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日本之行(二)

小夥伴日本東京公司總部,坐落於東京都港區。公司雖然不如國內總部那麼大的規模,但好歹也是有600多人的龐大編制。

其中本土派遣的中國籍員工約有80多名,管理層裡面大多數都是中國籍員工。

而按照招聘流程進入公司的日本籍員工,不是不可以升到高層。但這得按照日本公司的流行的慣例,年功序列制員工。也就是歷史功勞和在公司的時間越長,資歷越老的員工,升遷越佔便宜。新員工自然是非常苦逼,等級森嚴的機制之下,想要出頭是很難的。

年功序列制的封建體制公司,自然是被日本很多人抨擊爲造成經濟不景氣的元兇之一。畢竟,很多老年人跟不上時代發展了,卻牢牢佔據了各大公司的高層,不肯讓位給年輕人。

當然了,隨着經濟的不景氣,日本公司保留以前簽署的終生制合同和年功序列制的基礎上,對於一些新人,卻不願意簽署長期的合同,而是搞派遣員工、臨時工之類的合同。

大多數的員工,甚至是臨時工,幹了幾十年也不能轉正。而裁員的時候,很多正式員工,甚至是終生制的員工,是不可能裁掉的。普通的臨時合同的員工,拿薪水更少,而且,幾乎永遠不可能轉正。

也就是說,不少的日本人抨擊以前僵化的體制的同時,又是羨慕這種終生制鐵飯碗。

小夥伴公司用來誘惑日本籍員工的招數,就是終生制合同,初次跟小夥伴簽約,可以拿到兩年合同。兩年期滿之後,則能夠按照表現,最優秀的可以直接拿到終生制有暴漲的合同。其他表現一般的,則是可以簽署更長的五年期合同,等到五年合同期滿,在考覈選擇優秀的員工,可以獲得終生制合同。

相對於普通員工來說。終生制的員工,不僅僅是一個長期鐵飯碗,而且,收入也會被普通員工漲幾倍。

“老闆!”

“歡迎老闆視察東京分部!”

“老闆好!”

王啓年沒有乘坐電梯。而是一樓一樓的從樓梯往上走。

走到一個樓層,就傳來頗帶偶像色彩的崇拜呼聲。

即使是日本分公司,員工們對於王啓年的大名,也是久仰。不少人,甚至是因爲佩服王啓年。而加入了小夥伴公司。

王啓年迴應一層又一層樓辦公的團隊們的招呼。

最終,來到了頂層的會議室。

一衆陪同的人員,感覺幾乎不亞於是進行了一次爬山。

爲了節約辦公經費和租金的考量,小夥伴公司斥資800億日元日元,買下了一座二十六層高的寫字樓。

爲什麼要買下一棟大樓呢?除了王啓年內心深處,認爲從更長久的角度來看,買總是比租省錢。

租也許一開始是輕資產,需要投入很少,就可以迅速的打開局面。重資產,則存在一定風險。

不過。王啓年買下是有考量的——錢是貸款獲得的,貸款的貨幣單位是日元。爲什麼是日元呢?

因爲,未來日本會貶值。光靠着日元貶值,未來少還一大筆債務,已經是獲利匪淺。更何況,省下房租錢。

除此之外,日本已經是利率比較低的國家,存款利率已經非常接近於0!所以,貸款利率也不是很高,即使是小夥伴這樣的外國企業。在日本的銀行借貸款,年利率也僅是2.5%左右。

2.5%的利率,再加上,未來日元會貶值。其實。假設什麼都不做,借一大筆日元,然後,按照現價兌換成美元或人民幣。再過幾年,貸款到期之後,償還本息之後。甚至是都可以大賺一筆。

不過,那麼一來顯得太過於投機倒把,對於整個集團的企業文化是塑造不是很好。所以,小夥伴公司採取了買寫字樓,目前的貸款利率,甚至是比每年的租金還要便宜的。這樣的投資,本身就顯得很理性。

寫字樓不僅僅可以有辦公區,也有餐飲、商場和廉價酒店。

之所以是廉價酒店,因爲,大多數住在酒店裡面的都是小夥伴公司自己的職員。

每天這座大樓裡面進進出出的人們,數千人以上。

應該算是一座非常繁忙,以及非常有朝氣的新興團隊羣。這個團隊,涉及到小夥伴在日本地區的產品銷售,採購,以及投資等等事物。不過,至今來看,日本分公司還是沒有實現盈利的。

只能說,日本分公司的存在,降低了小夥伴集團其他部門的經營成本。在整體上提升了效率,但分公司自身,還處於投入期,遠遠沒能看到盈利。

除了沒有實現盈利之外,更關鍵的是,在日本地區的局面,並沒有徹底打開。比如,小夥伴產品對日本的銷售,以及在日本地區打響品牌等等宗旨。

未來這個團隊不僅僅是爲集團整體利益服務,更重要的是,日本這邊要打造成爲研發中心、利潤中心、創投孵化器和中日兩國文化產業交流的最大平臺。

“我來日本的目的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加大移動終端產品在日本的銷售,另外,一個目的則是考察和投資日本的文化產業。”王啓年說道。

小夥伴的XOS系統目前雖然已經進入了日本市場,但熱銷的終端,卻是三星、華爲等等品牌。

小夥伴自己的Xphone在日本的銷量一般般,大致上,今年累計的銷量僅有20萬部。XPAD銷量倒還是不錯的,大致上,有27萬部的銷量。

換做是其他的公司,可能已經非常滿意了。但小夥伴公司目前卻是移動互聯網終端的老大,產品在日本市場上,連前十名都沒有拿下,虧錢倒是無所謂的,但丟臉倒是真的。

而蘋果的手機和平板,在日本地區的銷量,是小夥伴的十倍。

連個日本市場也沒有拿下,小夥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稱雄的美夢,暫時還顯得差了一大步。

雖然,靠着中國市場。小夥伴的手機和平板銷量,就足以跟蘋果叫板。但光是縮在中國市場,那樣的偏安,並不是很好的格局。

“老闆。日本市場跟國內市場,還有發展中國家市場不同。純粹的低價和性價比,不能贏得市場。這裡的用戶,更注重品牌的口碑,以及獨特的體驗。如果。體驗非常好,口碑就必然很好,口碑好了,價格即使貴一點,也賣的很暢銷。比如,日本的家電普遍是我們中國市場的價格2~10倍的定價。冰箱、空調什麼的,買的就比我們中國的品牌貴幾倍。但由於日本人信賴那些老品牌,中國廠商打價格戰的模式,在國內和世界上很多地區贏了,在日本卻並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日本東京公司的高管胡文海說道。“我們覺得,擴大日本市場的銷量,可以走幾個兩面。短期內,走運營商定製手機的路線,跟當地的運營商合作,這麼策略,短期內是非常有效的,但難以培養忠誠的用戶,還會受制於運營商。長遠的策略,還是加大宣傳力度。把我們的口碑打響。”

王啓年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可以試一試!”

“老闆,我覺得。跟日本索尼、松下、東芝之類的企業,可以進行更多的合作。”

“明星代言,找日本人熟悉的明星。捨得砸錢,三星就是靠着砸錢兇猛,廣告轟炸,在全世界市場迅速的崛起的!”

“本土化的研發。我們XOS系統雖然已經進行了很好的優化。但是,各國市場的用戶體驗的不同的,需要根據當地市場的用戶反饋,進行微調。”

“關鍵還是APP應用,中國地區,我們的應用的極大豐富的,日本這邊互聯網創業者不是那麼的活躍,我們需要採取措施,讓日文市場的APP應用數量多起來。”

日本分公司的員工, 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很多的建議。

有些很好的建議,都是被收入了王啓年的備忘錄裡面。

“文化方面的投資,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我們既要把國內的文化產品翻譯和出口到日本市場。另外,日本的ACG產業有不少的優勢,我們也利用日本這邊ACG人才優勢,創作好的作品,向國內引進。注意一點,看到日本這邊有好的版權,我們買下來,用於改編自然是好的。但更長遠,更廉價的獲得版權,應該是我們自己建立平臺,吸引漫畫、動畫、遊戲和輕小說等等相關的創作者,跟我們簽約,把版權交給我們運營。而不是,跟一些企業合作,版權價格相對於他們支付給創作者的稿費或投資,不知道漲價多少倍!”

“老闆,日本這邊,輕小說方面,幾大知名的出版社,基本上,全部都是角川系控股和參股,輕小說已經被壟斷了。漫畫方面也是差不多,幾大漫畫雜誌社,其實一開始都是一家分裂出來的,目前,雖然已經分成不同的雜誌了,但本質上,背後還是財閥壟斷。”林千軍表示說道,“動畫雖然有很多獨立的製作團隊,但是,我們注意到了,知名的聲優配音,都是被少數的聲優事務所簽約了。與此同時,動畫方面電視臺佔據的話語權很強,那些獨立的動畫公司一盤散沙,都是把版權出售給電視臺,不僅僅電視播放權,海外版權幾年內也都是電視臺獲取。遊戲就更不同說了,任天堂、索尼兩強獨霸,他們具備平臺優勢。PC遊戲什麼的,在日本並不是主流,電視遊戲和掌機,纔是主流。”

“這也沒什麼,我們用互聯網顛覆他們唄。”李凌香插嘴說道。

日本這邊的ACG的強項,尤其是漫畫、動畫產業,國內與之相比,深深的感覺到巨大的無力感。

比如,日本的《海賊王》單行本每卷的銷量可以達到800萬本。整個系列的漫畫,銷量量破億本。這樣恐怖的實體書銷量,讓其形成的影響力,換算成互聯網上的影響力,大致上,等同於幾百億人次的點擊率。

動畫產業目前日本的TV動畫,幾乎佔據了世界TV動畫市場的半壁江山。劇場版動畫,影響力雖然不如TV動畫。但是,也是僅次於美國動畫電影的市場規模。

儘管,日本的ACG產業這麼強大,但是——日本的互聯網上的ACG產業不強。無論是網絡漫畫、網絡小說、還是網絡動畫之類的東西,其根本都不成氣候。一方面是,日本的出版和動漫相關的利益集團,不願意搞互聯網化,因爲,他們覺得,互聯網化不利於他們短期的利潤。按照,傳統的模式,可以保證他們盈利。但是,轉型以互聯網爲主,則未必能有現在的收入,卻破壞了傳統商業模式的生態。

罈罈罐罐太多了,以至於,日本的傳統的ACG產業,並沒有演變成爲互聯網娛樂集團。反而,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資源和渠道,因爲,他們掌控內容優勢,讓傳統產業繼續擁有生命力,壓制了互聯網上原創內容的發展。

也正是因此,日本互聯網上原創內容是有,但卻是支離破碎,缺少類似於中國的起點中文網、有妖氣漫畫網、小夥伴音樂網之類的各種原創內容發佈和銷售的平臺。

沒有形成市場,日本的互聯網娛樂,自然是不發達了。

簡單說,就是欠缺小夥伴集團的領導啊!

沒有小夥伴集團這樣對互聯網娛樂充滿興趣,充滿經驗的集團領導,無數的原創者,既被傳統的出版和發行渠道拒之門外,在互聯網上又一盤散沙。

現在需要的是一個超級大平臺,把在網絡上創作的人,吸引到一個平臺上。內容集中在一個專業的平臺,自然就會吸引大量的流量和人氣,形成固定的市場。

反過來,只要有成功的先例,就必然吸引更多的創作者,開始願意嘗試向互聯網渠道投稿,而不是向傳統渠道投稿。

最終,自我造血的機制形成了之後,只要資金方面不存在困難,霸業既成!後來的挑戰者,居然付出幾十倍幾百倍的代價,也未必能動搖佔據先機者的根基!(。)

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81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第549章 《一擊》創造的價值第338章 模糊的正確第26章 賣萌的少女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358章 電影周邊第344章 來自淘寶的威脅第517章 互聯網金融(一)第541章 斗羅鬥破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454章 預告片的反響(二)第141章 跟風潮出現了第481章 《FATE》再起波瀾第79章 王啓年講課第72章 首映(四)第310章 價值投機(二)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476章 各方反響(四)第506章 欣欣向榮的網絡劇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563章 賀歲檔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467章 iphone不是最大的威脅,安卓纔是!第489章 女版無情的人選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108章 拉攏於冬第19章 低成本的史詩第27章 責編第214章 911事件(一)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215章 911事件(二)第337章 金融槓桿第270章 海外拍戲(二)第441章 控股IMAX第312章 價值投機(四)第94章 公測(一)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614章 又一個神話第263章 選角(二)第122章 過審第593章 網絡小說進軍世界第102章 拉投資(二)第115章 電影音樂第256章 嘉禾的救命稻草第66章 預熱宣傳第195章 girls計劃(二)第444章 觸摸屏時代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189章 北大取景第197章 不火也難第534章 要把逼格體現出來第555章 手遊,手遊!(一)第576章 《龍蛇》熱潮(四)第394章 佈局A股市場(三)第305章 小夥伴廣場(二)第380章 股市和故事第20章 我們拍一部真正的電影吧!第546章 日本之行(四)第626章 賭約勝負第490章 雷軍和小米第494章 《四大名捕》上映(三)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167章 電子競技大賽(四)第171章 起點中文網(二)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278章 人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第327章 佈局動漫第606章 京東方8.5代線第157章 又一部票房黑馬第414章 勢如破竹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68章 開學第5章 複試第307章 拉攏杜琪峰第128章 看片會(二)第384章 電紙書(二)第4章 漫畫和備考第519章 收購天弘基金第119章 《大聖篇》殺青第397章 資本運營第218章 宿命之敵第356章 王者歸來第89章 銷量大增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524章 小夥伴金控第338章 模糊的正確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54章 殺青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147章 遊戲的進度(三)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47章 電影開拍第76章 井噴的票房第369章 破了《寶蓮燈》的紀錄
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81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第549章 《一擊》創造的價值第338章 模糊的正確第26章 賣萌的少女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358章 電影周邊第344章 來自淘寶的威脅第517章 互聯網金融(一)第541章 斗羅鬥破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454章 預告片的反響(二)第141章 跟風潮出現了第481章 《FATE》再起波瀾第79章 王啓年講課第72章 首映(四)第310章 價值投機(二)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476章 各方反響(四)第506章 欣欣向榮的網絡劇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563章 賀歲檔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467章 iphone不是最大的威脅,安卓纔是!第489章 女版無情的人選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108章 拉攏於冬第19章 低成本的史詩第27章 責編第214章 911事件(一)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215章 911事件(二)第337章 金融槓桿第270章 海外拍戲(二)第441章 控股IMAX第312章 價值投機(四)第94章 公測(一)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614章 又一個神話第263章 選角(二)第122章 過審第593章 網絡小說進軍世界第102章 拉投資(二)第115章 電影音樂第256章 嘉禾的救命稻草第66章 預熱宣傳第195章 girls計劃(二)第444章 觸摸屏時代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189章 北大取景第197章 不火也難第534章 要把逼格體現出來第555章 手遊,手遊!(一)第576章 《龍蛇》熱潮(四)第394章 佈局A股市場(三)第305章 小夥伴廣場(二)第380章 股市和故事第20章 我們拍一部真正的電影吧!第546章 日本之行(四)第626章 賭約勝負第490章 雷軍和小米第494章 《四大名捕》上映(三)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167章 電子競技大賽(四)第171章 起點中文網(二)第205章 網遊收穫期(一)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278章 人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第327章 佈局動漫第606章 京東方8.5代線第157章 又一部票房黑馬第414章 勢如破竹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68章 開學第5章 複試第307章 拉攏杜琪峰第128章 看片會(二)第384章 電紙書(二)第4章 漫畫和備考第519章 收購天弘基金第119章 《大聖篇》殺青第397章 資本運營第218章 宿命之敵第356章 王者歸來第89章 銷量大增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524章 小夥伴金控第338章 模糊的正確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54章 殺青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147章 遊戲的進度(三)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47章 電影開拍第76章 井噴的票房第369章 破了《寶蓮燈》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