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打場

費章節

肥章,求訂閱、粉紅、各種票票支持。

………

連蔓兒攔住了張氏。

“蔓兒,別的事情娘都依着你,這件事情得依着娘。”張氏的態度十分堅持。

“娘,你給我們說說道理。”連蔓兒道。

不從時候開始,他們一家漸漸地形成了習慣,如果遇到意見有分歧的時候,就要以理服人。誰說的更有道理,就聽誰的。

“你沒聽剛纔你二伯孃和你奶在外面,咱要是吃,人家還不得咋說咱們那。……咱一分家,這兩天吃的是好了些。”張氏道。

連蔓兒聽出來張氏的話總含有幾層的意思。

“娘,你要給上房送第六十一章 打場餃子。我不攔着,但咱得弄明白,這餃子是給誰送的。”連蔓兒道,“給爺和奶送,我沒話說,別的人,沒必要。”

“主要是給你爺和奶送。可那麼多人一起吃飯,總不能都看着。”張氏嘆了口氣。她難道不願意讓的孩子多吃幾口,可又擔心上房人多口雜,說他們一分家就只顧,不賢惠不孝順。

“那就不是該咱們想的問題了。”連蔓兒道,張氏又責任心爆棚了。“要照孃的意思,把兩籠屜的餃子都端,也不夠吃。”

作爲分家出來的,他們只需要孝敬連老爺子和周氏就可以了。

“二伯孃是啥脾氣咱誰不,她嘴賤,她的話咱這個耳朵聽了,直接從那個耳朵倒出去,根本就不用走心。”連蔓兒又道,“娘,我,你覺得咱一分家出來,就吃的比以前好,比上房的飯食好,你心裡不落忍是不是。”

張氏微微點了點頭。

“可是咱吃這些也不是經常的事。上房吃的不好,也不是咱們的。娘,你算算,沒分家的時候,如果不是把錢都貼給大伯一家,像這樣的吃食,不說第六十一章 打場常年吃,偶爾吃吃,難道就吃不起?”

這話確是實情,如果不是要供養大房,連家的日子本可以不用那麼儉省的。

“蔓兒,你說的有道理。”張氏聽了點了點頭,“可是就給你爺奶送,你大伯他們,還有好幾個孩子都看着……”

“娘,大伯孃、花兒姐他們穿金戴銀,我們不是也只能在旁邊看着?”連蔓兒道,“那還是沒分家的時候那。”

張氏和連守信就沒話說了。

連蔓兒想了想,“爹,娘,你們看這樣行不行,請我爺和奶上咱家來吃。”

“你爺和奶肯定不來。”連守信道。

“可是咱們的禮數應該做到啊。”連蔓兒道,“如果咱們請了,他們不來,咱再送一碗餃子,給爺和奶,這樣既孝敬了爺和奶,別人也沒話可說。”

“行,那我就去請。”連守信站起身往上房去了,一會功夫就又,果然連老爺子和周氏都不肯吃。

“爹說咱包頓餃子也不容易,讓孩子多吃些。”連守信道。

連蔓兒已經撿了一大碗的餃子,“那我把這些餃子送吧。”

“多撿點,你爺愛吃餃子。”張氏又親自動手,撿了幾個餃子添進碗裡,直到碗裡的餃子堆成了小山,再也放不下。

連蔓兒心中並不在意幾個餃子,只是不想從此立下這樣的規矩,現在張氏和連守信終歸還是聽了她的話,她也就高高興興地端了餃子送到上房來。

上房裡,大家正在吃飯,依舊分做兩桌,因爲少了連守信一家六口人,大家坐的比寬鬆多了。飯桌上的主食依舊是黍米麪的窩窩、黍米粥,菜更簡單,就是土豆燉茄子,還有一碗大醬,一把大蔥。連守仁和連繼祖都低着頭吃飯,只是動作矜持的很,倒像是在數碗裡的米粒。

連蔓兒把餃子遞給了連老爺子。

“……家裡沒油,買了點板油熬油,用油梭子包了點餃子。請爺和奶吃,爺和奶又不去,爹和娘讓我端一碗來給爺和奶嚐嚐。”連蔓兒笑着道。

“咋就送一碗來,這夠誰吃的?”何氏在炕梢的桌上,眼睛盯在那一碗餃子上,不滿地道。

連蔓兒暗自好笑,已經說清楚了就是給連老爺子和周氏的,現在連老爺子和周氏都沒,哪有何氏的地方。她因此也不接話,只笑嘻嘻地看着連老爺子。

“你還想夠誰吃?”連老爺子掃了何氏一眼,訓斥道,轉臉又對連蔓兒和顏悅色道,“你們剛分出去,日子過的緊巴,好不容易包點餃子,還送啥送,爺不吃,你拿,和小七分着吃吧。”

“爺,我們過的咋不容易,只要爺和奶不嫌棄,有我們吃的,就有孝敬爺和奶的。”連蔓兒笑道,“爺,你嚐嚐,看好不好吃。”

四房用油梭子包了餃子,先是連守信來請他和周氏,現在連蔓兒又說出這樣孝順貼心的話來,連老爺子心裡非常受用。他也就不再推讓,夾了一個餃子放進嘴裡,吃過後就連聲說好吃。

“娘說爺和奶年紀大了,特意把面和的軟和些。我告訴我娘,爺誇餃子包的好吃那。”連蔓兒就笑着從上房出來了。

連蔓兒回到西廂房,就將連老爺子的話告訴了張氏和連守信。

“你爺是個懂禮的人。”張氏就道,“快上炕吃餃子吧,就等着你了。”

原來一家人都沒動筷子,就等着連蔓兒一起吃餃子。還是的家人好啊,連蔓兒心中因爲何氏而有的那一點不快,即刻就煙消雲散了。

吃完了飯,連蔓兒和連枝兒正在收拾收拾桌子,小七飛快地從門口跑。

“二伯孃帶着六哥,好像往咱們這來了。”

連蔓兒心中一動,一面讓小七去想法子攔一攔何氏,一邊和連枝兒加緊收拾,碗筷都不要緊,那剩下的餃子可的先收起來。

小七去攔何氏,不過是拖延了一點點的,但好在兩個手腳都快,等何氏帶着六郎進來的時候,飯桌上就只剩下一些空碗了。

何氏睜大了眼睛,四下踅摸了一遍,啥也沒,就拉着六郎在炕沿上坐了下來。

“他四嬸,你們今天包的餃子可真好吃。”何氏開口就道。

連蔓兒心想,看來是送的餃子,連老爺子不肯吃獨食,分給大家吃了。

“就是熬油剩下的一點油梭子,有啥好吃的。”張氏老實地道。

“咋不好吃,咱家都有半年沒吃餃子了。就是少了點,一個人分一個都不夠的,還沒嚐出滋味那,就沒了。他四嬸啊,我看見蔓兒摘了兩個倭瓜,你們包了不少餃子吧,也吃不了,就拿出一碗來,賞給你找個侄兒吃吧,你看把他饞的。”何氏就把六郎推了出來。

張氏不愛聽何氏的話,但是她看着六郎就心軟。

“蔓兒,你看還有沒有餃子,有的話就給六郎。”張氏向連蔓兒道。

張氏脾氣綿軟,愛面子,碰到何氏這樣沒臉沒皮的,只能吃虧。好在張氏還問連蔓兒的意見。

連蔓兒心中生氣,如果說是給六郎幾個餃子倒沒,但是她不能慣下何氏的這個脾氣,否則以後就沒個安寧。

“娘,哪還有餃子啊,就那麼點,爲了省出來孝敬爺和奶,我和小七都沒吃飽。”連蔓兒就埋怨張氏。

張氏當然還有餃子,但是連蔓兒這麼說,她總不能當着外人的面折了孩子的面子。

“她二伯孃,你看這……”張氏就有點歉意地看着何氏。

張氏這樣,何氏就覺得她逮住理了。

“她四嬸啊,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人啊,咋一分家,就這麼狠心了,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就忍心讓我們看着……”何氏巴拉巴拉地道。

“二伯孃,你說的話,叫做我娘心狠。”連蔓兒立刻沉下臉,“二伯孃你纔是真心狠的。六郎是你親,你真疼,有錢買幾兩銀子的杭粉往臉上擦,足夠買上半扇豬肉,讓六郎吃個夠。”

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何氏擦的雪白的臉上。

“哎呦,你這個孩子,你還管我擦不擦粉。”

“二伯孃,你擦不擦粉我不管,就不六郎幾個心裡咋想你。還有,我娘沒招你沒惹你,你沒事編排我娘,我們這不歡迎你。”

連蔓兒抓起把笤帚,開始掃炕。

“她四嬸,你還不管管蔓兒……”何氏只好站起來,卻不肯善罷甘休。

“二伯孃,你這杭粉花了多少錢,奶一定很想。”連蔓兒不冷不熱地道。

何氏頓時沒了氣勢,氣哼哼地拉着六郎走了。

“蔓兒你這個脾氣,……可把她給得罪了。”張氏道。

“怕得罪她,我們就不用過日子了。這是她找的,要不得罪她,也容易,咱把的肉割了給她吃,就怕人家吃完抹抹嘴,還說咱的肉羶。”連蔓兒道。

“娘,我看對二伯孃這樣的人,就得像蔓兒這樣對付。”連枝兒表示支持連蔓兒。

“對,不能慣着她這個脾氣。”五郎道。

“以後這樣的事,都交給我們吧,娘你就別管了。”連蔓兒道。

……

秋高氣爽,連家收進來的高粱、糜子、花生都已經曬的乾乾的了,連老爺子決定開始打場,和村中的人商量定了,用的是村頭那個打穀場,這個打穀場是三十里營子的人公有的,大家協商輪流使用。

先打高粱。將高粱一車車地運到打穀場上,將高粱捆打開,均勻地鋪在地上,然後就要用石碾子來回碾壓,讓高粱粒從穗上脫落,同時將高粱殼脫掉。石碾子有二百斤的,一百斤的,最輕的也有五十斤,越重的碾子一次碾壓過的面積也越大。家裡有牛馬的,就用牛馬拉着碾子轉圈,沒有牛馬的人家,就要用人力。

連家就是用人力,這絕對是個力氣活,也是分爲幾個人一組來做。

這是打場,接下來還有一道工序叫做揚場。

脫粒後的高粱和高粱殼是混在一起的,沒有辦法一粒粒的分開,就要藉助風,來將比較輕的高粱殼和比較重的高粱粒分開。

揚場的工具是木杴,相對於打場,揚場就是技術活。

連家揚場揚的最好的是連老爺子和連守信,因此連守信不用去拉碾子,只和連老爺子揚場。連守信手持木杴撮起高粱粒,迎着風高高地揚起,要力圖將高粱粒灑出一個薄薄的扇面,然後那風的力量就將高粱殼、灰土等雜物與高粱粒分開,落在地下後,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堆。

這個活很髒,因爲稍有不,或是風向稍微改變,就將高粱殼和灰塵吹的人滿身滿臉。爲了幹這個活,連守信戴了張氏用粗布縫的帽子,叫做風帽,這種帽子不僅能包住頭,同時下面還是家常的,很像小孩的圍嘴,將脖子也護的嚴嚴實實,不僅能防止高粱殼、灰塵弄髒頭髮,還能防止這些從領口進到衣服裡。

連蔓兒、連枝兒和五郎在旁邊打下手,負責將高粱粒用鐵鍬收進麻袋裡。

還有幾戶別的人家也在打穀場上幹活,趁着歇息的時候,春燕和春妮兩跑和連蔓兒。

“蔓兒,你家拿野葡萄釀酒啊?”春燕就問連蔓兒。

鄉村中是沒有秘密和隱私的。

“是啊。”連蔓兒痛快地承認。

“真能釀出酒來?”春妮就問。

“應該能吧。”連蔓兒模棱兩可道。其實她心中是很肯定的,因爲前世每到秋天,她家裡都會買上許多葡萄釀酒,幾乎從來沒有失敗過。

“西村的何老六家,不知從哪弄了好多野葡萄,說是要釀酒。”春燕神秘兮兮地道。

“那不是六郎老舅家?”連枝兒吃驚道。

“還說是你們家釀酒,是跟他們學的。”春妮道。

“他們胡說,一定是二伯孃和四郎偷學了咱們的,教給他老舅了。”五郎怒道,“我告訴爺去。”

“哥,你別去。”連蔓兒攔住五郎。

“蔓兒,爲啥不讓我去。”五郎問。

“去了也沒用,爺還能把人家的沒收了?”連蔓兒道。

就是現在去跟連老爺子告狀,也改變不了事實。而且,她很肯定,加白糖拿道工序,何氏他們根本就不。不加白糖釀出來的酒,不僅口味差,而且根本就無法長保存。

“我不甘心。”五郎道。

“哥,你等着瞧,他們釀酒,賺不了錢,卻能幫咱賺一大筆錢。”連蔓兒小聲對五郎道。

五郎吃驚。

連蔓兒就嘻嘻地笑,不肯再說下去。

“有馬車進村了”春妮突然喊。

連蔓兒擡起頭,果然看見兩輛馬車朝村口跑來。

“好像是你家連花兒了。”

是 由】.!!!

第729章 彩禮第510章 初秋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92章 鬥法第22章 雞蛋風波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40章 甜杆第916章 弄巧成拙第549章 鄰里第928章 巧遇第282章 來意不明第972章 親疏第89章 韭菜花第659章 喜事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764章 人比人第67章 四郎告密第858章 功成第65章 拾穀穗第858章 功成第250章 湊錢第969章 厲害第318章 翻身第647章 風景第587章 再置產第568章 拜年第522章 原委第734章 相媳婦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327章 因果第210章 考較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483章 欣欣向榮第875章 弔客第806章 今昔第300章 馬蘭花開第705章 嫁妝風波第77章 夜半尋人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993章 證據確鑿第858章 功成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118章 害人反害己第523章 認清現實第640章 用意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528章 探望第233章 糞肥第525章 多事之秋第851章 擔心第928章 巧遇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708章 說理第927章 整治第590章 打擊第132章 連葉兒PK 連花兒第869章 垂危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955章 一鼓作氣第171章 小飯館番外一幾年後第199章 一戰成名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209章 新婦第646章 新雨第361章 惠及第964章 心疼第362章 要第599章 試探第293章 關注第738章 時機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123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321章 真假難辨第822章 微妙了第323章 遮醜第518章 罪名第186章 吐血第543章 分歧第987章 陰謀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397章 賞月說古第844章 反目第487章 小荷第121章 那麼巧第90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295章 緣由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458章 冬末第555章 嫌疑人第689章 夾板氣第342章 金玉米第48章 救命第804章 身孕
第729章 彩禮第510章 初秋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92章 鬥法第22章 雞蛋風波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40章 甜杆第916章 弄巧成拙第549章 鄰里第928章 巧遇第282章 來意不明第972章 親疏第89章 韭菜花第659章 喜事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764章 人比人第67章 四郎告密第858章 功成第65章 拾穀穗第858章 功成第250章 湊錢第969章 厲害第318章 翻身第647章 風景第587章 再置產第568章 拜年第522章 原委第734章 相媳婦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327章 因果第210章 考較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483章 欣欣向榮第875章 弔客第806章 今昔第300章 馬蘭花開第705章 嫁妝風波第77章 夜半尋人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993章 證據確鑿第858章 功成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118章 害人反害己第523章 認清現實第640章 用意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528章 探望第233章 糞肥第525章 多事之秋第851章 擔心第928章 巧遇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708章 說理第927章 整治第590章 打擊第132章 連葉兒PK 連花兒第869章 垂危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955章 一鼓作氣第171章 小飯館番外一幾年後第199章 一戰成名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209章 新婦第646章 新雨第361章 惠及第964章 心疼第362章 要第599章 試探第293章 關注第738章 時機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123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321章 真假難辨第822章 微妙了第323章 遮醜第518章 罪名第186章 吐血第543章 分歧第987章 陰謀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397章 賞月說古第844章 反目第487章 小荷第121章 那麼巧第90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295章 緣由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458章 冬末第555章 嫌疑人第689章 夾板氣第342章 金玉米第48章 救命第804章 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