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秦直道

九原,這是一個極富盛名之地。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疆拓土,“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從那時起,包括九原在內的河套地區便是在趙國的疆土中。後來趙國亡,河套地區又是爲匈奴人所據,秦始皇在位時,又讓蒙恬出兵三十萬,北卻匈奴三百餘里,收復整個河套地區,並置九原郡。更是在咸陽甘泉宮起,至九原,修了一條千八百里的秦直道。據記載,這個秦直道其道路平坦開闊,可供數車並行,可以說算得上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了。”

作爲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決定修建這麼一個浩大的工程自然也不可能是爲了玩的。正如他費盡人力物力去修建那一條萬里長城去抵禦那匈奴的威脅一樣,他修建這條秦直道的目的就是爲了方便遷民於北地,從而完成他的移民實邊的偉大構思。只不過大概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王恐怕也不會想到,他竟然未曾看到這個偉大工程完工的那一日,便是長眠於巡視天下的路上,崩於沙丘。而從他的小兒子胡亥帶着他的遺體從井陘至九原,又從秦直道抵達咸陽,繞道三四千裡,其目的就是怕天下人懷疑的情況來看,不免可以猜測出來這位千古一帝在巡視天下時,還有去視察一下這秦直道的工程進展如何的想法。

殊爲可惜的是這位千古一帝看不到秦直道竣工的那一日。而他的那個好兒子胡亥在和趙高狼狽爲奸,禍害這個國家的同時,倒是沒有忘記繼續完成他父皇的遺願,續修這秦直道。不知道這位秦二世是不是經歷過那秦直道的顛簸,還是什麼別的想法,總之這個起自咸陽甘泉,終止九原,塹山堙谷,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千八百里的秦直道,在秦二世的手上終究是修建成功了。也不知道這秦二世明不明白他父皇修建這條秦直道的偉大用意,秦朝便是迅速湮沒在了歷史潮流之中。取而代之的便是高祖斬白蛇起義所建立的大漢!而這條秦始皇所惦記的秦直道,也和長城一樣,成爲遺留給後人的豐富財產。更是在另一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君主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元朔二年,匈奴侵掠北地,漢武帝令車騎將軍驅逐匈奴,在秦九原郡的故土上,將其分置爲兩郡,一爲朔方一爲五原!如秦始皇一般,漢武帝這位也有拓土開疆之志的雄主,也開始向北地實行他移民實邊的舉措。秦始皇未曾完成的遺願,漢武帝倒是將它做成了。通過秦直道,漢武帝前後遷民數十萬於河套地區,從而讓河套地區十分繁榮興盛。

數百年的光陰,彈指而過。

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是灰飛煙滅了。就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移民實邊的偉大功業也是煙消雲散了,可唯獨這一條寬闊的秦直道依舊是留了下來。當呂布走上這條秦直道,望着那遠處的九原城郭時,這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覺。

此時的九原,也已經是五原郡的治所了。數百年的滄桑,恐怕不知道變化了多少模樣。別說是趙武靈王那時所建立的九原城,就是秦皇漢武曾經所巡視過的九原,和如今的九原都不知道變化多大。即使是呂布記憶中的九原,都有很大的區別。

近鄉情更怯!

呂布不知道爲什麼他竟然會對於眼前的這個九原,也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縱然他的夢中,總是會出現九原的模樣,可那畢竟只是夢啊!說到底,還是前身對於九原的一種永不消逝的執念吧?

五百名甲士護衛着呂布漸漸抵達九原城。在呂布這一行人中,還有十數名匈奴騎兵,相隨在大軍左右,在呂布的一側還有一位較爲年輕的匈奴男子。

這個匈奴男子,正是如今的匈奴大單于於扶羅之子匈奴右賢王劉豹。

在晉陽遷往河套的路途上,呂布的所作所爲,讓那些流民大受感動,更是傳出歌謠來傳頌,期待着未來幸福美滿的生活。而呂布在一路相隨那些流民抵達至南單于庭美稷時,受到了匈奴單于於扶羅還有護匈奴中郎將張楊的熱情相待。也是在那裡,呂布僅率領五百甲士便是往這九原來了。而那些流民們,則會在韓浩程種還有張楊的安排下,分散在朔方五原雲中雁門諸郡。至於這右賢王劉豹,則是於扶羅爲了表示誠意,讓其隨身服侍於呂布的。事實上,無論是於扶羅還是呂布,兩者都明白劉豹這一次跟隨於呂布,自然是不可能回去了。

劉豹可不僅僅要陪同呂布在這九原轉上一圈,就是呂布迴歸晉陽之後,也是要將劉豹給帶回去的。這是漢朝對待諸胡的一種手段。爲了防止諸胡反覆無常,一般地來說,這些單于之子,都是要入朝爲質的。呂布在掃平匈奴之後,立於扶羅爲單于,而於扶羅自然也是要將劉豹送去晉陽爲質子了。只是上一次呂布大軍走的匆忙,晉陽又爲袁軍所圍,故而沒有將劉豹帶回去。而如今晉陽安定下來,呂布更是成爲了大漢的鎮北將軍,這個於扶羅肯定也是得知了一些傳聞,這才很主動地讓劉豹服侍在呂布左右了。

在如今這樣的情勢下,他於扶羅就是萬般不情願,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呂布只率領五百甲士去九原,在別人眼中倒是很大膽的事情。至少在呂布身邊的劉豹便是這麼認爲的!他想着,此時如果能夠有千餘騎兵襲來,只怕這五百甲士便會盡皆覆沒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想而已。

在此時的九原,還有何人膽敢襲擊呂布?別說那還在他們王庭美稷還有護匈奴中郎將張楊在,就在那勢力遍佈朔方五原的左谷蠡王須卜鵠都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這位大漢溫侯的。

那個左谷蠡王須卜鵠,如今可是妥妥地漢狗!他的父王於扶羅都是無可奈何!畢竟這個須卜鵠的左谷蠡王可是呂布立下的,更是依靠漢人的幫助,坐穩了這谷蠡王之位。而且這須卜鵠可是須卜氏的子弟,這個強大部落的勢力,讓於扶羅殊爲忌憚,即使是明白鬚卜鵠並不尊敬他這位匈奴的大單于於扶羅,可是於扶羅也是毫無辦法。

第385章 羌王誰人立?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465章 痛哭流涕的曹操第388章 懸其顱,系城頭第205章 爾等,誰來受死?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7章 趁夜襲營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319章 屠戮第283章 潁川陽翟郭氏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47章 白波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472章 故人相見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254章 最後的不臣者第463章 重創虎豹騎第200章 井徑關第293章 傲嬌的袁紹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35章 寧我負人!第433章 託付家小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367章 朔方有鹽澤第41章 溫縣世家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471章 正名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186章 張遼戰曹純第297章 鞠義第285章 送上神助攻第一章 貂蟬不見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421章 誰能逆勢而爲?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372章 屯田制第67章 司馬懿第四百八十四章 曹軍缺糧第262章 欒提於扶羅,伏拜受詔!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372章 屯田制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337章 扶風馬鈞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465章 痛哭流涕的曹操第57章 歸家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號令三軍第28章 回家!第54章 狼騎至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247章 爲主公牽馬執蹬十餘年第390章 北地皆平第294章 大戟士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66章 破陣樂第9章 王允宴請第380章 戰鼓響起第363章 兩千石可謂成大器乎?第317章 帥旗,倒!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25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97章 匠作坊第48章 軹縣危急!第500章 北屈長第265章 井徑失,暗司現第97章 匠作坊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431章 燕之頭顱,可值百萬?第4章 安定軍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第409章 仁德(4k)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336章 改進鐵犁
第385章 羌王誰人立?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465章 痛哭流涕的曹操第388章 懸其顱,系城頭第205章 爾等,誰來受死?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7章 趁夜襲營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319章 屠戮第283章 潁川陽翟郭氏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47章 白波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472章 故人相見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254章 最後的不臣者第463章 重創虎豹騎第200章 井徑關第293章 傲嬌的袁紹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35章 寧我負人!第433章 託付家小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367章 朔方有鹽澤第41章 溫縣世家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471章 正名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186章 張遼戰曹純第297章 鞠義第285章 送上神助攻第一章 貂蟬不見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421章 誰能逆勢而爲?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372章 屯田制第67章 司馬懿第四百八十四章 曹軍缺糧第262章 欒提於扶羅,伏拜受詔!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372章 屯田制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337章 扶風馬鈞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465章 痛哭流涕的曹操第57章 歸家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號令三軍第28章 回家!第54章 狼騎至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247章 爲主公牽馬執蹬十餘年第390章 北地皆平第294章 大戟士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66章 破陣樂第9章 王允宴請第380章 戰鼓響起第363章 兩千石可謂成大器乎?第317章 帥旗,倒!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25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97章 匠作坊第48章 軹縣危急!第500章 北屈長第265章 井徑失,暗司現第97章 匠作坊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431章 燕之頭顱,可值百萬?第4章 安定軍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第409章 仁德(4k)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336章 改進鐵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