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同一個大舞臺

鞠躬感謝“老馬的天空”大大月票大力支持!多謝了!

————————————————

金凱的小商品產業區主要是分佈在交通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幾個鎮,陸政東一路參觀,又和不少企業負責人和員工進行了深入的座談。

坐在車裡,陸政東點了顆煙,微笑對楊太來道:

“形勢不錯,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小商品之鄉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一定要當成長期的工作任務來落實,不能緊緊鬆鬆,要一鼓作氣,而不能沾沾自喜。”

楊太來點點頭,這本來就是一個出成績的項目,何況還是書記原來主抓的,縣裡的領導自然是很重視的,見陸政東心情不錯,也就不忘拍陸政東的馬屁:

“這主要還是書記有眼光,我們也就是做點跑腿的工作,請書記放心,對小商品專業化的推廣,我們縣委一向當作縣裡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絕不會鬆了這股勁兒。”

陸政東微笑點頭,又說:

“那就好,今天晚上,你安排一下那個被勞教的一家人來同我見個面,明天上午我就回安新,不要送,也不要通知其他幹部來送。”

楊太來連連點頭答應,本來領導來視察,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的機會,這是好事,不過現在金凱縣和他本人現在都處於非常時期,要是有一點閃失,出點問題前功盡棄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所以在陸政東在金凱期間,楊太來也是緊張萬分。所以對於陸政東講明天回安新。楊太來心裡也是如釋重負。

晚上。金凱的領導班子主要成員設宴招待,宴請市委書記,自然沒什麼人敢主動向陸政東敬酒,大家都很拘束,在楊太來帶動下一起敬了陸政東一杯酒,然後,基本就是聽陸政東講話,楊太來都是洗耳恭聽。連連點頭,其他人就更沒有插嘴的餘地。

陸政東也希望通過這樣非正式的方式讓這些基層的人能深入的領會到他的一些想法和意圖,所以酒沒喝多少,時間到不短。

酒宴散時,已經九點多,陸政東回到房間的時候,中年婦女夫婦和女兒以及她的弟弟已經在金凱的工作人員陪同下在那裡等候了。

“陸書記,我們去一樓大堂等,等您瞭解完情況,我會親自送她們回家。”

縣委辦的主任邱安成說道。

陸政東擺擺手:“也不是瞭解啥情況。該瞭解的也都瞭解了,不過既然到金凱來了。就見見。”

說着招呼幾人進了他的房間,幾個人顯然是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顯得很是拘謹緊張,說着看了中年婦女和小姑娘一眼,笑着道:

“我們之前見見面,應該算是熟人,既然是熟人,大家隨意坐,沒必要緊張。”

“這就是你弟弟吧?”

說着又轉過頭對其中年輕的男子道:

“你就是大姐的弟弟吧?我們的工作沒做好,讓你吃苦頭了。”

“謝謝陸書記,要不是您,我還在吃苦。”

年輕男子看樣子膽子要大一些,說話還算利索。

陸政東寬慰了他幾句之後看着小姑娘,問起了她在哪裡上學,學習成績如何等等,聽說小女孩成績不錯,陸政東也笑着鼓勵了她一番,這一番下來,幾個人的神情便輕鬆了不少。

小女孩反倒是無知者無畏,見他平易近人,也就大膽的說起這事,小女孩估計才上初中,有些觀點難免稚嫩,但也敢在市委書記面前發表她那孩童不倫不類的高論。

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只是耐心聽着,漸漸的幾個大人也就去了些拘束,對他關心地話題有問有答起來。

陸政東也就說道:

“對於這個事情的處理,還有什麼意見?”

中年婦人三人都搖搖頭。

陸政東沉吟了一下道:

“不過,違規佔道搭建建築,這也不妥。如果誰都存在着這樣的心思,那結果會怎麼樣?肯定是亂成一團糟,讓大家都受到影響。”

說着轉過頭對着三人道:

“我看你們也是很實誠的人,只要捨得幹,我相信你們通過合法的勤勞勞動也能過上好日子,搬進寬敞的新房子。”

三個人都點點頭,陸政東又對着小姑娘道:

“我希望你不要受到這件事的影響從而對這個社會失望,產生消極的心態,是的,我們的社會和國家正在轉型期,所以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的來說社會是在不斷的進步之中,不斷在改進之中。只有抱着積極陽光的心態,只有你的心是陽光的,這纔有利於你的健康成長……”

小姑娘也點點頭。

陸政東也就笑道:

“那就好,我相信你不但一定會學習成績好,而且會各方面都很好的。”

中年婦女也就說道:

“謝謝陸書記,您真是我們的大恩人……”

顯然中年婦女有些感動,想到之前弟弟被抓,丈夫爲了不被抓東躲西藏的,那時可是以爲天都塌了,真的有種朝不保夕的感覺,卻不想現在,自己能坐在市委書記面前,市委書記更是和藹可親的和自己說話……

陸政東從金凱回到安新市區之後,就着手去京城參加兩會的事宜。

按照慣例,他這個市委書記不在市裡的時候,按照省委的要求,通常是由黨羣副書記臨時主持市委的日常工作,不過黨羣副書記鍾柏發是人大代表,要參加兩會,而市長羅浮黎由於到安新之後人大會還沒召開,沒有補選成人大代表,所以就留在家裡。

陸政東隨着貝湖代表團一同抵京,代表團成員安頓好之後略事休息,出席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舉行組團會議。推選省*委*書*記江如衡爲貝湖省代表團團長。楊金峰等兩人爲代表團副團長.

江如衡在會議上強調。這次會議是在新世紀和十五的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會,是進一步規劃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具有重大意義。

參加會議的代表肩負着全省七千萬人民的重託,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大局,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結合起來,集中精力審議好各項工作報告和重要事項,充分反映人民意志。爲把這次會議開成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代表們經過充分醞釀,同意會議主席團、秘書長名單(草案),同意會議議程(草案)。代表團秘書組將把代表們一致同意的這兩個意見報十大會秘書處。

會上,還傳達了會議各代表團召集人會議精神。

緊接着出席會議的代表團召開全體黨員會議,江如衡傳達了中*央召開的全國兩會各代表團黨員負責人會議精神。

會上,成立了貝湖代表團臨時黨支部,選舉江如衡爲臨時黨支部書記,楊立峰等人爲臨時黨支部副書記,陸政東也成爲臨時黨支部成員。

陸政東雖然參加過過省市的人大會,但參加全國的兩會。這也是新媳婦上花花轎——頭一遭,感覺很是有些特別。

大會正式開幕之後陸政東保持低調的一貫態度。主要就是帶着耳朵和腦子,多聽多想,少開口,會議結束之後就快溜走——因爲採訪兩會的記者實在不少,在大會堂外面對代表是實行圍追堵截。

陸政東一般採取的策略是走側門或者趁着明星代表出門的時候趁記者注意力集中在明星代表身上的時候快速溜走。

回到代表團駐地之後,省*委江書記不禁笑道:

“這兩會還沒開始,新聞大戰倒是提前打響了,我都被堵了好一陣子才脫身,這些無冕之王我們可不能得罪啊。”

衆人都是一笑,陸政東也是一笑。

雖然今年“兩會”是例會,並不涉及到重大人事換屆和安排,但隨着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也越來越重視大陸,重視兩會,對外國人來說,兩會之所以重要,還因爲他們需要透過兩會釋放出來的信號,解讀這個國家的未來。畢竟,人們普遍會對未知領域保留自己的擔憂。而這個古老大國的復興腳步,無疑會在未來世界發展進程中踏出堅定的足音。

加上今年是新世紀之初和“十五計劃”第一年,因此倍受海內外媒體關注,不但國內媒體全力以赴,許多境外媒體也紛紛增兵派員,趕赴京城,拉開“新聞大戰”架勢,多家國際傳媒巨頭還拿出重要版面和時段,或評論中國改革力度,或預測中國未來走勢,全球新聞行業已經漸漸轉入了“兩會行情”。到京參加報道的中外記者超過兩千年,和代表、委員人數之比是一比二。

正說着,開着的房門中傳出央視推出的一欄兩會專題特別報道,其主持是全國老少皆熟悉的著名面孔,看樣子江書記也挺喜歡這個主持人或者這一檔節目,也轉過頭看着房中的畫面。

陸政東也略略歪頭,在畫面上倒是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曾懷德,其他代表看到記者都是疾走幾步,可陸政東發現曾懷德似乎是不緊不慢,故意等着一般。

央視的這位主持人可能是之前圍堵代表沒有成功,所以“堵住”曾懷德顯得有些小興奮,而曾懷德也是在鏡頭前侃侃而談。

而接下來幾天陸政東看到曾懷德不時出現在各類媒體的報道中,甚至連貝湖代表團的有些人也注意到這一點,有些半開玩笑的說道:曾懷德可比他們省*委*書*記的曝光率還要高。

這完全證實了他的猜測,曾懷德其實就是刻意增加其曝光率,看來爲了達到爭取到候補委員能夠成功的目的,曾懷德是鐵了心要走明星官員的路子了。

曾懷德如此做,陸政東倒是越發的淡定,因爲他深知“明星”往往是與“表演”、“做秀”相聯繫的。過分“造勢”。往往適得其反。而更爲重要的是,按照他的總結,這類喜歡在媒體上出現的明星官員最終絕大多數人事沒有好下場的。

曾懷德越是被熱炒,越是被媒體捧得越紅,到時候也許就摔得越狠!

當然陸政東也清楚曾懷德如此的目的是爲了那般,而他也有相應的對策,那就是他在從當選全國的人大代表之後一直都在準備一份提案。

事實上這樣說都還不準確,這個提案的雛形甚至在他還在體改委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在體改委對電力系統進行改革的時候就已經着手準備。

之所以到現在才提出來,是因爲這是一個涉及到國家層面的事情,他必須要慎重,要有翔實準確的資料和數據作爲最有力的支撐,而他到安新又非常忙,所以才拖了這麼久。

此次兩會的重點是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十五”計劃,要把發展作爲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爲主線,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爲動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爲根本出發點。

在此期間,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結構調整、城鄉結構調整、資源產業內部調整成爲重要目標。耕地是人們的生命線。礦產是工業的糧食,大至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小至具體重點工程項目,都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這可以說是此次會議的重頭戲之一,但這方面的提案應該很多,而陸政東的這個提案雖然也是關於經濟方面的,但是卻屬於比較冷僻:能源安全。

一九九九年,世界範圍內石油曾有一次大漲價,但陸政東當時發現,整個經濟學家陣營中幾乎沒有人真正關心能源(石油)問題,而在能源專家領域,幾乎沒有人分析過石油漲價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

而且即便是到了今年,這方面也沒有有重量級的經濟學家提出這方面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對於經濟發展的總量和對能源的需求會高速增長依然沒有一個底,這樣的情況在兩三年之後,隨着經濟的突飛猛進和汽車逐漸進入居民生活中就一下凸顯出來,而那時候舉國上下才會愕然發現這個問題,突然發現了能源問題的重要性,舉國上下急欲找出一個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辦法。

但陸政東也知道在國內對於某個問題的熱衷,有時候會有適得其反的情況,那就是喜歡一哄而上,即對於該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有可能會出現泡沫化的傾向。

所以陸政東想在這一次會上提出來,把問題提得透徹些,以期避免一哄而上和最高決策層有更多的時間來籌劃此事。

陸政東首先提出了和能源安全相對應的能源危機的問題,目前,國內已成爲煤炭、鋼鐵、銅等的世界第一消費大國,而鋼鐵基本能源消費佔世界總消費量的十分之一,是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石油和電力消費大國。

而國內的一大問題在於,能源的消耗速度在加快,而能源儲備不足。據有關測算,一九八零年以來,國內的能源總消耗量每年增長約百分之五,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三倍。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預測,在新世紀二是年代只有需要能源三十億噸標準煤以上,而按專家的估計,國內煤炭剩餘可採儲量爲不到一千億噸,可供開採不足百年;石油剩餘可採儲量爲二十三億噸,僅可供開採十四年;天然氣剩餘可採儲量爲六千億左右立方米,可供開採不過三十餘年。

而基於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這一客觀事實,以及國際上一個相對平穩的國際軍事政治經濟環境,國內的經濟增長在不短的一個時間內保持這樣的高增長是可以預期的,那就意味着能源的需求會更大的巨大,而這樣的測算還是比較保守的估算國內經濟增長的速度,即便是這樣,能源儲量與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需求之間已經存在一個巨大的缺口,而且這個缺口將越來越大。

當然這樣的測算只是數學意義上的測算。從經濟學角度講,是在用今天的技術眼光規劃未來,用靜態的眼光估算動態的發展。因而是沒有道理的。事實上。由於邊際替代率的作用規律。技術進步有可能導致新能源的出現,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因而未來的一切都是變動的、不確定的。

但不管怎麼樣,這樣的情況不能不引起重視,能源危機不僅表現在能源消費的總量水平上,還體現在能源結構的變化上。國內的能源以煤爲主,然而,近年來。石油消費在能源消費中所佔的比重,也同其他進入工業化起飛的國家一樣,出現了逐步上升趨勢,從一九九零年的將近十七,而到去年已經上升到二十四,而隨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國內汽車的保有量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那對石油需求的增長同樣會出現井噴式增長。

即便不把這計算在內,就按照之前五年的淨進口增長速度推算,五年後國內的石油淨進口就將突破五億噸。

如果從這方面看。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國內能源供應危機都難以避免。

但事實上也並非完全如此。國內能源危機的本質並不在於供應增長不快,而在於需求太高,能源消耗效率極低。

這主要體現在國內產品能耗高。國內主要用能產品的單位產品能耗比發達國家高四分之一到一倍,平均下來也高出近四成左右。國內企業主要耗能產品的單耗,落後的與先進的相差一到四倍。

二是產值能耗高。國內的產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國內每公斤標準煤能源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爲零點三點六美元,而日本爲五點六美元,即便是國人一向都不怎麼重視的印度其標準煤的利用率也比國內高一倍,而世界平均值爲一點八美元左右,從中可以看出在這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能源需求高、消費效率低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有人指責企業非理性、浪費性地使用能源。其實,這是表面現象,背後的原因則在於中國長期的能源低價戰略和能源管制體制。

在計劃經濟時代,從事大量非比較優勢產業的國有企業生存能力極低,因此需要低價的能源供應,才能生存和維持下去,而要維持能源的低價供應,除非政府實施嚴格的管制,所以,國內在計劃經濟時代就內生性地形成了能源的強管制以及能源的低價格。這一體制本來應該隨着改革而改變,然而,能源管制以及低價戰略在改革開放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後,仍然一直保持着它的慣性,價格機制的作用在能源領域不明顯,傳導滯後乃至失靈。

例如電力,雖然現在已經啓動了亞洲金融危機三年不新增電廠的禁令,電力發展將會迎來一個高峰,但隨着而來的經濟發展會推高煤炭的價格,電力的價格如果不實行聯動,那就會和煤炭的價格形成倒掛,又將會對電力的發展形成大的壓力,而經濟的增長卻又需要更多的電力供應,這樣的局面一旦出現,極有可能形成波及全國大部的電荒。

而現在低價的能源供應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鼓勵日益市場化的國內企業,根本不用考慮能源不足的事實,而是放開使用能源並不用考慮能源的壓力。

管制的市場供應又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市場競爭不足,民間創新的效率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在能源管制和價格機制不到位的情況下,就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不斷想辦法提高供應,事實上,國內的能源發展速度並不低,如現在一年所建的電廠,相當於半個英國的裝機,相當於一個巴西的裝機,但即使是這樣的速度,也跟不上能源消耗的速度,只是一味的“填喂”辦法,那勢必讓能源問題成爲一個更嚴峻的問題。

而要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海外開拓戰略。即參與國際能源資源的開發,參加國際能源市場的競爭,在全球能源領域佔領戰略制高點增加能源進口,實行能源戰略儲備,實行節能降耗戰略這三方面入手。

而這三方面中能源戰略儲備由於在巨大的國內需求面前對於保證國家軍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但對於民用能源安全是杯水車薪;海外開拓戰略由於牽扯外交、軍事等不可控因素,成本是非常高,容易受制於人。

而國內實行節能降耗,其立足點是立足自身,而且節能降耗,實際上也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於環境保護。

所以這三方面都要齊頭並進,而重點還是應該立足於自身……

當曾懷德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或者專訪的時候,陸政東卻帶着提案在財經界別的學者專家和負責能源、經濟、改革等方面的官員代表中間徵求意見和建議,對這份提案進行着最後的潤色和修改。

驚訝,然後凝重,這是所有人見過之後的第一反應,一位對能源問題非常關注的院士看完之後說道:

“我是搞石油研究的,可以說是搞了一輩子石油研究,但說實話,對於國內的能源問題也是高度的關注,但是說實話,看來我對於國內的能源供應問題太過於樂觀了,而對於能源需求的增長還是太低估了。這份提案好啊,我看這不像是一份提案,而更是一篇嚴謹的關於能源問題的學術論文。”

一邊的一位經濟學界的代表則笑道:

“這不僅僅是一份能源問題的論文,而是一篇經濟發展的論文,未雨綢繆,能夠在情況還不至於太突出的時候提出這樣的思考,這無疑會給國家有更多的時間來完善和重視這個問題,這樣的思考對於國家的發展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陸政東的這提案得到了廣泛的認同,陸政東也很謙虛的把他們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寫進了提案中,並笑言,若是不嫌這個提案太過於鄙陋,他想把他們的名字也列在提案人中,也讓他沾沾泰斗們的光,作爲一個聯名提案提供給大會。

陸政東清楚,這樣也會更能受到高層的重視,算他自己不提交上去,有的是人會把他這份提案提交上去,視達天聽!而且誰也不會忘記他是這個提案的實際提出者和發起者,而這樣謙虛的態度肯定也更讓大家對他有更加良好的印象……

這事實上也是一個宣傳自己展示自己,讓這些人瞭解自己的一個方式,只是和曾懷德那樣轟轟烈烈的方式相比,他這個卻是波瀾不驚,但效果肯定比曾懷德的好,因爲他的這些受衆不但是人大代表,很多人同樣會成爲新一屆黨的代表。

曾懷德是遍地撒網,他是直接面對受衆,其效果可想而知……

陸政東經過最後的潤色和修改,但就算是在最後的潤色和修改中,陸政東堅持沒有用可持續發展一詞,而是用了長遠發展,那個詞得留給領導去總結,他也沒有提及要把此事建議要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那也是領導的事情——他和普通的專家學者不一樣,得注意自己的身份……

在給省裡的代表團主要領導過目之後,將提案提交給了大會提案組。(未完待續。。)

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51章 朦朧第79章 一小步與一大步第115章 不同的表演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43章 女副省長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176章 思慮(二)第67章 和魔鬼跳舞第179章 有所作爲(二)第98章 入手第17章 大戰前夜第155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1章 救援第2章 突破口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28章 女人心(二)第83章 冤家路窄第148章 放鬆(二)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56章 該來的來了第50章 分歧初現第41章 機鋒第80章 事關興衰榮辱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53章 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第157章 三人行(二)第28章 都聽你的(三)第115章 不同的表演第11章 上流社會圈子第155章 釜底抽薪第25章 釜底抽薪絕殺計第15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77章 柔情第57章 真正的生意人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59章 變化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88章 令人心醉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159章 變化第164章 特殊講臺第174章 自己人第79章 京城四月風雲天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38章 主動出擊第88章 京城事第171章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第61章 石破驚天(上)第29章 面授機宜第24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第80章 順勢而爲第3章 突然襲擊第70章 龐雜(二)第38章 作用與反作用第34章 小鬼難纏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62章 新起*點第8章 被輕視了三第20章 求上門來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85章 學習結束第149章 冷處理第78章 沉澱第43章 “瘋狂計劃”第13章 胸有成竹第24章 以己之長攻其所短第15章 窮則思變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12章 絕對震撼第66章 發難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120章 好大一輪“明月”第133章 美女雲集第80章 酒濃春心動第44章 坦然處之第220章 看望老幹部第72章 回縣(二)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72章 突發情況(三)第105章 以簡化繁(三)第189章 真金白銀第31章 早知道這麼美,就該早給你第87章 惡人第64章 波瀾再起第11章 慶功今宵風月誰與共三第177章 柔情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211章 聚
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51章 朦朧第79章 一小步與一大步第115章 不同的表演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43章 女副省長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176章 思慮(二)第67章 和魔鬼跳舞第179章 有所作爲(二)第98章 入手第17章 大戰前夜第155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1章 救援第2章 突破口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28章 女人心(二)第83章 冤家路窄第148章 放鬆(二)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56章 該來的來了第50章 分歧初現第41章 機鋒第80章 事關興衰榮辱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53章 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第157章 三人行(二)第28章 都聽你的(三)第115章 不同的表演第11章 上流社會圈子第155章 釜底抽薪第25章 釜底抽薪絕殺計第15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77章 柔情第57章 真正的生意人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59章 變化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88章 令人心醉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159章 變化第164章 特殊講臺第174章 自己人第79章 京城四月風雲天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38章 主動出擊第88章 京城事第171章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第61章 石破驚天(上)第29章 面授機宜第24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第80章 順勢而爲第3章 突然襲擊第70章 龐雜(二)第38章 作用與反作用第34章 小鬼難纏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62章 新起*點第8章 被輕視了三第20章 求上門來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85章 學習結束第149章 冷處理第78章 沉澱第43章 “瘋狂計劃”第13章 胸有成竹第24章 以己之長攻其所短第15章 窮則思變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12章 絕對震撼第66章 發難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120章 好大一輪“明月”第133章 美女雲集第80章 酒濃春心動第44章 坦然處之第220章 看望老幹部第72章 回縣(二)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72章 突發情況(三)第105章 以簡化繁(三)第189章 真金白銀第31章 早知道這麼美,就該早給你第87章 惡人第64章 波瀾再起第11章 慶功今宵風月誰與共三第177章 柔情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211章 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