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續)

劉一民穿越前是個學生,並沒有社會工作經驗,但是有一定的理論知識。穿越後領兵打仗、虎踞山東,見的多了,思考的多了,看問題也就深刻了。他提的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嘴啃到了豆餡,抓住了問題的實質。

現在的遼寧地面,可以說亂的很。

我軍強勢橫掃,日僞軍殘餘武裝、漢奸、特務逃無可逃,有的就就地隱蔽,伺機再起。

滿鐵等日僞大型企業的管理人員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當俘虜的當俘虜,日僞大型企業的技工業都成了俘虜,沒有了這些管理人員和技工,光靠一心抗日的中國勞工,這些企業一時半會兒都開不了工,就算是開工也達不到原先的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至於各地的日本人、僞滿漢奸們開的各類店鋪也都關門大吉,市面顯得異常冷清。

城市是這樣,農村也好不到哪裡去。原先趙勇剛北進先遣隊和抗聯各部隊組成的小武工隊活動的地區好說,有羣衆基礎,迅速起義,摧毀日僞的農村政權體系,但東北這麼大,抗聯部隊和趙勇剛的北進先遣隊人數少,撒在東北大地上猶如撒胡椒麪一樣,只能有選擇的在重點礦山、地區開展工作,覆蓋面有限。這樣以來,隨着我軍的快速推進,舊的日僞政權被剷除了,新的抗日民主政權短時間內來不及建立,許多地區就成了權力真空地帶,受日僞奴役的老鄉們一邊爲獲得解放歡欣鼓舞。一邊在觀望彷徨,等待着形勢的進一步明朗化。

這是大軍北進後必然出現的現象,不可怕。可怕的是另一種現象,那就是幹部隊伍中悄然滋生的官僚主義現象。

這一次我軍進軍東北。不同於佔領陝西和攻佔太原、天津、青島、濟南、上海。陝西窮的很,西安城裡破破敗敗的,連成都都比不上,留給紅軍的是嗷嗷待哺的饑民。太原比西安強的多,但是當時我軍沒有長期佔領的打算,以搬運繳獲物資爲主。天津、青島、上海都是這情況,我軍都沒有做固守打算。更沒有動員這麼多幹部到這些大城市去。這次我軍進軍東北,是要長期堅守、直至徹底消滅關東軍、解放全東北的。東北又比關內富裕的多,抽來的幹部都是根據地的骨幹,長期奮鬥在艱苦的環境中,許多人連抽水馬桶都沒見過,這一進了瀋陽城、大連城,滿眼都是日式別墅、公共汽車、小汽車,暖氣燒得滋滋響。而且這些日式別墅、小汽車都成了我軍的戰利品,幹部們住進去後有的就不想走了,想把自己的辦公室設進去。東北局會議結束兩天了。劉一民還沒接到他最想要的某某工廠恢復生產、某某村選舉抗日村長一類的報告。

劉一民是穿越者,與陳雲、李富春、羅榮桓、項英、彭真他們相比,多了對後世腐敗現象的認識,深知物質誘惑對幹部隊伍腐蝕的嚴重性,這才寫出了《到農村去,到工廠去》的社論。

這篇社論是交給新任《遼寧日報》總編王鵬舉拿去發表的。

陳雲、李富春、項英、彭真四個分管地方工作,看到社論後,馬上就意識到劉一民對地方工作進展不快焦慮了。

陳雲過來找劉一民,詳細通報了組織、培訓各工作隊的情況,然後就勸劉一民說。事情得一件一件辦,飯得一口一口吃。東北局會議開過了,忙了幾天,各地的主要領導幹部也都到任了。但是,他們也有一個熟悉環境、組建工作隊的過程,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遼寧這麼大。看着鐵路、公路發達,實則有些地方還不通鐵路公路,派去的幹部隊都還在路上行軍呢!

陳雲是劉一民非常敬重的領導,也算是肝膽相照的戰友,劉一民和他可以無話不談。

劉一民告訴陳雲,政權建設必須抓緊,有了基層政權,纔能有糧食、有兵源,這個事情必須快,不能慢。慢了的話就會拖主力作戰的後腿。如果,基層政權建起來了,組成了軍分區、縣大隊、區中隊、民兵隊,主力就可以不用再守備地方,集中精力與關東軍、僞滿軍作戰。由於地方政權沒有建立,我們的眼睛不明、耳朵不靈,還得抽調主力部隊擔任地方守備,稀釋了主力兵力和戰鬥力。現在,日僞軍已經徹底驚醒,接下來就是你死我活的大戰,考慮問題得從最壞處着想,日軍那麼狡猾,絕對不會擺出架子、一動不動的讓我軍猛揍,他們很可能會搞最擅長的迂迴攻擊,打在我軍防禦薄弱的地方。說不定小鬼子還做夢出奇兵偷襲瀋陽呢!

陳雲是我黨久經考驗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政治上比劉一民老練的多的多,只不過是沒有劉一民的穿越者帶來的那種先知先覺的優勢而已。劉一民說的這些他都懂,而且也很焦急,嘴上都急出了小水靈子泡。

陳雲提出,可以暫時間把遼寧劃分爲兩類地區,一類地區比如遼陽,屬於腹地,相對比較安全,是不是可以考慮把瀋陽、大連的物資向遼陽地區轉移,重點組建遼陽地區周圍幾個縣的政權組織,作爲我們的核心根據地。二類地區就是遼東半島、遼西、遼西北、吉遼交界地區,作爲可能遭受日軍重兵攻擊地區看待,必要時可以暫時放棄。

陳雲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他的提議是根據目前東北局勢提出來的,等於是未雨綢繆,提前預備關東軍和僞滿軍的重兵反撲。

劉一民想了一下,告訴陳雲,沒這個必要。我們要先敵部署、先敵發動,打日軍的要害,力爭迫使關東軍和僞滿軍不能隨意集中力量攻佔瀋陽和遼東半島。瀋陽也好,大連也罷,這一次,我軍絕對不會再讓小鬼子佔領了。後方工作要按照東北局會議上確定的方針去做,只不過要加快速度。早一天建立政權體系,就可以早一天徵召新兵組織訓練,就可以早一天成剷除前線繼續的彈藥、藥品、大米和麪粉。打仗大的就是後勤,只要基礎夯紮實了,後勤就有保障,就不怕和日軍大戰。

接下來,劉一民提醒陳雲,必須從現在起,就抓監督工作,未來的東北政務委員會和各省、市、縣政權,都要建立民主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不光是東北局、各省、市、縣委設立紀律檢查機關,這是不夠的,要放開胸懷,建立新聞輿論監督機制,建立主參政議政監督機制。哪個幹部辦事不公、貪污腐敗,就讓他無所遁形。特別各級抗日民主參議會,要抓緊建立和完善,賦予抗日民主參議會監督各級政府決策、預算執行等職責。重大的預算開支等問題,要有抗日民主參議會無記名錶決通過批准才能執行。也就是說,我們共產黨人要把建立民主政權落到實處。

這是重要的執政理念,也是我黨在這個時代一直倡導的。

劉一民還告訴陳雲,要放手發動東北的知識分子。東北教育發達,知識分子多,是培養幹部的好地方。雖然東北地區過去長期僞化,許多人受日本侵略者毒害時間長,但是責任不在東北人民,是政府和軍隊無能,守不住東北。只要我們真心實意的依靠東北人民,宣傳發動東北人民,東北人民就會起來自覺自願地支持我黨,幫助我軍,參加我軍。特別是日僞在東北實行義務兵役制,許多年輕人都經過訓練,散落在東北的東北軍、僞滿軍復員老兵也多。這些人都是經過初步訓練的兵員,只要宣傳發動搞的好,我軍在東北擴軍一百萬、二百萬都沒問題。那些知識分子、青年學生,簡單培訓後就可以加入我們的工作隊,到工廠、農村去做進一步的宣傳發動工作,讓他們在工作實踐中鍛鍊成長,徹底融入我們的隊伍。

陳雲點頭稱是。

劉一民又專門提出要出東北局工作簡報,通報各地區各行業接管和恢復發展生產、組建政權、組建地方武裝的進展情況,刊登先進典型經驗,供學習參考。每期通報都要送幾個主要領導參閱,各主要領導要及時批示,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意見。意見不能泛泛而論,要具體到實際事例進行指導。比如撫順煤礦礦工起義一事,就要大力推廣。一定要指出,各地各重點礦山企業組織起義最好的時機是我軍主力抵達之時,這樣可以避免日軍血腥鎮壓帶來的損失。同時,撫順煤礦礦工起義後,騎一旅旅長宋興、政委康威原則把握的好,及時維持撫順市面秩序,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洗劫日僞資產現象,接受沒收日僞資產的秩序很規範,避免了更大損失。這一點也值得其它地區、礦山企業參考。

劉一民這些意見,都是針對東北工作當前存在問題講的,同時也對今後工作有重要指導意義。

這次談話後,遼寧的政權建設工作進度加快了!

(未完待續)

第143章 談判(三)第1443章 覆滅(三)第99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開始第1562章 南進,南進(續)第1535章 晉綏一統(續)第918章第1268章 一聲輕響(續)第606章 彙報(續)第275章 風雨冀中(五)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635章 下王埠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一一 0涪嘉戰役五第524章 尾高龜藏,舉起手來!第1032章 驚聞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1566章 金蘭大戰(續)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386章 魯中戰役(九)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1357章 激戰長春(八)第421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七)第705章 夜深沉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367章 輕取泰安(一)第267章 綢繆(三)第1275章 獅子大開口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1566章 金蘭大戰(續)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903章 華北治安“八條共識”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764章 亂起諾門坎第41章 餘韻(一)第1480章 揮師入關(續)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下)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1436章 圖們鎮口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1233章 三光政策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538章 青州戰記(五)第678章 遊擊支隊第1034章 整編(續)第353章 沂蒙春深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959章 狠辣的多田駿(續)第63章 血戰羊坪鎮(二)第9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05章 暴風雨之前(四)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1512章 青黴素換艦隊(續)第580章 公審第1349章 勸降第423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九)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424章 擋者披靡(續)第443章 周村血戰(九)第573章 摘桃子第1521章 一戰定華北(七)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81章 古藺(二)第308章 公祭(一)第401章 青島博弈(四)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447章 大鬧濟南城(二)第1116章 解疙瘩第384章 魯中戰役(七)第434章 烏雲壓頂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451章 驚心一吻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303章 攻取四平城(續)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546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四)第1421章 春雷第890章 四處開花(中)第1523章 一戰定華北(九)第762章 湯溝擒頑(續)第172章 紅軍大學校長(三)第715章 血沃冀魯邊(七)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232章 陰狠的岡村寧次第259章 南宮(二)第296章 詭譎(一)
第143章 談判(三)第1443章 覆滅(三)第99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開始第1562章 南進,南進(續)第1535章 晉綏一統(續)第918章第1268章 一聲輕響(續)第606章 彙報(續)第275章 風雨冀中(五)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635章 下王埠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一一 0涪嘉戰役五第524章 尾高龜藏,舉起手來!第1032章 驚聞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1566章 金蘭大戰(續)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386章 魯中戰役(九)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1357章 激戰長春(八)第421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七)第705章 夜深沉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367章 輕取泰安(一)第267章 綢繆(三)第1275章 獅子大開口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1566章 金蘭大戰(續)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903章 華北治安“八條共識”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764章 亂起諾門坎第41章 餘韻(一)第1480章 揮師入關(續)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下)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1436章 圖們鎮口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1233章 三光政策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538章 青州戰記(五)第678章 遊擊支隊第1034章 整編(續)第353章 沂蒙春深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959章 狠辣的多田駿(續)第63章 血戰羊坪鎮(二)第9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05章 暴風雨之前(四)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1512章 青黴素換艦隊(續)第580章 公審第1349章 勸降第423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九)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424章 擋者披靡(續)第443章 周村血戰(九)第573章 摘桃子第1521章 一戰定華北(七)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81章 古藺(二)第308章 公祭(一)第401章 青島博弈(四)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447章 大鬧濟南城(二)第1116章 解疙瘩第384章 魯中戰役(七)第434章 烏雲壓頂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451章 驚心一吻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303章 攻取四平城(續)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546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四)第1421章 春雷第890章 四處開花(中)第1523章 一戰定華北(九)第762章 湯溝擒頑(續)第172章 紅軍大學校長(三)第715章 血沃冀魯邊(七)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232章 陰狠的岡村寧次第259章 南宮(二)第296章 詭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