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春耕

春耕

林草兒還要照顧家裡的孩子,心頭記掛着張小柳一家送了東西過來,但也不敢久留,說了些話就走了。只是這些話不免勾起張小柳以前生活的一些回憶,又想起無緣的張家爹爹麼麼,心情也覺得低落起來。

不過這種低落很快被忙碌的生活打斷。過了七八天,秧苗就長成了,他們也開始忙活起來。四個人一共只有四畝田地,這在村裡一般人家來說都是極少的了。但因爲勞動力只有兩個半大的孩子,便也不覺得少。

張小柳也是這時候才知道,很多勞動力充足或是日子比較過得去的人家,田地裡都是不用哥兒去做的。他當然沒有這樣的思想,也不放心趙正則自己去幹田裡的活,每天都是兩人一起出門的。

春季這時候只要把作物種下去就成,時間相對也沒有那麼緊張。不過因爲大順麼麼家幫他們育了秧,雖說種子要雙倍還回去,但張小柳心中還是覺得佔了便宜。於是在他們自己還沒插秧之前,先幫大順麼麼家分秧、插秧。

看這裡的氣候,跟他小時候生活的家長差不多,連作物也有許多相同。只是這時候既沒有雜交水稻也沒有現代化肥,稻穀的產量是極低的,所以人們不得不種些產量高的粗糧,否則口糧就不夠了。

分秧、插秧這樣的活兒張小柳都幹過許多年,只是後來離家讀高中大學才手疏了。這時候只看着大順麼麼他們幹活,就能學個九成像了。所謂分秧就是把育在秧田裡的稻苗秧連根拔起來,然後按照一定的距離把它一棵棵插入平整好的水田裡。“插”字用的是十分貼切的,因爲要一手拿着秧,把秧苗一棵棵插入水深齊腳踝處的水田裡。這個活兒可算是農忙時最輕快的活了,只是腰彎得累些,不算太辛苦。

大順麼麼家的田不少,能幹活的人也多。趙大叔和大順麼麼幹活是把好手,他們最大的孩子是個十六歲的小子,叫富來,幹活已經頂得上成人了。第二個孩子也有十四歲,叫貴來,跟在父兄後頭也做得有模有樣。家中還有個小哥兒負責做飯,一點也不浪費人力。

這是張小柳第一次見到趙家的孩子,富來和貴來都與他打了招呼,看起來還挺熱絡。想來兩家住得近,以前肯定也是一起玩的。他怕被人看出不妥,也不敢多說話,挨着趙正則就開始分秧。

“你這孩子總是這麼客氣,不過是多育些秧苗,還得要來幹活。就三畝地,我常常剩得都有那麼多。”大順麼麼見他們來幹活,有點過意不去嘮嘮叨叨地說。這裡的人用的稻種都是自留的,加上這樣分秧是可以每一株秧苗都不浪費,所以一般會多出許多秧苗。

“大順麼麼幫了我們這麼多,我現在有空也不過是幫點小忙。再說我們的地不多,每天上午分秧下午去插上,也用不了幾天。”張小柳笑着說。

其實分秧算不上幫了什麼忙,最多就是讓人家趕點早回家的時間。但對於大順麼麼,他是從心底感激。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少。大順麼麼雖沒給他什麼物質的資助,畢竟他家也快要揭不開鍋了,但是還是盡他所能的幫助了他。

一個下午幹下來,張小柳發現他的活是做得最慢的。別人都把一壟的秧苗分完了,他這裡才做了三分之二左右。倒是趙正則雙手竟然能一起分秧,實在讓人刮目相看,速度快要趕上張大叔了。

在田裡忙活一日也過得極快,等晚上張小柳躺在牀上時,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偏偏插秧又要趕早,只覺得剛躺下去眯上一會兒,又不得不起來了。幸好這段時間的忙碌是短暫的,到第四天時,兩人已經把三畝水田的秧都插下去了。

秧插下去,前面十來天的看顧是極重要的。因爲是連根拔起的秧苗才能種活,要是分秧時不小心把根系拉斷了的插下去也會枯死,這時候就要趁早補上。田裡的水也要維持在合適的程度,多了容易泡爛秧苗,少了又擔心被曬壞。

但這些事畢竟不像插秧那麼搶緊,田地少每天半個時辰也夠看完了。趙正則便攔住不讓張小柳再下田,每日早上挑完水以後就扛着鋤頭去田裡,看得張小柳哭笑不得。他自己卻不是很擔心,現代早已經用上了拋秧,只七歪八扭的散在田裡也能長好,這樣細緻的活更沒什麼問題。即使偶有一些死掉的,三畝地多也不過幾十株。

又過了兩天,村裡田地多的人也插完秧了,這時候旱地便熱鬧起來,大家齊齊開始種黃豆、花生、玉米、紅薯等其他作物。張小柳粗略觀察了下,這裡的人還是種玉米和紅薯最多,這兩樣也是當做主要糧食的東西,很得重視。他自己卻不很喜歡這些東西,只把那剩下的一畝旱田大致均分了,一半種上紅薯和玉米,另一半卻種上了黃豆。

在他看來,黃豆的營養對孩子更好些。而且村裡有個大石磨,平日裡誰家要做豆腐都可以去磨豆子。這樣一來黃豆不僅可以煲湯、發豆芽,還可以磨豆漿做豆腐。不過黃豆的產量並不高,如此種種吃法也未必用得上。

村裡的田是成片連在一起的,一家挨着一家。因爲各家的速度都差不離,最後種旱地時大家都是田挨着田,倒是好不熱鬧。這些日子每天從田邊經過,見到各戶人家都不免要打招呼,張小柳倒也趁此機會把村裡兩百來號人認得臉熟了。只有些常在家裡的哥兒或者跟小松這樣大小的孩子因爲見得少,還認不清。

總的說來,這村裡的人都還算和善,大概也是彼此沒什麼利益衝突。當然也有那些性子小氣的,常能聽到不知爲了什麼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或者總愛挑別人家過不去的事兒說。對着這樣兩個小孩卻是沒什麼能爲難的,只偶爾會有愛鬧的麼麼提起他們兩人的婚事,或是問他們什麼時候辦酒席。

這種明顯的調侃張小柳一般只作聽不懂,或者岔開話題就算了,只有趙正則那個老實孩子常常會鬧得大臉紅還任人打趣。

旱田的作物種起來辛苦些,因爲都要彎着腰用鋤頭整土平地,放上種子和謳好的肥料,最後還要覆上一層土。當然也有好處,旱田是乾的,不像水田泡着水,容易弄髒衣服還多蟲子咬人。

張小柳和趙正則的田地實在太少,像村裡其他過得去的人家若有三四個孩子,即使水田不多也要開荒開上十來畝的旱地,否則現在糧食不夠吃不說,到時候分家就沒田地可分,家境不好的小子也說不上好哥兒。也就是這樣少,他們種的也是黃豆和玉米,相對輕鬆不少。只有紅薯因爲要堆土費事些,兩人合作弄了兩天才完成。

晚上,張小柳坐在牀沿就着豆大的油燈看着手心的水泡,苦着臉。使鋤頭可不是個輕鬆活,尤其是這具身體又小又矮,幹起活來真是有心無力。白天裡他只覺得掌心的水泡被磨得隱隱生痛,原以爲忍忍就過去了。沒想到剛沐浴時才發現水泡不知什麼時候被戳破了,整個手掌四五個水泡現在看起來有些慘不忍睹。

“哥哥,吹吹。”張小松嘴裡吐着口水泡泡,湊上前來。種田時小麥也想去幫忙,被小柳強行按住了。只讓他在家裡看着小松,多與他說話,還要把小雞仔放到屋前的草地上啄食。

小松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也許只是因爲以前沒有人刻意引導他說話方式,所以覺得學得慢。經過這十來天的教導,他已經知道怎麼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張小柳看得心裡頭也高興。

“不行,你吐的這是口水。”張小柳忙假裝嫌棄地把手藏在背後,皺着眉頭逗他玩。

張小松“噓”的一聲把口水吸了回去,可是剛纔吐出來的泡泡還在,就要從張小柳腿上爬過去找他藏起來的手。看得張小柳哭笑不得,又不好推開他,只得叫來小麥與他玩。

“阿正,這幾天辛苦你了。”他走出門外,方纔那一點豆油燈火早就隱在黑暗中了。幸好這幾天天氣晴朗,頭頂月色明亮,也將門前照亮了。趙正則坐在一塊大石上,沉思的樣子頗有幾分少年老成的味道。

其實這些時間他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剛來時做什麼都有點畏畏縮縮,好像隨時在等着張小柳叫停和使喚,吃飯時從不會去添飯夾菜,每日只想埋頭幹活的模樣。現在還是說不上開朗,但是在張小柳的刻意培養下,他也不再只用點頭和“嗯”來表達意見了。

“田少,不辛苦。”張小柳的眼神太亮,趙正則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垂下頭,輕聲說。

“哦?你的活幹的很好,以前也做過不少吧?”張小柳十分佩服這裡人的強悍勞動能力,他小時候家裡也就四畝多田,每到農忙都覺得喘不過氣來,那還是在有許多現代工具的幫助下。可是這裡平平常常一家人就有七八畝田,就是家裡田地不夠的,還要搶着在農忙時去別人家做短工。

“大伯家地多,中午不回來吃飯也要五六天才能插完秧。”趙正則其實不太習慣這樣輕鬆的日子,現在家裡分工非常明確,張小柳包攬了做飯的工作,還與他一起下田。小麥帶着小松在家裡也不會閒着,天天看菜地餵雞仔,這些也不用他幹。他只偶爾挑水,跟着張小柳下田。而這裡吃的東西都特別香,張小柳做飯時總用很多的大米和一點點粗糧,菜裡每天或多或少都有整塊的肉片,也沒有人會打他的筷子罵他吃得多,害得他最近飯量都大了不少。

“以後不用這麼辛苦啦,大不了多幹幾天,我可不會這樣壓迫你。”張小柳想起他來時滿身的傷痕,心裡也柔軟下來。雖然這年齡小小的身子確實做什麼都不方便,但是管着這些孩子的時候他又沒辦法把自己也當成稚兒。

想來也確實撞巧,如果不是那株靈芝幫了大忙,他也完全沒辦法解決這種生活的困境。不過現在只等着把這一季的作物管好,大概也夠他們四人的口糧了,他根本不敢指望還能有剩餘變賣的。等把空下來的菜地都種上菜,再養些雞鴨家禽,也能自給自足了。

作者有話要說:麼麼大家,過幾天舒心日子,大概下兩章劇情就要來了

插入書籤

第42章 打酒第50章 養雞第12章 欺負第40章 生存第62章 過渡第21章 善惡第61章 石柱第42章 打酒第60章 柵欄第23章 舌戰第23章 舌戰第10章 準備第66章 各人第40章 生存第22章 混打第42章 打酒第55章 仲秋第47章 學堂第1章 重生第35章 收割第60章 柵欄第38章 夜聊第31章 手繩第41章 豆稔第65章 各事第26章 漸好第14章 風俗第49章 合作第66章 各人第18章 雨過第65章 各事第16章 屋漏第37章 大米第37章 大米第18章 雨過第36章 收完第59章 病癒第31章 手繩第12章 欺負第65章 各事第18章 雨過第54章 圖紙第43章 釀酒第67章 掛念第55章 仲秋第22章 混打第69章 情定第63章 冬收第61章 石柱第54章 圖紙第61章 石柱第31章 手繩第67章 掛念第46章 唸書第16章 屋漏第24章 對錯第66章 各人第46章 唸書第14章 風俗第35章 收割第45章 成功第3章 上山第26章 漸好第38章 夜聊第9章 花錢第69章 情定第53章 傢俱第36章 收完第5章 戶籍第44章 賣酒第4章 夫郎第45章 成功第31章 手繩第54章 圖紙第53章 傢俱第32章 生意第14章 風俗第45章 成功第58章 生病第32章 生意第48章 運道第40章 生存第59章 病癒第7章 靈芝第43章 釀酒第50章 養雞第42章 打酒第32章 生意第20章 是非第50章 養雞第2章 鄉村第25章 消停第31章 手繩第67章 掛念第15章 上祭第5章 戶籍第43章 釀酒
第42章 打酒第50章 養雞第12章 欺負第40章 生存第62章 過渡第21章 善惡第61章 石柱第42章 打酒第60章 柵欄第23章 舌戰第23章 舌戰第10章 準備第66章 各人第40章 生存第22章 混打第42章 打酒第55章 仲秋第47章 學堂第1章 重生第35章 收割第60章 柵欄第38章 夜聊第31章 手繩第41章 豆稔第65章 各事第26章 漸好第14章 風俗第49章 合作第66章 各人第18章 雨過第65章 各事第16章 屋漏第37章 大米第37章 大米第18章 雨過第36章 收完第59章 病癒第31章 手繩第12章 欺負第65章 各事第18章 雨過第54章 圖紙第43章 釀酒第67章 掛念第55章 仲秋第22章 混打第69章 情定第63章 冬收第61章 石柱第54章 圖紙第61章 石柱第31章 手繩第67章 掛念第46章 唸書第16章 屋漏第24章 對錯第66章 各人第46章 唸書第14章 風俗第35章 收割第45章 成功第3章 上山第26章 漸好第38章 夜聊第9章 花錢第69章 情定第53章 傢俱第36章 收完第5章 戶籍第44章 賣酒第4章 夫郎第45章 成功第31章 手繩第54章 圖紙第53章 傢俱第32章 生意第14章 風俗第45章 成功第58章 生病第32章 生意第48章 運道第40章 生存第59章 病癒第7章 靈芝第43章 釀酒第50章 養雞第42章 打酒第32章 生意第20章 是非第50章 養雞第2章 鄉村第25章 消停第31章 手繩第67章 掛念第15章 上祭第5章 戶籍第43章 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