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春日梅宅

張氏從疏林院出來後,並沒有急着回府,想了想還是去了老太太的長壽堂。

“說吧,又是什麼事?”見了張氏,老太太如今是越發沒了耐心兜圈子。

“母親,兒媳這些日子爲芸兒和珍兒的婚事心裡苦啊。”說着便要作勢哭出來。

老太太看到這個樣子很是厭惡,晴兒見老太太的眉頭皺的老高,忙勸道:“二太太,有什麼話好好說,老太太今兒乏的很,您既然是爲兩位小姐來,老太太強撐着也是會聽的。”

張氏調整好語氣道:“大嫂如今帶着她外甥女出席各個府的宴會,雖說我也知道她膝下沒女,可這好機會是不是應該先緊着咱們李家的姑娘,芸兒今年也及笄了是該定下親事了。”

“你就爲這個?芸兒的親事還不是你自己耽擱的,總想着讓女兒進世家大族或是勳貴之家做貴族少奶奶,你也不看看那樣的人家挑兒媳婦是要能撐得起各種大場面的。除非是庶子,若不然芸兒是不可能的。我話說到這,你自己看着辦,芸兒今年能不能定下親事就看你這個做孃的了。”

張氏眼珠子轉了又轉道:“說起來,咱們家表小姐也到了定親的年紀了,不知老太太心裡可有人選?”

李老太太擡眼看了看張氏,把張氏看的心裡打虛,過了一會才道:“我雖然希望給茵兒挑個合心意的,可畢竟茵兒父親纔是做主的人,憑他對茵兒的寵愛,怕是要好好挑選一番,不過,茵兒畢竟是府尹的嫡女,上門提親的不在少數。這點你不必操心。”

張氏碰了個軟釘子,接着又道:“老太太說的是,唉。可憐我那兩個閨女竟是無人問津,老爺成天也不知道留意着。如今就我一個內宅婦人真不知該如何好。”

老太太道:“你大嫂不是有人脈嚒,你大可不必找到我這裡來。”

“大嫂固然是認識的人多,可老太太畢竟不一樣,這麼些年攢下的人脈是我們這些做小輩的不能比的。”

“說來說去,你是又想我插手芸兒的親事了?”

“兒媳現在只能求老太太和大嫂幫着點,只要芸兒能嫁的好,我也別無所求。”

李老太太瞄了一眼張氏道:“你最好記着你今天的話。看在孩子的份上以前的我也不跟你計較,若是有合適的我會叫人去通知你,行了,我乏了。你回去吧。”說罷,晴兒扶着老太太起身回內室。

……

轉眼又一次的殿試開始了,今年的殿試,因朝廷要選拔人才,是以授予職位的人便比往年多。

不出所料。今年的狀元出自甄府,甄景榮,皇帝對甄景榮的學識很是滿意,當即授予翰林院編修。讓王青茵沒有想到的是,李易晟和王君獻不分上下。聽說在保和殿上皇上很是爲難了一番。李家和王家也算頗有淵源,最後在忠臣的參與下,自然李易晟爲榜眼。

王青茵從未想到王君獻可以進一甲前三,她覺得只要在一甲行列便是很不錯了,畢竟有了進士出身,王君獻的身價便也擡高了,日後繼母賈氏也不敢太插手王君獻之事。本以爲王君獻會選擇外任,卻是與大多數人一樣暫時進入翰林院。

因爲暫時留京,王青茵便想盡快去母親留給她的宅子看看,畢竟哥哥不能總住在李府。於是,趁着王君獻在家,這一日吃了早飯,直接與老太太提了搬離之事,老太太不放心,王青茵便答應不時的回來住幾日。

兄妹二人一同來到離着城中不遠的一條街,既不是很熱鬧也不冷清,周圍住着的看起來都是普通官員和富戶,倒是一派平和。兩人來到一處寫着《梅宅》的大門前,王青茵看着牌匾愣了一下,沒想到宅子的名稱竟是這個。

宅子很是精緻,雖然只有兩進,一家人住起來卻也寬敞大方,普通的格局,正房、南座、東西廂房和配院,進入之後,王青茵才知道這宅子的特色便是後院也有座梅園,面積之大差不多佔了一半的宅子,怪不得是梅宅,也許當初便是看上這滿園的梅香纔會成爲母親的陪嫁。如今已經過了花開時節,已是滿園的梅子,倒是旁邊的陪襯開的正旺。

“這開的是海棠?想不到小小的宅子竟是開了一處園子。”

王君獻點頭道:“很是雅緻的居所。”

“哥哥,你是不是還沒想好?”

“嗯?”

“是留京還是外任,我知道你是擔心我,可是我也知道你其實是想出去歷練兩年,所謂實踐出真知,你如今缺的便是實踐,我想爹爹也是同意的。”

“不急於一時,眼下在京城也是學習的機會,如今是等事情都定下了再說。”

“唉,有什麼事情你總是不跟我說,就連如今應天府是個什麼樣你也不準人告訴我,爹爹給我的信中也只是寥寥幾句。”

“能有什麼事,你不在府中,她們倒是越發安靜了。如今,剩下的一個也已經出嫁、一個在宮裡,若是此時迴應天府,倒也安靜愜意。”

院子裡,帶來的幾個僕從正在把一些物事往裡安置,王青茵便和王君獻坐進梅園當中的休憩亭,就有照看宅子的小丫頭馬上送上熱茶。

王家兄妹兩人即將搬去梅宅住的的消息很快便傳進了李夫人的耳朵,李夫人本應該高興纔是,聽後卻是沒有如此,反而是即刻派人通知了安平王妃。

顧雲薇在與王青茵上一次的談話後,變得很是小心翼翼。本以爲李夫人會很快定下自己與表哥的親事,卻是不知道爲何,李夫人好像突然把這件事忘在了腦後。當聽到王青茵不日就要搬離李府時,沒來由的,顧雲薇竟是有些擔心起來。

京中的消息很開傳到了應天府,王盛和自是很高興,同時也來信希望王青茵能早日回去。王君獻在收到信的時候,知道父親是因爲小妹的婚事而擔憂,事到如今,也只能順其自然。

然而事情卻總是朝着不可預期的方向走。

殿試過後,朝中的勢力不約而同的分爲了兩派。雖有新人進宮,帝后之間的感情卻是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回到了之前。二皇子的婚禮就定在五月,時間上雖不是很富裕,好在提前早有準備,加上皇后上心、皇帝也親自督促禮部,務必把二皇子的婚事辦的盛大風光。

第148章 病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第164章 家有女第79章 世家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41章 王家後院第125章 賜婚第45章 反擊與鬧場第60章 王青妍出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38章 回府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97章 心結第75章 原因第三十五章第122章 被遺忘的才子佳人故事第59章 登門第1章 再世新生第199章 對峙第66章 選擇第176章 只記得當年小第36章 清理第一百四十章第24章 身份第85章 前世姐妹第178章 念念不忘第154章 執着的背後?第一百二十六章第48章 事態第97章 半日閒第162章 衛府議事第40章 京中變故第82章 李家二房第33章 想躲躲不掉第一百四十章第45章 反擊與鬧場第139章 回府(下)第3章 風向第三十五章第78章 登船第67章 甄家二房第179章 交鋒第38章 出門第56章 甄老夫婦第17章 陳家第171章 和親?第96章 舊時場景 誰的故事第22章 閒話第34章 被暗算第91章 一眼觸及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55章 進京的心思第178章 念念不忘第一百四十章第105章 傳言第89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81章 他之情第182章 進宮第194章 蹊蹺第186章 關切第七十章第194章 蹊蹺第50章 杏園春景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24章 宴會背後的故事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93章 爭第79章 世家第40章 京中變故第20章 節禮第64章 節禮第73章 如此“鴻門宴”第51章 大婚第37章 風聲第162章 衛府議事第105章 傳言第146章 僵持第59章 登門第一百零八章第135章 及時雨第69章 有情無情第54章 議婚第74章 解決第155章 進京的心思第72章 推心置腹第55章 菊花臺第3章 風向第172章 小姑第183章 玉蘭第100章 太子府第187章 執手第68章 元宵燈會第3章 風向第10章 初見第57章 婚事再議第198章 漸進
第148章 病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第164章 家有女第79章 世家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41章 王家後院第125章 賜婚第45章 反擊與鬧場第60章 王青妍出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38章 回府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97章 心結第75章 原因第三十五章第122章 被遺忘的才子佳人故事第59章 登門第1章 再世新生第199章 對峙第66章 選擇第176章 只記得當年小第36章 清理第一百四十章第24章 身份第85章 前世姐妹第178章 念念不忘第154章 執着的背後?第一百二十六章第48章 事態第97章 半日閒第162章 衛府議事第40章 京中變故第82章 李家二房第33章 想躲躲不掉第一百四十章第45章 反擊與鬧場第139章 回府(下)第3章 風向第三十五章第78章 登船第67章 甄家二房第179章 交鋒第38章 出門第56章 甄老夫婦第17章 陳家第171章 和親?第96章 舊時場景 誰的故事第22章 閒話第34章 被暗算第91章 一眼觸及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55章 進京的心思第178章 念念不忘第一百四十章第105章 傳言第89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81章 他之情第182章 進宮第194章 蹊蹺第186章 關切第七十章第194章 蹊蹺第50章 杏園春景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24章 宴會背後的故事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93章 爭第79章 世家第40章 京中變故第20章 節禮第64章 節禮第73章 如此“鴻門宴”第51章 大婚第37章 風聲第162章 衛府議事第105章 傳言第146章 僵持第59章 登門第一百零八章第135章 及時雨第69章 有情無情第54章 議婚第74章 解決第155章 進京的心思第72章 推心置腹第55章 菊花臺第3章 風向第172章 小姑第183章 玉蘭第100章 太子府第187章 執手第68章 元宵燈會第3章 風向第10章 初見第57章 婚事再議第198章 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