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拿起蘋果削片,又用機器把蘋果片打成漿,倒在杯裡,裝上吸管。
紀磊接過杯子,說了一聲謝謝。
他咕嚕咕嚕喝了兩口。
沈瑜問道:“怎麼樣?”
紀磊說道:“蘋果新鮮,味道也好,就是你打的有點粗,不如~”他說到這裡停下了。
沈瑜開着玩笑說道:“不如張姐做的好喝?都是同一個機器。”
紀磊明白沈瑜知道了今天的事情,說道:“其實,有時候,唉,我也不知道怎麼了。這事兒怨我。”
沈瑜輕輕拍了拍他,說道:“想明白就好。你倆都不是那種小氣的人。”
紀磊說道:“你幫我,給她打個電話吧。”
沈瑜說道:“這事兒,不用打電話。我估計,她今晚還過來。她是你姐,還能真的和你計較?你的脾氣,我是知道的,一定有原因,來,跟我說說吧。”
紀磊把蘋果汁喝完,講述了最近兩天的事情。
張鞠的同事們,一直在追蹤那個叫池旭的人,但是,他始終沒有露出什麼破綻。池旭能被常涌視爲心腹,說明很不簡單。他明知被限制出境,卻如同沒事一樣,照常工作,照常上班,照常休息。
張鞠的同事們反應,這人心理素質極好。由於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很多工作沒有進展。
紀磊也想了很多辦法,所以,最近一些合作方的聯絡變得頻繁。
張鞠擔心他的健康,這才產生了一點矛盾。
沈瑜聽到這些事情,想來想去,自己好像也是無計可施,論商業頭腦,自己比不過齊宏和紀磊。
他只能和紀磊聊天,盡力安慰。
到了傍晚,沈瑜詢問紀磊想吃什麼,這時,看到張鞠提着飯走進病房。
他站了起來,“張姐來了。”
“沈瑜,回來了?”張鞠把提着的飯菜放下。
沈瑜簡單說了自己的事情。
張鞠看了看紀磊,問道:“餓了嗎?吃飯。”
張鞠這種大氣的性格,反而讓紀磊有些不好意思。他跟主動開口向張鞠道歉。
張鞠聽了之後,說道:“一家人,不說這些了。”
沈瑜看到兩個人把小矛盾解開,就放心的告訴離開。
他考慮,紀磊的心病纔是這次矛盾的根源不去掉。
他把這件事情記在心裡。
第二天,沈瑜帶着兩件瓷器來到了博物館。剛剛在辦公室坐下,接到了於老師的電話。
於老師聽說沈瑜帶回了宣德瓷器,表示馬上趕過來。
不久,於老師推開沈瑜辦公室的門。
沈瑜站起來招呼:“於老師,我泡了茶,您嚐嚐。”
於老師說道:“我吃了早飯,還沒過多長時間,
不喝茶。”
說話時,他已經看到沈瑜辦公桌上擺的瓷器,就問道:“這就是你帶回來的瓷器?”
沈瑜說道:“一件有款,一件無款,您給掌掌眼。”
於老師雖然只看了片刻,已經有了大概判斷。
他坐下來,拿起青花碗,看了良久,緩緩說道:“這件折腰合碗,是沒有問題。雖然沒有蓋子,但是,已經足夠珍貴。
宣德瓷器被視爲珍品,究其原因最根本還是與宣德皇帝本身的文藝修養相關。
我記得,明人姜紹書《無聲詩史》評曰宣德皇帝精通繪畫,重視文藝,創設宣德畫院,吸收許多著名畫家入宮,匯精英於一堂,並與之交流學習,品畫論道之聲不絕於耳,文風極一時之盛。
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以宣德皇帝的文藝修養,必然對其御瓷一項親自過問與指導,只有符合其審美要求方可制樣,故而造就宣德官窯品格超羣,發明極多,集古今之菁華,融中外之風格,前後器類之豐富,釉色之廣泛,裝飾之多變,能保留下來的,皆是精品。”
他放下折腰碗,站起來,退後一些,從略遠一些的距離。看了一會,又對沈瑜說道:“我讓老曲多留幾天,他卻急着回家,現在,沒能第一時間看到這件宣德瓷器,太可惜了。”
沈瑜說:“曲老師還沒退休,急着回去工作,我不敢強留。”
於老師又拿起雙耳倭角瓶觀察。
他看了所有細節,特別是盯着瓶底看了一段時間。
他先詢問沈瑜如何判斷瓷器無款識的問題。
沈瑜說了自己的依據和判斷,於老師說道:“你的判斷沒錯,這就是宣德青花雙耳倭角瓶。
宣窯承襲前朝技藝而來,重視創新,不乏超越前朝之作,故不少器皿僅爲宣德一朝所獨有,這種瓶子就是其中之一。
這件雙耳倭角瓶,雋巧可愛,獨特新奇,脣口直頸,頸上附飾鋪首雙耳,倭角式方腹,圈足外撇。鋪首雙耳的細節清晰細緻,鬥角豎起,雙目怒凸,獠牙鋒利,以示威猛之狀,體現宣窯瓷藝雕塑的非凡水平。
紋飾有牽牛花六朵,均以花朵正面形態爲主題,莖蔓纏繞,疏密得當。
青花亮麗淡雅,卻依然讓人可以感受到宣德青花的蒼健與雄渾。
釉色妍亮泛青,氣泡密集,大小不一,顯雲霧狀,在湛藍色的鈷料映襯之下猶如星空般深邃。釉面所見淡黃色的紋片縱橫,飄逸流暢,形成美妙的金絲,是歷經着數百年時光的見證。 ”
他放下瓷瓶,興致勃勃的說道:“沈瑜,我研究過這種瓷器的製作工藝,可以說,十分繁複。
這種難度體現在鋪首雙耳與腹部的處理上。需要雕刻出一個模具,加入胎土,翻印出鋪首,晾乾之後運用接頭泥,粘附在肩部。接頭泥,就是質量非常細的胎土兌着釉料而成。
這件瓷瓶的中間,隱見一道微凸的接胎痕,可知腹部腹部亦採取翻模技法,依照要求翻印出兩個倭角幾何體的坯胎再上下合接而成。腹部方形倭角式處理手法,新穎而奇特,爲此前所未經見。”
他突然停話,考慮半晌,才繼續說道:“這件瓷器,除了使用翻模技術以外,更重要的一步就是需要高超的接胎工藝。
這件瓶子小巧,高十幾釐米,有五個地方都需要接胎處理,比一般的方器都要複雜許多,成型難度大,稍有偏差,在燒成中極容易出現變形。故此,這件瓷器反應了宣德制瓷工藝之精進,展示了當時工匠窯工的智慧。”
沈瑜聽於老師因爲說了很多話,嗓音有點沙啞,及時的送上一杯茶。
於老師也沒客氣,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繼續說道:“這件瓷器還有一樁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