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開明學堂

連枝兒最近害喜,人看上去比前些日子瘦了一些。張氏和連蔓兒都心疼的不得了。

“……吃不下去也要吃,就是吃完了吐,那你也得吃。這不是你一個人,你不吃,你肚子裡的孩子就餓着……”張氏絮絮地跟連枝兒說着。

連枝兒就點頭。

“想吃什麼都跟你婆婆說,鎮上沒有,你打發人來家裡跟我說,總能給你淘換來。”張氏又道。

“娘,你放心吧。我虧不着。”

連枝兒說着話,就從旁邊的櫃子裡拿了一雙鞋子出來給連蔓兒。

“這是我這些天閒着沒事做的。蔓兒,你試試,合腳不?”

連蔓兒正坐在炕上,就接過鞋子穿上。這是一雙軟底鵝黃綢子面繡牡丹花的睡鞋,就好像是比着連蔓兒的腳做出來的一樣,穿上極爲舒適。

“合腳。”連蔓兒就笑道,“姐,還是你做的鞋好。”

“你咋還做這些?蔓兒不缺這個,她的活計,有我,還有那幾個丫頭。你現在懷着身子,別再操心這個,多歇歇的好。”張氏就道。

“沒事的娘。”連枝兒就笑道,“我就是閒着沒事的時候,今天一針明天兩針那麼做的,就當是解悶了。要是平時,早就做完了。”

“你啊,就是閒不住。”張氏就道。

似乎是爲了證明張氏這句話有多麼的正確,連枝兒又將旁邊的一個針線笸籮抱過來,推到連蔓兒跟前。連枝兒的針線笸籮和別人的不一樣。是一個圓形的螺鈿漆盒。這還是連蔓兒幫她挑的嫁妝,是從南面運過來的上等貨。

“蔓兒,你自己個挑稀罕的拿。”連枝兒對連蔓兒道。

連蔓兒打開笸籮。就見裡面放着好幾個色彩鮮亮、繡工精緻的荷包,還有幾塊帕子,顯然,都是出自連枝兒之手。

連枝兒懷着身子,卻照樣閒不住,還是和在孃家的時候一樣,愛做個針線。

“姐。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連蔓兒笑着,挑了三個荷包,另外還挑了一張繡着馬蘭花的帕子。

“大紅的這個我要。這個青色的給我哥,還有這個老綠的,這個繡的是貓,給小七。”連蔓兒笑嘻嘻地道。

張氏嘴上說不讓連枝兒做針線。可是看着她們姐妹這麼毫無嫌猜地相處。還是眉開眼笑的,顯然非常高興。

“也別少了你婆婆和小姑的。”張氏還是提醒了連枝兒一句。

“都有的,娘。”連枝兒就道。

孃兒幾個正在說話,就聽見外面腳步聲和說話聲,吳王氏帶着吳家玉來了。

“咋這半天才過來?”大家坐下,張氏就問吳王氏。

剛纔她們一同從陸家過來,吳王氏說有事,就和吳家玉留在了前頭。只讓張氏帶着連蔓兒先到後院來,說是她們一會也會過來。

“他三姨夫爺剛纔來了。跟家興他爹說話,坐了半天才走。”吳王氏就道。

“哦。”張氏哦了一聲。

“是特意跟家興他爹說隨禮的事的。”吳王氏就道,“說是挺後悔,應該也給採雲那邊添妝。說想補上這個禮,可又不大好意思啥的。”

補禮這種事也不是沒有,但是具體到這件事,卻有些彆扭。

“還補啥,他就是補了,也不能收。他不是都隨了一份禮了嗎,不像沒隨的。再說,這都啥時候了,真要補,也不能等到現在。”張氏就道。

“可不是嗎。”吳王氏點頭,“家興他爹就跟他說,不用補禮,隨一份就行了。”

“對,就該這麼說。”張氏就道。

“就這點事,他說了半天。……雖然沒明說,可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說我二姨不讓隨那一份。”吳王氏又道,“估計他是真後悔,上我們這說說,好傳到你們的耳朵裡,解釋解釋。”

張氏笑了笑,對這件事不想多說什麼。

吳王氏跟商家、小周氏也不親,自然也不會多爲他們說話,話題就此打住,大家就又說起了連枝兒懷着身子的事。

這件事,纔是目前兩個人共同最關心、最在意的話題。

傍晚,陸家的老大親自過來,請吳家一家,還有連蔓兒一家過去吃飯。莊戶人家辦事情,一般在晌午的正席之外,晚上還會另外請上几席,繼續慶祝。這几席請的都是極爲親近、重要的人物,以及在辦事情中出了大力、幫了大忙的人,慶祝之外,還有答謝的意思。

連蔓兒家和吳家,當然會在被邀請之列。這一回,連枝兒也跟了過來。晚上的人少,不像晌午的時候吵鬧,而且都是自家人,連枝兒即便懷着身孕,來坐一坐也沒關係。

而且,張採雲成親,連枝兒不管怎樣,也都要來陸家看看的。

吃過酒席,天擦黑的時候,連蔓兒和張氏就帶着小七先回家了,至於連守信和五郎,因爲男客們要喝酒,直到掌燈時分他們才散席回家。

晚上的鬧新房,連蔓兒她們因爲都是新親,自然不會去。

“……就這麼一個大丫頭,嫁的如意,他姥姥姥爺也能放下心來……”張氏感慨道。

張採雲和陸炳武三日回門,去了燒鍋屯之後,轉天,陸家又備了四樣禮物,小兩口到三十里營子來,給連守信和張氏磕頭。

風俗裡面,是沒有這個的。陸家這麼做,自然是對這門親戚的看重和尊重。

連守信和張氏都很高興,給小兩口包了紅包,又安排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招待,就跟連枝兒回門的時候一樣,直到傍晚,才讓小兩口回去了。

操辦完了張採雲的親事,轉眼,就到了開明學堂開學的日子。

開明學堂開學的日子,選在二月十二。

學堂裡已經修繕一新,一排排嶄新的桌椅,教室內還增加的火牆,另外還安裝了一個燒煤的爐子,以確保“不能把先生和孩子們給凍着了。”

原本,連蔓兒家打算是靜悄悄地,並不操辦,教室收拾好,先生請來了,學生們到了,就開始上課。可最後的結果,卻事與願違。

連蔓兒家要做這樣一件大功德,左近的鄉紳官宦們都紛紛表示要參與一下。

第一個來的是王舉人,他送上了兩封銀子,跟連守信和五郎說,要爲學堂出一份力。開辦這個學堂,連蔓兒早就做好的預算,以她一家之力就足夠了。但是王舉人要跟着出一份力,卻是不能拒絕的。

不客氣地說,如果拒絕了王舉人,從此以後,她們和王舉人家,甚至包括整個王氏家族,就成了仇人。

同在一方水土,鄉里鄉親,這樣的大功德,當然人人有份,雖然是連蔓兒家首倡的,但卻不能吃獨食。

收了王舉人的,那麼之後來的幾位,也往外推不得。

連蔓兒專門準備了一份功德簿,記錄大家的捐助的款項。這份功德簿,同時也是一份賬簿,它將仔仔細細如實地記錄這些捐助的款項的去向,一文錢都不能少。

這份功德簿,也是公開的,所有捐助了款項的,都可以查閱。

開明學堂除了請了曲先生做啓蒙先生,另外還請了一位姓劉的老賬房,來給學生們教授數算。這份賬簿,連蔓兒就交給了劉賬房來記錄。

“往後,看這些錢花在哪,咱們也都給標記出來。比如說,學堂裡要蓋一座涼亭,花了這捐助的錢,到時候就在涼亭上把捐助人的名字給刻上。”連蔓兒就說道。

雖然有這些捐助,不過出資的大頭,以及學堂的全部管理權力,還在連蔓兒家的手裡。

尤其是後面一項,連蔓兒從沒打算妥協過。當然,也沒有人真的會提出要插手學堂的具體事務。在捐款的事情上,連蔓兒家讓了一步,給足了大家體面。誰也不會那麼不識相,反過來惹惱連蔓兒家。

因爲有了這些人的參與,開明學堂的開學典禮就分外熱鬧了。

按照錦陽縣這邊的風俗,有這樣的大事,那是要吹吹打打一番的。連蔓兒和五郎商量,乾脆就請了一個秧歌隊。學堂開學,本就是新鮮事,還有許多的官宦鄉紳到場,所以不只學生的家長,各村都來了不少觀禮的人。

男女老少,大姑娘小媳婦的,將學堂裡三層外三層地給圍了起來。

王幼恆從錦陽縣城趕回來,他代表王太醫一家也捐助了銀錢。近年來,因爲王家的一些事務,王幼恆已經很少在鎮上居住了。不過,他也連蔓兒一家的關係,並未因此而淡薄。

今天的王幼恆,因爲是參加學堂開學的大事,穿的極爲莊重,一身石青的長袍,使得他的人顯得更加的俊逸。

大家都在長大,王幼恆也更加的成熟了。

老金也來了。他也捐了銀兩,還將兩個六七歲,正要開蒙的孫子給送來了,說是也要在學堂裡“識兩個字”。

小龍和小虎則是提前兩天就被張青山、李氏他們從燒鍋屯送了來。爲了讓兩個孩子不那麼想家,儘快適應連蔓兒家的生活,張氏還將李氏給留了下來,讓她住上些日子再回去。

連守信也沒忘記他的承諾,打發了人去老宅,將六郎也接到了學堂。

……

求粉紅。

第164章 包餑餑第23章 雞蛋風波(二)第220章 新的一年第942章 生子方第934章 暖冬第998章 否極泰來第646章 新雨第758章 底氣第7章 一塊肉引發的風波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888章 老太太的委屈第797章 蔓兒的提議第948章 計議第715章 禮第726章 意外的媒人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503章 富業第299章 包子的覺悟第962章 姻緣第166章 糾紛第664章 不要臉第64章 分派工作第589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727章 不滿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796章 決斷第151章 酒宴第531章 醬塊子第180章 北風吹、雪花飄第390章 買山地第833章 盤當鋪第19章 賺到了錢第438章 孝子第349章 蘸醬菜第593章 懲罰第912章 感情第211章 漿洗第83章 沈家惡少第458章 冬末第404章 秋末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387章 秋涼第386章 送別第959章 指點第768章 煩惱第584章 宮燈第3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893章 刺玫花與落花生第54章 分家第74章 禍不單行第622章 牧場第147章 喜訊第461章 各執一詞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168章 自作自受第997章 情深意重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615章 送禮第612章 順水推舟第1011章 婆婆、媳婦、小姑第543章 分歧第722章 偏心第452章 涮羊肉第474章 破殼第211章 漿洗第198章 婆媳鬥第448章 鬧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543章 分歧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370章 勸第455章 新年第102章 肉爛在鍋裡第411章 發火第94章 閨女不能打第974章 巧婦第12章 周氏訓媳第688章 和睦第649章 挑眼第468章 拜牌樓第527章 隱情第987章 陰謀第696章 求助第780章 考量第411章 發火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564章 中傷第881章 大風波第146章 打臉第152章 借光第425章 遠行第872章 戴孝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50章 黎明第520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4章 錢要找誰借第190章 沈老夫人第463章 壓服
第164章 包餑餑第23章 雞蛋風波(二)第220章 新的一年第942章 生子方第934章 暖冬第998章 否極泰來第646章 新雨第758章 底氣第7章 一塊肉引發的風波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888章 老太太的委屈第797章 蔓兒的提議第948章 計議第715章 禮第726章 意外的媒人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503章 富業第299章 包子的覺悟第962章 姻緣第166章 糾紛第664章 不要臉第64章 分派工作第589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727章 不滿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796章 決斷第151章 酒宴第531章 醬塊子第180章 北風吹、雪花飄第390章 買山地第833章 盤當鋪第19章 賺到了錢第438章 孝子第349章 蘸醬菜第593章 懲罰第912章 感情第211章 漿洗第83章 沈家惡少第458章 冬末第404章 秋末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387章 秋涼第386章 送別第959章 指點第768章 煩惱第584章 宮燈第3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893章 刺玫花與落花生第54章 分家第74章 禍不單行第622章 牧場第147章 喜訊第461章 各執一詞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168章 自作自受第997章 情深意重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615章 送禮第612章 順水推舟第1011章 婆婆、媳婦、小姑第543章 分歧第722章 偏心第452章 涮羊肉第474章 破殼第211章 漿洗第198章 婆媳鬥第448章 鬧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543章 分歧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370章 勸第455章 新年第102章 肉爛在鍋裡第411章 發火第94章 閨女不能打第974章 巧婦第12章 周氏訓媳第688章 和睦第649章 挑眼第468章 拜牌樓第527章 隱情第987章 陰謀第696章 求助第780章 考量第411章 發火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564章 中傷第881章 大風波第146章 打臉第152章 借光第425章 遠行第872章 戴孝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50章 黎明第520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4章 錢要找誰借第190章 沈老夫人第463章 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