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兩phone爭雄(二)

隨着7月份3g版的推出,iphone銷量開始暴增,恢復了去年同期的銷售水平與此同時,蘋果在全球各地皆出現的鋪貨,雖然,很多小市場,每個國家每個月只分到幾千部至幾萬部iphone,但各地市場情況,都表現的很。

而小夥伴公司暫時還未進軍海外市場,而是專注於把國內將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先鞏固國內的基本盤,再進軍海外市場。

由於國內市場消費潛力驚人,並且在快速的增長,即使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計劃更換手機或者新用戶購買新機,但同樣擁有遠超過歐美市場的消費能力

現在的中國手機用戶已經比美國的人口還要多。再過幾年,中國的手機用戶,是美國人口的幾倍。

每年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手機數量,也是美國幾倍。

未來,中國的觸摸屏手機的用戶,將會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下,觸摸屏手機幾乎是得中國既得天下。至少,可以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只要壟斷了中國市場,讓xos系統成爲主流,既可做到……退可守,進可攻。

現如今很多電子消費市場技術標準之爭,中國已經成爲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電子消費產品最大的主戰場

表面上,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比如美國和歐洲市場,實際上,論消費能力,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其實,單獨跟中國市場相比,都有所遜色

正是因爲中國消費市場這個決定性的資源,讓中國這些年在很多領域,越來越具備話語權

2g時代歐洲的手機廠商怎麼擊敗美國的廠商?還不如因爲。歐洲跟中國結盟,得中國市場之後,全世界主流市場都拿下,美國的技術標準就只能自己玩。順帶着坑幾個小弟跟他玩非主流標準。2g時代,幾乎全球大多數國家,都用歐洲廠商的gsm標準。歐洲列國,拉上中國,這樣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再隨便拉攏一些其他國家市場加入,既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不過,2g時代技術標準之爭,讓歐洲廠商變得極其高傲,以爲可以永久性的主宰市場。對曾經幫助過歐洲廠商的中國,他們也採取了過河拆橋,吃定了中國離不開gsm標準,每年貪婪的從中國索要天文數字一半的專利費。並且,靠着專利壁壘,打壓中國的手機和通訊廠商

後來3g時代。美國跟中國廠商商議,我們合作在3g時代打垮歐洲的技術標準。爲了拉攏中國,美國甚至在國際上也支持中國的一些技術標準。然後,中國轉而跟美國合作,打垮歐洲的標準。歐洲手機和通訊廠商,從此一蹶不振,一個又一個巨頭被打垮了。

4g時代羽翼豐滿的中國,不再滿足在別人制定的技術標準框架內佈局產業,反而也指定了自己的4g標準,並且。將至做到了世界用戶第二大的標準。嗯,其實,光靠中國移動這一家公司,即可讓這個標準成爲世界用戶第二多的標準。國際上隨便再拉一些盟友。就可以宣傳的全球化的技術標準了。

全球通訊領域就是三國殺,中美歐其實,得一即可偏安一方,得二即可成爲世界最主流標準。

觸摸屏的技術標準也是同樣如此,歷史上,安卓得天下。中國的產業鏈和廠商,以及市場,也是出過大力的。

否則,後來歐洲手機廠商一開始認爲觸摸屏不過是一種玩具和噱頭,不可能動搖傳統手機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但他們低估了消費者從傳統手機的使用習慣,轉換到觸摸屏手機難度是很低的,等到他們意識到觸摸屏手機已是大勢所趨時,也推出自己的觸摸屏手機,可惜,他們太過於傲慢,不屑於抱安卓大腿,而是自己搞了一套跟ios和安卓不兼容的觸摸屏手機標準。但時間上已經晚了,晚幾年出爐,平臺上的app應用數量很少,再加上,用戶數量很少,就更沒有app開發商願意給這個平臺專門特地的做應用,所以,漸漸的就發展不起來。

觸摸屏手機時代,核心靈魂是app

平臺上擁有越多的app,越多的開發者,願意在這個平臺開發app,就越能夠擴大優勢

一旦優勢大到一定程度,後來者是很難追趕的上的

xos圈佔中國市場,倒不是爲了賣多少部手機。手機數量賣的再多,賣的跟諾基亞似的,又有什麼用?諾基亞最巔峰時期,全世界每兩部手機就有一部的諾基亞但諾基亞還不是說垮掉就垮掉?

所以,未來手機技術標準的勝負,更多取決於app應用。誰的應用越多越好,誰的平臺就更具備吸引力。後起追趕着,很難擊敗已經擁有百萬千萬款app應用的強大平臺

就跟傳統的pc市場,各種操作系統即使不遜色於微軟的windows,但是……絕大多數的軟件,都是爲windows操作系統開發的。其他的平臺,沒有多少款應用軟件,有如何能跟windows競爭?

xos跑馬圈地,不斷圈佔用戶之後。越來越多的軟件和硬件廠商,就不得不爲了利益,而被捆綁到xos戰車上。兼容最多的軟件和硬件,xos自然而然可以獲得類似於windows在pc時代的地位

而小夥伴公司雖然不能像微軟一般,直接賣操作系統收費。但只要操作系統的流量入口和app下載分發渠道,都掌控在小夥伴公司手中,細水長流的賺錢,未來肯定比微軟的直接賣軟件更賺

簡單說,微軟的賣軟件模式是80年代的思維,那時候,直接賣軟件,消費者一次性支付獲得了軟件的使用權之後,今後就不需要額外再付款了,一款操作系統軟件用十年計,也就意味着,一款幾百塊錢人民幣的操作系統,平均每年不過是支付了幾十塊錢,每天從正版的操作系統的用戶手中收幾毛錢的費用。這不過是網絡遊戲一小時的收費標準這就意味着,微軟的生意,每天不過從一個用戶手中賺幾毛錢,好在它有10億計的正版用戶,所以,一天能收幾億元。一年操作系統方面,獲得的收入,大約是人民幣千億級。而這收入並不是純賺,微軟還需要提供後續的維護維護。

而小夥伴公司的操作系統,則是互聯網模式的獲利。只要有大量用戶,未來自然可以從一些希望獲得流量和推廣自己產品的廠商手裡面獲得利益。用戶越多,對那些廠商的話語權越重,他們就有可能對小夥伴支付更多的廣告和推廣費用,用以獲得推廣

所以,用戶數量既印鈔機

假設,小夥伴公司能獲得10億用戶,跟微軟的操作系統差不多等級。那麼,每個用戶的下載的app和流量入口的價值就是非常龐大。一個用戶平均每天下載一款app,平均下來一天就是10億次的app安裝下載量。

這樣小夥伴公司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向那些希望推廣app的廠家收錢。一開始可以是幾毛錢給對方導一個用戶,而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越來越值錢,那麼一個用戶向對方收取一塊錢幾塊錢,也是可以的。

所以,理論上,若是小夥伴公司取得了類似微軟的用戶規模,利潤有可能比微軟要高几倍。

第59章 拜見岳父岳母大人第9章 不上北大,上北影第95章 公測(二)第六十一十六章 紙牌屋第60章 98年大洪水第130章 我們的冠軍(一)第446章 戰略投資第543章 日本之行(一)第580章 Netflix(四)第142章 新年新開始第146章 遊戲的進度(二)第394章 佈局A股市場(三)第457章 夭壽啦,無情居然是女的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44章 四月三日第444章 觸摸屏時代第83章 構思劇本第203章 應該是個勵志的故事吧第572章 《龍蛇》網劇首播第411章 預售電影票第353章 免費遊戲第125章 水軍第92章 火車上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517章 互聯網金融(一)第235章 解釋不清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244章 繁榮和危機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195章 girls計劃(二)第363章 《畫心》第345章 新片計劃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二)第556章 手遊,手遊!(二)第178章 大賽落幕第20章 我們拍一部真正的電影吧!第441章 控股IMAX第425章 慈善家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490章 雷軍和小米第500章 收購玄機科技第335章 抄襲風波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412章 中二病也可以當總裁第87章 漫畫單行本(二)第503章 寧缺毋濫第458章 陳喬恩紅了第314章 十面埋伏第580章 Netflix(四)第21章 似曾相識的故事第485章 《阿凡達》來了第537章 IP時代(一)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633章 輕小說(一)第82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第105章 招兵買馬(一)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260章 藍極速(二)第167章 電子競技大賽(四)第六十一十六章 紙牌屋第7章 女學霸的眼淚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601章 亞視股東矛盾(一)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640章 姬友第331章 網文江湖(二)第235章 解釋不清第93章 回家和電商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2章 青梅竹馬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36章 只有王啓年知道的春晚看點第592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三)第290章 大手筆(三)第117章 大鬧天宮(一)第276章 縱論商業模式第211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二)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400章 小夥伴的目標第251章 版權運營(二)第483章 一舉多得第161章 風靡全國第458章 陳喬恩紅了第410章 《FATE》殺青第222章 周杰倫來襲第226章 忙裡偷閒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246章 電影發行業務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40章 雜誌樣刊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325章 PEACH-PIT(一)第278章 人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
第59章 拜見岳父岳母大人第9章 不上北大,上北影第95章 公測(二)第六十一十六章 紙牌屋第60章 98年大洪水第130章 我們的冠軍(一)第446章 戰略投資第543章 日本之行(一)第580章 Netflix(四)第142章 新年新開始第146章 遊戲的進度(二)第394章 佈局A股市場(三)第457章 夭壽啦,無情居然是女的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44章 四月三日第444章 觸摸屏時代第83章 構思劇本第203章 應該是個勵志的故事吧第572章 《龍蛇》網劇首播第411章 預售電影票第353章 免費遊戲第125章 水軍第92章 火車上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517章 互聯網金融(一)第235章 解釋不清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244章 繁榮和危機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195章 girls計劃(二)第363章 《畫心》第345章 新片計劃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二)第556章 手遊,手遊!(二)第178章 大賽落幕第20章 我們拍一部真正的電影吧!第441章 控股IMAX第425章 慈善家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490章 雷軍和小米第500章 收購玄機科技第335章 抄襲風波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412章 中二病也可以當總裁第87章 漫畫單行本(二)第503章 寧缺毋濫第458章 陳喬恩紅了第314章 十面埋伏第580章 Netflix(四)第21章 似曾相識的故事第485章 《阿凡達》來了第537章 IP時代(一)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633章 輕小說(一)第82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第105章 招兵買馬(一)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260章 藍極速(二)第167章 電子競技大賽(四)第六十一十六章 紙牌屋第7章 女學霸的眼淚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601章 亞視股東矛盾(一)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640章 姬友第331章 網文江湖(二)第235章 解釋不清第93章 回家和電商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2章 青梅竹馬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36章 只有王啓年知道的春晚看點第592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三)第290章 大手筆(三)第117章 大鬧天宮(一)第276章 縱論商業模式第211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二)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400章 小夥伴的目標第251章 版權運營(二)第483章 一舉多得第161章 風靡全國第458章 陳喬恩紅了第410章 《FATE》殺青第222章 周杰倫來襲第226章 忙裡偷閒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246章 電影發行業務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40章 雜誌樣刊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325章 PEACH-PIT(一)第278章 人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