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

羅浮黎確實是有事情要和陸政東深入的交流一下,甚至他此次前來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而是安新班子的想法。

之所以如此,還是和安新的發展有關,和省裡的考覈有關,時間眼看就已經進入第四季度,省裡已經傳出明年各地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而安新依然是被要求超高的增長,眼下的貝湖被這樣的高標準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而對於安新來講,由於之前的起*點低,底子薄,這樣的超高增長還能保持,可是現在經過這樣的迅猛發展,基數已經很大了,再要求安新保持這樣的超高增長,安新的幹部都感覺壓力太大。

對於安新四大班子的主要領導來講,屬於中*組部管理,省裡的這些考覈對他們有影響,不過影響不大,而對於省管幹部來講,這樣的考覈影響就很大,畢竟他們的評定、晉升都在省裡,這樣的考覈讓他們心裡很是有些想法,覺得這非常的不公平。

所以他必須要來陸政東這裡,一來是陸政東是一個什麼打算,他必須要探個虛實,心裡纔有底。二來是反映一下市裡幹部的一些想法,希望得到陸政東的支持,

“安新的情況還行吧?我不是說那些數據,而是你們的一個判斷。”

陸政東吹着茶盞裡水面上漂浮的茶葉,問道,他也知道羅浮黎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人,找這樣一個理由跨進他的家門,目的也就是希望在某些事情上不受打擾的深談。

“嗯,我們自己感覺還是不錯的,當然行不行還得省裡說了算、中*央說了算。”

陸政東一聽不由問道:

“聽你這話,似乎有些情緒啊。”

羅浮黎也道:

“真人面前我不說假話,我是有一些想法。省裡在下達指標的時候一直都是把我們安新擱在地市州一起,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安新是副省級城市,基數遠遠高於他們。甚至是有的地市的數十倍。這樣拉到一起考覈那怎麼行?我和中凱市長本來還是信心滿懷的,可是現在也有些拿不準了。倒不是說我們就畏懼這樣的指標,而是怕這樣的考覈指標讓安新把路子走偏了,斷送了安新大好的局面,那我們安新一班人就是歷史的罪人了。”

陸政東當然知道羅浮黎帶有些情緒的話指向是誰。這樣的指標是周書明的觀點,雖然省委裡面也有不同意見,但基本都保持了沉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周書明的觀點就代表省委的觀點,

陸政東笑了笑道:

“我的老大哥啊,怎麼沒多久不見,就有些消沉了呢?”

陸政東不以爲然的道:

“領導有領導看問題的角度。當然這不一定就完全科學準確,我們也不能因爲這些原因就有情緒,發牢騷,尤其是作爲重要的領導。更應該正確理性看待,要從積極主動的角度來看問題。”

羅浮黎老臉一熱,陸政東很少用這樣的語氣和他說話,他也是的確有些不忿於周書明在一些問題上對安新含沙射影的敲打,特別是陸政東來之前,總是想按安新一頭,但是安新的發展依然按照安新依然按照既定路線在前進,這也讓羅浮黎頗感欣慰。

“政東,可有些人總喜歡帶着有色眼鏡看我們安新,我們安新的成績他們看不見,可總是喜歡用其他城市的優勢和強項來和我們安新相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不是帶着公正公平的心態來看問題,很難讓人心服口服。”

“我的老大哥,我知道你和中凱心裡都有些不舒服,不過我覺得這反而是一件好事。”

陸政東悠然的喝了一口茶之後,纔在羅浮黎有些詫異的神情中開了口:

“能夠讓別人都下意識的覺得安新各項工作都應該拿第一,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榮耀和地位?以前只有省城有此殊榮,什麼時候輪到過安新?現在省裡領導一談到某項工作,都會下意識的覺得安新是不是搞得最好,如果不是,就會反問爲什麼不是安新?這既是一種鞭策,同樣也是一種變相的認可!”

聽得陸政東這番話,羅浮黎也有一種說不出的驕傲,“省長,我們不敢說每項工作都能做到全省最好,但是我們可以說,重要的工作我們都能做得很好。”

“老大哥,周書記可能在一些問題上我們看法有些不同,這很正常,站在他的角度,處在他的位置,他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就像安新的發展問題上,他希望安新的發展速度能夠再快一些,就像前幾年的發展速度一樣又好又快,他認爲你們可以做到,在我看來,我也基本同意這個看法,安新這樣的高速增長雖然不可能持續太長時間,但是在未來幾年之內,這個速度還是可以保持,而且必須要保持……”

陸政東仔細的組織着語言,他不贊同周書明這樣強壓的觀點,甚至他也認爲周書明內心深處還是對安新尤其是安新班子烙下了自己太深的印痕而有些成見,但是在羅浮黎面前他不能公開的挑明這個問題,哪怕羅浮黎內心能夠猜測到一些東西,這是政治道德底線問題,相互拆臺從來就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做法,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但是應當通過光明正大的方式來表現,私下拆臺其實只能證明自身的無能。

當然,陸政東對貝湖目前的局面也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整個貝湖在周書明的高壓以及中部崛起的刺激下,都處於一種非常緊張和亢奮之中,各地市都雄心勃勃,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制定出的規劃來也是五花八門八門,包羅萬千,追趕、超越這些詞語常常充斥於各種文書和新聞之中,讓陸政東也感慨不已,這本來不是壞事,但是超越了自身具體條件而一味貪大求全。那最後的結果也許是欲速則不達。

而對於這些地方、這些幹部的積極性陸政東還得保護,但又不能不提醒他們要注意經濟發展自然規律,不要人爲的想要去違背經濟規律,如果不尊重規律。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自食惡果。

所以他必須要扮演經濟發展的推動者。這是作爲省長的職責,同時有時候還得扮演踩剎車的角色。而且還得平衡各個城市之間的關係,陸政東斟酌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安新現在只能講比之前有起色,但欠賬太多,在副省級城市中還是算不上老幾。只有保持這樣的增速,安新才能真正殺入副省級城市中的前列,實現從量變到質變,有了質變,安新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在副省級城市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城市,所以其他城市可以叫苦,但是安新不能叫苦。而是應該立足於更高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

甚至在我看來,安新應該達到一個境界,那就是根本就不在意什麼增速之類的東西,而應該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如何整體佈局上。”

在他力主省城新城區規劃之後。省城方面事實上還是按照他的這個設想在開始着手城市建設的規劃,當然這其中也和他的設想有一些出入,比如省城最後還是決定把城鎮化建設作爲省城振興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想。

而這個城鎮化和陸政東所提倡的城鎮化完全是兩個概念,省城的所謂城鎮化實際就是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

陸政東雖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可是今年開始,特別是今年下半年,房價就像一匹脫繮的野馬跑得飛快,

從今年開始,關於房地產行業,一個詞頻頻出現:調控。

但零四年的宏觀調控主要是控制信貸和土地兩個閘門,會導致房地產供給變少,這實際上並不是降低房價,而是進一步助長房價上漲,這樣的事實在來年很快就很的得到驗證,不但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的房價繼續飆升,就是二三四線城市也都紛紛加入飆升的行列,從零四年開始,這一漲就是十年,十年間全國主要地區的房價幾乎全部翻一番以上。

高漲的房價和收入的不匹配也越來越造成房地產的泡沫越來越大,當然這中本來也是有機會真正抑制住房價。

零七年中*央重拳出擊,樓市風向逆轉,連漲幾年的樓市終於出現價格鬆動,但是這樣的價格鬆動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隨着零八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爲擴內需保增長,國家的樓市調控風向發生了變化,導致房價更是進一步上漲,從而錯失了一次調整的絕佳機會。

但是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房價的高歌猛進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土地財政才真正在地方財政中開始成爲主角。

這對於安新來說是一個難以捨棄的肥肉,何況省城的房價增速和周邊大城市飛漲的情況也還有些不同,所以他雖然不是很贊同,但是也沒有堅決反對,各地都有各自的具體情況,作爲省長他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插到底,所有具體工作都要過問到底,只是提醒對方一定要注意兼顧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需要和拆遷工作,不要弄得天怒人怨。

而且陸政東還非常嚴肅的提醒省城,在中部欠發達地區,與沿海發達省份相比,貝湖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都比較落後,但發展工業是一項更迫切、更根本的任務,如果僅僅依靠城鎮化發展經濟,這樣的發展模式見效快,但不可持續且存在很多的隱患。

唯有咬定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才能談得上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是一種雙輪驅動的關係,必須要工業化優先,只有以推進工業化才能,城鎮化才真正有依託,農民才能往城裡去。僅僅是第三產業,是無法承擔起的……

省城有新城區規劃作爲發展的突破口,有土地財政,安新肯定也坐不住,也是想急於提出一些東西來,而他也必須要在這方面給安新的幹部一個定心丸,安新的幹部們心裡才能踏實。

陸政東見羅浮黎陷入沉思之中,便遞給他幾分東西,道:

“這些東西,你看看。”

羅浮黎接過一看。是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風險投資機制,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以及深交所獲批設中小板的文件。

作爲把高科技產業作爲發展主攻方向的安新市委書記,急需創業板塊以便促進安新的衆多電子、信息等高科技企業做大做強。羅浮黎自然是對這兩份文件非常熟悉。

中小板塊是深交所爲了鼓勵自主創新。而專門設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塊,可是中小企業板塊的建立雖然是構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可是畢竟不是創業板。而僅僅是其過渡的產物,由於在規模等很多條件上依然有着嚴格的限制,安新包括電子網絡爲主體的衆多具有潛力的中小企業並沒有多少能夠進入。

這讓原本充滿期待的這些高科技企業有些失落,而對於安新市市委市政府來講。更是心裡發苦,按照目前的這樣的形勢,是安新中小高科技企業發展的黃金時間卻因爲融資渠道匿乏單一而受限,另一方面真正等到創業板市場正式啓動時卻又缺乏從普通中小企業到創業板市場中間的一個甄選過渡階段,這對於希望市裡這些高科技企業儘快能夠做大做強,進而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的安新來講,不得不絞盡腦汁想辦法來如何來緩解這方面的矛盾。

“政東的意思是讓我們安新申請創業板交易所?”

羅浮黎沉思半刻之後。喜上眉梢的問道。

陸政東一聽不禁哈哈一笑:

“我的老大哥還是敢這麼想,我倒也真想在安新搞一個,可是這實在太不現實,至少在十年之內不現實。看看人家深交所,就是申請中小企業也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八年的時候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向國務院提出“儘早研究設立創業板塊股票市場問題”,國*務院要求證監會提出研究意見。

次年一月,深交所向證監會正式呈送深交所關於進行成長板市場的方案研究的立項報告,並附送實施方案。三月證監會第一次明確提出“可以考慮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內設立科技企業板塊”。

但研究兩年,證券監管層認爲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頓主板,創業板計劃擱置。

零三年十月,十六屆二中全會通過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推進風險投資和創業板市場建設,深交所的中小企業板塊才終於得以面世,但與當初深交所期望的板塊內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長快、盈利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而且股票流動性好,交易活躍,被視爲中國未來的“納斯達克”創業板塊相距甚遠。

按照這樣的路徑圖,深交所創業板塊真正能夠面世,至少還得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就遑論安新這樣沒基礎的城市那更是渺茫得很……

羅浮黎見陸政東直接一瓢冷水潑過來,不過羅浮黎也知道他的想法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倒也沒有被這瓢冷水給潑得失望,陸政東既然給他看這個,肯定是有什麼深意,於是不禁問道:

“省長的意思是……”

陸政東笑了一笑:

“與其坐等,還不如主動出擊,在這方面咱們可以來個捨近求遠,可以考慮港交所……”

羅浮黎一聽到又是一喜,陸政東和港方的淵源深厚,特別是和工商金融界的官員和企業家熟悉,這方面說不定有些路子,不過羅浮黎也知道香*港在某些方面也並不會因爲是熟人就網開一面,愣了一下問道:

“港交所應該比深交所更爲嚴苛。”

陸政東點點頭:

“港交所確實比深交所,上交所更爲嚴苛,但是港交所有真正意義的創業板塊,經過十年的醞釀終於呱呱墜地,它定位於爲處於創業階段的中小高成長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務,已經良好的運行了五年,板塊內的企業大多是網絡、電腦、電信企業。當然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聯交所一板上市,按照規定三年內要有五千萬港元的盈利,但創業板不設盈利底線,只需公司有兩年的‘活躍業務紀錄’。如果創始人在業界已是名聲鵲起,那麼這個兩年的‘紀錄’也可以不要。

有次我訪問香港的時候,聯交所權威人士曾風趣地說,如果比爾.蓋茨出來重新註冊一家公司,創業板會馬上愉快地接納。這也就是說,港交所雖然看似嚴苛,實際上嚴苛的是在企業運行和對企業的監管上,而在准入的規模等門檻上比深交所的中小企業要低不少,實際上真正的創業板塊更爲看重的是一個企業的創新以及發展潛力,也就是公司有沒有新技術或者先進的管理理念,而對規模的要求比深交所彈性大多。”

陸政東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之前之所以我沒提出這個想法,主要還是時機不成熟,兩千年左右的納斯達克崩潰對於這些企業的打擊很大,總是需要時間來恢復元氣,並形成一個基本的規模。

而現在經過兩三年時間,電子、通訊、特別是互聯網企業都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安新也涌現了一批在各自行業有一定影響力的先鋒人物,更爲重要的是現在整個高科技行業的發展看好已經是世界範圍內的共識,所以我覺得現在時機基本成熟,咱們可以着手考慮考慮,甚至可以考慮組團申請,這樣雖然第一批不一定會被選上,但是隻要留下深刻印象,下一次申請也要容易得多。”

羅浮黎一聽精神不由一振:

“這件事我和中凱親自抓。當然,這件事關鍵還是要勞省長大駕,還得你出馬才行。”

陸政東笑了笑:

“我是義不容辭,不過真正的主角還是那些企業,那些人才,得他們爭氣才行。總之一句話,安新還是要堅持以發展高科技爲核心的工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只要這方面搞上去了,有了這個基礎,很多東西都水到渠成,總之,安新要莫望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我還是那句話,安新才起步,未來會更好……”

羅浮黎呵呵的笑着,對於陸政東重回貝湖之後,並沒有在安新的發展上給予特別的關照,安新較高級別的領導心裡倒是清楚怎麼回事--這種時候陸政東需要避嫌,省得有人說三道四,可是下面有些老百姓肯定不會這麼想,難免會發泄牢騷,特別是省城現在也似乎是終於睡醒了,開始了追趕的步伐,這讓市裡的很多人更是坐不住了,就算是他這樣層級的幹部從心底裡也是希望陸政東手裡的那碗水能夠端偏一點……

羅浮黎仔細的品味着陸政東的話,細細的咀嚼着陸政東話裡的意思,感覺陸政東的話讓羅浮黎一下就體會到陸政東提出這件事的真正意義,要是安新有幾家中小高科技企業能夠在政府的推薦下進入港交所創業板塊,其象徵意義極爲巨大,加上之前安新的一系列的措施,對於很多有這樣夢想的高科技創業者來講,安新無疑就像一個磁極一般吸引着他們走向安新,這對於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安新高科技產業的地位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而且只要安新在這些方面做得更好,什麼房地產等等行業自然也就能發展起來,只要在這方面發展得好,安新的“吸金”能力就會進一步加強,這不僅僅包括民間的投資,對於爭取省裡、中央的投資和項目同樣也是一個極大的優勢,這樣形成一個良性發展……

而陸政東一句風物長宜放眼量更是讓羅浮黎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眼睛只盯着眼前的事情,其實有時候看似重視,實際卻是禁錮自己的枷鎖,放下實際不是不重視,反而卻能夠因爲站得高,看得更遠,有些事情自然而然就會達成……

第109章 情難自禁第34章 勸慰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80章 天大的喜訊第69章 深思第18章 擺平“潛規則”第4章 意外?第11章 互利雙贏第164章 狼狽爲奸第33章 被遺忘的人第15章 當選市長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51章 未雨綢繆第86章 一石三鳥第183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七)第11章 上流社會圈子第207章 傾談第93章 選舉有效第32章 小腳女人?第51章 鶴蚌相爭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第190章 風口浪尖(四)第3章 大膽直陳第88章 齊人之福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104章 一桿進洞第135章 說服第182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六)第5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58章 重壓第106章 褻瀆第166章 危情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133章 送上門來(二)第170章 謀劃第56章 該來的來了第40章 面見省委書記第45章 女副省長(三)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98章 入手第119章 風物宜當放眼量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79章 韻事第116章 官場風暴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40章 面見省委書記第202章 暗流(四)第27章 漸入佳境第157章 背後蒼山眺滄海第52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第73章 才俊滿屋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123章 高手過招(四)第12章 五體投地第108章 再次攔車告狀第104章 脫了,脫了第33章 變數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217章 因勢利導(二)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02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52章 隔山打牛第64章 浦江之行第66章 絕地反擊第87章 愛如潮水第175章 思慮第56章 新氣象新動作第32章 意外之喜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章 攔路告狀第2章 赴任(二)第76章 恩恩怨怨第13章 胸有成竹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67章 和魔鬼跳舞第92章 首長召見第81章 分裂第204章 微妙局面(二)第20章 春雷即將響起第70章 躍躍欲試第20章 困獸猶鬥(上)第165章 遠慮第3章 突然襲擊第8章 搭班子第79章 勸慰第79章 一小步與一大步第196章 投奔第39章 知心知意第26章 姐姐房中的聲音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19章 雄心勃勃第106章 功高震主第35章 小鬼難纏(二)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38章 主動出擊
第109章 情難自禁第34章 勸慰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80章 天大的喜訊第69章 深思第18章 擺平“潛規則”第4章 意外?第11章 互利雙贏第164章 狼狽爲奸第33章 被遺忘的人第15章 當選市長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51章 未雨綢繆第86章 一石三鳥第183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七)第11章 上流社會圈子第207章 傾談第93章 選舉有效第32章 小腳女人?第51章 鶴蚌相爭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第190章 風口浪尖(四)第3章 大膽直陳第88章 齊人之福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104章 一桿進洞第135章 說服第182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六)第5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58章 重壓第106章 褻瀆第166章 危情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133章 送上門來(二)第170章 謀劃第56章 該來的來了第40章 面見省委書記第45章 女副省長(三)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98章 入手第119章 風物宜當放眼量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79章 韻事第116章 官場風暴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40章 面見省委書記第202章 暗流(四)第27章 漸入佳境第157章 背後蒼山眺滄海第52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第73章 才俊滿屋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123章 高手過招(四)第12章 五體投地第108章 再次攔車告狀第104章 脫了,脫了第33章 變數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217章 因勢利導(二)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02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52章 隔山打牛第64章 浦江之行第66章 絕地反擊第87章 愛如潮水第175章 思慮第56章 新氣象新動作第32章 意外之喜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章 攔路告狀第2章 赴任(二)第76章 恩恩怨怨第13章 胸有成竹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67章 和魔鬼跳舞第92章 首長召見第81章 分裂第204章 微妙局面(二)第20章 春雷即將響起第70章 躍躍欲試第20章 困獸猶鬥(上)第165章 遠慮第3章 突然襲擊第8章 搭班子第79章 勸慰第79章 一小步與一大步第196章 投奔第39章 知心知意第26章 姐姐房中的聲音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19章 雄心勃勃第106章 功高震主第35章 小鬼難纏(二)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38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