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端午

“是家興來了,快屋裡坐。”連守信的笑聲從外面傳進來“孩子他娘,家興來了。”

張氏立刻滿臉是笑,一邊答應着,一邊就往外迎。

連蔓兒看了連枝兒一眼,見她害羞地站在那,有些不知道是跟着迎出去的好,還是站在這,又或者是避開的好的樣子,就抿了嘴笑。

笑完了,連蔓兒就拉了連枝兒的手,跟在張氏身後,也迎了出來。

吳家興穿着一件夏布直綴,手裡抱着大包、小包地站在那,等對着張氏和連守信笑。

連蔓兒忙就上前去幫着吳家興拿東西,大家說說笑笑地將他讓進屋裡,安排茶水、果子。定了親的未來姑爺進門,張氏和連守信都是喜笑顏開,拿出來招待的,自然也都是家裡最好的東西。

吳家興是來送端午節的節禮的。

莊戶人家,講究個三節往來。現在連家與吳家是正經的親戚了,這個禮數自然不能少。

說起來,有些莊戶人家,或是當家的爲了節省,或是家裡條件有限,就希望定親後,馬上就成成親,因爲那樣就可以儘早將媳婦娶進門,爲家裡增添一個勞力,早點開枝散葉,同時,還省去了沒結親之前的三節節禮。

吳家當然不是那樣的人家,吳家興送來的節禮很豐厚。

兩匹夏布,都是用最上好的棉紗精紡出來的,即細密穿上又涼快,顏色和花樣也鮮豔而不俗。是吳家興和吳玉貴去縣城買回來的,價格並不比一般的絲綢便宜,據說還是今年縣城和府城最時興的衣料。因爲緊俏,青陽鎮的布匹店裡還沒進上貨。

然後就是一袋十斤的上等江米,一條子足有十斤的豬肉,另外就是兩壇上好的杏花村酒。

“又實用、又體面。這是真用了心思。家興他娘是個周到人。”背地裡,張氏就和連蔓兒低低的聲音讚歎道。

連守信在屋裡和吳家興說話,張氏帶着連蔓兒和連枝兒娘三個就出來準備飯菜。吳家興來送禮,連家自然是要留他吃飯的。

一會工夫。五郎和小七從私塾回來,也進屋和吳家興相互見了禮。

“請魯先生早點來。”張氏就對五郎道。

五郎去請魯先生,張氏一邊做飯做菜,一邊就和連枝兒商量。

“枝兒,……要不,你給家興做雙鞋?”

連枝兒忙着摘木耳,聽了張氏的話臉上又是一紅。卻沒有答言。

張氏就招呼小七出來。

“去量量你家興哥多大的腳,好讓你姐給他做鞋。”

小七聽了,就興沖沖地跑進裡屋,緊接着屋裡就傳出來小七的大聲說話聲。

“家興哥,問你多大的腳那,我姐好給你做鞋。”

屋裡的吳家興鬧了個大紅臉。外屋忙活的連枝兒自然臉更紅了。小七那樣說,吳家興很可能會誤會,這是連枝兒讓小七傳的話。

“這個搗蛋鬼。”張氏也哭笑不得。

吳家興臉紅歸臉紅。卻非常配合地,或者說是主動地在小七找出來的一張紙上,比照着他自己的鞋。大致畫了個鞋樣子。這鞋樣子當然不能用來做鞋,但是卻準確地畫出了他所穿鞋子的大小。

畫好之後,吳家興還跟小七一起出來,親自拿着鞋樣子遞過來。

“……畫的不好,應該是從這到這,這麼大就夠了。”吳家興比着鞋樣子說道。

外屋忙活的有三個人,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

吳家興不好直接將鞋樣子遞給連枝兒,就遞向了張氏。

連蔓兒扭臉偷笑,心想,吳家興可不呆。

張氏沒有接吳家興遞來的鞋樣子。示意她沾着手。吳家興就“只好”將鞋樣子“順手”遞給連枝兒。

連枝兒臉紅紅的,不肯接,她招呼連蔓兒。

“蔓兒。”

這個年代講究男女大防,莊戶人家雖然沒有那些大宅門的死規矩,但在這方面也很講究。因此,像連蔓兒和小七這樣的小燈泡。不僅不礙眼,反而十分必須。

“哎呀呀,我也想再要一雙鞋。”連蔓兒就故意道。

連蔓兒趁火打劫,誰都拿她沒辦法。

在連枝兒一個略帶嗔怪和一點點祈求的白眼下,連蔓兒笑嘻嘻地伸手接過了吳家興手裡的鞋樣子。

不急,不急,等她把這鞋樣子交給連枝兒的時候,會具體敲定她那雙鞋的花樣和用料的。

晚上做的很豐盛,還請了魯先生過來做陪客。吃過飯,送走了吳家興,連守信顯得非常高興。

“……家興這孩子,心裡是個有成算的。咱們枝兒以後算是有靠了。”

收拾了收拾,一家人就又忙活開了。連蔓兒負責將吳家興送來的十斤豬肉切片。現在的天氣,沒有冰箱之類的保鮮措施,鮮肉是不能久放的。不過,將肉切成片,倒入大鐵鍋中略熬以熬,在加些鹽,然後將肉片和熬出來的油一起裝入罈子裡,這樣就能存放上一些日子。

張氏和連守信則是開始忙着準備大木盆,提來清水,將大黃米和江米分別放進去浸泡。

“咱自家買了十斤的江米,家興這又送來了十斤……”張氏一邊幹活,一邊和連守信商量“我在糧店裡,多定了幾斤的江米。過節了,咱這鋪子一時半會走不開,她姥姥和姥爺那,我怕是回不去。我想,要不咱就捎幾斤江米過去。”

“行”連守信答應的很痛快,張家一家人待他們都是實心實意,幫了他們不少。“這事聽你的,咱讓人多捎幾斤。這些年,他姥姥和姥爺也沒見着咱啥東西。”

“那就十斤吧。”張氏想了想,就道。十斤江米,在莊戶人家的往來中,算是比較重的禮了。“那他爺和他奶那,咱也送……”

“娘。”連蔓兒在旁邊聽見了,就出聲道“咱到時候包好了糉子,給我爺和我奶送過去。咱們離的近,我爺我奶吃的着咱做的吃食,我姥姥和姥爺離的遠,就只能送米了。”

“這樣……好嗎?”張氏看了看連蔓兒,又看了看連守信道。

“娘,咱和我姥姥、姥爺他們,跟咱和我爺我奶他們之間,這是不一樣的。”連蔓兒想了想,就數道。

他們與張氏的孃家之間,除了對老人的孝敬,更有親戚之間的禮尚往來。以前還是張家送來的多,她們送過去的少。張家幫了他們許多。

而他們和連老爺子、周氏,就是對老人的孝敬。分家之後,只有他們送過去的,沒有那邊回過來的。

這些還可以不必計較,但是現在,她們和上房之間,已經出現了貧富差距。連老爺子和周氏還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他們和連老爺子、周氏之間,還做不到單純的父子孝敬。考慮到連家衆人的脾氣、秉性,她們做事之前,就需要多想一想。

孝敬沒問題,但得一點點的來,不能一下子就撐大了某些人的胃口。再說了,周氏在連枝兒定親那天做的事,可不是那麼容易遺忘的。她們也要用行動,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

只是這樣的話,還是不好和連守信直接說。

“爹、娘,不是有入地隨俗那句話嗎,咱就照着咱村裡,其他人家的做法來吧。這樣,別人也說不出咱啥來。要不,咱好好的東西送過去,還得落一頓罵,又挑出咱老多的不是來。”連蔓兒就道“我爹心疼我爺、我奶,那咱平時做啥好吃的,就請老人來吃。咱住的近,這平時一點一點地,不比過年過節給我姥姥和我姥爺的多!”

“是這個禮。”張氏聽了就點頭“我心裡吧,其實挺怕和上房這些往來的,不管咱咋做,總有說頭。擱誰心裡也不痛快,沒個長年累月這樣的。”

“那樣也行。”連守信想了想,就點了頭。

轉天,大黃米和江米都泡好了,張氏又將幹棗用水拋開,糉葉和曬乾的馬蘭葉子都放入大鍋裡,用溫熱的水燙軟備用。今年她們包糉子,準備了幾種餡料。

一種是隻放米,其他什麼都不放,就是白棕。第二種是加入紅棗,甜味的糉子。第三種是加入鹹蛋黃,她們那天趕集買了些鹹鴨蛋,就是打算將蛋黃用來包糉子的。第四種,是鮮肉糉子。

大黃米和江米的白棕,還有加紅棗的甜味糉子,是量最大的。其他幾種,則準備的不多。因爲這幾種的價格比較貴,除了一部分打算在鋪子裡賣,其餘的就是她們自己吃,加上送禮。

要包這麼多的糉子,她們自己當然忙不過來,趙氏和連葉兒自動過來幫忙,鋪子裡打雜的那個媳婦也來了,另外張氏還將春柱媳婦也找了來,加上她們娘三個,每一個都是手腳利落的,倒也能忙的開。

後來,蔣氏抱着妞妞也來了,她讓妞妞自己在旁邊玩,也坐下幫着包糉子。

蔣氏做飯菜還是很講究的,她手腳快,包出來的糉子也俊。蔣氏能來幫忙,張氏很高興。

第一批糉子煮出來,張氏就和連蔓兒開始鋪排着送禮。

第318章 翻身第143章 眼紅第184章 攻守同盟第806章 今昔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979章 打算第331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50章 黎明第356章 出伏第552章 相爭第521章 正氣第862章 壓包袱第928章 巧遇第194章 菸袋的威力第666章 氣急攻心第129章 添箱第883章 最像母親的兒子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39章 麻煩第404章 秋末第34章 打擊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507章 麥收第841章 告狀第440章 拿捏第803章 赴宴第667章 意外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688章 和睦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666章 氣急攻心第1006章 意外的事第962章 姻緣第56章 分家宴第613章 悔不當初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781章 人情第983章 覺悟第25章 酷刑第234章 連蔓兒的規劃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503章 富業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799章 初二第616章 熱鬧第51章 殺雞第186章 吐血第599章 試探第210章 考較第984章 奉承第892章 除服第874章 弔孝第182章 債務第498章 吃驚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47章 婦科聖手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第1010章 不一樣的年第233章 糞肥第694章 非禮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46章 垂危第756章 要求第792章 本性難移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226章 打春餅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588章 返家第275章 地瓜秧第878章 抱子葬第594章 佈施第691章 覺悟第534章 石磨第189章 節外生枝第605章 怨念第702章 農家無閒時第785章 情與理第946章 下奶第697章 困難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438章 孝子第841章 告狀第1012章 年初一第425章 遠行第350章 期望第527章 隱情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85章 沈六第715章 禮第338章 父母心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715章 禮第159章 雜貨鋪第321章 真假難辨第62章 討好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255章 催芽
第318章 翻身第143章 眼紅第184章 攻守同盟第806章 今昔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979章 打算第331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50章 黎明第356章 出伏第552章 相爭第521章 正氣第862章 壓包袱第928章 巧遇第194章 菸袋的威力第666章 氣急攻心第129章 添箱第883章 最像母親的兒子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39章 麻煩第404章 秋末第34章 打擊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507章 麥收第841章 告狀第440章 拿捏第803章 赴宴第667章 意外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688章 和睦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666章 氣急攻心第1006章 意外的事第962章 姻緣第56章 分家宴第613章 悔不當初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781章 人情第983章 覺悟第25章 酷刑第234章 連蔓兒的規劃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503章 富業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799章 初二第616章 熱鬧第51章 殺雞第186章 吐血第599章 試探第210章 考較第984章 奉承第892章 除服第874章 弔孝第182章 債務第498章 吃驚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47章 婦科聖手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第1010章 不一樣的年第233章 糞肥第694章 非禮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46章 垂危第756章 要求第792章 本性難移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226章 打春餅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588章 返家第275章 地瓜秧第878章 抱子葬第594章 佈施第691章 覺悟第534章 石磨第189章 節外生枝第605章 怨念第702章 農家無閒時第785章 情與理第946章 下奶第697章 困難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438章 孝子第841章 告狀第1012章 年初一第425章 遠行第350章 期望第527章 隱情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85章 沈六第715章 禮第338章 父母心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715章 禮第159章 雜貨鋪第321章 真假難辨第62章 討好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255章 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