆拿了自己那匣子羊子兒出來,讓兩個小姑娘抓羊子兒玩。

“蔓兒,戲啥時候開唱?”張採雲偷空過來,小聲問連蔓兒道。

張採雲愛熱鬧,這是想着一會出去聽戲去。外面戲臺前搭了棚子,前兩排的位置都留了出來,已經安設了桌椅,就是備着院子裡有客人要去湊熱鬧的。

“得等開席了,那邊纔開唱那……”

連蔓兒的話還沒說完,就聽見外面鑼鼓齊鳴。()

第907章 毒誓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351章 底線第646章 新雨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456章 攀親戚第588章 返家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574章 寒冬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100章 房產第110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147章 喜訊第644章 田園風光第89章 韭菜花第56章 分家宴第428章 做“壞人”第76章 連朵失蹤第529章 對策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497章 糾纏第60章 油梭子餡餃子第250章 湊錢第291章 雨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565章 衝突第586章 熟人第653章 雜音第145章 考試第352章 消暑第738章 時機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799章 初二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204章 冰車第75章 賺錢的點子第335章 心思第30章 奇怪的張氏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845章 堅持第265章 禮物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83章 沈家惡少第116章 包子的練成第900章 雙喜臨門第923章 重陽第263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551章 攆還是不攆第653章 雜音第66章 耮花生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949章 新屋第352章 消暑第954章 衣鉢第683章 翻小腸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647章 風景第334章 變故第414章 新規矩第439章 留客第371章 聽誰的第696章 求助第970章 周氏的擔心第659章 喜事第596章 新年新氣象第814章 訛上第534章 石磨第200章 殺年豬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172章 租金第1003章 興旺之兆第496章 針鋒相對第805章 破五第183章 狠招第681章 壓力第864章 開明學堂第945章 又傳喜訊第257章 種菜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365章 巧遇第833章 盤當鋪第391章 收玉米第455章 新年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326章 各懷心思第112章 阻礙第994章 水落石出第358章 豐收第301章 議親第883章 最像母親的兒子第308章 小滿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669章 人情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310章 鮮湯寶
第907章 毒誓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351章 底線第646章 新雨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456章 攀親戚第588章 返家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574章 寒冬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100章 房產第110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147章 喜訊第644章 田園風光第89章 韭菜花第56章 分家宴第428章 做“壞人”第76章 連朵失蹤第529章 對策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497章 糾纏第60章 油梭子餡餃子第250章 湊錢第291章 雨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565章 衝突第586章 熟人第653章 雜音第145章 考試第352章 消暑第738章 時機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799章 初二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204章 冰車第75章 賺錢的點子第335章 心思第30章 奇怪的張氏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845章 堅持第265章 禮物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83章 沈家惡少第116章 包子的練成第900章 雙喜臨門第923章 重陽第263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551章 攆還是不攆第653章 雜音第66章 耮花生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949章 新屋第352章 消暑第954章 衣鉢第683章 翻小腸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647章 風景第334章 變故第414章 新規矩第439章 留客第371章 聽誰的第696章 求助第970章 周氏的擔心第659章 喜事第596章 新年新氣象第814章 訛上第534章 石磨第200章 殺年豬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172章 租金第1003章 興旺之兆第496章 針鋒相對第805章 破五第183章 狠招第681章 壓力第864章 開明學堂第945章 又傳喜訊第257章 種菜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365章 巧遇第833章 盤當鋪第391章 收玉米第455章 新年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326章 各懷心思第112章 阻礙第994章 水落石出第358章 豐收第301章 議親第883章 最像母親的兒子第308章 小滿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669章 人情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310章 鮮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