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於、沈來訪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千算萬算,唯一沒有算計到的,是劉一民會提前行動,在天還沒有黑的時候就向隴海路發起攻擊。要不然的話,按照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的計劃,等八路軍在天黑時向隴海路運動,就正好撞進日軍東西對攻的老虎鉗中,那損失恐怕就無法估量了。

大部隊作戰,軍令如山。特別是教一旅、騎兵旅這種主力中的主力、精銳中的精銳,那都是一聲令下,刀山火海中奪勝利的英雄部隊。現在突然面臨被日軍東西夾擊的危險局面,幹部戰士都是嗷嗷叫,從來都是隻有八路軍算計小鬼子,什麼時候輪到小鬼子這樣算計八路軍了呢?該死的小鬼子,老子們不去找你們的麻煩,你們就該燒香磕頭了,竟敢欺上門來,這是你要送死,可怪不得老子們心狠!

彈上膛、刀出鞘的教一旅、騎兵旅,風一樣卷向了隴海路洪莊到牛山之間的日軍防線。

羅榮桓這段時間黨政軍一肩挑,累得顴骨都高了起來。接到劉一民在薔薇河邊發來的詢問敵情的電報後,羅榮桓高興的見人都是一面笑。中午吃飯的時候,林月琴不知道他爲什麼這樣高興,問他又不說,就埋怨他不知道心疼自己,再這樣累下去會累垮的。

羅榮桓吃完飯,嘴一抹就要去師部。林月琴拉住他,說是應該去野戰醫院檢查一下,看看爲什麼瘦的這麼厲害。

羅榮桓不理林月琴,說是女人家就知道羅嗦,小鬼子四處發動進攻,到處都是戰火,能不瘦麼?說完,頭也不回地去了辦公室。

剛到辦公室,警衛團長李宗睿就報告,蘇魯戰區司令于學忠、山東省主席沈鴻烈和秦啓榮來了,已經到了大店鎮了。

這段時間,山東根據地的整體形勢是穩定的,特別是膠濟路,自從李清指揮教三旅、教四旅、教七旅狠狠地教訓了鬼子一頓後,小鬼子雖然調整了部署,增加了兵力,但是也僅僅限於完善防禦體系,我軍各地方武裝大擺地雷陣,封鎖小鬼子,用地道戰、地雷戰壓迫鬼子,使他們不敢肆意掃蕩。就連被日僞軍表面佔領的冀魯邊地區,形勢也趨於穩定,日軍佔領縣城和重要集鎮、交通線,我軍佔領農村,發展壯大民兵組織,大挖地道,完善地道網絡,用地道戰、地雷戰、伏擊戰、游擊戰對付日僞軍,搞得小鬼子焦頭爛額。

讓羅榮桓想不到的是,小鬼子在集中兵力掃蕩山西根據地的同時,突然對濟南周圍地區、泰西地區和魯南地區發動大掃蕩。濟南、泰西好說,根據地軍民對日僞軍的掃蕩司空見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小鬼子頂多能攻佔一些城鎮。要不了多久,只要八路軍主力一發動,他們還得乖乖地夾起尾巴滾蛋,恐怕還得快點滾,晚了可能就回不去了。只是于學忠部的51軍、57軍情況不妙,這兩支部隊戰法陳舊,遇到小鬼子攻擊,死頂硬抗,自然是打一仗退一步,步步退縮,短短十來天時間,就把防區丟了個乾乾淨淨。于學忠沒辦法,向羅榮桓求援。羅榮桓當即命令洪超遠派新八旅支援于學忠部作戰。

羅榮桓想不到于學忠會在戰事緊張的關頭離開前線長途跋涉趕到大店來,更想不到和于學忠鬧矛盾的沈鴻烈會與他一起來,不知道兩個人要說什麼事。因此,接到于學忠、沈鴻烈要到大店來拜會的電報後,只好回電同意。現在這兩個人已經到了,羅榮桓只好到鎮外迎接,把他們迎進師部,到自己的辦公室坐下,倒上水,這才請他們說明來意。

于學忠來見羅榮桓,要說的是兩件事,一是要求八路軍增派部隊,協助於部實施反攻,收復實地。二是部隊沒糧了,他是來借糧的。俗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慌。部隊沒糧還怎麼打仗?本來,他正忙着指揮作戰,派個軍需官來就行。但是于學忠知道戰爭年代的軍糧意味着什麼,自己率部來山東,硬生生地從八路軍手裡搶走了一塊根據地,再來向八路軍借糧,能行麼?

這要是擱在其它地方,于學忠部也可以採取強硬措施徵糧。但是這山東不同於其它地方,這是八路軍教導師的根據地,一旦對老百姓用強,就可能引起爭端。于學忠知道不能那樣幹,那會讓八路軍找到藉口驅逐他離開山東的。

沈鴻烈來見羅榮桓,事情很多,目的也不只是一個。不過有一點和于學忠相同,那就是借糧。笑話,于學忠蘇魯戰區的根據地丟了,哪裡還會有糧食麼!于學忠都要借糧,和于學忠發生了矛盾的沈鴻烈部更得借糧了。

于學忠、沈鴻烈都是第一次來大店,也是第一次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一路走來,兩個人都是心生感概。

于學忠感慨的是想不到在淪陷區的山東,竟然有這麼牢固的根據地,只看地裡莊稼的長勢和老百姓揮汗如雨的在田裡忙活的情況,就知道共產黨不簡單,短短時間,就把山東根據地變成了第二個陝西。聯想到一路上又是民兵、又是兒童團,層層盤查,于學忠就想,這劉一民和羅榮桓肚子裡的東西多了去了,他們這是真正的全民抗戰,是按照藏兵於民的辦法搞的。照這樣發展下去,小鬼子再厲害的大掃蕩都不管用,老百姓都是兵,鬼子只有死路一條。

于學忠是舊式軍人,沒有見識過八路軍的作法。這一見,算是開了眼,什麼都是新奇的。他曾問一個民兵,既然想打鬼子,爲什麼不吃糧當兵?那民兵告訴他,八路軍說了,民兵也是兵,一手拿鋤頭、一手拿鋼槍,小鬼子來了,就揍它狗日的!平時就搞生產,沒糧食怎麼行?

于學忠又問,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是不是你父母、老婆不讓你去當兵啊?

旁邊一個民兵甕聲甕氣地說道:“你算是冤枉他了。他是我們的隊長,八路軍不讓他參軍,讓他領着我們保衛村子。”

于學忠想試探一下,就說八路軍不行,連軍餉都不發。還是國軍正規軍厲害,裝備好,服裝好,還有軍餉。

那民兵隊長只是憨笑,一聲不吭。另外一個民兵把嘴一咧,露出了滿嘴白牙,吭吭哧哧地說:“你說的沒錯,八路軍是不發軍餉,但女娃子都願意嫁給八路軍,因爲他們是俺老百姓的兵。國軍啥都好,就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打仗稀鬆。”

氣得於學忠張口結舌,再無話可說。

沈鴻烈感慨的是,共產黨太厲害了,抓軍隊厲害,抓生產也這麼厲害。這山東地面過去都是一年一熟,怎麼看地裡綠油油的豆子、綠油油的玉米、綠油油的白菜蘿蔔、綠油油的紅薯秧子,分明是實現了一年兩熟。

要說這沈鴻烈在青島市長任上確實是幹出了名堂,肚子裡是有貨的。路過一塊豆地時,看到一個老農在鋤草,就下馬去和老農攀談,詢問爲什麼這個時候種豆子。

那老農告訴他,整個魯東南從去年開始就搞一年兩熟了,聽說是八路軍大英雄劉一民將軍要求的。開始的時候大家不相信,不知道收麥後再種豆子能不能長熟,只有一部分人種。結果種的人家都得了個好收成,晚玉米、晚豆子都賣了好價錢。這下老百姓都開竅了,全部都搞一年兩熟了。

沈鴻烈心裡黯然,要是這樣的話,土地的出產等於是翻了一番,這八路軍根據地怕是再也不愁沒糧吃了。長此下去,老百姓必然跟着共產黨八路軍走,自己的山東省政府、山東省黨部、山東省保安司令部,怕是再也沒有辦法完成委員長交給的任務了。

兩個人心態不同,感慨不同,到了羅榮桓辦公室後,說話的語氣也不同。

于學忠很客氣,坐定後先是感謝八路軍大力支援,新八旅和八路軍地方武裝參戰後,防線已基本穩定。

羅榮桓馬上說於總司令客氣,都是抗日軍隊,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彼此互相支援是應該的。

見羅榮桓說的懇切,于學忠就提出,能不能請八路軍再增派一到兩個旅的兵力,協助51軍、57軍收復費縣、蒼山縣,否則的話,蘇魯戰區司令部沒有立足之處,部隊補給都成問題。如果能收復上述兩縣,戰區司令部可以籌建軍工廠、被服廠,就可以與八路軍一道堅持持久抗戰。

羅榮桓耐心地告訴于學忠,小鬼子的掃蕩不可能持久,蘇魯戰區部隊要抓住鬼子分兵的機會,力爭殲其一路,鬼子的掃蕩就不攻自破,恢復根據地應該沒有問題。暫時情況下,八路軍正在泰西、魯西、濟南、魯中、清河進行反掃蕩作戰,沒有力量再向於部增派兵力。

于學忠這人正義感比較強,有抗日決心,資格又非常老,有些事情礙於面子和身份,他也不好過分,加上羅榮桓說的是實情,劉一民率部隊在蘇皖邊區和鬼子作戰,曾中生、蔡中率部隊在魯西與鬼子作戰,濟南、泰西、膠東、魯中到處都是槍聲,八路軍教導師能有多少兵力啊?但是,他現在確實比較難,部隊吃飯都成問題,怎麼打仗麼?

于學忠又提出能否請八路軍支援一部分軍糧,以解燃眉之急。北上山東前,軍委會的命令上說由山東省政府負責保證供應,現在根據地丟失,山東省政府也是鍋裡沒米、糧袋子裡沒面,軍委會的軍餉又供應不及時,全靠飛機空投,也沒錢買糧。部隊傷亡這麼大,總得讓士兵們吃上口熱飯吧?

羅榮桓很爽快地答應了,說是不能讓弟兄們流血還要餓肚子,八路軍再困難也要伸出援手,幫於總司令一把。不過,這不是常法,八路軍採取的是屯墾與作戰相結合,各部隊用屯墾生產的糧食彌補供應不足。建議於總司令以後到我們的屯墾農場參觀參觀,看能不能有所收穫。

于學忠沒話了,開始端起茶杯喝茶了。

當然是沒有茶葉的,這年頭有白開水喝就不錯了。

山東省主席沈鴻烈不知道是哪根筋轉錯了,把劉一民對他的開導忘到了腦後面,這一見於學忠無話可說了,心裡異常鄙視他,覺得此人讓羅榮桓三言兩語就打發了,讓他當蘇魯戰區司令簡直是用錯了人。

沈鴻烈喝了口水,咳嗽一聲,慢條斯理地說:“羅政委,鑑於費縣、蒼山縣丟失,山東省黨部、省政府不能天天隨着部隊轉移,總得找個地方住下來,好領導山東軍民團結抗戰。希望羅政委能夠同意,允許在下率領山東省黨部、省政府和警衛部隊新四師開到大店來,與教導師師部合署辦公,共同指揮山東抗戰。”

羅榮桓一聽,眼睛透過厚厚的鏡片往沈鴻烈臉上掃去。

原來在濟南的時候,劉、羅就提出讓沈鴻烈的山東省政府與山東抗日民主參議會合署辦公,結果沈鴻烈不同意,帶着隨從跑到了張裡元那裡去。現在爲什麼又提出要和教導師部合署辦公呢?

稍一思索,羅榮桓恍然大悟。沈鴻烈這老小子,必然是奉了命令,抓住一號不在山東的機會,想率領吳化文的新四師進入大店,控制魯東南根據地腹地。這傢伙,以爲于學忠部到了山東,自己又有了吳化文的新四師,腰桿粗了,膽量也壯了,要做夢娶媳婦了。想的怪美!

羅榮桓這人,穩重敦厚,臉上一般情況下都是不喜不怒。沈鴻烈的無理要求一提出,羅榮桓竟然勃然作色,拍案而起,大聲呵斥道:“沈主席,虧你還是山東省主席,竟然能提出如此無理要求。我告訴你,想到大店來,門都沒有!山東省政府的位置在濟南,不是在大店。你要有本事,就把濟南城給收復了。到時候,不要說要大店,就是要我羅榮桓去給你端茶倒水都行!”

羅榮桓這一翻臉,旁邊坐着的秦啓榮不願意了,馬山就站了起來,用手指着羅榮桓就指責開了,說什麼51軍、57軍失利是八路軍支援配合不力造成的,要是八路軍出動主力配合作戰,小鬼子也不會那麼猖獗。又說教導師長劉一民根本就沒有把蘇魯戰區司令長官和山東省主席看到眼裡,不堅守自己的防區,違抗軍委會命令,擅自到江蘇、安徽去搶地盤,把蘇魯戰區直屬的51軍、57軍看成爲自己守大門的衛隊,讓蘇魯戰區部隊與日軍死拼,八路軍躲在後面看熱鬧。劉一民這種作法,根本不配無敵戰將、抗日英雄的稱號,純粹是一個擁兵自重、違抗軍令的新軍閥!

秦啓榮從骨子裡就是一個反共分子,竟然敢指着羅榮桓的鼻子痛罵劉一民,簡直是不知死活!要是劉一民在,恐怕這個時候他已經被拉出去關禁閉了!

羅榮桓也惱怒之極,手往桌子上重重一拍,制止了齊啓榮的胡言亂語,然後就訓斥他枉爲軍人,劉一民師長是國民政府實授中將,抗戰以來出生入死,爲民族立下不朽功勳。一個小小的秦啓榮就敢口出狂言,肆意栽贓誣陷他,究竟是何用心?是受何人指使?

于學忠見羅榮桓和秦啓榮吵起來了,趕緊站起來勸說。沈鴻烈攔住了于學忠,說是吵一吵也好,理不吵不明。有些事情還是要說清楚好。

于學忠和沈鴻烈此時早已心生芥蒂,兩個人的矛盾已經明面化了。沈鴻烈支持秦啓榮和羅榮桓吵架,于學忠可不想趟這趟渾水。因此,于學忠不顧沈鴻烈的勸阻,批評秦啓榮胡亂講話。

秦啓榮想不到于學忠會幫着羅榮桓訓斥他,惱怒之下,放出了狠話,說魯南不適宜抗日誌士活動,他要到魯中或膠東去,組織抗日遊擊武裝,和日軍拼個死活。行與不行請沈主席給個痛快話!

沈鴻烈似乎很爲難,沉吟一會兒,對於學忠和羅榮桓說道:“於司令、羅政委,既然秦同志有抗日殺敵的決心,乾脆就讓他到魯中去吧。我考慮,給他一個山東保安司令部遊擊第五縱隊的番號,到魯中去打游擊去。說不定還能有一番作爲呢!”

羅榮桓這才明白,秦啓榮和自己大吵的用意原來是想爭取到魯中去的名義。想想沈鴻烈是想控制大店,秦啓榮是想去魯中渾水摸魚,于學忠是要糧要援兵,羅榮桓就覺得當初讓于學忠、沈鴻烈進入山東就是一個錯誤,麻煩一個接一個。而且象秦啓榮之流都是包藏禍心的,說不定什麼時候都會給八路軍捅上一刀。

轉念一想,這沈鴻烈想讓秦啓榮去魯中活動,不得不跑來和自己商量,看來上一次師長的警告起作用了,也說明沈鴻烈心裡已經不得不承認我軍控制山東的事實。只不過這兩個人象演戲一樣,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說不定裡面有不可告人的東西。膿包不擠不破,看看秦啓榮到底想要幹什麼再說!

各位書友大大:一會兒還有一章,請明天閱讀欣賞。謝謝大家!

第1196 四大行(續)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575章 西貢宣言第160章 鬥敗的公雞第219章 紐約的聲音(三)第277章 地獄焰火(二)第1079章 連環殺第695章 南打北拉(一)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346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二)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100章 波瀾(四)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454章 連雲港(一)第1005章 送別(續)第1008章 新年禮物第262章 冀南風雲(二)第867章 白彥鎮(續)第983章 鳴鏑第528章 四方震驚第511章 橫掃(一)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395章 震驚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947章 魯西南之戰(五)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338章 大汶口(四)第346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830章 鬧劇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349章 勸降第836章 夜審(續)第1135章 技術性處理第532章 三疊浪(一)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第593章 愁雲密佈第1328章 鬆遼戰役(三)第103章 波瀾(七)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下)第421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七)第670章 南下,南下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1532章 選擇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1161章 借勢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1345章 攻進長春(續)第900章 潰逃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1488章 對決第1529章 租賃艦隊第44章 餘韻(四)第1063章 初到貴地第1172章 統統擊沉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861章 強渡封鎖溝(續)第890章 四處開花(中)第862章 老子是沈南塘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940章 魯西南之戰序幕第303章 拜年第318 章大戰序幕(二)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980章 最有意義的情報第801章 心傷第1015章 粉飾第1268章 一聲輕響(續)第501章 盲動第383章 魯中戰役(六)第319章 大戰序幕(三)第79章 古鎮茅臺第1495章 緊急空降第267章 綢繆(三)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533章 和閻老西兒拉家常第854章 佈局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395章 震驚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1146章 覆滅(六)第1297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續)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326章 津浦路之戰(四)第1538章 遙望臺灣第876章 魯南戰役(九)第1228章 寺內壽一發威(續)第1534章 晉綏一統
第1196 四大行(續)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575章 西貢宣言第160章 鬥敗的公雞第219章 紐約的聲音(三)第277章 地獄焰火(二)第1079章 連環殺第695章 南打北拉(一)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346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二)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100章 波瀾(四)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454章 連雲港(一)第1005章 送別(續)第1008章 新年禮物第262章 冀南風雲(二)第867章 白彥鎮(續)第983章 鳴鏑第528章 四方震驚第511章 橫掃(一)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395章 震驚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947章 魯西南之戰(五)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338章 大汶口(四)第346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830章 鬧劇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349章 勸降第836章 夜審(續)第1135章 技術性處理第532章 三疊浪(一)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第593章 愁雲密佈第1328章 鬆遼戰役(三)第103章 波瀾(七)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下)第421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七)第670章 南下,南下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1532章 選擇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1161章 借勢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1345章 攻進長春(續)第900章 潰逃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1488章 對決第1529章 租賃艦隊第44章 餘韻(四)第1063章 初到貴地第1172章 統統擊沉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861章 強渡封鎖溝(續)第890章 四處開花(中)第862章 老子是沈南塘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940章 魯西南之戰序幕第303章 拜年第318 章大戰序幕(二)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980章 最有意義的情報第801章 心傷第1015章 粉飾第1268章 一聲輕響(續)第501章 盲動第383章 魯中戰役(六)第319章 大戰序幕(三)第79章 古鎮茅臺第1495章 緊急空降第267章 綢繆(三)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533章 和閻老西兒拉家常第854章 佈局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395章 震驚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1146章 覆滅(六)第1297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續)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326章 津浦路之戰(四)第1538章 遙望臺灣第876章 魯南戰役(九)第1228章 寺內壽一發威(續)第1534章 晉綏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