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小夥伴院線

與寰亞老闆林建嶽簽署了未來五年,共同投資10部電影的協議,每部電影最低投資預算不低於2000萬元,原則上大家平等,各出一半資金。當然,如果引進其他的投資者,或者是小夥伴公司和寰亞有哪一家想要出資更多,也是可以在框架內商量的。

而2000萬元是每部電影的最低投資額,低於這個投資者,也沒有必要合資拍攝了。至於投資額的上限,卻是上不封頂的。

隨着這個協議框架談判確定,具體到投資那一部電影,雙方也進行了友好磋商。

雙方共同投資的第一部電影確定下來是杜琪峰導演,劉德華領銜主演的《龍鳳鬥》。這部電影預算爲3000萬元。

3000萬元的投資額,看起來不多。尤其是,有杜琪峰導演,劉德華領銜主演,應該值這個價。

但實際上此時的華語電影市場,普遍的不景氣。除了少數的妖孽一般的存在,可以獲得上億票房。絕大多數的明星參演的片子,在香港和內地,一般只有千萬多票房。

海外票房也是完全難以估計,早年香港電影火的時候,是發行公司到香港搶片源發行。但現在大多數港片,海外票房不像以前那麼風光,所以,海外院線和發行方,也不像以前那麼追捧。

正是因此,3000萬投資在現在看來,也是非常具備風險性的。如果不拉上小夥伴公司,或者是說不能在中國內地市場取得突破,《龍鳳鬥》估計是虧本的。

畢竟,王啓年記得《龍鳳鬥》後來在香港電影市場,也僅僅1500萬票房。光指望香港市場,那麼《龍鳳鬥》這樣規模的電影。絕對會虧的很慘!

但是如果深度耕耘國內市場,可能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小夥伴公司跟寰亞的合作方式是《龍鳳鬥》小夥伴公司投資1500萬,中國內地市場的各種收入,都歸小夥伴公司。香港和海外市場收益,則是歸屬寰亞公司。

這個方案,讓寰亞對《龍鳳鬥》僅需要投入1500萬元。大大降低了其投資風險。

而對於小夥伴公司而言,國內發行和投資分成都歸屬小夥伴公司所有,也增強了小夥伴公司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

《龍鳳鬥》也僅是十部合作電影中的第一部,雙方都是在試水。後面九部電影,怎麼個合作發,也也看《龍鳳鬥》市場表現!

當然了,跟小夥伴公司簽署協議是寰亞來京城目的之一。

不久之後,王啓年在新聞上看到,寰亞老闆林建嶽和總裁莊澄與中影集團韓總。聯合舉辦了一次新聞發佈會。寰亞與中影集團,在錄像製片市場進行合作。中影集團擁有渠道優勢,而寰亞則是擁有不少的港片影視版權。雙方達成了合作之後,大量的正版港片,即使沒有在電影院上映,但只要題材不違禁,都可以大規模的以錄像帶、vcd和dvd等等方式發行。

接下來一段時間內,bj、sh等等衆多城市。紛紛出現了與香港電影行業相關的新聞。香港娛樂圈在內地開分公司的新聞此起彼伏,各大香港電影公司和業內頂級人物。已經開始紛紛在搶灘內地市場了。

……

2003年7月,小夥伴公司今年計劃投資的五家電影院的中首家,已經完成了裝修,準備在近期對外開放。

首家小夥伴影院面積2300平米,一共有7個觀影廳,可以容納1300名觀衆。同時進行觀影。

在7月1日,電影院首次開業當天,王啓年偕小夥伴公司衆明星,紛紛前來造勢。

當天電影院不僅僅免票入場,而且。還有一些零食飲料作爲贈品。

與此同時,小夥伴公司旗下的偶像少女歌手組合girls,前來電影院獻唱。小夥伴旗下羣星黃曉明、陳坤、李解、楊薇薇、溫崢嶸、黃慧娟、張晶晶,北影知名的校友,趙薇、余男、左小青等人紛紛到現場進行即興表演。

所以,電影院開張首日,人氣顯得爆棚。電影院幾乎是坐滿了觀衆,以及一些業內人士。

當然了,開業首日主要是向大家介紹電影院,能不能留住觀衆,還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

要知道,2003年國內觀影人次約爲7000萬次。也就是說,人均每人每年看0.05次電影。這一方面說明電影市場的蕭條,另外一方面也說明潛力無窮!

如果人均每人每年走進電影院看一次電影,中國電影院線市場,就可以成爲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市場!

如果,中國人均每人每年走進電影院看兩次電影,那麼,中國電影院線市場,就可以達到世界第一!

不過,如何吸引觀衆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着實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一方面人均收入低,另外一方面電影票價相對比較貴。

當然了,人均收入低這是沒辦法,即使增長人均收入,也是隨着gdp增長而逐年增加,這個問題是當政者考慮的大事。

作爲企業經營者,王啓年考慮的是,電影院線如何跟小夥伴公司戰略發展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商業生態!

與別的電影院最大的區別是,小夥伴影院採取了會員制。在網上登記註冊了小夥伴公司娛樂一卡通賬戶之後,可以持卡在影院裡面刷卡消費。刷卡消費者可以獲得非常低的折扣購買電影票。比如,正常的一張電影票售價40元,小夥伴娛樂一卡通賬戶的持卡者,可以五折購票,僅需花費20元。

當然了,購買電影票也是網絡用戶可以優先預定,當然了,非會員用戶和網絡用戶,自然也是可以到現場購票。

而所謂的小夥伴公司娛樂一卡通賬戶,既是一張記錄了用戶的賬戶、密碼等等信息的磁卡。如果用戶通過了線上和線下等等渠道,給一卡通賬戶裡面存了錢。就可以便利的在小夥伴公司旗下進行順暢的消費。電影、網遊、網絡小說、音樂會等等,持卡者可以不帶現金,一卡消費小夥伴公司的各種服務。

爲了鼓勵用戶辦卡,預存現金和刷卡消費。小夥伴一卡通賬戶有幾大優勢,首先是刷卡消費可以獲得相當於現金百分之三的積分。積分在小夥伴平臺,可以直接當作現金使用。

此外,賬戶上預存大量現金的用戶,小夥伴公司也給了大量的優惠。比如,充值送米、送油、送電影票、送手機、送電腦、送衣服……這些類似於電信運營商的手段,都紛紛用上了。

這也就是後來很多的商業巨頭們讚賞的閉環的商業生態,這個商業生態體系裡面,可以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比如,小夥伴公司要做娛樂,就要做到小夥伴公司的用戶,使用小夥伴公司的賬戶,就可以獲得最好的服務——網遊、電影、音樂、漫畫、小說等等領域,最優秀的產品,最優秀的人才,都是小夥伴公司旗下的,所以,可以圈佔市場上大多數的用戶,讓用戶產生依賴心理。

用戶產生了依賴之後,娛樂行業、遊戲行業和文學、漫畫等等各大行業的從業者,想要出人頭地,都得跟小夥伴公司合作。其他的競爭對手,爲了生存,也不得不跟小夥伴公司合作。

這就像後來的電商行業競爭激烈,但是——各大電商公司爲了生存,卻都紛紛在淘寶上開店。人人都知道,這樣不好,在淘寶上開店,進一步增加了阿里的市場佔有率,而削弱了其他電商平臺。但由於淘寶生態環境的吸引力,迫使了這些電商不得不通過在淘寶上開店,才能夠有足夠的營收,纔可以獲得生存。

除了淘寶之後,後來的騰訊貌似也是試圖打造娛樂行業的生態。通過資本併購,在網遊、音樂、視頻、動漫、文學各大領域跑馬圈地。不過,由於競爭對手比較多,所以,壟斷程度還未達到淘寶在電商領域的那樣的級別。

其實,各大商業模式最好的辦法是,既能讓平臺的消費者能賺錢,又讓消費者把賺錢的錢在這個平臺上消費。後來的電商平臺的各種寶寶,比如餘額寶之類的,用超過銀行存款的利息,吸引用戶把錢存在餘額寶上。然後,在餘額寶上每天都產生大量的利息,自然而然就刺激了用戶的消費。

當然了,王啓年也想過提前模仿餘額寶,但考慮到裡面存在巨大的政策風險。餘額寶冒險成功,並不代表自己提前搞這個創意,也能成功!相反,有可能過於急躁的退出這種超前的商業模式,而遭到滅頂之災。

所以,類似於餘額寶之類的創意,王啓年暫時還是不敢玩的。只能等到將來有人冒險,形成了慣例,開始被認可之後,纔開始跟進。

這不是王啓年膽小,而是他需要對跟自己混的人負責。企業最重要的並不是短時間內獲得爆炸式增長,而是能夠保持基業長青。

人類歷史上曾經有無數牛逼的企業,比如東印度公司,但是……曾經這麼牛逼,幾乎和國家差不多的企業,卻都遭遇破產。

而很多曾經很小的企業,由於存活了很多年,現如今卻紛紛是世界頂級的大企業。

第398章 亞洲第一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166章 電子競技大賽(三)第173章 充值渠道建設第448章 準備工作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379章 品牌價值第592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三)第515章 悲催的安卓第165章 電子競技大賽(二)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30章 元旦晚會和《小蘋果》第450章 確定角色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52章 論女主角的不同死法?!第559章 電視訪談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123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一)第502章 《秦時》第三部第35章 一篇投稿第513章 大片時代(二)第476章 各方反響(四)第179章 風投青睞第531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一)第357章 《重生》熱潮第266章 藍夢第44章 四月三日第487章 以IMAX養IMAX第22章 開始寫劇本第140章 說出你的秘密第452章 《四大名捕》角色預告篇之冷血第466章 股神中的導演,導演中的股神第186章 網遊(一)第564章 掌門人第56章 配音和看片第370章 《無極》和《饅頭》第441章 控股IMAX第422章 初心第67章 電影未映,音樂先發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528章 互聯網僅僅是個工具第636章 籌備(一)第328章 龍鳳鬥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269章 海外拍戲(一)第429章 兩phone爭雄(三)第562章 出口轉內銷第183章 成年人的童話第12章 軍訓(二)第423章 技術標準第113章 花果山水簾洞第366章 畫皮和神話第36章 只有王啓年知道的春晚看點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352章 魔獸來襲第163章 低調不起來第312章 價值投機(四)第372章 bilibili第363章 《畫心》四百七十七章 結盟三星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479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一)第191章 殺青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543章 日本之行(一)第324章 投資唐人第127章 看片會(一)第229章 傳奇和半獸人第598章 X超級電視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57章 發行合同第638章 劇本和選角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103章 新聞發佈會第245章 滿懷心事的丁雙寧第13章 賈樟柯第114章 探班第638章 劇本和選角第163章 低調不起來第106章 招兵買馬(二)第130章 我們的冠軍(一)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465章 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第459章 第三彈!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572章 《龍蛇》網劇首播第153章 首席二逼官第516章 一天三百億!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409章 一舉多得第595章 亞視(一)第603章 亞視股東矛盾(三)第159章 遊戲上市第636章 籌備(一)第285章 神一般的投資第57章 發行合同第416章 商業電影之王第559章 電視訪談
第398章 亞洲第一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166章 電子競技大賽(三)第173章 充值渠道建設第448章 準備工作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379章 品牌價值第592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三)第515章 悲催的安卓第165章 電子競技大賽(二)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30章 元旦晚會和《小蘋果》第450章 確定角色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52章 論女主角的不同死法?!第559章 電視訪談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123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一)第502章 《秦時》第三部第35章 一篇投稿第513章 大片時代(二)第476章 各方反響(四)第179章 風投青睞第531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一)第357章 《重生》熱潮第266章 藍夢第44章 四月三日第487章 以IMAX養IMAX第22章 開始寫劇本第140章 說出你的秘密第452章 《四大名捕》角色預告篇之冷血第466章 股神中的導演,導演中的股神第186章 網遊(一)第564章 掌門人第56章 配音和看片第370章 《無極》和《饅頭》第441章 控股IMAX第422章 初心第67章 電影未映,音樂先發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528章 互聯網僅僅是個工具第636章 籌備(一)第328章 龍鳳鬥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269章 海外拍戲(一)第429章 兩phone爭雄(三)第562章 出口轉內銷第183章 成年人的童話第12章 軍訓(二)第423章 技術標準第113章 花果山水簾洞第366章 畫皮和神話第36章 只有王啓年知道的春晚看點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352章 魔獸來襲第163章 低調不起來第312章 價值投機(四)第372章 bilibili第363章 《畫心》四百七十七章 結盟三星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479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一)第191章 殺青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543章 日本之行(一)第324章 投資唐人第127章 看片會(一)第229章 傳奇和半獸人第598章 X超級電視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57章 發行合同第638章 劇本和選角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103章 新聞發佈會第245章 滿懷心事的丁雙寧第13章 賈樟柯第114章 探班第638章 劇本和選角第163章 低調不起來第106章 招兵買馬(二)第130章 我們的冠軍(一)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465章 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第459章 第三彈!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572章 《龍蛇》網劇首播第153章 首席二逼官第516章 一天三百億!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409章 一舉多得第595章 亞視(一)第603章 亞視股東矛盾(三)第159章 遊戲上市第636章 籌備(一)第285章 神一般的投資第57章 發行合同第416章 商業電影之王第559章 電視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