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釀酒

見他出來時滿臉喜意,其他三人都頗爲好奇地望着他。

“等事成了再跟你們說。”張小柳不想讓他們跟着白‘激’動,還是得回去做出成果再說。桃金娘酒只需十天就能釀好,回去之後開始做,剛好能趕上霍掌櫃來拿貨的時候。只是要釀三十壇酒的話,家裡的豆稔肯定不夠,還得讓他們再去摘些才行。

想到這裡,他豪氣的一揮手,道:“酒已經打好了,我們再隨便逛逛吧!”

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雖然只是個小城鎮,可是也不乏商販把別處的新奇玩意兒帶了回來。小松得了他的話,歡呼一聲,好像脫繮的野馬一樣飛跑了出去。他早就見到對面有個貨郎挑的擔子上有許多好玩的東西,有拳頭大小掛着彩珠流蘇的小鼓,輕輕晃動就會咚咚咚地響起來;有繡着福字的彩‘色’荷包,長長的掛繩能夠戴在‘胸’前;還有許多內裡不知什麼製成,外面穿着‘毛’茸茸衣物的兔虎等物。

小松最有興趣的就是會叮咚作響的小鼓,從人家的擔子上拿了起來就撥個不停。一個小鼓三文錢,張小柳見他來回晃動玩得不亦樂乎,便付錢給他買了下來。再看小麥的神‘色’,卻是沒看上什麼的樣子。便走走停停,一路見了新鮮好玩的東西就停下來湊湊熱鬧。說起來這麼多次來集上,卻是這日最悠閒。

待走到賣布的鋪子,終於發現他多往裡面了幾眼,張小柳忙拖着他進去,卻見他左右比較只選了些做鞋面用的,想來也不是單單爲了他自己。反而是最後出來時,見他目不轉睛地盯着旁邊一個臨時擺的攤子。

張小柳走過去看,卻是個賣舊書的書攤。

賣書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他原本垂頭坐在一旁,見有人走近慌忙擡起頭來招呼。只是看見過來的是個小哥兒,又有些失望。

“先生,你這些書怎麼賣?”張小柳已經知道,在這裡唯有讀書人和得人尊敬的大夫之流纔會被稱作先生。而這個男子單看衣着打扮,也確實是個讀書人的模樣。也不知出了什麼變故,竟然在這裡賣書。

“小哥兒想要哪一本?”男子雖然看起來失望,依然客客氣氣地搭話。

他這裡的書少說也有三十多本,新舊程度也大不相同。雖然沒學過這裡的字,但因爲都是方塊字,張小柳也能看出一點‘門’道來。

“這本呢?”他指着的是看上去頗新的《賢者xx》,後面兩字張小柳實在辨認不出來,大概就是經典語錄吧。

“這本書是我自己謄寫的,裡面有幾處塗抹,小哥兒要是買回去讓弟弟習字就無妨,這本只收你三十文錢。”男子也十分誠實,拿起書翻了會兒,指着其中幾頁說。他看到站在後面的小松,只以爲他是買給小松的。

張小柳又隨便指着其它幾本問了價錢,都在五十、七十、甚至上百文錢。看來第一本因爲有些瑕疵,所以才便宜些。也不由得咋舌,這時候的書也太貴了些。他隨意翻了翻,方塊字雖然不都認得,但看得出來十分工整,可見也是用了心思謄寫的。無意間擡頭又見小麥果然對着攤子上的書看得專注,心想家裡有書,說不定平時還可以研究研究這裡的字,到時候小松去學堂,也有考他的東西。這麼一想,趕緊掏錢買下來,生怕自己後悔。

幾人最終還是沒有在鎮上多耽擱,主要是走完一遍小松也累了,吃了‘雞’蛋也不覺得餓。小麥幫他拿着書,恨不得揣到懷裡去,當然也不會惦記着吃什麼。張小柳與趙正則商議了下,覺得時間也不太晚,乾脆回去家裡再吃。路口處張五叔的牛車這時候早就走了,他們四個人便另外請了一輛牛車回去。

“小麥,下午還有人去摘豆稔嗎?”回到家裡已經過了正午,張小柳趕緊淘米放入鍋裡蒸,小麥在一旁燒火。

“有人去,可是家裡的不是吃不完了嗎?我上次就跟他們說不再去了。”

“我們自己吃當然吃不完,不過現在我有其它用處,你下午還是去多摘些吧。”張小柳在腦子裡把釀酒的辦法過了一遍,才與小麥說。

“好啊,那我再去摘些。”小麥滿口答應,也不問他要做什麼用處。

張小柳想了下,若是數量不夠,釀出來的酒味道不足,也不知道會不會受嫌棄,又說:“李實不是經常與你們一起玩嗎?要不你找他一起去吧。”李實是林草兒的第個孩子,年齡與小麥相仿,偶爾也會在村裡一起玩。

“他前幾天好像都沒有去,他們家也夠吃了吧?”小麥有些遲疑地說。

“那你等我先去一趟他們家回來再說,等太陽弱些再去。”張小柳一直擔心他們中暑,午時末到未時這個時間段都嚴禁他們在太陽下幹活,更別提上山去。

小麥自然答應了,只要張小柳開了口,只怕要他立即去都是可以的,更不要說是因爲心疼他才特意囑咐他晚點出‘門’。

午飯也十分簡單,張小柳打了個蛋‘花’湯泡飯,又炒了個青菜將就應付過去就算了。吃過飯,他又往林草兒家去。幾天過去,他也不知道小六的事最後商議得如何。不過並沒有聽到村裡有什麼傳言,想來還是沒有送走的,否則也不會這般平靜。

這裡也沒有遮陽傘,他戴着大草帽走沒多遠就出了一身汗。待到了草兒麼麼家,發現他家大‘門’卻是敞開着,一家人正圍着小桌子在‘門’廳裡吃飯。大概也是熱得厲害,貪圖‘門’外吹進去的涼風。

李嬤嬤坐的主位對着‘門’,一下子就看到了他。

“柳哥兒,吃過飯了沒有?大娃,快去添個碗。”

他們家的桌子也不大,除了小六被林草兒抱着,其他幾個小的都是捧着木碗在下邊吃的。外面牆根下還趴着兩隻母‘雞’,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送來那兩隻。

“李嬤嬤,我已經吃過了,你讓阿康哥別忙了。”張小柳連忙擺擺手,沒想到他們家吃午飯也這麼晚,竟然是踏着人家的飯點來了。

“吃了也再添一口吧?今兒中午煮的是大米飯可香呢!”李嬤嬤不聽,示意李康去給他盛飯。

“我真的剛吃完就出來了,吃不下呢!”張小柳望了一眼桌面,果然是沒怎麼摻其他東西的大米飯,還有一大盤蘿蔔乾,一盤青菜。

推託了一番,李嬤嬤纔不再往他手裡塞碗。林草兒看他得了空才問:“柳哥兒,過來是有什麼事吧?”

“是這樣,我想要些豆稔,想問問小實有沒有空,讓他跟小麥一起去。”既然那霍掌櫃說桃金娘酒能補身子,他也想如果多釀了可以送些給草兒麼麼,只是現在時間緊,恐怕也要讓他們幫忙摘點豆稔。

“小實在家裡也沒什麼事,就讓他跟你們去吧。”李聲聽了,很乾脆應了下來,又說:“豆稔吃多了可不好,他摘了多少你全拿去,就是要幫我看着他,別讓他再吃了。”

“小實這麼乖,李聲叔說了他肯定聽話。”張小柳答應下來,朝李實說:“也不用急,再過一個時辰纔去。一會兒你去我家裡叫上小麥就行。”

他生怕再打擾人家吃飯,連忙告辭離開。林草兒叫住他,將小六放在李聲身上就追了出來。

“草兒麼麼,還有什麼事嗎?”張小柳忙停下來問他。

“柳哥兒,你那日怎麼送了兩隻正在生蛋的母‘雞’過來?”林草兒說話有些氣喘,眼睛下面也帶着浮腫。

“家裡有好幾只都在生蛋呢,草兒麼麼就別計較這件事了,快些回去吃飯吧!”張小柳看他氣‘色’也不怎麼好,家裡的‘雞’肯定也不捨得殺來吃了。

“那麼麼就謝謝你了……幫你們做那點事,連一籃子‘雞’蛋都不值得呢……”林草兒也十分不好意思,有兩隻母‘雞’能給孩子改善不少,就是自家佔了大便宜了。

“我當時跟李聲叔說的時候,它們還是隻值幾文錢的小‘雞’仔呢,也沒想到能真長到這麼大。”

林草兒微微點頭,臉上神‘色’有些猶豫,最後還是說:“柳哥兒,小六的事是他爹一時糊塗,他說過再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了,你也把這件事忘了吧。”要把自家的孩子送出去,無論是被別人聽到還是孩子長大自己知道了,都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雖然知道張小柳是個穩重的,他還是追出來說。

“那就好,草兒麼麼放心,哪裡有人會胡說八道。”張小柳聽了十分歡喜,想起自己要釀的酒,也稍微透‘露’了點兒:“我找小實去摘豆稔,是想試試能不能釀出酒來。我今天在集上看到了,買這個酒的人可多哩!”

林草兒果然大吃一驚:“這個東西能釀酒?柳哥兒,你怎麼會做這些?”

“我也只是以前聽說過,所以要先試試。”張小柳含糊說道。

“那行,反正這個山上摘來的。我讓他二哥也跟你們去吧,能多摘些。”

張小柳哪裡好意思用別人家的正經勞動力,但是一想多個人,說不定下午摘的就夠用了。到時候桃金娘酒賣出去,也可以給點錢補償他們,便改了主意說:“好,那下午讓他們先到我家裡來。”

林草兒見他答應了,才折了回家。張小柳一邊計算着要用多大的陶缸,一邊往大順麼麼家去買些糯米。

大順麼麼家因爲預備了年底要給富來成親請酒席,上半年就種了不少糯米稻。一般人家種糯米稻的不多,有需要的時候也會從他家買些。桃金娘只能靠着糯米發酵一起做成酒,否則無法發酵的。

有三四個孩子一起上山收穫果然多,這天下午張小柳就將摘回來的豆稔全部洗乾淨晾着,第二天和糯米一起放入鍋裡蒸。等飯蒸熟時全部裝起放涼,買來的酒麴溶了水均勻澆在米飯上,然後將米飯和豆稔一起倒入缸裡。

爲了保證釀出來的酒口感醇厚,釀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是不能沾上油腥,二是入了缸之後要保證溫度不能太低。不過這時候正是夏天,溫度倒是夠的。張小柳只將兩個大缸用木蓋子密實蓋好,在上面鋪了一層稻草以防被不小心打開。

………………………………

將豆稔和糯米放去釀酒後,第二日就是小麥的生日。他自己可能也並不記得,和往常一樣早早起了喂‘雞’,把‘雞’蛋撿了放到籃子裡。

張小柳照着這裡的習俗,用紅紙包了八枚硬幣遞給他,見他一副茫然的表情才笑道:“你連自己的生辰都不記得了?過了今天就是九歲了,希望你這一年健康平安。”

“謝謝哥哥。”小麥這才反應過來,忙接了過來說。

雖然因爲路程太遠不可能再去買葷菜,但是張小柳也早有安排。他前一天晚上就泡了一升半的黃豆,現在正適合拿去磨豆漿。

小松想從哥哥手裡拿了銅板來玩,趙正則去了山上砍柴,張小柳就讓小麥留着看家,自己提着木桶去磨豆漿。

家裡沒有做豆腐的工具,他昨日買糯米的時候就與大順麼麼說好,磨好豆漿之後到他家去做,再把豆腐拿回家。大順麼麼家剛請木匠新做了兩套,正好等兒子娶親以後有新傢伙用。

做豆腐並不是什麼難事兒,就是費些時間。新磨出來的豆漿煮開,在木桶裡套個隔豆渣的粗布袋,把豆漿倒入布袋子裡然後漏出到木桶裡。濾過渣的豆漿加井水煮開,便是集上人家賣的白豆漿。這時候要靠有經驗的人,在空桶或者缸里加一碗水和着適量石膏打勻,把煮好的豆漿衝下去,再靜置三刻鐘,就做成了滑嫩的豆腐腦。最後在方正的豆腐框裡鋪好專‘門’做豆腐的帕子,在上面壓塊石頭把水擠幹,豆腐也就做成了。

張小柳認真看了一遍,心想過幾日也去找木匠做一套。一升半黃豆能夠做成這麼多豆腐,還是‘挺’耐吃的。

中午便做了道小蔥拌豆腐,下午將剩下的豆腐一半煎了泡在鹽水裡保存,一半放着做豆腐‘乳’。張小柳沒有另外準備禮物,反而是趙正則給他送了個桃核磨成的小兔子。孩子的生日畢竟不能‘弄’得太熱鬧,也就這般意思着過去了。

蒸糯米飯用酒麴發酒的方式是最快的,第一二天還不見什麼特別,第三天起來就聞見半間屋子都飄着淡淡的酒香。張小柳使勁嗅了嗅,糯米香中帶着甜意,看來酒已經成了一半,心頭總算有了些賺錢的踏實感。

“哥哥,這樣真的能釀出酒來嗎?”小麥跟在他身後,好奇地問。前天他們除了幫忙燒火,從蒸米到將糯米飯裝缸,全都是張小柳一人完成的。

“當然可以,酒都是這麼釀的。”張小柳笑着看了他一眼:“難道你不相信哥哥的手藝?”

“我當然相信哥哥。”小麥對哥哥素來崇拜得很,連忙否認。

“相信就行,明天就給你嚐嚐酒是什麼味道。”張小柳這時候已經是自信滿滿,捏了捏他的臉說。

“不用了,哥哥不是要拿去賣嗎?”昨天爲了防止有人擅自開蓋壞了他的酒,張小柳已經跟他們說了這兩缸東西釀出來的酒是要拿去賣的,誰要是動了,仔細一年也沒錢買‘肉’吃。

“給你喝一口也不耽誤賣錢。”若按正常的出酒量,這兩缸酒裝滿三十個小罈子應該還能剩下點。賣完了酒也還有酒醩,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撈了喂‘雞’。

小麥這才放下心來,說:“那我嘗一口就好。”

張小柳見他手裡還拿着那本書,便問:“小麥,你想去跟先生唸書嗎?”

小麥聽了他的話,微微搖了搖頭。

“你不是‘挺’喜歡這本書的嗎?爲什麼不想去?”張小柳有些奇怪地問,他是知道小麥沒認過半個字的,看他最近的表現,卻對書情有獨鍾。

“唸書要‘交’束脩,還要買筆墨紙硯,太費錢了。”

“我只問你想不想去,可不用你管束脩的事。”張小柳先前只覺得小麥的年紀讀書也稍大了,反而小松更適合些。但是若認真比較起來,小松的‘性’子太野,遠遠比不上小麥。再說,即使是在□□,七歲也才入小學一年級,小麥即使大兩歲,認些字也無礙。

“不想去。”小麥眼神掙扎了下,輕聲說了句,然後走了出去。

村裡的學堂,雖然多半是有些學識的秀才在掌教,但是也懂得因時制宜的道理,一年兩度農忙時候都給學童放假。所以有意讓孩子唸書的,都會在開‘春’後或者夏種之後送去。若是孩子學有所成,先生也會推薦他去鎮上跟着別的先生學個一年半載,再去參加考試。

張小柳既然記起了這事,覺得上學這件事遲不如早,便要去五叔家裡問問。五叔是與阿強叔公住在一塊的,他想起那時阿強叔公幫忙解了圍,後來也沒再去特意感謝過,便挑了十來個‘雞’蛋拎着去了。

到了他們家,阿強叔公果然還在院子裡坐着。看見張小柳進來,眯起眼打量了會兒,也還記得他。

“阿強叔公,還在曬太陽呀?”這時候不過□□點,正是曬太陽的好時候。張小柳也不過是隨口打招呼,誰知阿強叔公竟然一本正經地點了點頭。

“來找你五叔嗎?”阿強叔公指了指屋內,道:“你五叔下田了,只有你五麼麼在家裡。”

“我就是來看看您。”張小柳也不好意思直接奔着自己的事去,乾脆站在他身邊與他說話。

“我一個老頭子有啥好看的,你沒事就多去田裡看看,把家裡田裡‘弄’好了比什麼都好。”阿強叔公打了個哈欠,依然半閉着眼,右手撐着他的柺杖。

張小柳心想,他倒是夠實在,難怪聽說七十歲的時候還想下田。正絞盡腦汁想着該怎麼說,就看見一個比小麥稍大些的孩子快步走了出來,喊道:“爺爺,我去學堂了。”

他似乎說完了纔看見還有個人在院裡,停了下來說:“哥哥好。”

張小柳微笑着說:“你好。”這麼看過去,他單是長相就比別的孩子斯文些。頭髮整齊的束起,身上穿的也不是一般下田的短打,竟然是一襲淺藍‘色’長袍。

“今天晚了些,快去吧。”阿強叔公睜開眼看了這個孫兒一眼,顯然也十分滿意,和藹地囑咐道。

靈均聽了,這才趕緊出了院子。

“阿強叔公,靈均習了幾年字了呀?”既然張五叔不在家,他也就隨便打聽點。

“三年半了。”所幸說起這個孫兒,阿強叔公還是有些興趣的。見他在旁邊沒有離開的意思,也睜開眼與他說話。

“還是五叔能幹,靈均每月要‘花’的束脩不少吧?”

“一年一兩銀子吧,我也搞不清楚。”

旁敲側擊問了許多消息,張小柳總結了下,若是開‘春’時‘交’一兩銀子,便是一年的束脩。另外逢年過節不論輕重還得給先生送個禮,離得遠中午不能回來吃飯,要麼帶上乾糧去要麼先生家也能提供午飯,按次數‘交’錢就是。零零散散算下來,一年至少也要一兩半銀子。如果計上筆墨紙硯、衣物等東西,這個數恐怕還要翻一倍。

難怪整個村裡也沒幾戶人家送孩子去學堂,這筆錢確實不少了。單單靠田地收成,大部分人家除了自己的口糧,一年到頭也賺不了一兩銀子。

我早上決定要寫完一章纔去吃飯,於是現在餓扁了。。。滾去吃飯!送上第一更。

2 關於桃金娘釀酒,上一章我寫了只能浸泡,這是不對的,可以跟普通的米酒一樣和糯米‘混’在一起釀酒,我把上一章的改過來,不好意思。因爲我們這裡用的都是燒酒浸泡法,但是如果他們用燒酒浸泡,就意味着要買燒酒,沒多少錢賺了,所以還是自己釀吧。這個方法也是對的,網上有三四種方法

3 漲了兩個作收,肯定是你們看我昨天太可憐了#^_^ 謝謝大家支持~早上去羣裡,看見他們在拼“今日戰三萬”,於是我下線了。寫完一千字再上去,他們的討論話題已經是今天還剩下兩萬了,嗯,還有戳心的一句我是時速1500的廢柴(再見,我是時速500的廢柴)

……

以上是中午準備發的。一直到六點都沒有成功。後來本來打算出去吃飯回來再發,誰知八點準備回來的時候家人的車被別人颳了。。。又是打電話給保險又是報警,做完筆錄,回來洗了個澡就是現在了。抱歉。今天兩更合在一起了。看字數就知道沒有忽悠你們哈

第22章 混打第47章 學堂第53章 傢俱第32章 生意第24章 對錯第62章 過渡第35章 收割第42章 打酒第40章 生存第61章 石柱第64章 時光第48章 運道第18章 雨過第62章 過渡第64章 時光第71章 番外第23章 舌戰第57章 新居第15章 上祭第35章 收割第69章 情定第40章 生存第31章 手繩第59章 病癒第45章 成功第26章 漸好第22章 混打第48章 運道第49章 合作第19章 事起第34章 將近第46章 唸書第59章 病癒第44章 賣酒第4章 夫郎第34章 將近第61章 石柱第48章 運道第1章 重生第51章 房子第65章 各事第51章 房子第41章 豆稔第32章 生意第10章 準備第21章 善惡第17章 修繕第50章 養雞第30章 禮物第59章 病癒第39章 雞蛋第27章 農閒第61章 石柱第7章 靈芝第58章 生病第19章 事起第52章 情緒第36章 收完第20章 是非第3章 上山第71章 番外第32章 生意第5章 戶籍第38章 夜聊第27章 農閒第51章 房子第27章 農閒第65章 各事第28章 閒暇第34章 將近第46章 唸書第29章 與28重複入第18章 雨過第57章 新居第22章 混打第9章 花錢第6章 趕集第67章 掛念第44章 賣酒第40章 生存第13章 生活第2章 鄉村第60章 柵欄第11章 春耕第71章 番外第15章 上祭第39章 雞蛋第39章 雞蛋第23章 舌戰第58章 生病第6章 趕集第27章 農閒第8章 換錢第55章 仲秋第61章 石柱第10章 準備第60章 柵欄第11章 春耕第56章 仲秋
第22章 混打第47章 學堂第53章 傢俱第32章 生意第24章 對錯第62章 過渡第35章 收割第42章 打酒第40章 生存第61章 石柱第64章 時光第48章 運道第18章 雨過第62章 過渡第64章 時光第71章 番外第23章 舌戰第57章 新居第15章 上祭第35章 收割第69章 情定第40章 生存第31章 手繩第59章 病癒第45章 成功第26章 漸好第22章 混打第48章 運道第49章 合作第19章 事起第34章 將近第46章 唸書第59章 病癒第44章 賣酒第4章 夫郎第34章 將近第61章 石柱第48章 運道第1章 重生第51章 房子第65章 各事第51章 房子第41章 豆稔第32章 生意第10章 準備第21章 善惡第17章 修繕第50章 養雞第30章 禮物第59章 病癒第39章 雞蛋第27章 農閒第61章 石柱第7章 靈芝第58章 生病第19章 事起第52章 情緒第36章 收完第20章 是非第3章 上山第71章 番外第32章 生意第5章 戶籍第38章 夜聊第27章 農閒第51章 房子第27章 農閒第65章 各事第28章 閒暇第34章 將近第46章 唸書第29章 與28重複入第18章 雨過第57章 新居第22章 混打第9章 花錢第6章 趕集第67章 掛念第44章 賣酒第40章 生存第13章 生活第2章 鄉村第60章 柵欄第11章 春耕第71章 番外第15章 上祭第39章 雞蛋第39章 雞蛋第23章 舌戰第58章 生病第6章 趕集第27章 農閒第8章 換錢第55章 仲秋第61章 石柱第10章 準備第60章 柵欄第11章 春耕第56章 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