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是國家賦予其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信貸條,監管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爲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的根本區別在於,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不是爲了營利,而是爲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服務,這是由中央銀行所處的地位和性質決定的。

但是這些中央銀行都是國家的,李濤他們這一次謀求的就是將這個銀行變成個人的,當然這樣也就讓中央銀行變得沒有那麼多的能力了,雖然在之前有一個兩個特例,但是這兩個特例都是在特殊時期建立的,而且現在另一個還被取消了,所以再次創造一個特殊的中央銀行並不是很容易的。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宏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中央銀行是“發行貨幣的銀行”,對調節貨幣供應供應量、穩定幣值穩定有重要作用。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它集中保管銀行的準備金,並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後貸款者”。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它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爲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髮行政府債券,爲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會議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貨幣發行、集中存款準備金、貸款、再貼現、證券、黃金佔款和外匯佔款、爲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

不過在李濤看來中央銀行最重要的是貨幣的發行權,其他權利如果中央銀行變爲私有,那麼國家肯定要收回一些的,但是作爲中央銀行的根本,貨幣的發行權卻是不能夠收回去的,這個權利也是華美資產集團和美聯儲發動這日元戰爭的原因。

貨幣發行權是指對某個國家的信用貨幣的發行權,信用貨幣是隨着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在金銀鑄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金銀採掘量有一定的限制,貨幣數量的增加趕不上流通對貨幣需要量的增長。與此同時,由於信用制度的擴大,使貨幣作爲支付手段的職能隨之擴大,從而爲信用貨幣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這樣,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日益發展的基礎上,期票、銀行券、支票以及匯票等形式的信用貨幣,便直接從貨幣作爲支付手段的職能中產生出來。信用貨幣一經產生,便具有雙重的性質:一方面,它是體現債權與債務關係的信用證券;另一方面,又是以信用爲基礎的貨幣符號。它本身並無價值,但可以在流通中代替金屬貨幣,因爲它代表着一定量的貨幣,或者隨時可以兌換現實的貨幣,或者可以通過貼現等形式轉變爲貨幣。

信用貨幣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流通中金銀鑄幣數量不足對商品交換的束縛。一般的做法是:在大宗交易中使用信用貨幣,在小額交易中仍用金屬製幣。期票作爲資本主義商業信用的一種形式,在流通中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可以促進商品流通,加快資本週轉速度,減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流通。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現實經濟活動中,期票的轉手並不一定伴隨着商品的流轉,因此,在期票的輾轉流通中,只要其中的一個環節發生故障,到期的期票就無法兌現,並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加上資本主義社會內投機、欺詐行爲的盛行,信用貨幣廣泛使用的結果,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流通和生產領域中的混亂。信用貨幣是由國家和銀行提供信用保證的流通手段。它通常由一國政府或金融管理當局發行,其發行量要求控制在經濟發展的需要之內。信用貨幣包括輔幣、現鈔、銀行存款、電子貨幣等形態。

總的來說信用貨幣只有兩種形式存在,一個是個人的信用,做生意的常常帶着這麼一句,誠信是金,但往往做生意的人出現巨大虧損的時候,就會玩人間蒸發,另一方是就銀行,也就是政府,國家貨幣是政府發行的,但國家貨幣畢竟還是紙質貨幣,從物理價值來說並不算很高,也就是說這是政府的代金券,也同時是政府的信用貨幣,國家貨幣值不值錢,就看政府的信用問題了,當然這種值錢是相對的,畢竟以前的日元也是很堅挺的貨幣,它並不因爲比一些貨幣便宜就說明日本政府沒有別的政府信用高。

其實早期的貨幣發行權並沒有實質性的規定,可以說是每個銀行都有,不過隨着經濟的發展,貨幣發行權也有了一定的規定,在中國的民國時期就有許多軍閥自己發行貨幣,比較有名的有奉票、川票。當年宋子文就任民國財政部長的時候就是收不回各地的貨幣發行權,向蔣介石大發脾氣的。

中央銀行產生於十七世紀後半期,形成於19世紀初葉,當時也是由於一些經濟原因纔出現中央銀行的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18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的迅速擴大,促使貨幣經營業越來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圖,由此產生了對貨幣財富進行控制的慾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導致連續不斷的經濟危機。面對當時狀況,資產階級政府開始從貨幣制度上尋找原因,企圖通過發行銀行券來控制、避免和挽救頻繁的經濟危機。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資本主義產業革命促使生產力空前提高,生產力的提高又促使資本主義銀行信用業蓬勃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銀行經營機構不斷增加;二是銀行業逐步走向聯合、集中和壟斷。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爲中央銀行的產生奠定了經濟基礎,又爲中央銀行的產生提供了客觀要求。

英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爲各國中央銀行體制的鼻祖。1694年根據英王特許成立,股本120萬鎊,向社會募集。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過資本總額的鈔票發行權,主要目的是爲政府墊款。到1833年英格蘭銀行取得鈔票無限法償的資格。1844年,英國國會通過《銀行特許條例》(即《比爾條例》),規定英格蘭銀行分爲發行部與銀行部;發行部負責以1400萬鎊的證券及營業上不必要的金屬貯藏的總和發行等額的銀行券;其他已取得發行權的銀行的發行定額也規定下來。此後,英格蘭銀行逐漸壟斷了全國的貨幣發行權,至1928年成爲英國唯一的發行銀行。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憑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擔商業銀行間債權債務關係的劃撥沖銷、票據交換的最後清償等業務,在經濟繁榮之時接受商業銀行的票據再貼現,而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中則充當商業銀行的“最後貸款人”,由此而取得了商業銀行的信任,並最終確立了“銀行的銀行”的地位。隨着倫敦成爲世界金融中心,因應實際需要,英格蘭銀行形成了有伸縮性的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活動等調節措施,成爲近代中央銀行理論和業務的樣板及基礎。1933年7月設立“外匯平準帳戶”代理國庫。1946年之後,英格蘭銀行被收歸國有,仍爲中央銀行,並隸屬財政部,掌握國庫、貼現公司、銀行及其餘的私人客戶的帳戶,承擔政府債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仍然是按政府要求決定國家金融政策。英格蘭銀行總行設於倫敦,職能機構分政策和市場、金融結構和監督、業務和服務三個部分,設15個局(部)。同時英格蘭銀行還在伯明翰、布里斯托、利茲、利物浦、曼徹斯特、南安普頓、紐卡斯爾及倫敦法院區設有8個分行。

英格蘭銀行享有在英格蘭、威爾士發鈔的特權,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由一般商業銀行發鈔,但以英格蘭發行的鈔票作準備;作爲銀行的最後貸款人,保管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並作爲票據的結算銀行,對英國的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監管;作爲政府的銀行,代理國庫,穩定英鎊幣值及代表政府參加一切國際性財政金融機構。因此,英格蘭銀行具有典型的中央銀行的“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的特點。

英格蘭銀行的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由總裁、副總裁及16名理事組成,是最高決策機構,成員由政府推薦,英王任命,至少每週開會一次。正副總裁任期5年,理事爲4年,輪流離任,每年2月底離任4人。理事會選舉若干常任理事主持業務。理事會下設五個特別委員會:常任委員會、稽覈委員會、人事和國庫委員會以及銀行券印刷委員會。理事必須是英國國民,65歲以下,但下院議員、政府工作人員不得擔任。

當然英格蘭銀行也是也是世界上唯一出現的二個私有銀行之一,不過現在已經不是私有銀行了,但是作爲第一個私有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成爲了美聯儲的模板,在美聯儲成立之初有許多東西都是依照英格蘭銀行的規則訂的,所以現在李濤想要創建第三個私有的中央銀行需要做的東西太多了。另外英格蘭銀行還有一個規定,按照英國的金融補償條例,如果銀行倒閉,存款數額少於2000英鎊(約合4000美元)的儲戶可獲全額補償。但如果存款超過2000英鎊,補償的上限則到3.5萬英鎊爲止,超出2000英鎊的部分只能獲得90%補償。也就是說,存款3.5萬和35萬英鎊的儲戶最後都可能只獲得3.17萬英鎊補償。

李濤記得的當年英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時候北巖銀行是英國金融界第一個被美國次貸危機“拖下水”的“受害者”。與大多數銀行依靠儲戶存款爲購房者提供抵押貸款的做法不同,北巖銀行主要依靠向其他銀行借款與在金融市場上出售抵押貸款證券籌款,因此在次貸危機中的“抗打擊能力”較弱。美國次貸危機衝擊全球,由於擔心次貸危機擴大,投資者收緊投資,信貸市場萎縮,市場流動性下降,銀行間的同行拆借大幅減少,拆借利率隨之上升。這一打擊正中北巖銀行“命門”。儘管貸款結構中甚少次級或不良貸款,但在融資市場與抵押貸款證券市場上遇到困難的北巖銀行盈利水平仍然受到重創,自今年年初以來,北巖銀行的股價已狂跌50%左右,在14日當天更是下跌30%。北巖銀行的危機在英國股市引發連環“地震”。英國主要抵押貸款機構如聯盟-萊斯特公司、佈雷德福-賓利公司和帕拉岡公司等股價紛紛下跌,其中帕拉岡的股價跌幅達到25%。至下午收盤時,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1.2%左右,收於點。

央行出資“拯救”北巖銀行讓在這家銀行擁有存款的英國儲戶無比緊張。從倫敦到紐卡斯爾,北巖銀行各分行門口排起長隊,儲戶爭相取款,在紐卡斯爾甚至出現了儲戶爲爭奪隊伍位置而扭打的混亂場面。爲穩定人心,英國財政大臣阿里斯泰爾對英國廣播公司說:“金融系統有足夠的錢,各銀行都有錢……它們只不過現在不願意短期拆借,讓北巖銀行等機構遇到融資困難。”英格蘭銀行與英財政部和金融管理局的聯合聲明也說:“金融管理局確定北巖銀行有償付能力,資本超過規定要求,貸款質量良好。”儲戶在北巖銀行存有大約240億英鎊存款。

當然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權也不是隨便亂用的,就連美聯儲也是讓國家發行國債,然後將這些國債作爲抵押,到美聯儲抵押出來相應的貨幣,然後當做稅收使用,而美聯儲有了這些國債就開始發行相應的貨幣。

總的來說生產力決定商品價格總額,決定着一個國家貨幣發行量。如果國家的貨幣發行機構超量發行貨幣,而生產力沒有相應增加,即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相應增加,這樣的話因供求關係,要用更多的錢買貨物,這樣貨幣在國際上看來就是貶值。貨幣只是政府控制國家的經濟的一種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實國庫,一種方法是正常的稅收等等,另一種方法是印刷錢。第二種方法因爲生產力沒有相應發展,老百姓手上的錢就不值錢的,意思就是第二種方法會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窮了,之後老百姓買不起東西,又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利於商品產量的增加。所以政府都是力保發行的貨幣的升貶值的穩定。要使整體上國富,就要保證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後,生產的商品多了,很少的錢就會買更多的商品,貨幣就會升值。然後政府爲了保證出口,就會印刷些錢流通市場,使貨幣升值不要太快。

其實這也是李濤他們能夠擊潰日元的一個原因,在之前李濤將日元提高到一個很高的標準,並且將社會上面的貨幣都儲存起來,然後爲了能夠穩定市場和更好的降低貨幣,日本銀行開始超出原來的預計來發行貨幣,最重要的是但他們發行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們就發現日元失控了,因爲這個時候李濤已經將自己手中的貨幣也拿了出來對日元進行衝擊。當日本銀行發現不妙準備停止發行日元的時候,李濤再次開始聚集日元,因爲日本的經濟制度有一些特殊,那就是外幣特別是美元也可以在民間使用,所以當日元猛跌的時候大家都開始用日元換美元,這樣李濤又聚集了一大筆日元現金,當這筆資金再次被投入已經脆弱不堪的市場的時候,日元纔開始真的不行了。

日元崩潰了,李濤並沒有多麼的高興,雖然將日元擊潰是整個計劃中最容易出差錯的一步,但是整個計劃總共用需要三步,現在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剩下的兩步雖然李濤有一定的把握,但是有一個不慎,整個計劃就將全部失敗。到那個時候華美資產集團和美聯儲兩個龐然大物費盡心力要達成的目的就要成爲泡影了。

第9章 他們會加入嗎?第60章 賣給誰?第210章 李濤的身份第198章 現身第14章 你想收購我們獵豹基金?第136章 李濤的構思第96章 修路辦廠第9章 他們會加入嗎?第163章 迎接李濤第197章 劉家家宴第129章 禮物第175章 公司高管們的目的第143章 組建藍貴族公司第73章 正式收購巴林銀行第101章 點點的願望第84章 上海外經貿局局長李福祥第147章 開學第171章 韓家事第182章 中央銀行第52章 明天去見他第136章 李濤的構思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13章 大伯的邀請第32章 聘請家庭教師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2章 童年的快樂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26章 歡迎酒會第99章 親人相見第165章 李濤VS樑天來(下)第1章 重生在紐約第216章 華美資產集團董事大會第190章 慕容涵第27章 廣場協議之前的準備第24章 日本的風俗習慣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184章 日本財團的反擊第158章 李濤的憤怒第37章 我可以做你旁邊嗎?第146章 衝突爆發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201章 華美國際娛樂公司的擴張第二百一十七 艾爾卡的底牌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49章 缺少人才?第46章 一百億美金加上入股獵豹基金第162章 在路上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86章 獵豹基金是我的第228章 國際黃金問題第66章 申請中美交換生第157章 吳晗出事了第47章 購買BMW公司股份第192章 擋箭牌第109章 李濤的佈局第7章 史蒂夫·施瓦茨曼第107章 聯合基金會決議讓你指揮第27章 廣場協議之前的準備第12章 松本次郎要動手第161章 狙擊手第179章 收網第81章 去上海前的兩場會議第46章 一百億美金加上入股獵豹基金第94章 李氏宗祠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98章 瀏陽市第一電子廠第160章 高層的意見第146章 衝突爆發第164章 李濤VS樑天來(上)第178章 日元之戰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20章 我們有多少錢可以用?第135章 莎莉到來第72章 他只出一百美元第31章 施瓦茨曼被釋放第79章 港督彭定康第180章 日元崩潰第105章 玩殘一個弄死一個第95章 祭祖和賣棗第59章 東京分行行長自殺第134章 玉石手鍊第95章 祭祖和賣棗第32章 聘請家庭教師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20章 我們有多少錢可以用?第140章 中國網絡公司招聘會第45章 容克財團第74章 託尼·布萊爾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227章 早戀第194章 劉敏的怨念第33章 李濤的貴族式教育第183章 內閣集體辭職第137章 賬戶實名制第171章 韓家事第184章 日本財團的反擊第125章 高層會議第175章 公司高管們的目的第202章 流星花園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屬
第9章 他們會加入嗎?第60章 賣給誰?第210章 李濤的身份第198章 現身第14章 你想收購我們獵豹基金?第136章 李濤的構思第96章 修路辦廠第9章 他們會加入嗎?第163章 迎接李濤第197章 劉家家宴第129章 禮物第175章 公司高管們的目的第143章 組建藍貴族公司第73章 正式收購巴林銀行第101章 點點的願望第84章 上海外經貿局局長李福祥第147章 開學第171章 韓家事第182章 中央銀行第52章 明天去見他第136章 李濤的構思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13章 大伯的邀請第32章 聘請家庭教師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2章 童年的快樂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26章 歡迎酒會第99章 親人相見第165章 李濤VS樑天來(下)第1章 重生在紐約第216章 華美資產集團董事大會第190章 慕容涵第27章 廣場協議之前的準備第24章 日本的風俗習慣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184章 日本財團的反擊第158章 李濤的憤怒第37章 我可以做你旁邊嗎?第146章 衝突爆發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201章 華美國際娛樂公司的擴張第二百一十七 艾爾卡的底牌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49章 缺少人才?第46章 一百億美金加上入股獵豹基金第162章 在路上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86章 獵豹基金是我的第228章 國際黃金問題第66章 申請中美交換生第157章 吳晗出事了第47章 購買BMW公司股份第192章 擋箭牌第109章 李濤的佈局第7章 史蒂夫·施瓦茨曼第107章 聯合基金會決議讓你指揮第27章 廣場協議之前的準備第12章 松本次郎要動手第161章 狙擊手第179章 收網第81章 去上海前的兩場會議第46章 一百億美金加上入股獵豹基金第94章 李氏宗祠第122章 日本貨幣儲備銀行第98章 瀏陽市第一電子廠第160章 高層的意見第146章 衝突爆發第164章 李濤VS樑天來(上)第178章 日元之戰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20章 我們有多少錢可以用?第135章 莎莉到來第72章 他只出一百美元第31章 施瓦茨曼被釋放第79章 港督彭定康第180章 日元崩潰第105章 玩殘一個弄死一個第95章 祭祖和賣棗第59章 東京分行行長自殺第134章 玉石手鍊第95章 祭祖和賣棗第32章 聘請家庭教師第85章 三分鐘把我逗笑第20章 我們有多少錢可以用?第140章 中國網絡公司招聘會第45章 容克財團第74章 託尼·布萊爾第199章 與李登輝會晤第227章 早戀第194章 劉敏的怨念第33章 李濤的貴族式教育第183章 內閣集體辭職第137章 賬戶實名制第171章 韓家事第184章 日本財團的反擊第125章 高層會議第175章 公司高管們的目的第202章 流星花園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