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鴻雁

小七已經走了幾天,轉眼就臨近八月十五。顯然,今年的中秋,五郎和小七都是趕不及回來團圓了。連守信和張氏不免都有些悵惘,不過兩個人也都明白,這是沒辦法的事。而且,這還是頂頂好的事情,是別人家燒香拜佛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好男兒志在四方,總是將孩子們拴在身邊,雖是能享盡天倫之樂,但也束縛了孩子們的翅膀。連家如今還在創業的階段,而不是守成,不能夠就此停步安享富貴。

連守信依舊監管着各處莊子上的事情,連蔓兒和張氏則如同往年一樣,細心地安排着各處的節禮。

首先是幾處親戚家裡的,連家老宅,張氏的孃家,再有就是吳家、鄭家等,然後就是同縣同鄉幾戶有來往是仕宦、鄉紳,比如王舉人家還有王太醫家,還有五郎來往的一些讀書人,縣衙裡各處也要打點,再有,就是府城裡包括沈家在內的幾個府上。

幾年下來,這些節禮也都有了定例,只有少數幾家略做添減,因此準備起來不過是瑣碎些,倒也並不犯難。

這邊打發人各處去送節禮,每天也不斷有節禮送到,要安排招待、打發回帖,連蔓兒每天經管這些事情,幾乎沒有片刻的閒時。

“這就是越到年節越忙啊……”這天晚間,吃過了飯,一家三口在廊上閒坐,說起近日的安排來,連蔓兒就感慨着笑道。而且是日子過的越大,越忙碌。

“這個八月節。估計就咱們三口人過了。”連守信就道,“蔓兒,咱咋過啊?”

“那咱就平平常常的過吧。戲啊什麼的就先別請了。”連蔓兒想了想,就道,“等我哥和小七他們回來,到時候再熱鬧吧。”

如今逢年過節,連蔓兒家都會請了戲班子、雜耍班子等來搭臺唱戲,依舊是在御賜牌樓底下,請三十里營子以及鄰近村屯的鄉親們來一起熱鬧。

不過今年。因爲估算着五郎和小七很快就會回來,連蔓兒就想,乾脆到時候再請戲班子來熱鬧熱鬧好了。

連家最愛這個熱鬧。最愛聽戲的人是張氏。

“那行,咱就再等幾天,先安安靜靜地過這個節。”張氏就道。

不管怎樣,過節這件事情在一家人的心目中。是絕沒有五郎和小七參加考試的事情重要的。

八月十三。府城沈家派了人來。

如今的娘娘廟已經請了高僧住持,雖總體上算做是沈家的家廟,不過因有旨意,每個月也有幾天對外開放,接待香客。按照節令,娘娘廟也會做一些法式,施粥施藥等。

因建築恢弘,裝飾精美。再加上皇家的名頭,娘娘廟的香火極盛。而更有傳說。娘娘廟的菩薩非常靈驗。這樣,其香火就更盛了。每到娘娘廟開放的日子,香客們幾乎摩肩接踵,從山腳下到廟門前形成一道不間斷的長龍。

每年,沈家都會派人對娘娘廟和念園進行維護、修繕。四時年節,也會有沈家的人帶人來上香。

這個時候,錦陽縣內一衆官員並仕宦、鄉紳等,都會隨行伺候。

連守信如今身上有個從七品的功名,自然也穿戴了,按序排班地跟着去燒香,張氏帶着連蔓兒也與衆女眷們一起,都去娘娘廟裡進香參拜。

一番禮儀下來,沈家又在廟內安排了素齋,衆人同領了齋飯,直到未末時分,才散了出來。

回到家中,連蔓兒三口人剛在廳中坐定,正要商議事情,就見外面管事的人進來稟報。

“……跟着六爺的張千戶來了,在外面求見。……說是六爺從邊城打發回來的。”管事的稟報道,並遞了拜帖上來。

管事嘴裡的六爺,指的是沈六無疑。在連家,大家這麼稱呼的,也只有沈六。

小丫頭接了帖子遞給吉祥,吉祥這才又將帖子呈給了連蔓兒。

連蔓兒忙打開看了,見正是張千戶的拜帖。張千戶是沈六的心腹,曾來過連家數次,是連家比較熟悉的。這兩年,他又奉沈六的命令來過幾回,因此,連守信和張氏聽說他來了,並不吃驚。

“剛纔遠遠地瞅見了,不方便說話。要不,我也正想打發人看他有沒有空,請過來說說話。”連守信就道。

“趕緊請進來。”連蔓兒就道。

管事的下去,一會工夫,就親自領着張千戶走了進來。連守信忙迎上去見禮,張氏和連蔓兒也不迴避,大家相互見禮畢,這才分賓主落座。

這兩年,張千戶在沈六手下極受重用,看他舉手投足又比原先還幹練老成了。

“……六爺在邊城有事情絆住了腳,八月節回不來,打發我回家送東西,隨同來廟裡燒香。……還有一些邊城的土產,六爺特意吩咐我送到這裡。”張千戶說着,就遞過一張禮單來。

“……六爺這是太客氣了,……又麻煩千戶大人跑這一趟……”連守信忙就道。

禮單依舊是送到了連蔓兒的手上,連蔓兒打開看了,見裡面果然是些邊城的特產,什麼榛果若干斤,松子若干斤、栗子若干斤,還有一種蘋果,比一般的蘋果略小,味道酸甜,是邊城所特有的,其餘還有狍子幹、鹿脯、魚乾等,也都是邊城的特產,其他地方或者沒有,或者即便有,也不如邊城的鮮美。

如今連家與沈家四時年節都有禮物往來,連家的節禮已經送去了府城,沈家回的節禮因爲五郎和小七在府城裡,就送去了那邊松樹衚衕的宅子上。

而這一份,是沈六另外特別送的。沒說是節禮,就是打發人回來有事,順便捎上這麼一些土特產。

沈六這麼做,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幾年,連沈兩家來往越發的密切,沈六有時候也會專門打發人來,大家已經習以爲常。

連蔓兒看着禮單,心裡已經在想,要準備些什麼東西,一同勞煩張千戶給沈六帶回去了。

“六爺過節不回來了,年前可還能回來?”連蔓兒就問張千戶道。

“估計九月初才能得空回來一趟,再有年前還要進京……”張千戶忙答道。

“哦……”連蔓兒哦了一聲。沈六的位置並不是好坐的,這一年到頭百事纏身,難得有閒。

“六爺還捎了個帖子給這裡的五爺。”張千戶說着話,又從袖中仔細地拿出一個信封來。

這信封封着的帖子,自然也是遞到了連蔓兒的手上。

連蔓兒接了帖子,並沒有立刻開看。五郎如今就在府城,剛纔聽張千戶說,分明他從邊城回來就先到府城落腳,才隨同沈家的人來了三十里營子。那麼給五郎的帖子,如何又送到了這。在府城的時候忘記了?

連蔓兒就不看帖子,而是收了起來。

“等我五哥回來,給他看。”連蔓兒就說了一句。

張氏和連蔓兒又問了幾句沈六的安好,就從前廳出來,留連守信和張千戶說話。

母女倆到了後院,就忙着安排晚飯,一會肯定要留張千戶吃晚飯,連蔓兒又叫了管事的進來,問跟張千戶來的有幾個人,也另外準備酒席好好招待。

接着,孃兒兩個又商量要給沈六帶回去些什麼東西,還有給張千戶的謝銀和謝禮,隨同張千戶來的幾個每個人也都有紅封和賞賜。

將這些都安排妥了,連蔓兒纔回到自己的屋子。她坐下想了想,還是將沈六的帖子拿出來,用剪刀將封口裁開,從裡面取出一份長箋來。

沈六所用的信箋也是特製的,不過不同於沈謹的那些浣花小箋,沈六的信箋自然全無脂粉氣,而且顯然工藝更加精細高超。淺金與淡青交織的淡淡的暗紋,信箋上還散發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這種紙,只有沈六有,據說有專門的工匠,就專門爲他製造這種紙。

這樣的信箋,可以說,就是代表沈六的一種防僞標識。

信箋上的字跡,連蔓兒也並不陌生,正是沈六親筆所寫。

信箋上擡頭的地方沒有寫字,只有兩個墨點,下面第一句,便是見字如晤。

信寫的一如沈六平時的爲人行事,極利落乾脆,略略幾個字,說了他現在的情形,又說了九月初將會回到府城的話,說是到時候就可見面等語。末尾,還提了一句,說是上次張氏上次送去的衣物他很喜歡。

連蔓兒將信看完了,坐着呆了一會,就將信放入梳妝匣內收了起來。

今年,家裡又準備了一些冬衣和禦寒之物打算要送去邊城,看來,可以將其中一些提前讓張千戶捎回去了,連蔓兒想。

晚上,由曲先生作陪,張千戶在連家吃了晚飯,第二天,張千戶就跟了沈家的衆人離開了。沈家衆人是回府城,張千戶則將在半路與他們分開,直接回邊城向沈六覆命。

八月十五,連蔓兒一家三口,另外又請了曲先生一同吃的晌午飯。因爲過節,這兩天學堂裡已經放了假,另外一位先生並賬房先生都回家過節去了,小龍和小虎也被張慶年接回家去過節,只有曲先生留了下來。

雖然沒有大操辦,不過到了晚上,連家還是請了人,到荷塘邊賞月。

求粉紅。(未完待續。。)

第250章 湊錢第195章 孝心第320章 攀扯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514章 水漲船高第40章 甜杆第817章 老親第966章 以退爲進第745章 換屋第791章 有禮有節第364章 威脅第202章 拆骨肉第1010章 不一樣的年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904章 人物兩非第836章 鞋樣子第947章 和睦第427章 逆襲第643章 靈機一動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658章 表禮第159章 雜貨鋪第635章 禍源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484章 春夏之交第799章 初二第112章 阻礙第148章 買家第836章 鞋樣子第733章 迫不及待第498章 吃驚第219章 休媳第662章 壽材第155章 喪事第526章 責問第560章 不要錢第168章 自作自受第872章 戴孝第542章 暖冬第467章 回太倉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733章 迫不及待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647章 風景第10章 包子第944章 說服第548章 雪後第910章 連芽兒第360章 威望第957章 駁斥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781章 人情第438章 孝子第34章 打擊第844章 反目第406章 厚禮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1014章 大聘第217章 丁香風波第721章 矛盾第619章 心涼第397章 賞月說古第943章 分歧番外六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393章 吃貨第15章 挖野菜第1009章 不得已第75章 賺錢的點子第257章 種菜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24章 賠禮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688章 和睦第514章 水漲船高第932章 約定第746章 冬寒第284章 不省心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556章 賊贓第54章 分家番外六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849章 背後言第627章 厚贈第505章 午後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799章 初二第638章 抉擇第746章 冬寒第1章 重生第326章 各懷心思第237章 亂鬥第463章 壓服第745章 換屋第18章 王家藥鋪第210章 考較
第250章 湊錢第195章 孝心第320章 攀扯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514章 水漲船高第40章 甜杆第817章 老親第966章 以退爲進第745章 換屋第791章 有禮有節第364章 威脅第202章 拆骨肉第1010章 不一樣的年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904章 人物兩非第836章 鞋樣子第947章 和睦第427章 逆襲第643章 靈機一動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658章 表禮第159章 雜貨鋪第635章 禍源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484章 春夏之交第799章 初二第112章 阻礙第148章 買家第836章 鞋樣子第733章 迫不及待第498章 吃驚第219章 休媳第662章 壽材第155章 喪事第526章 責問第560章 不要錢第168章 自作自受第872章 戴孝第542章 暖冬第467章 回太倉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733章 迫不及待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647章 風景第10章 包子第944章 說服第548章 雪後第910章 連芽兒第360章 威望第957章 駁斥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781章 人情第438章 孝子第34章 打擊第844章 反目第406章 厚禮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1014章 大聘第217章 丁香風波第721章 矛盾第619章 心涼第397章 賞月說古第943章 分歧番外六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393章 吃貨第15章 挖野菜第1009章 不得已第75章 賺錢的點子第257章 種菜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24章 賠禮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688章 和睦第514章 水漲船高第932章 約定第746章 冬寒第284章 不省心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556章 賊贓第54章 分家番外六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849章 背後言第627章 厚贈第505章 午後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799章 初二第638章 抉擇第746章 冬寒第1章 重生第326章 各懷心思第237章 亂鬥第463章 壓服第745章 換屋第18章 王家藥鋪第210章 考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