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不一樣的年

“不是……”連守信含糊地反駁張氏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就是……老太太突然這樣,我這心裡頭……不大習慣。”

“也不算突然。”張氏就道,“到歲數了,能買啥病災的,那就不錯了。你不大習慣啥,是不習慣她不罵人,不吵吵了?”

因爲蔣氏後來告訴她的那些話,張氏現在已經知道了周氏今天那麼消停的真正緣故。但是,她並不打算將這個緣故告訴連守信。而連守信,雖然因爲周氏的樣子不大自在,卻也一點沒有疑心到這個上頭去。

聽了張氏的話,連守信半晌沒吭聲。

“咋地啦,咋不說話了?不是……讓我說對了吧?”張氏就看着連守信道。

連守信嘿嘿乾笑了兩聲,這屋子裡就他和張氏夫妻兩個,是沒什麼話不能說的。

“還……還真有點兒。”連守信乾笑着道,“哎呀……”

“你呀……”張氏無奈地瞪了連守信一眼,“讓我說你啥好。你還真樂意聽她罵你。依着你,今天老太太沒罵,你心裡不舒坦了!五郎媳婦這趟去,順順當當地,大傢伙面子上都好看,你不樂意了!”

“不是,不是。”連守信忙笑着否認,“我就是……”

連守信就是了半天,也沒就是出什麼東西來,後來還是隻能幹笑。

“睡覺吧。這樣挺好。”最後,連守信似乎也想通了,就向張氏陪笑道。

“你這就對了。”張氏點了點頭。也沒再說什麼。她心裡當然知道,連守信並不是她剛纔說的那樣。連守信還是看着周氏的衰老,心疼、不習慣、心裡不舒坦了。可這種事真是沒辦法,所以張氏先是開解連守信,然後才故意說出那些話來,是爲了岔開話題。結果是她做的很成功。

“咱過年的東西都送過去了,估計老太太那邊過年啥也不缺了。”兩個人上炕躺下。將燈熄了,張氏又低聲地跟連守信商量,“你看着。這兩天再給添點啥。”

“過年給送的東西我都看了,你們給想的挺周到,我還沒你們想的那麼周到那。”連守信聽張氏這樣說,心中頓時一暖。剩下的最後那一點心酸和不自在也都淡了。“還是你跟蔓兒。還有五郎媳婦你們商量,看着辦吧。”

“那也行。”張氏就道。

夫妻倆說完了這些話,就再不出聲,只一會的工夫,兩人就進入了夢鄉。畢竟忙碌了一天,又都是心情舒暢,所以睡的快。

……

第二天,連蔓兒睜開眼睛的時候。天已經亮了。這一夜她睡的很沉,也因爲勞累了。所以略微比平時睡過了一些。

吉祥和如意在外頭聽見連蔓兒已經起身,都忙走進來伺候。連蔓兒穿好了衣裳正在洗漱,小丫頭就進來稟報,說是秦若娟來了。

連蔓兒趕忙說了一聲請,小丫頭挑起門簾,讓了秦若娟進來。秦若娟進了門,就挽了袖子,上前和吉祥、如意一起,服侍連蔓兒洗漱穿戴。

自從嫁進門來,秦若娟一直堅持晨昏定省。她早上來的極早,而且總是先到連蔓兒這屋裡來。過來了,就幫着丫頭們一起服侍連蔓兒。

“嫂子昨夜裡睡的還好吧?”連蔓兒坐在梳妝檯前,從鏡子裡笑着看着秦若娟道,“我們這鄉下地方,也不知道嫂子習慣不習慣?”

連蔓兒稱呼蔣氏爲大嫂,那是一族中的排行。到了秦若娟這裡,她只有一個親哥哥,自然也就無所謂排行,爲顯示親近和區別,所以只稱呼嫂子。

“……哪有什麼不習慣的,昨天回去就睡了,睡的可好了。”秦若娟一邊幫着連蔓兒插戴金釵,一邊笑着道,“我小時候也是在鄉下老宅長大的。……爹孃疼你哥和我,那個跨院住着,哪裡比府城裡差,我還能有什麼不習慣的。”

“嫂子住着沒有不習慣就好。”連蔓兒就又笑道,“如果有什麼要添置,要吃用的,嫂子儘管吩咐下面的人。……嫂子進了門,就是一家人。以後這個家,也要嫂子來當。這些話,原不用說,就是擔心嫂子剛進門,面嫩,有話不好吩咐人。”

“娘也總跟我說這些話。”秦若娟也笑道,“大傢伙疼我,什麼都爲我想到了,並沒什麼要添置、額外吃用的。”

秦若娟這麼說着,就想到了五郎。五郎也是一個細心的人,知道她剛進門的新媳婦有許多不便,並不需要她說什麼,已經在前面給她張羅了。沒有成親之前,她就見過五郎,也沒少聽父母提過五郎。那個時候,她還只知道五郎是個年輕、英俊、有爲的青年。成親後,她和五郎竟十分說的來,五郎的溫柔和體貼更讓她的心裡如同灌了蜜一般。

因爲想到五郎,秦若娟的腮邊不由得又染了上一片紅霞,忙遮掩着扭過頭去幫連蔓兒挑揀壓發。

誰知,連蔓兒早在鏡子裡看到了秦若娟臉色的變化。剛進門的媳婦,常常含羞,連蔓兒不用細想,也知道秦若娟必是想到了五郎。

五郎和秦若娟夫妻倆相處的好,連蔓兒自然替他們高興。

連蔓兒收拾妥當了,就挽着秦若娟,兩人一起到張氏的屋裡來。屋裡只有張氏在,她坐在炕上,正在挑選身前堆着的幾個尺頭。

連蔓兒和秦若娟都上前行禮,給張氏請安。

張氏見閨女和媳婦一起來了。就很高興,一面忙讓兩人起身,招呼她們到自己身邊坐。連蔓兒就走過去在張氏身邊坐了。秦若娟沒有立刻就坐,而是接過丫頭端進來的熱茶,一杯獻給張氏,另一杯獻給連蔓兒。

獻茶過後,秦若娟才挨着連蔓兒,也在張氏身邊坐了。

“娘,我爹那?”連蔓兒先就問道。

“一大早就出去了。說是帶人上地裡頭去,看看今年的冬小麥。”張氏就告訴連蔓兒道,“估計一會也該回來了。……你哥和小七也跟着去了。”

“哦。”連蔓兒就點了點頭。只要連守信在家裡,抽空就要去地裡看看。跟普通的莊稼人一樣,連守信對田地和莊稼的感情是深植在骨血內,極爲濃烈的。“娘。你一大早拿出這些尺頭來。是想做啥?”

“娘,你做什麼,我幫你做。”秦若娟就忙道。

“並不是我想做啥。”張氏笑道,“該做的,早都做好了。這幾個尺頭,是我剛纔開箱子看見了,這個顏色、花樣,正好小姑娘們做件花衣裳。我打算。分給葉兒、芽兒、大妞妞、二妞妞她們的。”

每次過年,張氏都會給連葉兒、連芽兒、大妞妞、二妞妞。還有羅小燕帶來的閨女招弟壓歲錢。當然,這個所謂的壓歲錢也不僅限於銀錢,也包括尺頭等物件。

“正好你們倆來了,幫我挑挑。”張氏就道。

連蔓兒和秦若娟答應了,就幫張氏挑選尺頭。一邊,又有管事的媳婦進來回事,孃兒三個也是商量着辦理了。

原本,這內宅的事情,連蔓兒管着一多半。不過,自打秦若娟進門,連蔓兒處理家事的時候,都會叫上她,漸漸地,有些事情干脆就讓秦若娟處理。畢竟,這個家,往後是要秦若娟幫着張氏掌管。張氏往後年紀越來越大,也操不了太多的心。因此,連蔓兒想着要儘快讓秦若娟把家事抓起來。

秦若娟也明白了連蔓兒的心思,張氏等人也明確地說過要她管家,因此凡事也肯用心。她在家裡,本就幫着母親管些家事,還要帶弟弟妹妹,要學習掌管連家的事情,也還算容易上手。

等着把尺頭挑選好了,家事也安排妥帖,連守信、五郎和小七爺三個也回來了。一家人吃過早飯,連守信、五郎和小七又都往前院,或是去書房唸書,或是出門。

連蔓兒和秦若娟就在張氏房中,陪着張氏說話,一邊孃兒三個做針線。因爲昨天說了,吳王氏和連枝兒今天要來,連蔓兒乾脆又打發了車子,到鎮上將這婆媳兩個和大寶,連同張採雲一起接了來。

趙氏和連葉兒很快也過來,大家說說笑笑,吃過了晌午飯才散了。

鄉居的日子熱鬧中透着安寧,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這是連家長子媳婦進門的第一個大年,也將是連蔓兒在連家過的最後一個大年。這兩重加在一起,這個年自然要格外的隆重。

整個宅院都披紅掛綵,天剛亮,一家上下就都忙碌了起來。連守信、五郎和小七帶着人各院子掛燈籠,搬盆景。張氏、連蔓兒和秦若娟則是張羅團年飯。

團年飯的菜單子早已經定好了,自然是山珍海味無所不有。有了兒媳婦,本來張氏不用再去廚房看人張羅,享清福就行了。不過,張氏高興,非要親自下廚給孩子們做兩道拿手的菜。她這樣興頭,大家誰也不好攔着她。婆婆都這樣,秦若娟自然要有樣學樣。

晌午,四處鞭炮齊鳴,一家人聚在前廳。一張大圓桌上,擺滿了各色菜餚,中間是一個熱氣騰騰的火鍋。一家人圍坐桌邊,香氣氤氳,映襯的一張張笑臉竟然是那麼的……相似。

…(未完待續。。)

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763章 隱情第226章 打春餅第327章 因果第416章 收租第1009章 不得已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729章 彩禮第660章 定親酒第266章 玉米第800章 擡頭見喜第629章 小山居第5章 高利貸—契約第571章 鬧第438章 孝子第741章 動來人第221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921章 詢問第823章 財富來第325章 分崩第943章 分歧第158章 叫子第665章 離心第622章 牧場第456章 攀親戚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74章 禍不單行第903章 禮下於人第808章 戲酒第485章 四月天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44章 矛盾第485章 四月天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185章 指桑罵槐第874章 弔孝第541章 回家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112章 阻礙第865章 意動第267章 求上門來第20章 下館子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539章 轉變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422章 落空第414章 新規矩第8章 不眠之夜第34章 打擊第524章 心思第324章 唬着了第842章 落空第617章 誰比誰潑第813章 不滿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857章 癡情第250章 湊錢第301章 議親第152章 借光第752章 葫蘆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525章 多事之秋第567章 又一年第243章 嫉妒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88章 禮尚往來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716章 深秋第752章 葫蘆第391章 收玉米第886章 失蹤第771章 回門第166章 糾紛第862章 壓包袱第25章 酷刑第669章 人情第362章 要第625章 念園第35章 打臉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396章 中秋第12章 周氏訓媳第799章 初二第264章 槐花和榆錢兒第26章 人上人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322章 傾吐實情第719章 瑣事第50章 黎明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974章 巧婦第446章 報喜第479章 湖石第230章 入學第700章 涼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215章 團年飯
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763章 隱情第226章 打春餅第327章 因果第416章 收租第1009章 不得已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729章 彩禮第660章 定親酒第266章 玉米第800章 擡頭見喜第629章 小山居第5章 高利貸—契約第571章 鬧第438章 孝子第741章 動來人第221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921章 詢問第823章 財富來第325章 分崩第943章 分歧第158章 叫子第665章 離心第622章 牧場第456章 攀親戚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74章 禍不單行第903章 禮下於人第808章 戲酒第485章 四月天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44章 矛盾第485章 四月天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185章 指桑罵槐第874章 弔孝第541章 回家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112章 阻礙第865章 意動第267章 求上門來第20章 下館子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539章 轉變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422章 落空第414章 新規矩第8章 不眠之夜第34章 打擊第524章 心思第324章 唬着了第842章 落空第617章 誰比誰潑第813章 不滿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857章 癡情第250章 湊錢第301章 議親第152章 借光第752章 葫蘆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525章 多事之秋第567章 又一年第243章 嫉妒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88章 禮尚往來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716章 深秋第752章 葫蘆第391章 收玉米第886章 失蹤第771章 回門第166章 糾紛第862章 壓包袱第25章 酷刑第669章 人情第362章 要第625章 念園第35章 打臉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396章 中秋第12章 周氏訓媳第799章 初二第264章 槐花和榆錢兒第26章 人上人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322章 傾吐實情第719章 瑣事第50章 黎明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974章 巧婦第446章 報喜第479章 湖石第230章 入學第700章 涼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215章 團年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