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鳴鏑

魯中戰役結束後八路軍教七旅襲佔青島時,日軍青島守番隊和僞軍張宗援部已經在坊子夜戰中被八路軍消滅,青島只有日軍海軍陸戰隊少量兵力,沒有絲毫防備,八路軍利用特種戰術,引導部隊殺進青島市區,殺豬宰羊一樣,把青島市內的日軍給殺了個乾乾淨淨。

日軍重佔青島後,一改往日的驕狂,認認真真地部署青島防務,依託膠濟鐵路、濟青公路、煙青公路等交通線和東北部山區,在青島外圍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從膠縣到即墨一直到海邊的鰲山衛,即墨城以西防禦支點是馬山,即墨城以北防禦支點是靈山、上疃,即墨城以東防禦支點是盟旺山、段山、蓮花山、四舍山,核心陣地在窩洛子村、大廟山:第二道防線從城陽到丹山、嶗山,丹山是整個第二道防線的核心,丹山以北防禦支點是馴虎山、後旺山、蠍子山,東部以嶗山的鐵騎山爲防禦支點:第三道防線從滄口熬李村再到海邊的沙子口,防禦支點是滄口北面的婁山、老虎山。

如果第五師團或者近衛師團還駐守青島的話,依託這三道防線死守,以日軍的裝備、單兵素質和綜合戰鬥力,八路軍要想再攻佔青島,就得下大工夫,沒有三天、五天根本就不用想。因爲特種戰術也不是萬能的,日軍精銳師團憑險固守,八路軍不集中五倍於敵的兵力就不要打強攻青島的注意。這也是第五師團、近衛師團駐守青島時,劉一民從不考慮攻佔青島的問題,那傷亡程度可想而知,劉一民不做那種買賣。

歷史上青島是日軍的大後方,日軍各師團回本土休整都是通過青島、天津、上海幾個主要港口船運回國的。平時,日軍守青島的兵力也很龐大,除了經常駐有一個旅團的守備隊外,還有大批僞軍駐守外圍地區,張宗援部、趙保原部就是日軍守衛青島的僕從軍。就這,日軍的第五師團沒有戰鬥任務時就駐紮青島,便於船運支援各戰場作聳直到第五師團參加桂南會戰後調入華南方面軍,日軍還時不時地抽調師團到青島駐紮。從開戰之初日軍攻佔青島,一直到日軍投降前,〖中〗國軍隊再也沒能夠攻進青島過。

現在和歷史上不同,張宗援、趙保原、張步雲都早早地被八路軍送下了地獄青島的大漢佳n基本上也被八路軍第一次襲佔青島時收拾乾淨了就是留下的僞〖警〗察、自衛團團丁之類的小魚小蝦,也被八路軍對付漢佳n的慘烈手段嚇破了膽,比平時老實了許多。

駐守青島的日軍少了僞軍配合,兵力就相形見拙了。

日軍也知道單靠駐守膠縣的獨立混成第十八旅團和青島守備隊和海軍陸戰隊來拱衛青島,很難保證青島的安全。因爲山東的八路軍不是其它〖中〗國軍隊,劉一民膽子大的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什麼地方鑽出來,對青島實施雷霆一擊。因此華北方面軍在杉杉元當司令官、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當正副參謀長的時候,曾經想在青島故意示弱,引誘劉一民攻擊青島,將八路軍主力聚殲在青島地區。無奈劉一民不上當,日軍不得不放棄這個計戈…只能讓讓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重炮旅團駐守責島,加強青島守備力量。

由於日軍重兵圍剿山東,膠東、魯東南、魯中、膠萊、清河的八路軍被日軍趕的東躲西藏,不是鑽地道就是進山,青島成了日軍真正的大後方,從本土、東北運來的插重物資一船一船地在青島港停泊、卸貨支撐着幾十萬日軍在山東橫衝直撞。不要說第五師團、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重炮旅團都被抽去加入重兵集團追剿八路軍主力,連青島守備隊和駐膠縣的獨立混成十八旅團也紅了眼,按照華北方面軍和十二軍的命令積極組織掃蕩,恨不得把青島周圍地區老百姓的糧食、棉花、蠶繭、牲畜搶光搶淨。

都忙着趁着重兵集團橫掃山東的機會下鄉掃蕩搶掠呢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時候青島會有什麼危險。除了青島市區、郊縣縣城、即墨縣城還留有日軍部隊維持正常的治安、膠濟路、濟青公路保護交通線的日軍沒有出動外,駐青島的青島守備隊、海軍陸戰隊、駐膠縣的獨立混成第十八旅團、膠濟路守備隊,都興高采烈地抽調兵力參加對膠東、

魯東南、膠萊的掃蕩,生怕去晚了搶不到糧食、金票和花姑娘。

日軍的三道防線形同虛設,偌大個青島再次成了空城!

接到劉一民電令的時候,八路軍清河軍區司令、教三旅旅長李清正在嶗山沙子口鎮石灣村西山上的大石寺裡和主持義仁和尚下棋呢!

日軍做夢都想不到,早在他們發動重兵掃蕩之前,劉一民就命令爲了配合魯南戰役而對膠濟路發起攻擊的三個主力旅隱蔽在青島周圍。

只不過原來沒有進嶗山,後來由於日軍兵力過於龐大,搜索過於細緻,李清才率領部隊進了嶗山山區。世事就是這麼奇妙,日軍在四處掃蕩搜尋八路軍主力,而山東八路軍三個精銳主力旅就隱蔽在日軍的青島防線的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之間的嶗山山區。

也不光是八路軍,這嶗山山區還隱蔽着另一支〖中〗國抗日武裝,就是國民黨魯東行署主任兼青島市長李先良領導的魯東行署獨立營。這是一支光榮的部隊,前身是沈鴻烈於1937年7月1日在李村區朱家窪村成立的爆破大隊,骨幹人員是青島國術館訓練人員,大隊長沈仁,於承芳任爆破隊“點火正。。。當年沈鴻烈之所以能夠一聲令下燒燬青島的十大日資工廠,依靠的就是這支爆破大隊。因爲一把火燒不光日資工廠裡的鍋爐和機械設備,必須用炸藥炸燬才行。後來,沈鴻烈撤離青島南下徐州時,在臨沂七十里埔與日軍遭遇,危急關頭沈鴻烈下令化整爲零,疏散潛伏。爆破大隊一部份人輾轉返回青島,與留守青島堅持抗戰的孫式庵、朱及洪、於命九、於法章等取得聯繫,在嶗山玉清宮成立了國民黨第五戰區遊擊指揮部第二縱隊直屬第三大隊。組成人員以爆破大隊和紡織工人爲主,也有部分農民和小學教員。大隊長孫式庵、大隊政治指導員朱乃洪。第一連長王子忠、第二連長王立琪。排長由曲志偉、王權和、於承芳等擔任,共計300餘人、200餘條槍,開始以嶗山爲根據地,與日寇展開了搏鬥。前一段時間,李先良被任命爲魯東行署主任兼青島市長,這支部隊被稱作魯東行署獨立營,也叫嶗山游擊隊。

歷史上,這支部隊發展壯大。成了青島保安總隊,在八年抗戰中不投降、不妥協,持續開展游擊戰,打出了赫赫威名。到日軍投降前夕,兵力已擴大到了6000人。日軍投降後,這支部隊先後改稱青島保安師、青島保安旅,最後成了國民黨的炮灰。當然,現在歷史發生了變化。山東八路軍實力這麼強大,這支部隊未來走向如何,都很難說。

這嶗山崛起於大海邊,稱得上海上仙山,風景自是美的很。可惜。嶗山山區白石嶙峋、羣峰險峻、人煙稀少,三個主力旅穩蔽在這裡,得不到補給,吃的都是插重部隊隨軍攜帶的糧食和戰士們帶的乾糧,冬天又冷的很,這麼大規模的部隊上哪裡去找那麼多的村莊、民房借宿,李清只好把指揮部搬進了大石寺,來和義仁和尚搭夥了。

陳大勇、趙山的教七旅旅部、教八旅旅部也都在這嶗山的道觀、寺院中。

這大石寺位於黑尖山的山澗中,澗深水清,樹木衆多,樹木的種類也很多,這主要是因爲香火盛、來往的雲遊和尚多,帶來了外地的樹種,象鹽扶木、怪棗等,就連那株大銀杏樹上還寄生出一棵“車粱”

樹,木質特別硬,做獨輪車、手推車的車軸最好。

寺不大,只有三間正殿,東西各有廂房。由於掩映在樹木蔥蘢的山澗之中,日軍幾次掃蕩,都沒有找到這裡。大殿裡祭祀的是救苦救難觀音菩薩,寺廟雖小,戰前香火卻是極盛,屬於“廟小神靈大”一類的寺院。特別是每年的正月十四日廟會,更是熱鬧非凡,連青島市區的善男信女們都來趕會上香。李清把旅部搬來後,主持義仁和尚和四個僧人都被擠到了一間屋裡,剩下房間全部讓給了八路軍。李清把教三旅旅部就設在了大殿裡。就這也住不下,警衛連的戰士們只能在廟外靠牆用柴草打窩棚,勉強避寒。

旅部設在大殿裡,但是不能影響僧人們正常的上香禮佛活動。一來二去,李清竟然和慈眉善目的義仁和尚拉呱上了。這人一熟悉,就沒有那麼避諱了,八路軍的清河軍區司令員竟然與小小的大石寺主井成了棋友。

李清也是心情鬱悶,眼見着日軍在清河、膠萊、魯中、膠東攻城奪地、耀武揚威,把根據地基本上都佔完了,濟南警備旅、清河警備旅、膠東警備旅和各地方武裝都只能在日軍的掃蕩中不停地突圍轉移,鮮血染紅了山東大地。而清河、膠萊、膠東老百姓心目中的頂粱柱、我軍精銳的教三旅、教七旅、教八旅卻躲在這嶗山中忍飢挨凍、不能露頭。這他奶奶的打的是什麼窩囊仗!可是幾次向司令員請示要求攻擊青島或者加入反掃蕩戰場,都被司令員拒絕,封封回電都是命令在青島周圍隱蔽待機。待機待機,這戰機什麼時候才能來麼!

這是李清和義仁和尚成爲朋友的根本原因。

義仁和尚是大石寺上一任主持海靜和尚收養的孤兒,家就在石灣村,俗名叫義倫,長大後就在大石寺出家,法號義仁。海靜和尚圓寂後,他繼承了師傅的衣鉢,成了小小的大石寺的主持,管理着60畝廟產土地,領着四個僧人吃齋唸佛。

李清是臭棋簍子。根本就不是義仁和尚的對手,一上午下了十幾盤,不和一盤、不贏一盤,全是一個“輸”字。

李清有點不服氣,拉着義仁和尚要再下一盤。兩個人剛拉開架勢,一個叫當頭炮,一個喊馬來跳:一個叫攻卒,一個喊飛象。正要擺開陣勢好好廝殺一番,機要參謀在門外喊開了報告。李清頭都沒擡喊了聲“進來”繼續琢磨是不是搞個盤頭馬,發揮當頭炮的威力。

ωωω◆ttκΛ n◆C O

機要參謀報告說一號急電,李清一聽,再也顧不上什麼鼻頭炮、盤頭馬了,拿起電報一看,上面只有區區兩個字:“鳴鏑!”

李清無心下棋了把棋盤一推對義仁和尚說到:“不下了,不下了!”說完就起身隨機要參謀走了。

“鳴鏑”是攻佔青島行動的代號,也就是命令李清指揮教三旅、教七旅、教八旅立即攻佔青島。

青島的地形八路軍熟的很,特別是教七旅,當時襲佔青島,後來又多次圍着青島打轉,威脅日軍,對青島外圍日軍的防線設置、工事部署瞭如指掌。作戰計劃…早已定好就等司令員電令呢!

李清回到旅部借住的房間後,長出一口氣,說道:“老子總算熬出頭了!這嶗山,再請我我都不來了,老子真他媽的餓、真他媽的冷!”

不光是李清三個主力旅四萬多人哪一個不餓?因爲不知道要在這裡隱蔽多久,部隊限制口糧,每人每天也就是六兩糧食,幹部戰士都餓的嗷嗷叫。而且,海邊的冬天很冷,又沒有那麼多的房子可以讓戰士們住。

打窯洞吧這嶗山又是石山,打不成窯洞。戰士們只能輪流到房子裡睡,很多人都得依靠背靠背、相依相偎來取暖怕被日軍發現,部隊不能生火。自從湘江岸邊紅十八團整編以來劉一民部愈戰愈強,打的都是繳獲大、徑亡小的仗,而且還在成都、西安、太原、天津、青島、濟南這些大城市開國洋葷,李清他們什麼時候受過這種罪啊?

不用把陳大勇、趙山找來開會了,那是浪費時間。現在雖然是白天,但有山區掩護,部隊再加以適當僞裝,完全可以安全〖運〗動。李清直接給陳大勇和趙山發報,命令立即行動,按照作戰計劃向預定目標前進,晚上g點全線打響,攻佔青島!

給陳大勇和趙山發完電報,李清又給教三旅各團發報,命令按照戰鬥編組,各部隊立即行動,向預定目標前進,晚六點全線打響。

下達完命令,李清命令旅部開始前移。

大石寺裡登時就緊張起來。幹部戰士都在忙着拆電臺天線、收拾地圖、文件,準備整隊出發。

等李清收拾停當,跨出屋門,準備出發的時候,義仁和尚端着個棋盤在門口等着,說是一定得把這盤棋下完。

看着義仁和尚虔誠的臉,李清停住了腳步,拉着義仁和尚進了屋,兩個人又捉殺起來。

這真是奇異的一幕,戰鬥即將開始,各部隊已經開始行動,青島前線的總指揮卻在陪着僧人下棋。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人們會說李清荒唐呢還是說他儒雅淡定。

這次李清下的很順,抓住機會吃掉了義仁和尚踩二門卒的馬,佔了兵力上的優勢,接着又和義仁和尚拼掉一個車,炮打當頭卒,等義仁和尚發覺危險回車來攆當頭炮的時候,李清就開始臥槽將軍了。下了一上午,李清總算是在最後這一把贏了。

李清哈哈大笑,說了聲“和尚,後會有期”就起身大踏步走出屋子,到門外翻身上馬“駕“的一聲,朝山下馳去。

義仁和尚送到大門口,眼看着李清他們遙迤而去,不住地捻鬚微笑。

一個小僧人說道:“師傅,你剛纔是故意讓這位八路軍施主的吧?”

義仁和尚低聲宣號:“南無同彌陀佛!佛說:不可說不可說!”

小僧人趕忙也把單掌豎在胸前,低聲唸了兩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又擡起頭說道:“師傅,你不是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麼?我看剛纔這位八路軍施主吃你的馬的時候,你明明可以偷吃他的車的,這不是讓是什麼?”

義仁和尚又是一聲宣號:“南無阿彌陀佛!罪過罪過!這位施主是八路軍將領,是送小鬼子到阿鼻地獄去的。剛纔他匆匆離去,又匆匆遠行,明顯是要打仗。一上午下了十幾盤,師傅都僥倖得勝,容易讓這位八路軍施主喪氣,不利於指揮打仗。臨陣之前,贏盤棋是好兆頭,預示着旗開得勝。你好生記着,方外之人也得洞悉世事,才能將佛門發揚光大。”

小僧人這才低聲說道:“師傅,我記着了。”

李清是不可能知道大石寺門口這師徒二人的對話的,此刻,隱蔽在嶗山山區的三個主力旅數萬人馬都隨着他的一聲號令開始行動了。

風雷激盪!!。

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1162章 諜王佐爾格第512章 橫掃(二)第1325章 血染五里臺(續)第903章 華北治安“八條共識”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183章 前夜第442章 周村血戰(八)第973章 檢閱第9章 湘江岸邊(二)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341章 血色臺兒莊(一)第767章 火燒虹橋機場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1100章 水淹第506章 先佔安丘(四)第1353章 激戰長春(四)第1253章 漢奸壞事兒第119章 會師風雲(四)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580章 公審第827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778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504章 襲佔安丘(二)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578章 公審第74章 磨合(一)第1100章 水淹第1235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170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續)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1009章 新年禮物(續)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1568章 抓住了畑俊六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732章 喋血贛江(四)第1541章 圍獵黃海第1233章 三光政策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764章 亂起諾門坎第921章 官邸槍聲第1346章 攻入長春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460章 連雲港(七)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1078章 夜掃第637章 笨蛋元帥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195章 襲取太原(八)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1172章 統統擊沉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80章 古藺(一)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1017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中)第539章 青州戰記(六)第266章 綢繆(二)第783章 羣英會第251章 沸騰的天津(十)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1307章 瀋陽大轟炸第1027章 蘭陵古鎮(續)第1368章 火!火!火!第1021章 鬼、鬼、鬼第777章 盛子瑾第1417章 大追殲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396章 相見歡(一)第722章 拖刀計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1496章 傘兵突擊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1078章 夜掃第412章 浩劫(四)第630章 杉杉元登場第219章 紐約的聲音(三)第1095章 誤判第1502章 展望第956章 戰局紛亂第456章 連雲港(三)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855章 詭異第769章 鐵拳(續)第161章 忙碌第1542章 圍獵黃海(續)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619章 擴軍(續)第1292章 奉召回國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
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1162章 諜王佐爾格第512章 橫掃(二)第1325章 血染五里臺(續)第903章 華北治安“八條共識”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183章 前夜第442章 周村血戰(八)第973章 檢閱第9章 湘江岸邊(二)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341章 血色臺兒莊(一)第767章 火燒虹橋機場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1100章 水淹第506章 先佔安丘(四)第1353章 激戰長春(四)第1253章 漢奸壞事兒第119章 會師風雲(四)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580章 公審第827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778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504章 襲佔安丘(二)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578章 公審第74章 磨合(一)第1100章 水淹第1235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170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續)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1009章 新年禮物(續)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1568章 抓住了畑俊六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732章 喋血贛江(四)第1541章 圍獵黃海第1233章 三光政策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764章 亂起諾門坎第921章 官邸槍聲第1346章 攻入長春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460章 連雲港(七)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1078章 夜掃第637章 笨蛋元帥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195章 襲取太原(八)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1172章 統統擊沉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80章 古藺(一)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1017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中)第539章 青州戰記(六)第266章 綢繆(二)第783章 羣英會第251章 沸騰的天津(十)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1307章 瀋陽大轟炸第1027章 蘭陵古鎮(續)第1368章 火!火!火!第1021章 鬼、鬼、鬼第777章 盛子瑾第1417章 大追殲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396章 相見歡(一)第722章 拖刀計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1496章 傘兵突擊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1078章 夜掃第412章 浩劫(四)第630章 杉杉元登場第219章 紐約的聲音(三)第1095章 誤判第1502章 展望第956章 戰局紛亂第456章 連雲港(三)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855章 詭異第769章 鐵拳(續)第161章 忙碌第1542章 圍獵黃海(續)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619章 擴軍(續)第1292章 奉召回國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