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惡自心中起,怒向膽邊生,三個月?聽說以前深圳速度是一天一層樓,學生公寓一共不過20層,按照深圳速度,20天也就夠了。就算省城不能和深圳比,加緊趕工,三個月大概也能做好了吧?於是李穆找了安道全,要他們加緊施工,什麼環保安監全都不用管了,反正學生公寓附近沒有別的居民,幹得晚一點甚至是通宵又怎麼樣?至於什麼現場攪拌水泥什麼的就更加不在話下了。鋼筋水泥什麼的物資不夠就讓王平先從其他的地盤上調過來,只用了兩個月多幾天的功夫,學生公寓就起了一大半,眼看着就要封頂了。
要是沒有封頂,拿着土地向銀行抵押貸款,只能夠算土地本身的價值。而只要學生公寓封了頂,那就算是主體結構完成,向銀行貸款的時候,就是土地及其附屬建築物,價值立即飆升一大截。只要封了頂,就算農業局把養豬場貸款收回去,李穆也不怕了,他可以把學生公寓抵押出去,借到的貸款足夠把學生公寓完工。以後就拿出租的錢還貸款就行。
“喂?小穆啊?”葉科卻在這個時候打來電話,“我們領導明天要去檢查,你那個養豬場建到什麼程度了?沒什麼問題吧?”
李穆把“問題可大了!”這句話硬嚥了下去,儘量放緩語氣說:“上次不是說10月份纔來檢查的嗎?怎麼忽然提前了這麼多?”
“我們領導10月份要出國考察啊,沒辦法只好提前來了。”葉科說,“我們領導也是昨天才忽然確定行程的,我也是剛剛纔知道。”
“能不能推遲幾天啊?”李穆問,“我那裡……現在不是很方便啊。”
“哎呀……這個很難辦啊。”葉科說,“我儘量幫你試試。”當給錢的人不會對葉科的官場前途造成什麼損害的時候,他們的要求葉科一般也不會拒絕的。他去到領導的豪華辦公室,看見領導正在和另一個領導談論昨天他們一起去的夜總會,葉科畢恭畢敬的等了一會兒,直到領導看了葉科一眼,不耐煩地說:“你沒事幹嗎?”這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於是葉科就回到了自己的只有八平米還要兩個人共用的小辦公室,給李穆打了電話:“喂,小穆啊,我盡力給你爭取了,還害得我給領導罵了一頓。領導堅持要在明天檢查你的養豬場。”
李穆並不知道農業局發生的事情,領導的堅持給了他一個很壞的推測:難道他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的養豬場建設,把養豬場資金挪用到學生公寓的事情被發現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可萬萬不能讓農業局把貸款收回去,凍結也不行。李穆立即帶着幾個建築工人,再次來到這個山坳裡面的養豬場,看看能不能糊弄了過去。這兩個月李穆都在忙學生公寓的事情,養豬場是一次都沒來過。來之前李穆心裡覺得,這兩個月下了不少雨,有幾場還是瓢潑大雨,養豬場大概是爛泥遍地,水坑處處。畫石灰線大概是不行了
,只能插牌子,然後調幾臺工程機械過來裝裝樣子,應該能扛過去了吧?
誰知道進了山坳一看,居然養豬場上面居然長滿了竹子,成了一片十幾畝地的竹海。略一尋思,李穆就明白了這是什麼緣由。山坳旁邊本來長着很多灌木和竹子,互相制衡。然後李穆叫人填魚塘的時候,大量的灌木竹子隨着泥土一起被鏟到了魚塘上。灌木經不起這種折騰,可是竹鞭(也就是竹子的根)生命力非常強大,存活了下來。在魚塘那些肥沃的泥土上迅速生長,就把這個二十多畝的小山坳填滿了。
所以,現在李穆的問題就從“怎麼一個爛泥塘僞裝成建築工地”升級成“怎麼把一片竹林僞裝成建築工地”了。後者比前者困難無數倍,有很多建築工地像爛泥塘,但絕對沒有一個建築工地看起來像是竹林。都是些又粗又大的毛竹,長的密密麻麻的糾纏在一起,裡面根本沒有可以通行的道路。
竹子雖然不如木頭值錢,但也算是一種經濟作物。要是有多幾天時間,李穆可以叫專門收毛竹的人來把這些竹子砍掉。可惜的是,收竹子的人最快也要三天之後才能來,而且他們還不包挖竹根。可是李穆明天就要把這些竹子消滅掉……這下子應該怎麼辦呢?
人越到緊急的時候,潛能就發揮的越充分,李穆花了幾秒鐘就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
首先,他打電話許下重酬,把所有能叫來的人都叫了來,包括富貴地產省城分公司所有沒有緊急事務的僱員,安道全的手下,甚至還有白虎幫洪仁飛那一幫子人(說起來最便宜的居然是白虎幫的人,真是奇怪),會用電鋸的發了電鋸,會用斧頭的發了斧頭,全員一起砍竹子,什麼都不會的人拿鋤頭去挖竹根。也不全部砍掉,只要清理出道路和有預定建築物的地區就行。
然後,讓安道全的手下,那些建築工人發揮他們的本領,把這些砍下來的竹子,在清理出來的地面上,搭建出一個個巨大的竹棚,裡面用一米半高的竹板分割成13、4平米大小的小隔間。然後運來粉碎機,把竹根竹枝竹葉粉碎成粉末,鋪在小隔間裡面,鋪上7,80釐米。於是一天之後,李穆就有了一個在婆娑竹林中的生態環保養豬場。
“大開眼界!真是大開眼界啊!”葉科口中的農業局領導,農業局紀委書記吳安貴對着李穆臨時製造出來的養豬場讚歎不已,“我見過的養豬場多了,差的滿場子豬屎味,好的正規的也不過是乾淨一點。從沒有哪一間養豬場像你這個養豬場一樣環境優美的,簡直就好像是度假村一樣。”這裡當然不會有臭味,這些豬舍一頭豬都沒養過呢。原來倒有幾棟豬舍真的養過豬,填魚塘的時候就拆掉了。
李穆心裡正在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爲什麼是紀委書記來檢查養豬場,難道貸款的事情真的被發現了?紀委書記是來蒐集證據準備把葉科拿下來?這話死後聽到吳安貴的讚許
,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沒有,沒有。”他這話脫口而出。
“什麼沒有?”吳安貴問。
“沒有您說的那麼好,”李穆連忙補救,“道路還沒鋪呢。我本來打算撲上水泥地面的。要不然一下雨就成泥坑了。”
“要想富,先修路嘛。”葉科湊趣說,“小穆你不但要修豬場裡面的道路,還應該把外面的路修一修嘛,從這裡到村裡的水泥路纔不過七八公里,一公里十萬塊的話七八十萬就修好了。”
“不妥,”吳安貴說,“竹林的景色這麼好,鋪上水泥路就完全破壞了。還是應該鋪石板路,最好是青石板,能夠和竹林交相輝映。”
“這個這個……預算不是很夠。”李穆說。
“養豬場裡面的道路也不算很長,就用石板吧!”吳安貴拍板說,“外面的路就用水泥……不,還是用瀝青吧,比水泥好。”他對着葉科說,“小葉啊,我們局子裡面的補貼,不是還有100多萬嗎,我和局長說說,就把這些補貼給小穆吧。”他對李穆說,“你就用這些錢來鋪石板路和瀝青路,還有……幫我建幾棟竹樓,不用太大,兩層就行,佈置得雅緻一點。夏天我們會經常過來檢查工作的。怎麼樣,沒問題吧?”
“書記,這個……那些補貼……”葉科苦着臉問,“已經答應了要給藍老闆了啊。”
“屁,局長和他說的是考慮考慮。”吳安貴說,“這事我會和局長說的。那些是高新科技農業補貼,你自己看看,”說着吳安貴指了一下週圍,“這麼沒臭味無污染的高新環保科技,不給小穆給誰啊?藍老闆那個養豬場採用的什麼狗屁科技啊,什麼新式豬糞採集系統……就是把豬養在粗鐵架子上,每天還要用人工把豬糞弄到鐵架子下面然後用水沖走。小穆這個……這個叫什麼來着?”
“書記,這是發酵牀養豬。”葉科說。
“發酵牀養豬纔是真正的高新科技嘛。對了,你這個發酵牀是怎麼回事啊?”吳安貴問李穆,“快給我解說解說。”
李穆也是昨天晚上看了一晚的資料,才勉強記住了一大堆的專業名詞,他把吳安貴領到了豬舍裡面,指着那一堆粉碎出來的竹子竹葉說:“發酵牀養豬和普通方法養豬,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發酵牀。”黃益本來說要用木糠的,不過竹子粉碎了以後也沒有什麼問題。“豬在發酵牀上面吃喝拉撒,糞便和尿液滲入發酵牀裡面,被髮酵牀分解。”然後李穆在發酵牀上面挖了個半米多深的洞,拿出一瓶發酵液,這是黃益配置的藥水,淡黃色,聞上去有淡淡的啤酒味。“這就是發酵液,含有多種有益細菌,我們用來發酵包子和麪包的酵母菌也在其中。把發酵液淋到木糠……嗯基料之中,”說着李穆把發酵液倒了進去,然後把重新填平,“然後再澆水,讓細菌們開始繁衍生息起來。這樣,豬的糞尿就會被細菌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