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聖彼得堡來的外交官恩斯特並沒有親自接見,負責接待的是外交部的幾位官員,甚至外交部部長都沒有露面。很明顯這樣的態度有些惹怒蘇維埃政府的幾位高官,其中一位還想要抗議一些什麼但是最終卻被自己人攔住。
“抗議沒有任何的作用,你應該清楚這一點。”
爲首的是蘇維埃臨時政府的外交部長戈羅米科,他在蘇維埃政府中的排名能夠位列前十,由此他的到來足以證明蘇維埃政府對於這一次的外交事件多麼看重。路上的時候戈羅米科已經預料到是這樣的結果,因此他並不意外也不憤怒,如果換成他也許也是同樣的做法。
戈羅米科都已經開口其他人自然也只能閉嘴不言,恩斯特不肯同他們見面他們也只能壓住內心的火氣同捷克公國外交部的官員進行洽談。讓他們更加不滿意的是期間無論是捷克內閣首相還是外交部長都沒有露面。
這兩日恩斯特拜訪尼古拉二世的時間倒是不少,畢竟是恩斯特的岳父,尼古拉二世還在捷克公國撈到一個世襲伯爵的爵位,布拉格郊區的2000餘英畝的土地每年帶來的收益都足夠維持他的生活,清閒下來的俄羅斯前皇儲阿列克謝也時常同捷克公國的貴族見一見面互相接觸一下。
對於自己兒子的做法尼古拉二世並沒有太大的抗拒,識時務者爲俊傑的道理尼古拉二世非常清楚。他明白皇位對於自己已經是奢望,既然如此爲什麼還堅持固守那些老規矩?阿列克謝是他唯一的血脈繼承人,只要活着、生活的好一些其他的他已經不再多想。
三番五次的上門恩斯特也有自己的目的,尼古拉二世畢竟是擔任多年皇帝的大國君主,即便他的一些做法導致今天的俄羅斯帝國覆滅,可是很多東西還是很有價值的,恩斯特認爲自己能夠在他這裡學習到很多東西。尤其是鎮壓叛亂方面,要知道這位尼古拉二世可是被稱之爲“劊子手”。
隨着美國的到來和法國的例子在那裡,歐洲的革命之風也很是強盛,恩斯特想要保持帝制不可避免的會同他們有一些矛盾。鎮壓不是解決的唯一辦法也不是最有效的辦法,可是某一程度上他卻是最直接。
尼古拉二世可以說是恩斯特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君主方面的事情不是普通老師能夠教授的,斐迪南大公可以但是他並不適合來捷克公國。
1918年已經到來戰爭的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俄羅斯帝國雖然因爲革命退出戰爭可是美國的參戰首先讓海軍獲得優勢,而且日德蘭海戰之後制海權一直都被英國牢牢的把控着,這樣的結果同盟國如何是對手?尤其自1916年開始同盟國就開始逐漸失去主動權,東線戰場還好一些西線戰場不能說一敗塗地可也強不到哪裡去。
戰爭的態度漸漸明朗,而對於幾乎算是拼湊起來的奧匈帝國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危機。哈布斯堡家族雖然在很多民族領袖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也不得不開始爲自己尋找一條出路。
眼看着協約國即將勝利他們紛紛準備效仿捷克公國脫離舊帝國成立自己的國家,而且這個時候協約國也有代表前來宣揚民族主義,這是一種示好和暗中的許諾這些民族領袖沒有理由不把握住這一次的機會。
領袖們雖然沒有明確的表示自己想要脫離,可是從他們的頻繁接觸中就能夠發現端倪。奧匈新皇卡爾也看到這些可是他無能爲力,他並非是自己的叔爺爺弗朗茨皇帝,他對於這個國家還有些陌生,掌控力度不要說弗朗茨皇帝就是斐迪南大公都比不上。
哈布斯堡家族也頻繁的召開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非常簡單,就是如何解決這一次的危機,如果可以他們甚至願意放棄皇位給斐迪南大公。當然沒有人提起恩斯特,彷彿這個時候再哈布斯堡家族他就是一個禁忌。
大家族哪怕是皇室家族也有內部紛爭,斐迪南大公沒有恩斯特那麼大的軍事勢力,如果斐迪南大公成爲皇帝那麼哈布斯堡家族的元老們依然能夠對他進行一些制約和保證自己的利益,可如果換成恩斯特……
那捷克公國的貴族結果可是他們不想看到的,甚至第一次聽聞捷克貴族有被囚禁、殺害的時候他們是驚恐萬分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規矩,恩斯特明顯就是破壞規矩的那一位,這也是他不受到老貴族家族們歡迎的主要原因。
成爲捷克公國皇室已經很長時間,他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出身沒落貴族,真正的古老家族沒有一個,這就是主要原因。伯特很多時候都很是失落,布拉格的一些小貴族都會接到來自各國貴族的宴會邀請唯獨他們的大公向來都不被歡迎。
伯特心中不被歡迎的主角做些什麼?他看着來自奧匈帝國的特工帶回來的準備獨立消息長久保持沉默,結合他知道的歷史奧匈帝國也許覆滅在即。說句實話他對奧匈帝國還是很有感情的,畢竟睜開眼的第一刻看到的就是那奢華的維也納皇宮。
各地區的獨立恩斯特沒有辦法,可是有一點他非常自信,那就是保證奧地利皇帝的位置,但是這個位置給誰……他自己是絕不能做的,即便他想奧地利的貴族也不會同意。尤其他還是戰敗國的國君,這很容易引起英法美的戒備。
斐迪南大公、邁西米利安這是僅有的兩個人選,斐迪南大公無疑最適合可是他的身體並不合適,而且英法美方面也是需要顧慮的地方。邁西米利安沒有這些方面的擔憂,可是他的能力和對待恩斯特的態度讓恩斯特有些擔憂。
猶豫再三也沒有下定決心,最終恩斯特決定還是再等一等,畢竟這個時候同盟國還沒有投降,德國還在努力的盯着法國的邊境。
德國是軍國主義,威廉二世名義上掌控着全部的權力可實際上真正控制權力的是德國的將軍們,這場戰爭什麼時候結束還是要看他們的態度。恩斯特覺得此時德國還沒有投降的意思主要是因爲自己、因爲捷克公國還是大量的生力軍。
二十餘萬的捷克公國國防軍已經奔赴前線,可這並不是德國想要的,他想要的是捷克公國皇家陸軍,來自德國軍部的請求一封封的到來,其中的誘惑越來越大甚至有一條許諾將來把整個波蘭地區乃至法國部分重要地區分割給捷克公國。
誘惑足夠大可是恩斯特會同意?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十餘萬皇家陸軍也許能夠影響整個戰爭的輸贏,可是制海權在英美手裡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便雄霸歐洲又怎麼樣?此時同盟國的情況還能夠支撐多久,只要制海權不在自己的手中那麼失敗就是註定的,即便攻陷法國。
也許有人會說英美攻不進來,可是制海權在人家的手裡,最終拼耗下來英美不一定是最終的獲勝者但也絕不會是同盟國。
沒有好處的事情恩斯特絕不會做,尤其這非常有可能導致戰敗之後自己一無所有,這是恩斯特絕不能允許的事情,積累到今天恩斯特付出多少的努力只有他清楚,結婚如此長時間卻連瑪利亞女大公見一面都如此難就是例子。
尤其捷克公國只是恩斯特成功的第一步,歐洲諸國因爲這次的戰爭都損失慘重,唯獨捷克公國不單單沒有損失而且還有收穫。這是地理位置帶來的好處其他人比不得,如果三面不是自己的盟友而是敵人,那麼恩斯特有再大的金手指也不會有今日。
戰爭開始到現在恩斯特唯一需要防備的就是俄羅斯帝國,而且因爲左右兩翼還有大量的盟友,捷克公國無論是軍費的消耗還是戰亂的損失都微乎其微,如果不是剛剛獲得的波蘭地區被打成一團糟捷克公國的經濟也許還要有提高。不過有壞處也有好處,土地和人口增多暫且不說,大量前俄羅斯貴族的到來某一方面來講也促進波蘭地區經濟的提高,這讓捷克公國省去一大筆重建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