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華海集團的問題

當天晚上李明就接到了施瓦茨曼的電話,他們同意加入獵豹基金。同時還給李明介紹了幾個厲害的操盤手,而彼得森也同意就任里爾銀行行長一職。李明掛了電話的李明並沒有給李濤再打電話,因爲他知道李濤現在已經睡了。

而後的幾天李明開始尋找李明給他的名單上面的另外幾個人,當然這次不是將這些人收進獵豹基金,而是以李明的名義又成立了一個註冊資金爲五千萬的幼苗扶持基金,專門對那些有潛力的公司進行投資。

李明首先找到的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戴爾公司,只不過現在的戴爾公司適合落魄的,他們擠在一個不足一百平米的房子裡。當李明提出要向他們公司注資的時候,除了戴爾本人其他的合夥人都露出了一副歡呼雀躍的樣子。但是戴爾卻對李明的的突然注資感到意外,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談判最後簽訂了一個協議,這個協議的內容是幼苗扶持基金向戴爾公司注資一百萬美元,獲得戴爾公司49%的股份但是幼苗扶持基金在未上市的情況下不得參與公司的經營。而當公司上市的時候幼苗扶持基金不參與股份融資。也就是說公司的融資部分全部由邁克爾·戴爾一方所擁有的股份去融資,當然幼苗扶持基金在上市之後的公司股份權益相對於原是管理層邁克爾·戴爾只能折半使用。這在一方面也就保證了戴爾融資之後不會發生被踢出公司管理層的危險。

和戴爾公司簽訂協議之後李明開始尋找下一個公司,他去的第二個公司就是未來首富比爾蓋茨所在的微軟公司,他與比爾蓋茨談判的不是很順利,因爲他提出的股份比例比爾不能接受,於是李明退了一步才簽訂了協議,最後決定注入一千萬美金購買微軟公司25%的股份。當然前提是這些股份只能買賣不能參與公司經營,而且在五年內不能出售股份。在簽訂這份協議的時候李明還專門打電話給李濤問究竟籤不簽約,因爲現在微軟公司的市值只有兩千萬美元。所以李明看到這麼一份苛刻的協議擺在面前時就有點猶豫不決了。最後還是李濤給拍板,要求李明答應比爾蓋茨的條件,最後才籤成了協議。

然後簽訂了兩份協議的李明起程趕往第三個公司韋裡孫通訊公司,和這個公司商談的比較融洽,最後融資三千萬美元得到韋裡孫通訊公司20%的股份。完成了這幾項任務的李明還沒有喘一口氣,就被李濤的一個電話派往了他的導師埃菲爾教授那裡,原來李濤無意中聽艾麗婭說起他們的導師埃菲爾教授和斯坦福大學的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Lerner)夫婦,而且他們夫婦最近要自己開辦公司,所以請他們導師給介紹幾個投資基金。於是以李濤有肉就要吃的性格,讓他立刻打電話給導師埃菲爾教授,再通過埃菲爾教授得到了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Lerner)夫婦的聯繫方式,最後邀請他們見一面。

經過連續的奔波終於到達斯坦福市的李明立刻邀請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Lerner)夫婦出來坐一坐。

“列昂納德老師,我對你們的公司策劃書很感興趣,隨意我想問你給我們能夠合作。”見到列昂納德夫婦,李明將這次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我們想知道你給的條件是什麼?而且我們夫婦對於技術很感興趣但是對於經營不太懂所以需要找一個管理人來一起創立公司。”列昂納德說道。

“這個我當然知道,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很優秀的CEO,根據股權我們是這樣分配的,列昂納德老師你們夫婦將獲得新成立的公司20%的股份而我們找的這個CEO將獲得5%的股份,我們幼苗基金將註冊兩千萬美元佔據75%的股份。而且在未來需要資金的時候我們公司來回追加。你們看怎麼樣?”李明將李濤的條件給提出來,其實李明也有疑問爲什麼李濤會提前找獵頭公司講那個約翰·錢伯斯給花重金挖來。

“好,我們同意你的條件。”列昂納德夫婦商量了一下說道。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順利了,約翰·錢伯斯就認新成立的思科公司的CEO,而列昂納德擔任董事長一職。1984年12月思科公司正式在硅谷成立,這比真實歷史上剛成立的思科公司大很多。李濤相信它會比原來歷史上的思科發展更快要知道正常軌道上的思科1984年12月在美國成立。1986年,思科第一臺多協議路由器面市,1993年,世界上出現一個有1000臺思科路由器連成的互聯網絡,思科系統公司也從此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期。目前互聯網上近80%的信息流量經由思科系統公司的產品傳遞。思科已經成爲毋庸置疑的網絡領導者。思科系統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35000多名僱員,2004年的營業額超過220億美元。

而李濤感覺現在自己就像是打上了順風車,就算以後自己將獵豹基金和離岸基金都賠完了,只要有幼苗扶持基金和它所握有的這些公司的股份,他就能當一個不愁吃不愁穿的蛀蟲。想起未來的日子李濤就很興奮。當然李明的任務差不多都做完了,他現在正陪着艾麗婭去註冊離岸基金,順便也感受一下世界的美好。

這段時間不光李明李濤兄弟兩個心情不錯,就連李瀚海的心情也不錯。自從李濤告訴他擴張以後,他就開始運用自己的金融手段開始以小吃大的槓桿收購了,他先後收購了一家電視機廠一家冰箱廠和一家顯像管廠。現在他將公司也改成了華海集團,現在的他雖然還欠着銀行大量的資金但是他並不在意,因爲美國人幾乎沒有不欠銀行錢的。而他雖然是華裔但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他更傾向於美國的消費方式。他現在感覺自己愛上了這種以小吃大的遊戲,其實以小吃大槓桿收購是美國八十年代被認爲是槓桿收購之基的四大併購項目,其累計交易額就達到了17億美金。最典型的例子是是Gibson賀卡交易獲得了鉅額利潤。該公司首先在1982年被私有化,一年半年之後重新上市再次成爲公衆持股公司。由Wesray資本公司領導的管理團隊1982年以8,000萬美元從RCA手中購入Gibson(只用了100萬美元的自有資金)。該公司在18個月後再次上市的時候價格爲2.9億美元,這可能是由於得益於1982年開始的牛市,實際上公司本身並沒有顯著的變化。Wesray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前財政秘書威廉姆?西蒙的33萬美元投資獲得了價值6,6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槓桿收購流程投資的鉅額收益使槓桿收購成爲80年代獲利性最高的投資理念,它吸引了衆多參與者,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華爾街的公司、養老基金和財力雄厚的個人。從1981到1989年,共發生了1,400宗“私有化”交易。在第一宗大交易Wometco交易出現以前,傳統槓桿收購規模都很小。該交易發生於1984年,價值超過10億美元。此後,槓桿收購市場出現爆炸性增長,槓桿收購市場的總規模迅速上升,1983年完成的交易額爲45億美元,到1989年完成的交易額上升爲766億美元。1983年到1987年完成的20宗最大槓桿收購交易總收購價格爲765億美元。

但是李濤發現父親的集團馬上要面臨一場危機了,因爲由於長期的貸款收購,李瀚海的公司出現了流動資金不足的情況,但是不知道爲什麼李瀚海總有資金接着去收購,所以李濤決定派人去查一查。於是李濤給施瓦茨曼打了一個電話。

“喂,是施瓦茨曼嗎?我是李濤”電話通了李濤問道。

“哦,是老闆呀,我是施瓦茨曼,找我有什麼事嗎?”電話那邊回答道。

“咱們公司的信息部組建好了嗎?我想請你替我調查一些事情。”李濤先問了一下從施瓦茨曼進入公司就一直在組建的信息部,在美國每一個大型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信息部,這個信息部是用來送所信息並且分析那些將要投資的目標公司的。這樣可以得到更準確的信息以便決策不會出現錯誤。而現在李濤就是想用這個信息部來搜索一下自己父親的公司的財務問題。

“哦,老闆成立好了,有許多人都是原來的雷曼公司的,還是靠彼得森給拉過來的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電話那頭的施瓦茨曼不解地問道。

“恩,是有點事,我想請你替我調查一下新成立的華海公司有什麼財務問題,和你說實話吧那是我父親的公司,最近我父親經常進行槓桿收購,但是我總覺得他的財務出了一些問題,所以想請你給調查一下,看看是誰在幕後操作。”李濤將自己的疑惑和施瓦茨曼說了,以施瓦茨曼這種金融界的精英一聽就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好的老闆,我立刻着手安排,過兩天給你準確的消息。”施瓦茨曼現在對李濤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因爲現在和李明混熟的他已經聽李明說了李濤當時的預測,所以現在張口老闆閉口老闆的叫着,一點也不感到尷尬。

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67章 回鄉祭祖第144章 華美資產集團第1章 重生在紐約第194章 劉敏的怨念第166章 秦川省的經濟發展第44章 飛往德國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3章 申請專利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89章 在上海投資第58章 突如其來的消息第224章 掌控亞洲產業第75章 布朗的感嘆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屬第48章 投資保險業第211章 華美國際娛樂公司的來頭第220章 去中國第170章 回到上海第15章 獵豹基金的條件第116章 美聯儲第210章 李濤的身份第60章 賣給誰?第231章 李濤的計劃第188章 在臺灣第44章 飛往德國第40章 滑冰第194章 劉敏的怨念第212章 徐海明的怨恨第15章 獵豹基金的條件第18章 可貴的親情第157章 吳晗出事了第155章 中文L正式推出第156章 合適的項目第162章 在路上第11章 松本次郎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214章 艾爾卡出手第93章 田家莊第174章 公司緊急會議第27章 廣場協議之前的準備第115章 來自美聯儲的邀請第215章 陳水扁的條件第197章 劉家家宴第214章 艾爾卡出手第119章 初見格林斯潘第147章 開學第160章 高層的意見第148章 韓冰第213章 大伯的邀請第79章 港督彭定康第191章 第一天的工作第160章 高層的意見第201章 華美國際娛樂公司的擴張第225章 重要的消息第227章 早戀第112章 李濤的收穫第140章 中國網絡公司招聘會第168章 經濟畸形----房地產第84章 上海外經貿局局長李福祥第64章 可以答應他們第53章 同意注資大衆公司第145章 美國財團商討會第224章 掌控亞洲產業第110章 美國政府的出手第188章 在臺灣第198章 現身第37章 我可以做你旁邊嗎?第221章 浦東新城第145章 美國財團商討會第97章 離開晉安市第171章 韓家事第107章 聯合基金會決議讓你指揮第148章 韓冰第39章 朋友?是男朋友還是女朋友第198章 現身第224章 掌控亞洲產業第129章 禮物第42章 加入跆拳道社團第40章 滑冰第135章 莎莉到來第205章 拍賣會第167章 與總理共進晚餐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屬第113章 再起波瀾第221章 浦東新城第106章 外援第213章 大伯的邀請第33章 李濤的貴族式教育第127章 李濤的決定第167章 與總理共進晚餐第223章 重整勢力第164章 李濤VS樑天來(上)第184章 日本財團的反擊第161章 狙擊手第64章 可以答應他們第12章 松本次郎要動手第216章 華美資產集團董事大會
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67章 回鄉祭祖第144章 華美資產集團第1章 重生在紐約第194章 劉敏的怨念第166章 秦川省的經濟發展第44章 飛往德國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3章 申請專利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89章 在上海投資第58章 突如其來的消息第224章 掌控亞洲產業第75章 布朗的感嘆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屬第48章 投資保險業第211章 華美國際娛樂公司的來頭第220章 去中國第170章 回到上海第15章 獵豹基金的條件第116章 美聯儲第210章 李濤的身份第60章 賣給誰?第231章 李濤的計劃第188章 在臺灣第44章 飛往德國第40章 滑冰第194章 劉敏的怨念第212章 徐海明的怨恨第15章 獵豹基金的條件第18章 可貴的親情第157章 吳晗出事了第155章 中文L正式推出第156章 合適的項目第162章 在路上第11章 松本次郎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214章 艾爾卡出手第93章 田家莊第174章 公司緊急會議第27章 廣場協議之前的準備第115章 來自美聯儲的邀請第215章 陳水扁的條件第197章 劉家家宴第214章 艾爾卡出手第119章 初見格林斯潘第147章 開學第160章 高層的意見第148章 韓冰第213章 大伯的邀請第79章 港督彭定康第191章 第一天的工作第160章 高層的意見第201章 華美國際娛樂公司的擴張第225章 重要的消息第227章 早戀第112章 李濤的收穫第140章 中國網絡公司招聘會第168章 經濟畸形----房地產第84章 上海外經貿局局長李福祥第64章 可以答應他們第53章 同意注資大衆公司第145章 美國財團商討會第224章 掌控亞洲產業第110章 美國政府的出手第188章 在臺灣第198章 現身第37章 我可以做你旁邊嗎?第221章 浦東新城第145章 美國財團商討會第97章 離開晉安市第171章 韓家事第107章 聯合基金會決議讓你指揮第148章 韓冰第39章 朋友?是男朋友還是女朋友第198章 現身第224章 掌控亞洲產業第129章 禮物第42章 加入跆拳道社團第40章 滑冰第135章 莎莉到來第205章 拍賣會第167章 與總理共進晚餐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屬第113章 再起波瀾第221章 浦東新城第106章 外援第213章 大伯的邀請第33章 李濤的貴族式教育第127章 李濤的決定第167章 與總理共進晚餐第223章 重整勢力第164章 李濤VS樑天來(上)第184章 日本財團的反擊第161章 狙擊手第64章 可以答應他們第12章 松本次郎要動手第216章 華美資產集團董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