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

作爲漢諾威的代表,安德魯公爵的話還是相當具有分量的,畢竟安德魯公爵的這番話不僅代表了漢諾威的態度同時也是代表了大英帝國的態度。

“我贊成安德魯公爵的意見!施瓦茨堡伯國必須因爲費烈德的野心付出代價,這一點毫無疑問!”

最終在舉手表決階段,瓦解施瓦茨堡的提議被大部分諸侯所接受。施瓦茨堡伯國三分之一的領地將被納入皇帝的直屬領地也就是馬克西米廉的麾下,而另外的領土之中爲了賠償普魯士的損失,普魯士得到了相當於施瓦茨堡伯國四分之一,其他剩下的領地將由此次參加諸侯大會的諸侯們平分,當然如果有諸侯顧忌到本國和施瓦茨堡伯國距離過遠的原因而無法做到有效統治的話,他們可以以一定的價格將這些領地出售給那些願意購買的諸侯。

而在第一個議題結束之後,喬爾也是適時的站出來說道:

“第一個議題討論結束,接下來的第二個議題是帝國軍隊的問題。普魯士國王陛下建議在帝國內部建立一支五個師團的常備軍隊以應對目前歐洲大陸越來越嚴酷的形勢!”

就在喬爾拋出了第二個議題之後,議會大廳的所有諸侯頓時都平靜不了了。

五個師團是什麼概念?五個師團滿編的話將會達到近七萬人,而這一兵力甚至比在座的大部分諸侯麾下的軍隊都多,甚至可以說在座的諸侯們除了幾個大國之外,他們聯合起來所能拿出的全部的兵力也就只有十來萬人。

喬爾說完之後,又是黑森公爵第一個開口說道:

“這個提議我認爲沒有必要。隨着法蘭西和俄羅斯兩個帝國的國力日衰,帝國的安全可以說是空前的穩固,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爲帝國全然沒有必要進行擴軍!”

黑森公爵說完之後,拿騷公爵也是緊隨其後的說道:

“蘇尼戈殿下說的對。此前我們已經組建了兩個師團,而上個月,帝國第三師團也是在科隆成立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爲三個師團的帝國軍隊完全具備應對複雜局勢的需要,再擴編兩個師團完全是沒有必要的!”

拿騷公爵的話引起了在座不少諸侯的贊同。

要知道。此前三個帝國師團的建立完全都是帝國的這些小諸侯們出兵組建的,像普魯士只是派出了不到兩千人而已大頭都是分攤到了萊茵河諸侯們的頭上,而至於漢諾威、奧地利等大諸侯都是一兵一卒都沒有派出,再讓這些小諸侯們組建兩個師團豈不是要他們掏光自己的家底。

而奧地利大公亞歷山大在拿騷公爵說完之後更是站起來神色冷淡的說道:

“我反對這個提議!帝國目前的軍隊已經夠多了,我認爲我們目前的恰恰不是擴軍而是要縮減軍隊,擴建軍隊佔用了不少諸侯國內的資源。這對於各個諸侯穩固自己的統治是不利的,因此我反對!”

亞歷山大的話說完之後,米蘭公爵也是立即開口支持亞歷山大的意見。

對於亞歷山大和米蘭公爵這些距離較爲偏遠的諸侯來說,新編兩個師團對於他們完全是沒有利害關係的。畢竟即便是要新編兩個師團,也不會讓奧地利和米蘭出兵,或者換句話說即便是要讓奧地利和米蘭出兵,恐怕這兩位諸侯都不會捨得出動一兵一卒。

但是事情並不能只看表明。對於在場的所有諸侯來說,此前建立的兩個帝國師團便是一個先例,這些用帝國內部衆諸侯的軍隊拼湊起來的帝國師團完全等同於普魯士的一家之軍,完全就是在爲普魯士而戰!

在這時,安德魯公爵再次站出來說道:

“目前帝國所擁有的軍隊的確是足夠應付一些複雜的形勢,但是我希望各位諸侯能夠看清楚,帝國目前的危險並沒有徹底消失。我們在西線依然承受着法蘭西的威脅,而且帝國境內也並非是徹底平靜的,正如此次施瓦茨堡伯爵居然敢鋌而走險刺殺普魯士國王陛下和帝國公主殿下一樣!我們必須要凝聚起強大的力量以威懾那些不甘寂寞的野心家!”

“我反對!”

安德魯還沒有說完,只見又一位諸侯站起來打斷了安德魯公爵的話說道:

“安德魯公爵所說的話簡直就是荒繆。現在法蘭西的局勢誰不清楚,在漢諾威、普魯士、荷蘭三國所組成的聯軍步步壓迫之下,法蘭西眼下甚至都有了滅亡了危險,試問各位,對於這樣的法蘭西。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感到威脅的?”

薩丁尼亞國王的反駁使得相當一部分的諸侯臉色變得慎重了起來。

薩丁尼亞王國的前身乃是薩伏伊公國,18世紀皮埃蒙特和薩伏依被併入薩丁尼亞,薩伏依的公爵們成爲了薩丁尼亞的國王。在原本的歷史上,在1792年,薩丁尼亞王國被法蘭西所吞併,但是現在因爲法國已經自顧不暇的原因,自然也是顧不上了位於北意大利的薩丁尼亞。

之所以薩丁尼亞國王會站出來反對安德魯公爵的話,原因其實很簡單,薩丁尼亞是法國在北意大利和奧地利爭鋒的主要前鋒,而薩丁尼亞高層大部分都是親近法國的人士,這樣一來親法國的薩丁尼亞國王自然是要反對安德魯公爵的意見。

其實,之所以安德魯公爵之所以會贊成普魯士擴編軍隊的議題,原因便是在此之前威廉已經暗示過了安德魯公爵,新成立的帝國師團可以如同此前的兩個帝國師團一樣派往法國參加聯軍對法蘭西的戰事。

也正是因爲知曉了威廉的態度,因此安德魯纔會堅定的支持威廉。

目前來說,聯軍在法國境內的勢態雖然總體佔優,但是由小斐迪南率領的聯軍主力卻是始終未能逼近巴黎,這一方面是因爲亞爾曼率領的普魯士第十四師團無法有效的扼制住呂西安所率領了五千法軍奇兵隊。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拿破崙在重新獲得巴黎的諒解之後,大量在聯軍佔領區周邊給聯軍制造麻煩。

不僅如此,根據聯軍的情報,目前盤踞在法國西部旺代的保王黨勢力因爲聯軍久久不能兵臨巴黎城下從而再次燃起了一絲希望,在孔代親王的命令下。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已經由旺代出發前往巴黎。

路易十六固然曾經已經對巴黎的局勢感到了絕望,但是因爲拿破崙組織的襲擾戰在聯軍後方起到了不小的成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拖住了聯軍的行軍速度。而且在聯軍攻克博偉之後,聯軍卻是不得不停下腳步以對付煩不勝煩的法軍奇兵隊,在這樣的形勢下,燃起希望的路易十六不僅給拿破崙下達了一份允許他動用所有能夠動用的力量拖住聯軍之外,路易十六也是以波旁王朝統治者、法蘭西王朝君王的身份號召所有的法蘭西民衆進行“民族抗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聯軍在法國境內雖然並沒有遭到什麼挫敗,但是想要更進一步卻也是非常困難的。這樣一來,迫切與早日取得勝利的英國人自然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有生力量加入到聯軍之中,而威廉向安德魯公爵暗示的帝國新編師團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誘餌。

就在帝國諸侯大會開始因是否擴編帝國師團而開始激烈的爭論的時候,安娜一行人也是趕到了普拉西,安娜的護衛力量更是有着六百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六百人之衆還有三百人明擺着就是全副武裝的帝國騎兵。這樣的配置使得一路上遇到安娜車隊的行人紛紛是避之不及。

不過這對於布蘭頓來說,這樣顯眼的目標顯然是非常有利於他的跟蹤的。

這一次布蘭頓得到了德紹最大的支持,第十師團有整整一個團的兵力被佈置在了普拉西,德紹明確的告訴了布蘭頓,那就是如果這次行動還不能成功的話,那麼布蘭頓肯定是會人間蒸發的。

德紹的威脅在讓布蘭頓心驚膽戰的同時也是下定了拼死一搏的決心。

此次安排在普拉西的是第十師團的第三十步兵團,而在得知安娜一行人即將到達普拉西的時候。德紹就以最高指揮官的命令下達了普拉西全城戒嚴的命令。

當然德紹對外公佈全城戒嚴的理由是爲了安娜的安全,畢竟在此前安娜已經遭遇到了一次刺殺,正是這個理由使得普拉西全城戒嚴擁有了正當性。

所有的普拉西居民被限制出入普拉西,而與此同時,普拉西街頭更是早在安娜抵達之前開始限制出行。前所未有的大動作使得所有的普拉西居民心頭都是變得惶恐不安。

“團長閣下,我們已經聯合普拉西的民兵在街頭開始戒嚴,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第三十步兵團的參謀長急匆匆的走到了團長繆爾頓的身邊說着,而說到後半句的時候,這位參謀長的臉色明顯是非常的複雜。

“我的參謀長閣下。你應該知道,這件事情可不是我能夠做的了主的,這可是德紹元帥的安排,你想想我們能夠違抗德紹元帥閣下的命令嗎?還有這次我從元帥說,這件事情可不單單是牽扯到了我們。勃蘭登堡的大人物也全都都被捲入到這件事情裡面,我們眼下根本沒有別的路走啊!”

聽到繆爾頓這麼說,參謀長的臉色頓時有些蕭瑟起來。

“好了,阿登納,這件事情實在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眼下我們能做的只有按照元帥的命令去做,即便是我們想要改變立場,你也不想想,那些大人物對付不了那位王后,難道還對付不了你我嗎?”

阿登納沒有說話,只是向着繆爾頓行了一個軍禮之後便離開了。

而就在阿登納離開之後,整個普拉西全城都響起了喧囂聲,一隊隊士兵和民兵組成的巡邏隊在普拉西街頭戒嚴,這些巡邏隊一邊敲着鑼一邊讓普拉西的所有居民立即趕回家中,半個小時之後街頭若還有人在則一律按照叛逆論處。

在將街頭肅清一空之後,繆爾頓和阿登納率領整個第三十步兵團的士兵都集中在了普拉西城南,這裡正是安娜前來的方向。

不一會,只見一個斥候快速的衝到了繆爾頓和阿登納的身前說道:

“報告團長、參謀長閣下!城南六英里處發現懸掛王室旗幟的車隊!”

聽到這個斥候的彙報,阿登納和繆爾頓兩個互相看了一眼,阿登納緊緊的握住了自己的手而後臉色有些不安的低聲對着繆爾頓說道:

“團長,您可想好了、這次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一旦我們行動了,那可是真的沒有回頭路了!”

阿登納的話惹來了繆爾頓的一記白眼,只見繆爾頓瞪着阿登納說道:

“從我們接到命令前來普拉西開始,我們便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在繆爾頓對着阿登納說完之後,只看到繆爾頓對着列隊在普拉西南城門下的第三十步兵團的將士大喊道:

“全體注意!此次我們在普拉西接到了上級的命令,此前刺殺王后殿下的叛賊,在被王后殿下的護衛隊擊敗之後便向着普拉西逃竄而來!爲了不讓這些叛賊逍遙法外、擾亂治安,上級命令,第三十步兵團務必全殲這支意圖刺殺王后殿下的叛軍,不留一個活口!”

繆爾頓吼完之後更是向着自己面前的將士們虎視了一圈,在繆爾頓目光的注視之下,第三十步兵團的士兵紛紛擡頭挺胸。

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他們並不需要去知道繆爾頓的話是否是在說謊,他們只需要知道他們的團長已經下達了命令,而他們便需要去執行!

“出發!”

隨着繆爾頓的命令下達,第三十步兵團的士兵們立即排成整齊的隊列而後向着普拉西城南開拔,他們的目的是普拉西城南的一處湖泊,那處湖泊正是安娜車隊的必經之地。

第446章 價錢第640章 提前返回第191章 立陶宛駐軍第365章 失蹤的安娜(上)第625章 感動的薇薇安第107章 莫拉克父子第413章 路易十六的對策第170章 曹營和漢第452章 大婚第391章 皇帝病逝第603章 棋差一招第131章 再次求援第501章 交戰第183章 四個要求第395章 請求幫助第104章 斐迪南第549章 意外之喜第407章 志願軍第156章 陣前對話第135章 庫圖佐夫的計劃第235章 攻破第513章 布拉特納戰役(中)第662章 處理的決定第306章 爭論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468章 揮淚斬馬謖第747章 百年夢想第612章 原計劃第691章 西班牙議和第634章 暴露第661章 埃裡克第667章 兄弟反目第248章 慶功第131章 再次求援第353章 安娜的決定第645章 致命文件第485章 席潔爾的煩惱第36章 奧軍進攻第195章 三千騎兵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第742章 威尼斯陷落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57章 海軍與北美第310章 約瑟夫二世的條件第766章 背後真相第417章 下一階段的目標第404章 令人心碎的克里斯丁妮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608章 鬥角第635章 葬禮第98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續)第778章 海軍作戰計劃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199章 頭疼第300章 克里奇侯爵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728章 禪位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91章 布呂歇爾和沙恩霍斯特第103章 蘭羅叫陣第385章 英國人也來湊熱鬧第730章 登基與關稅第461章 抓捕奧古斯特第277章 所謂友誼第64章 在北美(上)第740章 會合第四師團第93章 收服第749章 羅馬皇帝第65章 在北美(中)第317章 內憂第570章 交戰第248章 慶功第75章 同意條件第762章 軍隊部署第133章 波蘭民族主義者第203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華沙第642章 通風報信第413章 路易十六的對策第370章 悲劇和毀滅第509章 兵力缺口第69章 威廉的思考(下)第320章 不同的路第681章 重獲任命的拿破崙第665章 安娜得救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214章 兩隻老鼠第274章 孔代堵路第671章 僞裝第93章 收服第658章 議題通過第105章 子爵之死第581章 兵臨第500章 軍陣第547章 倫蓓卡第743章 背後的鬥爭第391章 皇帝病逝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235章 攻破
第446章 價錢第640章 提前返回第191章 立陶宛駐軍第365章 失蹤的安娜(上)第625章 感動的薇薇安第107章 莫拉克父子第413章 路易十六的對策第170章 曹營和漢第452章 大婚第391章 皇帝病逝第603章 棋差一招第131章 再次求援第501章 交戰第183章 四個要求第395章 請求幫助第104章 斐迪南第549章 意外之喜第407章 志願軍第156章 陣前對話第135章 庫圖佐夫的計劃第235章 攻破第513章 布拉特納戰役(中)第662章 處理的決定第306章 爭論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468章 揮淚斬馬謖第747章 百年夢想第612章 原計劃第691章 西班牙議和第634章 暴露第661章 埃裡克第667章 兄弟反目第248章 慶功第131章 再次求援第353章 安娜的決定第645章 致命文件第485章 席潔爾的煩惱第36章 奧軍進攻第195章 三千騎兵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第742章 威尼斯陷落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57章 海軍與北美第310章 約瑟夫二世的條件第766章 背後真相第417章 下一階段的目標第404章 令人心碎的克里斯丁妮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608章 鬥角第635章 葬禮第98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續)第778章 海軍作戰計劃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199章 頭疼第300章 克里奇侯爵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728章 禪位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91章 布呂歇爾和沙恩霍斯特第103章 蘭羅叫陣第385章 英國人也來湊熱鬧第730章 登基與關稅第461章 抓捕奧古斯特第277章 所謂友誼第64章 在北美(上)第740章 會合第四師團第93章 收服第749章 羅馬皇帝第65章 在北美(中)第317章 內憂第570章 交戰第248章 慶功第75章 同意條件第762章 軍隊部署第133章 波蘭民族主義者第203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華沙第642章 通風報信第413章 路易十六的對策第370章 悲劇和毀滅第509章 兵力缺口第69章 威廉的思考(下)第320章 不同的路第681章 重獲任命的拿破崙第665章 安娜得救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214章 兩隻老鼠第274章 孔代堵路第671章 僞裝第93章 收服第658章 議題通過第105章 子爵之死第581章 兵臨第500章 軍陣第547章 倫蓓卡第743章 背後的鬥爭第391章 皇帝病逝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235章 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