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賊匪攻城(4k)

初平四年九月,亂世的序幕即將拉開。可是幷州看起來還是一片太平的模樣,百姓大多還是安於耕作。不知道是不是蒼天真的有眼,從呂布成爲幷州牧以來,這兩年的收成都還可以,很多地方的收穫都是頗豐。如果不是還有那些太行賊匪的話,那幷州實在是算得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了。

但就是如此,很多人還是很滿足的。不管這些太行賊匪如何,這各地的治安那可是比以前好了太多。呂布上任之後,所做的一切可不是做做模樣。這匪患可比以往好過太多,尤其是在太原,一些佔據小山頭的賊匪都讓官軍給清理乾淨了。只有那些紮根在太行山脈中的黑山賊寇,沒有解決掉。但是各郡縣也是有了衛卒,官吏來維護治安。即使是那些黑山賊寇也不能如以往那樣,想來劫掠便來劫掠了。

否則的話,依照那些太行賊匪的習性,只怕上次劫掠的就不是陽曲,而是晉陽了!

然而各郡縣衛卒的防衛增強,對於幷州九郡的子民而言,自然是極好的,可是這對於那些太行山脈中的百萬黑山賊寇而言,卻是一個災難!這眼看着凜冬將至,太行山脈中的百萬匪衆卻是缺衣少食,各個山頭的頭領也是紛紛坐不住了。這不下山劫掠一下,他們還能不能過冬了?這年頭賊匪的日子真的越來越差了。這富庶的冀州他們是沒有能力去劫掠了,總不能幷州也劫掠不成吧?

即使是他們在太行山脈中也是有着耕作,可僅僅憑藉他們耕作的那點兒田地,哪裡能夠養活這麼多的匪衆!更何況禦寒的衣物也是必須有的吧?不然的話一到寒冬便是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病死或者凍死!在這樣的形勢下,劫掠也是非做不可了。只是這如何劫掠,也該好好掂量一下。以他們這些人自然不可能去劫掠那有重兵把守且城池堅固的晉陽吧?那晉陽可是呂布的根基所在,便是如同袁紹的根基鄴城一樣。

須知道,於毒這些人去劫掠的鄴城,還是在鄴城人心不穩,且加上袁紹大軍遠征的情況下這才能夠得逞。可是即使如此,在袁紹大軍返回之後,卻是不費吹灰之力便是擊敗了於毒這些人,還不死不休地追擊到了山深山老林中,硬生生地將於毒地腦袋給砍了下來。此事,讓這些黑山賊寇地頭領都是極爲震撼!他們這才明白他們的實力,看起來很強大,可是和那些真正的諸侯的精兵還是有不少的差距的。也就是有這數千裡的太行山脈爲之藏身,不然的話不知道會讓這些強人給滅了多少次。

袁紹很強,強到能夠翻山越嶺地直攻於毒老超巢,將於毒給砍了。而能夠擊敗袁紹的呂布,又哪裡是好惹的?爲了避免晉陽的重兵,這些太行賊匪想來想去,還是劫掠一些距離晉陽較遠一點兒的城池才靠譜。這選來選去,還是看中了狼孟和盂縣這兩地。

不錯,兩城!

此次他們的目標便是這兩城。之所以選擇劫掠這兩城也是有原因的。這其一,狼孟還有盂縣這兩城距離較近,能夠一舉兩得。其二,這兩城距離晉陽不近但也不遠。爲何要不近不遠?距離晉陽太近,那麼很容易會有援兵前來救援。二而距離晉陽太遠的小城池的話,那麼其富庶程度是卻是遠遠比不上的。這晉陽是幷州的州治所在,也是幷州最爲繁華的地方,而晉陽的繁華,也讓它四周的郡縣之地也是富庶起來。就看這狼孟還有盂縣這兩個地方吧,別看只有兩城,可是也有上萬戶,數萬人了。這要是放在幷州其他的地方,數百上千戶的小城,人口才數千人能夠劫掠到多少東西?當然,還有這最後一點,盂縣還有狼孟的東邊便是井陘,若是劫掠成功的話,他們就能夠快速地轉移從井陘道入太行山脈之中,那時候官兵即使來得再多,也是拿他們毫無辦法的。

陽曲,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前往盂城的道路上,密密麻麻地太行賊匪正如狂風一樣地向着盂城席捲而去,聲勢可謂浩大!此次出動的太行賊匪也有十萬衆!可是這十萬衆卻不是上次劫掠陽曲時的烏合之衆,這些賊匪大多都是青壯之輩,這戰力可不是那羣老弱婦孺可以相比的。

遠遠看去,這些頭頂黃巾的黑山賊寇,卻是如黃色的汪洋,一眼竟然看不到盡頭。那高高豎立起來的竿旗,也是遮天蔽日。在這一大批向前狂奔地步卒之後,還有不少披着皮甲地騎卒!這儼然算是一支正規軍了。在這支騎卒地前面,身披金甲的張燕正昂首挺胸地看着那些前進的兵馬,面色很是肅然。

此次黑山軍的統帥縱然是他,但這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黑山軍這人數很多,卻都是各個山頭大大小小的頭領聚集在一起的。這太行山脈中的賊酋有數十個,大者有兩三萬人,小的也有六七千人。而張燕只是其中的一個頭領罷了,只是張燕是所有人的老大,也就是他們的渠帥。有資格將他們聚齊在一起,指揮一下他們而已。

“將軍。”

一騎飛馬過來,朝着張燕稟告道,“先鋒還有十里便能抵達盂城!張白騎令人前來告知將軍,他一定會在將軍抵達盂城之前攻破盂城的城門!”

卻說這位朝着張燕通稟的賊首,生的也是體魄魁梧,他的臉色黝黑,滿臉絡腮鬍子,看起來也是一員悍將。此人便是張燕的麾下將領,姓孫名輕。這孫輕原來也是一名擁有數千人馬的小帥,後來和王當這些小的賊匪頭領一起率領部衆歸從了張燕,從而成了張燕的部衆,如今也是得到張燕的器重。作爲張燕的麾下,孫輕卻沒有稱呼張燕位渠帥,而是稱之爲將軍。這也是張燕和別的頭領不一樣的地方,他喜歡別人尊稱他爲將軍,而不是渠帥。

且不提這個張燕特殊的喜好,在聽完孫輕地話之後,張燕卻是面色更加嚴肅了,“讓張白騎勿要大意!盂城中漢卒縱然不多,可是難免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張白騎,這位也是黑山軍頭領中的一位。只是這個張白騎可不是一般的小頭領,他所擁有的兵馬也有數萬,在黑山軍中衆多頭領中也是實力較強的。而且這個張白騎的本名也不是叫張白騎,只是他姓張,而且喜歡騎白馬,所以人們都稱他爲“張白騎。”這些黑山、黃巾諸帥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出身很低,也沒有字,所以都是依據他們各自的特徵纔有的各自名號。例如聲大者爲張雷公,繞須者爲於羝根,眼大者爲李大目。甚至於張燕的這個張飛燕的名號也是這麼來的。

不過別看這些黑山軍頭領的出身卑微,可是如今也好歹是各個山頭的頭領。這個張白騎數萬兵馬也不是瞎吹出來的,否則張燕也不會讓他爲先鋒先去攻城了。只是張燕這平日裡也是素來謹慎,縱然此次計劃很是周密,可是依舊不敢大意。

“將軍且放心,我這就去說!”

孫輕便是欲要轉身離去,可是又讓張燕給叫住了,“等等!你也派人去快馬稟告一下於羝根還有李大目兩位渠帥,讓他們也不要大意!狼孟距離晉陽較近,若是以騎兵的速度半日即可抵達,一定要多派出一些偵騎多多打探一下。”

“是!”

孫輕應道。

看着張燕如此說道,在張燕身邊的王當卻是冷笑一聲,“將軍我看你說的話,他們不可能聽得進去!如今這狼孟還有盂城近在眼前,這些人眼睛都紅了,怎麼可能去多此一舉?”

張燕掃視了王當一眼,“這並非是多此一舉!那個晉陽的呂布麾下可是有一支精騎,若是知曉這狼孟還有盂城有危,定然會頃刻間殺至!”

“晉陽的守卒兄弟們都打聽清楚了,大多都是步卒,這騎兵不足一千,難不成這一千騎面對我們數十萬大軍還敢出來嘛?”

王當嘿嘿一笑。

張燕也是微微點頭,他們主力盡出,除非這官軍早有防備,否則是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組織兵馬進行抵抗的。只是這張燕實在是對於呂布麾下的騎兵有些忌憚。他可是很明白,他們這些賊匪的剋星就是騎兵。他張燕之所以能夠成爲這黑山軍中勢力最強的人,並不是他的部衆比那些其他的渠帥多多少,而是因爲他張燕麾下有三千騎!

浩浩蕩蕩的黑山軍,繼續向前席捲而去。

而此時的盂縣的戰鬥也是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刻!在那張白騎的統帥下,數萬人賊匪不畏生死地朝着盂城圍攻而去。這些賊匪的攻城方式縱然是極爲地雜亂無章,可是勝在人多!數萬賊匪將盂城給圍了個水泄不通,四面強攻!而盂城上的守卒縱然也是極爲激烈,可是也隱隱有一些支撐不住的局面。

盂城下,一人騎在高頭白馬上,白袍白甲,看起來十分地威武!

此人,正是張白騎。

張白騎身材高大,面容也是較爲英俊,這才整日裡騎着一匹白馬,看起來十分地帥氣。

而且白馬,那也是身份的象徵。

白馬的價格極其昂貴,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如張白騎這樣出身的人,若是太平時代,終其一生都沒有騎上白馬的那一日。可是在這亂世,卻是時勢造英雄,他身材高大,又有幾分勇武,倒是使得他在黑山軍中闖出一定的名望出來。後來在劫掠一個城池,將一個縣君給殺了,得到一匹白馬,從此以後便是騎着白馬廝殺,故而便讓稱爲張白騎。

“繼續上啊!這盂城可是要破了!”

“攻破盂城,這盂城所有的錢財便是兄弟們的了!兄弟們,繼續攻啊!”

此時的張白騎,雙眼通紅。

這盂城的激烈抵抗出乎了他的意料,一時間這付出的傷亡也是不小!張白騎此刻只想先攻破這盂城,然後先行進這盂城劫掠一番!

“渠帥!城上的漢卒太強了!”

一個小頭目哭喪着臉過來,“兄弟們攻不上去啊!”

“胡言!”

張白騎一把將小頭目給揪了起來,指着那盂城便是破口大罵,“睜大你的狗眼好好看看,那城上的漢卒只有數百!我們有數萬人!你和我說攻不上去?”

小頭目讓張白騎這麼一嚇,竟然不敢再言了。

張白騎恨恨地將此人丟下馬,然後騎着白馬圍繞着盂城轉了一圈,督促着那些士卒上前。

如此一來,倒是讓那些賊匪氣勢果然是大振!一個個地奮力向前!

這眼看着盂城便是岌岌可危,卻是不知道從何處又多出數百人出來!這一下子瞬間便是扭轉了形勢!那些氣勢洶洶的賊匪攻勢又是一滯。

“援軍,援軍到了!”

“漢軍有援兵!”

這數百人的出現,絕對是讓雙方的士氣都是有些影響。

而在城下觀戰的張白騎卻是看的真切!什麼漢軍的援兵,那分明只是數十漢卒以及一些民夫壯丁罷了!這數百人,壓根就不是漢軍的援兵!這只是那些漢軍的一些狡詐之計,用來提升士氣罷了!

“繼續攻!”

張白騎怒吼道!

可在此時,他卻未曾注意到後面的騷動!

只見他們這些人的左右兩側不知道何時竟然有騎兵奔騰而來!那馬蹄聲,讓很多人的臉色瞬間蒼白!

“騎兵!好多的騎兵!”

一個賊匪張大了嘴巴,雙眼瞪得滾圓,彷彿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什麼?”

混亂中的張白騎沒能夠聽清楚後方的人在大叫着什麼,可是他也能夠感覺到後方的騷動。這本能的反應便是想要朝着後方看去,可是他還沒有將身子側過去,不知道從何處飛來的一支流矢便是將射中了他!他便是一頭從馬上栽了下去!

“張渠帥死了!”

有人如此大呼着!

那些正在攻城的賊匪看到這局面後,也是紛紛轉身逃亡!

四處都是一片嘈雜聲!

栽倒在地的張白騎眼睜睜地看着這些人衆潰散而去,很想要掙扎地爬起來!他很想大呼一句,他還活着!

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299章 死戰!第435章 君辱臣死第245章 漢旗第410章 賊匪攻城(4k)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4章 李儒歸心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184章 雪人第90章 殺無赦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275章 立足之戰第325章 誅文丑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189章 張繡第133章 古之惡來(爲本書第一個護法糖的加更!)第62章 楊醜軍至!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孫策攻範縣第304章 傷亡第438章 暫罷刀兵第73章 中伏?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22章 飛騎入長安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193章 贈袍第181章 共約白頭第390章 北地皆平第285章 送上神助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斬殺使節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12章 屠了他們第376章 羌人獨畏段熲,豈不懼我邪?第434章 張燕之死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114章 拖下去,斬了!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306章 亂第386章第338章 曲轅犁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218章 別讓這些雜碎跑了第88章 迫在眉睫第102章 月餅第四百八十章 兗州刺史第293章 傲嬌的袁紹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432章 賜名第363章 兩千石可謂成大器乎?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241章 箕陵之亂(二)第4章 安定軍心第390章 北地皆平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四百四十三章 欲取關中,先取河東第310章 守城第20章 收服徐榮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398章 幷州不可一日無君!第234章 踏破沙南第398章 幷州不可一日無君!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紙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471章 正名第67章 司馬懿第436章 盛極必衰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206章 破城!第316章 密謀第137章 常勝將軍第364章 稽首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52章 河東徐公明第150章 袁術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403章 歲舉第四百八十一章 戲忠病危第21章 牛輔之死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383章 何人不懼刀兵?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92章 北地若無呂奉先,安有漢土邪!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99章 三十煉第344章 欲歸九原
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299章 死戰!第435章 君辱臣死第245章 漢旗第410章 賊匪攻城(4k)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4章 李儒歸心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184章 雪人第90章 殺無赦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275章 立足之戰第325章 誅文丑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189章 張繡第133章 古之惡來(爲本書第一個護法糖的加更!)第62章 楊醜軍至!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孫策攻範縣第304章 傷亡第438章 暫罷刀兵第73章 中伏?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22章 飛騎入長安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193章 贈袍第181章 共約白頭第390章 北地皆平第285章 送上神助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斬殺使節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12章 屠了他們第376章 羌人獨畏段熲,豈不懼我邪?第434章 張燕之死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114章 拖下去,斬了!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306章 亂第386章第338章 曲轅犁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218章 別讓這些雜碎跑了第88章 迫在眉睫第102章 月餅第四百八十章 兗州刺史第293章 傲嬌的袁紹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432章 賜名第363章 兩千石可謂成大器乎?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241章 箕陵之亂(二)第4章 安定軍心第390章 北地皆平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四百四十三章 欲取關中,先取河東第310章 守城第20章 收服徐榮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398章 幷州不可一日無君!第234章 踏破沙南第398章 幷州不可一日無君!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紙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471章 正名第67章 司馬懿第436章 盛極必衰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206章 破城!第316章 密謀第137章 常勝將軍第364章 稽首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52章 河東徐公明第150章 袁術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403章 歲舉第四百八十一章 戲忠病危第21章 牛輔之死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383章 何人不懼刀兵?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92章 北地若無呂奉先,安有漢土邪!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99章 三十煉第344章 欲歸九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