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冷眼旁觀

暴風雨來臨之前,雖然天地會很寧靜,但是細心的人還是能看的出前兆來的。

鮑羅廷辭職了,劉源說不上對他有什麼感覺,說他有私心也罷,說他能力不足也罷,但是在北伐道路上,這個大鬍子還是做出過不少貢獻的。

如今這個大鬍子要離開了,劉源看的很清楚,這是蔣介石的計謀。其實不算蔣介石,就算劉源也看的很清楚。

武漢革命政府裡能人不少,但是真正挑大樑的人沒有,汪精衛確實很有威信,但是從中山先生去世到現在,讓國民政府越來越多的人對他不滿。

宋慶齡夫人是支持汪精衛的,但是婦道人家在民國裡能做些什麼。劉源也有自己的支持者,但是劉源一實在是太年輕,另一條他不願意參與進爭鬥進來。

所有蔣介石攻擊鮑羅廷算是打在蛇的七寸上。蔣介石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攻擊鮑羅廷,甚至在李烈鈞就任江西省主席的大會上,公開發表反蘇言論,要求革命政府驅逐鮑羅廷。

就這樣大鬍子離開中國,當然故事不會就這麼簡單的結束。

鮑羅廷的離開讓蔣介石自信的認爲,武漢方面是極其軟弱的,所有在他的操縱下,召開了南昌會議。要求武漢成立政治分會,解散臨時聯席會議的決定。看起來很生澀的話,其實含義很簡單,那就是武漢政府是非法的,他只是南昌政府的一個臨時機構。

事實蔣介石小看了武漢方面的決心,武漢國民政府徐謙連續三次要求在南昌的國民黨官員前往武漢。

蔣介石無奈之下,親自來到武漢,一是向其他官員遊說,二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回心轉意。

可是讓蔣介石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剛剛下車,就遭到了羣衆的圍堵,人民手裡拿着巨大的條幅,上面寫滿了反對獨裁的話,年輕的學生問,挺着胸膛問蔣介石,“爲什麼違抗國民黨中央遷都武漢的決定,爲什麼要趕走鮑羅廷。爲什麼要在南昌扣留國民黨中央委員。”

學生的話句句誅心,讓蔣介石非常難堪,無奈之下,蔣介石連去軍校看劉源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就離開了武漢,這一次離開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相見。

關於遷都的爭論,最後還是左派和cp獲得了勝利,並於二月二十二日,做出了一個很二的決定。

是的,這個決定真的很二。在左派和cp的帶領下,召開了二屆三中全會,當然主要參與的人員都是左派和cp黨員。

全會討論的所有內容,都在談論兩個話題,一個是抑制蔣介石的軍權,蔣介石在軍隊話說並不是最管用的了,而是有軍事委員會集體領導。另一個則是讓cp參與國民黨的政府並參與決策。與會的內容以《統一革命勢力案》的形式記錄下來。

這次會議劉源雖然沒有參加,但是劉源還是能知道會議的內容,這羣人腦子莫非是秀逗了,一羣沒有軍權的人,開會要限制有軍權人的軍權,他要死沒有野心也就罷了,可是蔣介石是沒有軍權的人嗎?

罕見的是,這一次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在被削弱了勢力之後,罕見的沒有發生,這個時候劉源知道,分家的日子真的要來了。

劉源還是埋頭在學校裡教書育人,鄧演達也找過劉源兩次,想和劉源商討一下新政府的問題,畢竟劉源也是中央的執行委員,而且在政府有很大的影響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劉源的那一派,對於二屆三中全會後的政府非常不支持了,這讓鄧演達非常不解。

最後還是汪精衛提醒了他,劉源這一派在二屆三中全會中沒有得到任何利益,而鄧演達這兩次來的目的很簡單,無非就是彌補劉源這個小團體的利益。

劉源的傷已經好了很多,也不需要做輪椅了,每天出了上課,就是在研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並花時間去詮釋他,完美他。這個時候劉源很後悔,其實他早就應該想到,當年總理爲什麼一直逼迫他讀三民主義,並不是他有多麼完美,而是他是國民黨的綱領,要想領導國民黨,你就要對三民主義有自己的解釋,自己的執行辦法。索性劉源發現的不晚,他一直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劉源校長真的很忙嗎!學生們放學了,還在花時間研究三民主義,看來對於黨國劉校長還是非常盡心的。”鄧演達並沒有讓隨行的郭沫若進入劉源的辦公室,鄧演達也不知道爲什麼,劉源這麼討厭郭沫若。

“總理北上北京之前,就曾經和劉源說過,讓劉源一定要把最後的一份力氣獻給國家,作爲總理信徒,怎麼忍心看到三民主義被他的信徒扔到一邊呢!”要是往日劉源肯定會給鄧演達倒一杯茶,那畢竟是自己的老師。

“你知道,我雖然是左派,但很多事情我做不了主,而且和cp合作做出一些讓步,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我們需要蘇聯的支持。”聽了劉源的話,鄧演達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要是換做其他學生這樣和自己說話,自己早就翻臉了。

“做出讓步是嗎?總理當年是怎麼做的,他是讓cp和國民黨的身份參與國民政府,可是你們的,你們怎麼做的,讓cp參與國民政府,那我們的政府還是不是我們的,總理要是泉下有知的話,你讓他怎麼瞑目。”劉源知道自己的話很難聽,但是這已經是 他剋制的緣故了,不然話會更難聽。

“劉源說話可是要負責的,你難道支持蔣介石獨裁嗎?而且中山先生也是支持兩黨合作的。”鄧演達今天是來尋求劉源支持的,所有他還沒有甩頭離開。

“中山先生支持兩黨合作,但是沒讓你們賣黨買國,你走吧,我不會支持你們的,放心我們也不會支持校長,畢竟他已經向帝國主義靠攏了,我劉源不會賣黨,更不會賣國。”劉源擺擺手,示意送客。

鄧演達表情很難尷尬,剛纔劉源的話是代表他在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黨員說的,那個時候劉源不是鄧演達的學生,他代表的是一羣人,鄧演達也不好說什麼。

鄧演達推開們準備離開,吱呀一聲,鄧演達看見了一臉着急的郭沫若,搖搖頭示意今天的任務失敗了。

郭沫若搖搖頭,衝鄧演達擠了擠眼,又把鄧演達推進了劉源的校長室。對於鄧演達的去而復回,劉源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放下手中的筆,靜靜的看着鄧演達。

最後看着鄧演達略帶哀求的目光,心中還是不忍,哀嘆一聲,“老師,有什麼話,您就說吧。現在我不是中央執行委員,我就是您在軍校時的小學員。”

鄧演達心裡也很苦澀,當年的小學員,已經和自己平起平坐了。“輔國,現在我們左派很困難,你不想說些什麼嗎?我們畢竟也是總理的信徒。”

劉源嘆了一口氣,“老師,走錯了就是走錯了,既然選錯了,就做好面臨暴風雨的準備,不要小看校長,他手裡有兵權,劉源只能說那麼多,畢竟那是我的老師。”

劉源的話只說了一半,但是鄧演達已然明白了劉源話的含義,這個時候,鄧演達一聲冷汗,在劉源的紙上淡淡的寫了幾個字,大家跟着劉源走,我放心。鄧演達。1927年2月28日。

第28章 戰前氛圍第166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134章 九江初戰(五)第18章 兵權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192章 皖西大決戰(八)第210章 血戰南京城下(八)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130章 最好永遠不相見第142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三)第44章 來了第112章 遷校投票第14章 合作第128 上將軍許繼慎(二)第43章 板垣換路了第202 讓你江山又何妨第98章 暗中指使第79章 黑色星期一 崩潰吧美利堅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4章 西安事變(四)第56章 巷戰夜戰第38章 卿本佳人第94章 勝利之歌未鳴 綏靖便要開始第88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五)第37章 勸誡第56章 梟雄攜手,是非成敗誰人說第190章 皖西大決戰(六)第14章 合作第119章 三大家族的選擇第3章 漢奸賣國第73章 中正無主 楊永泰定計西南第135章 九江初戰(六)第57章 好兄弟嫌隙生,巫山的抉擇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25章 民國情事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114章 晉升上將第65章 我要當校長第97章 何婆婆的期望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221章 瀟瀟夜雨第61章 無恥之尤,臉厚心黑之學第130章 最好永遠不相見第151章 不如歸去(三)第50章 最後的瘋狂第124章 深夜定計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5章 軍隊第21章 老實人的陰損第20章 瘋狗來了第187章 皖西大決戰(三)第119章 南京血淚(四)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75章 美國之行 失意的總統第125章 幾個月的質子第61章 互相交底第126章 進京第33章 殺俘不祥第19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77章 州長的恐懼 魔鬼的慾望第107章 堅守第130章 九江初戰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33章 山崗跑了第133章 九江初戰(四)第108 天下宴席無不散第227章 校長復出第25 和 談第57章 好兄弟嫌隙生,巫山的抉擇第206章 血戰南京城下(四)第6章 大勢第83章 大區聚首 蘿蔔頭計劃開始第208章 血戰南京城下(六)第59章 李默演講 大別山雙子星聚首第110章 組織給預備成員的任務第96章 全是逼得第3張 西安事變(三)第102章 堅持抗戰第27章 再次被圍九十三章 老戰友也不能收禮第110章 父慈子孝第194章 皖西大決戰(十)第24章 兵指牛行第171 暗戰(四)第181章 大別山戰役(二)第11章 汀泗橋等你第17章 考試第81章 家裡紅旗第27章 知性的校長第54章 形勢有變第51章 湯恩伯領兵第20章 危險訊號第69章 反擊(九)第2章 吝嗇如故第13章 石原的遠見第36章 長江之浪第6章 大勢第124章 深夜定計
第28章 戰前氛圍第166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134章 九江初戰(五)第18章 兵權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192章 皖西大決戰(八)第210章 血戰南京城下(八)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130章 最好永遠不相見第142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三)第44章 來了第112章 遷校投票第14章 合作第128 上將軍許繼慎(二)第43章 板垣換路了第202 讓你江山又何妨第98章 暗中指使第79章 黑色星期一 崩潰吧美利堅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4章 西安事變(四)第56章 巷戰夜戰第38章 卿本佳人第94章 勝利之歌未鳴 綏靖便要開始第88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五)第37章 勸誡第56章 梟雄攜手,是非成敗誰人說第190章 皖西大決戰(六)第14章 合作第119章 三大家族的選擇第3章 漢奸賣國第73章 中正無主 楊永泰定計西南第135章 九江初戰(六)第57章 好兄弟嫌隙生,巫山的抉擇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25章 民國情事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114章 晉升上將第65章 我要當校長第97章 何婆婆的期望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221章 瀟瀟夜雨第61章 無恥之尤,臉厚心黑之學第130章 最好永遠不相見第151章 不如歸去(三)第50章 最後的瘋狂第124章 深夜定計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5章 軍隊第21章 老實人的陰損第20章 瘋狗來了第187章 皖西大決戰(三)第119章 南京血淚(四)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75章 美國之行 失意的總統第125章 幾個月的質子第61章 互相交底第126章 進京第33章 殺俘不祥第19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77章 州長的恐懼 魔鬼的慾望第107章 堅守第130章 九江初戰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33章 山崗跑了第133章 九江初戰(四)第108 天下宴席無不散第227章 校長復出第25 和 談第57章 好兄弟嫌隙生,巫山的抉擇第206章 血戰南京城下(四)第6章 大勢第83章 大區聚首 蘿蔔頭計劃開始第208章 血戰南京城下(六)第59章 李默演講 大別山雙子星聚首第110章 組織給預備成員的任務第96章 全是逼得第3張 西安事變(三)第102章 堅持抗戰第27章 再次被圍九十三章 老戰友也不能收禮第110章 父慈子孝第194章 皖西大決戰(十)第24章 兵指牛行第171 暗戰(四)第181章 大別山戰役(二)第11章 汀泗橋等你第17章 考試第81章 家裡紅旗第27章 知性的校長第54章 形勢有變第51章 湯恩伯領兵第20章 危險訊號第69章 反擊(九)第2章 吝嗇如故第13章 石原的遠見第36章 長江之浪第6章 大勢第124章 深夜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