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塵埃落定

鞠躬感謝“vocas”大大月票支持!鞠躬感謝“zjun971210”大大打賞支持!

————————————————————

陸政東在縣級領導班組主要領導幹部的任用上實際是思考了許久,所以他採取的是一步調整到位的方式,這樣的事情久拖不決那各種困擾還會多一些,所以困擾不會太大。

確定主要領導之後,班子的其他副職配備也不是小事,畢竟全市副處級、乃至正科級別這個層面的幹部這個羣體不小,有不少人都還是對這一輪調整抱有期待。

但是從市委組織部這個角度來說,卻有些難於抉擇,因爲按照陸政東的要求就是要把最優秀的能幹實事兒的幹部選上來,讓他們鍛鍊磨礪一番,要在新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來,這個要求可不低。

“鐵軍書記,區縣紀委幹部和駐市裡單位紀檢室負責人你也要多操心些。”

陸政東沉吟了一下說道:

“這一次在對離任幹部進行離任審查,紀委對於擬任職的幹部進行審查可以和組織部的考察作爲一種制度形式明確下來……”

幹部任職前公示固然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預防帶病提拔,但對於行賄受賄來講,往往是一對一,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加強離任審查和紀委的介入,應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防範作用,但陸政東也清楚,這也不是萬能的。想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往往和幹部任用上有很大關係。能不能夠把優秀幹部選拔出來。能不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體制,但有能力的幹部不一定就沒有經濟方面的問題,而這一點如果不能夠監督到位,那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會對一地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出現像金湖區那樣的窩案,那負面影響就更大。隨着經濟形勢的發展。幹部們接觸經濟事務的機會越來越多,出現問題的機率就越大,所以現在也是越來越重視紀委在這方面的作用,也在進一步提高紀委在各級黨委的地位,而紀委書記在班子中的配置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一個班子能否運轉正常,紀委書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要切實起到對一地幹部的監督約束,所以在這方面的人選你們要和組織部充分的溝通再拿出最合適的人選……”

轟轟烈烈的這一波人事調整終於正式拉開了大幕,熊繼山、張新河的任命雖然有的常委心裡嘀咕。但並沒有人提出異議。

但在易寶天出任市高新區副主任的問題上,卻是讓不少常委心裡泛起了嘀咕。

易寶天不過三十出頭。年齡和陸政東相若,出任高新區這個安新市第一經濟體的實際負責人,不能不說是一個意外。

易天寶已經是提拔得夠快了,事實上,在之前把易寶天從副區長提拔爲常務副區長的時候,常委們都有些犯嘀咕。

團委歷來就是後備幹部的搖籃,就是出幹部的地方,何況易寶天還是省裡邊下派掛職的幹部,雖然年輕了一點,但是並不影響其能力,而且在這種位置上鍛鍊也有利於對方更好的成長,當然,爲了幫助逕位年輕幹部儘快成長,當時也任命了一位比較老成的副區長,以協助這位年輕的常務副區長最短時間熟悉手上工作,所以當時心裡犯嘀咕,但考慮到陸政東也是年輕幹部,估計好這一口,常委們還是比較理解的通過了。

但現在不一樣,兼任高新區主任的副市長在市裡如此高強度的發展速度下實在難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高新區上,易天寶在高新區名義上是副職實際上卻是正職,這一點讓常委們想不通,讓易寶天出任其他諸如縣長之類的,常委都還能夠理解一些,畢竟那還有縣委書記給幫着把關,而這樣,的確讓很多人無法理解。

所以市委常委會上由組織部長關明東提議易寶天出任管委會副主任時,雖然關明東把易寶天在金湖區的工作努力程度和取得的成績講得非常充分了,但很多人還是把目光投向了陸政東。

陸政東笑了一下道:

“看來我不做一下說明,大家肯定是心裡犯嘀咕的。好吧,我就談一談關於高新區的問題,如果我們的高新區在將來僅僅是搞成和其他我們同類城市差不多的高新區,實際上根本就不需要在現有的人員上做調整了,高新區現在一班人足以勝任,但我們高新區的未來和發展的主攻方向放在了新技術開發區,這就要求我們管委會的負責人必須要懂這方面的一些知識,更要懂這方面的那些創業者。

在我們新技術開發區吸引的這些包括互聯網、電子、電子商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企業,估計大家現在都瞧不上眼,甚至有人心裡還嘀咕這些企業規模實在是太寒酸了,對外宣傳都不好意思說出口,有這樣心思的人示意一下,我看看……”

陸政東這話讓幾乎所有的常委都笑了,顯然大家都有這樣的心思,陸政東也就笑了一下,說道:

“同志們,我說句不客氣的話,這說明你們還不真正瞭解這些行業和這些行業的創業者,我看下次集體學習就學習這方面的吧,關於這事,我今天在這裡就簡單講一講,這些企業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得好,最慢三到五年將會給我們安新每年至少多創造兩百億的產值,等於是給我們多出了兩個經濟總量較小的縣,我這是以最爲保守的估計。所以高新區,我們遠沒有到守成的時候,甚至可以講我們的高新區纔剛剛起步,大戲還在後頭,我們安新的高新區將來或許規模上不如人家,或者無法和京城浦江的那些高新區相比。但在在同類城市中那絕不能不甘人後……”

陸政東這語氣中完全顯示着那種舍我安新其誰的氣勢。聽陸政東這話。兩百億還真是保守估計,陸政東看到常委們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心裡不禁一笑,人家搞電子商務的一天就能實現一百億的銷售額,兩百億算什麼?

陸政東看着衆人的神情笑着道:

“我這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根據這些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做出的一個保守判斷,這些新技術產業的產創業方式和成長方式和傳統產業有很大的區別,他們不一定有我們傳統工業那麼規模巨大的廠區。和衆多的設備,也許就是幾間辦公室,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大型企業的產值,就如同硅谷,中關村一樣,在這樣的新興行業你們可以最爲深刻的深切和直觀的體會到總設計師所講的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就是創造財富的原動力,而更爲重要的是,作爲發展的一種延伸,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對資本和人才的爭奪將會決定一座城市的發展命運,在前期前者會佔據主導作用。但是隨着時間推移,後者將會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力量,最終會超越資本的力量,那座城市能夠在競爭中贏得資本和人才,那它就能獲得成功的先機,而城市決策者怎樣制定出吸引人才和資本的政策,就能佔據先機。

而要獲得人才,那就得獲得人才,就是那些你們看着很不習慣的那些如同大學生一般的老闆和企業高管,說實話,現在他們的行業由於被人爲的推高,泡沫化,因而整個行業受到重挫或者他們的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但這不意味着這些行業前景堪憂,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網絡帶給我們革命性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勢必還會深入和久遠,這是一個新生科技的必然走向,就像電燈電話,電視一樣,不會是曇花一現,事實上,這些不起眼的就像大學生一般的創業者他們都是人才,一旦這些行業復甦,那他們都是未來上億上十億身價的大老闆,至少也是上千萬的老闆。”

陸政東看着沉思的常委們道:

“所以我們現在新技術開發區是養着一大羣未來的大老闆,所以這些企業和這些企業的創業者就是金娃娃,不過他們現在還是幼苗,我們是先人家一步,把握住了時機先把他們給吸引了過來,現在圈在我們的地面上養着,但是要讓他們健健康康的長大,那就需要懂他們、知他們的人才行。”

陸政東喝了一口水才繼續道:

“在這方面易寶天同志是有優勢的,他本來就是名牌大學電子專業畢業,而且長期追蹤這些前沿科技的發展和產業化的情況,可以說是市裡這個層面中對這方面最爲了解的幹部,而且這個幹部的作風和能力大家也都知道。

正是基於這些綜合考慮,我纔想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放在那裡,爲的不僅僅是現在,而且也是將來……”

陸政東這番話講完,常委們也就再無異議了……

常委會在進行當中,不少人心裡都是忐忑不已,金湖區的一二把手向大浩和周林就顯得更爲忐忑一些,向大浩目光有些飄忽,同樣,坐在他旁邊的區長周林一樣也有些心神不寧。兩個人由於沒有得到最爲可靠消息的來源,加上金湖區的現狀,兩個人都心裡發虛。

雖然有出現姚志搞亂了金湖區的經濟和幹部隊伍,他們倆既要整頓幹部隊伍,又要恢復經濟,畢竟金湖區的發展在市裡是落後,速度上沒辦法和其他縣區相比。

“不知道易寶天這一次是不是真到高新區,我斗膽問了一下秘書長,結果秘書長兩句話就給我回了。”

區長周林把菸頭狠狠的一吸,然後摁熄在菸缸裡率先打破了沉默。

向大浩微微偏頭問道:

“什麼話?”

“扯淡,馬路消息你也相信?!”

向大浩微微沉默了一下,道:

“寶天這兩年走得比較快,有這樣的消息也正常,不過寶天顯然也是爲這事煩惱,乾脆一頭紮在下面不回來了。估計也是免得讓這樣的消息心煩。”

周林點點頭:

“是啊。說實話。陸書記當初力排衆議把寶天放在副區長的位置上,還真是獨具慧眼,老實說,寶天這兩年真是做了不少事,不然我們連現在的局面都不會有。我看啊,寶天即便是不調到市裡,也不會有事,有事的恐怕是我。書記,這次恐怕我是難逃一劫了,區裡的經濟發展,我是要擔負主要責任的。”

沉默了半響,區長周林把菸頭往車外一丟,說道。

在周林看來,在發展經濟方面陸書記簡直就是會是魔法一般,隨便一點,就有點石成金之效,在這樣一個內行面前。周林覺得無從遁形,經濟上不去說到底還是自己能力差的緣故。

“老周。恐怕不是你想象的那般,經濟發展不上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一點,還是我這個掌舵的,楊太來就是前車之鑑,一下調整兩個人可能性不大,你恐怕還要在這裡堅守,我估計多半要去是法制辦了。”

向大浩也是輕嘆一口氣,自從楊太來最先被調到市精神文明辦,關於他和周林將會被調整的消息就滿天飛,向大浩也曾探過安俊義的口風,但在這一次調整中,安俊義口風也是十分的緊,絲毫沒有透露半點,而從組織部那邊得到的消息都是似是而非的,這更讓他心裡覺得自己這一輪是凶多吉少,而能夠安排在法制辦也算是體諒他在金湖區收拾這個爛攤子的苦勞,至少法制辦比之精神文明辦還是要好上一些,向大浩拍了拍周林的肩膀道:

“老周,我們是盡力了,雖然成績上不去,不是我們不夠努力,確實是能力問題,但是我們可以講問心無愧了,和你搭檔還是真不錯,新書記來了,還是要好好配合,把工作搞上去,配合不好,金湖的工作就更難搞。”

向大浩性格不算強勢,周林也非咄咄逼人之人,所以關係處得算是縣區中比較好的一對搭檔了,當然也是一對難兄難弟。

“還是讓其他人來操心吧,估計我們到市裡有大把的時間一起喝茶聊天。”

周林見向大浩有些傷感,也是重重的嘆了口氣。

隨即兩人都沉默了下來。

正沉默着,辦公桌上的電話突兀的響了起來,向大浩看了電話一眼,沒有伸手去接,而是近乎於喃喃自語的說道:

“估計常委會結束了,讓我們去市裡談話吧。”

兩個人看了一眼,向大浩又遲疑了一下,纔拿起了電話。

“……秘書長,您好,您好,嗯,寶天同志另有任用,嗯,那是好事,好事,嗯高新區管委會?!……嗯嗯,好的,好的。”

周林不可置信的看着向大浩,向大浩同樣給了他一個無比驚訝的眼神——沒想到馬路消息竟然是真的,這充分的說明兩人的消息來源實在太封閉了。

好一會向大浩才掛了電話,周林這個時候倒是平靜了一些,穩了穩神才問道:

“怎麼個情況?”

“寶天調任高新區,明確爲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小鄧,不應該是鄧宏明同志調任我們金湖區。讓我們去市裡,陸書記要找我們談話。”

說着讓秘書進來吩咐道:

“你馬上通知萊西鎮,讓他們馬上通知寶天同志,讓他回市裡,陸書記要找他談話。”

說完遞給周林一支菸,自己也美美的抽了起來——這樣的消息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兩個都不動。

一時間,兩人都有點不可置信,又有些慶幸,都不禁相視一笑,笑中有慶幸,也帶着那麼一點苦苦澀澀的味道。

兩人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波被譽爲“洗牌”的大潮過去,兩人還穩穩的坐在金湖區區委書記和區長的位置上巍然不動不說,還有副職被提拔使用,出幹部這肯定不是對工作的否定,對於早已經做好了在在這一輪調整中黯然離去的兩人來說,實在是太意外了。

向大浩也明白爲什麼安俊義消息封鎖得這麼嚴密,原來是因爲事關小鄧外放這麼回事,領導身邊的人的一舉一動都會格外牽動下面人的神經,也會讓人從這樣的變化中去揣度這一輪調整的風向,所以在這方面都會很注意……

“老周。你說咱們倆是不是燒了高香?”

在去市委的路上向大浩想了許久也沒想清楚怎麼回事。

“書記。這事兒真是有些琢磨不透。陸書記啊,實在不是你我所能看得透的,說實話,我是做好了捲鋪蓋走人的思想準備,可是每一波風聲裡都傳言都有咱們倆走人的聲音,可是每一波風聲過去,可塵埃落定,咱們還都在金湖區呆着。我真有些看不懂了。”

“是啊,寶天上去了,現在又把宏明同志放在我們金湖,可是我們金湖區的工作實在也說不上搶眼……搶眼都有些自誇了,你說陸書記,這是什麼一個想法呢?”

向大浩心裡真是有些不明白,又是下面的幹部提拔使用,又是把秘書放到這裡,說信任,那這真是無比的信任了。可向大浩也說服不了自己,憑啥呢?從親疏關係上講。他和陸政東真正信任和欣賞的人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從工作上講,金湖區也真不能和其他那些雄糾糾氣昂昂的發展得好的區縣相比……

“我也想不明白,總之,咱們必須地好好幹,陸書記和市裡再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要載不把工作搞好,那真是沒臉見人了……”

兩個人都是懷揣着疑問走進了陸政東的辦公室。

“本來是不打算讓你們兩個跑一趟的,但我擔心你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沉不住氣,所以想了一下有些事還是當面和你們談一談。”

陸政東沒有廢話,直奔主題:

“金湖區和其他地方情況不同,姚志的假大空不但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這個窟窿填起來還相對容易,但是造成的惡劣影響是沒有辦法一下完全彌補過來的,特別是政府和不法商人合謀勾結謀奪外來投資者的事情,影響更是極壞,需要你們認真的做工作,在政府的作風服務上要再狠下功夫,對外來投資者而言,他們需要時間來重新評估,審慎判斷,其他地方我是嫌他們太慢,但我是怕你們操之過急,採取急功近利的方式,搞些產能過剩的重複建設,弄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弄些亂七八糟的短平快不良項目,以圖短時間見效,而要不了多久就稀里嘩啦,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反倒是走彎路,那對金湖區來講結果會更壞。

市委市政府對金湖區現在的整體思路是認可的,那就是先築臺再唱戲,再用三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時間把基礎性的東西做細緻做紮實,到時候有些事情就是水到渠成。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而是經過市裡各相關部門專家學者通過系統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並經過市委市政府慎重研究作出的一個判斷……”

向大浩和周林認真的聽着,咀嚼着陸政東話裡的意思,心裡不禁有些惴惴,他們兩個心裡確實也動過這樣的歪心思,甚至在剛纔來的路上還商量了一下。

但顯然陸書記和市裡是早就料到了這一點,這是給他們打預防針,甚至讓秘書小鄧道金湖區也不排除是其監督作用的。

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不長,但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陸政東這也是恩威並濟,金湖區是他的一塊心病,金湖區確實急不得,但是也是慢不得,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才能把工作做得更爲紮實些,更爲細緻一些,金湖區的工作纔會真正走上快車道……

易寶天到市委的時候,向大浩和周林已經去市政府了,羅浮黎還要找他們談一些事情,當然易寶天還是和他們通了話,得到出任管委會主任的消息易寶天真是感到非常意外,當然也有一種說不出的驚喜。

易寶天也知道自己要動,也聽到一些關於他的消息,但是真沒想到會去高新區管委會,因爲之前陸政東也好,組織部長關明東也好,絲毫都沒有提及他要往那裡動,而他也懶得去打聽,他其實也還是對陸書記的心思揣摩得很透,平常工作幹好了,比什麼都強,他是陸書記提拔起來的,這個時候亂跑,反而會適得其反,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也爭不到,所以是乾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幹自己的事情……

進了市委,一路之上熟悉不熟悉的人都笑着祝賀,他心裡還是有些亦幻亦真的感覺,而坐在陸書記外面秘書室裡,開始易寶天還有心思計算着進去的其他人談話的時間長短,按照通常的經驗,談話的時間越長,表面領導越是重視,也表明分量越重,但易寶天觀察了幾個,發現也並非那麼回事,有些問題比較多的地方或者部門的領導,看樣子談話的時間還長一些。

易寶天看着其他等待陸書記談話的幹部,一個個神態嚴肅,其他比他先了的都進去了,而陸書記一直都沒有找他談話,就這樣在這裡坐着,他心裡的那份驚喜逐漸的退去,坐的時間越久,他的心裡不禁有些打鼓的,高新區對安新意味着什麼,他很清楚,要是在他手上搞砸了,不但是有負陸書記的信任,更會成爲安新的罪人……

易寶天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總之是一屋子的人都走完了,陸書記才終於找他談話了,而這一談足足談了三個多小時……

陸政東要把易寶天放在那樣的位置,自然是要給他面授機宜的,而有了他的面授機宜,易寶天應該也就有足夠的底氣了……

和這些調整了的重要崗位的幹部一番談話下來,陸政東聲音似乎都有些沙啞了,但不談不行,有些問題不談透都不行。

這一輪調整註定是有人滿意有人憂,但不管怎麼樣,現在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這些區縣和部門的調整,涉及副廳數人,處級副處級數十人,範圍也不算小,爲了這一輪的人事調整能夠順利平穩,陸政東和羅浮黎、鍾柏發、楊鐵軍等人也走進行了多輪磋商,力求達到意見基本一致。

陸政東也知道有些時候即便是自己不認同對方的人選,也必須要做出一些妥協,常委們都有自己的算盤,心中小九九撥打得溜溜轉,都或多或少的會在各種場合下表露出來,當然當面向陸政東進言推薦的也不在少數,當然省裡一些領導的招呼,他也不能不給些面子。

在陸政東看來這都可以理解,如果當一個市委常委在人事上一點發言權都沒有了,那除了說明這個常委值得同情外,也需要反思這個市委書記是不是真的能夠在常委佘中做到遊刃有餘了,失去了常委們支持基礎的市委書記一樣會很可悲,而省裡的領導同樣如此,安新市裡的工作很多方面還是需要省裡的支持的。

像閆德思推薦的市政法委辦公室主任,安俊義推薦的市委辦副主任,楊鐵軍推薦的市監察局副局長不少人陸政東既不熟悉,也不瞭解,但是有人替他把關,只要不是太離譜,陸政東也都點頭認可,一個場面也得有其他人幫你撐着你才能玩得轉,獨角戲既沒有人看,更不會唱得精彩。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團結起絕大多數人一起努力,才能幹好事,才能幹大事……

第77章 被誤解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第65章 記者上門第147章 塵埃落定第12章 須有所爲第108章 送保姆第80章 當托兒第47章 印象深刻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95章 方向第52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75章 突發情況(六)第10章 誰弄死誰第78章 省委辦公廳名額第180章 偶爾露崢嶸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156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二)第122章 叫聲大侄子聽聽第69章 歡喜冤家第25章 獻身第39章 欲下重手第10章 前倨後恭第86章 新年新氣象第22章 歎爲觀止第39章 反客爲主第66章 有謀乃大第185章 巡視第92章 首長召見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7章 冒昧上門者第154章 人情第30章 報之以李第25章 獻身第103章 以簡化繁第3章 要向組織靠攏第34章 積極應對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42章 多事之冬第118章 東窗事發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第65章 第一把火第85章 毀婚第4章 立威第56章 治國齊天下第43章 女副省長第164章 狼狽爲奸第102章 適應新身份第30章 報之以李第68章 刻不容緩(二)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46章 激盪第56章 新氣象新動作第20章 手腕第39章 反客爲主第49章 超級待遇第197章 別意(三)第173章 故舊來訪第105章 ”欽定”第58章 分歧初現(二)第16章 讓年輕人充滿希望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23章 楊雪惹麻煩第13章 督查組第69章 撥霧見日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60章 人輕言微?第129章 初始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96章 對手的重視就是最大的肯定第208章 傾談(二)第86章 一石三鳥第12章 絕對震撼第58章 分歧初現(二)第107章 敲敲警鐘第109章 利益的魔力(二)第45章 忐忑第65章 第一把火第129章 初始第70章 你讓我做啥就做啥第60章 人輕言微?第7章 黑金帝國第6章 合縱連橫第59章 分歧初現(三)第109章 利益的魔力(二)第2章 伊始第174章 自己人第53章 織網第150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第104章 一桿進洞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一百六十六章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21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6章 被輕視了!
第77章 被誤解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第65章 記者上門第147章 塵埃落定第12章 須有所爲第108章 送保姆第80章 當托兒第47章 印象深刻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95章 方向第52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75章 突發情況(六)第10章 誰弄死誰第78章 省委辦公廳名額第180章 偶爾露崢嶸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156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二)第122章 叫聲大侄子聽聽第69章 歡喜冤家第25章 獻身第39章 欲下重手第10章 前倨後恭第86章 新年新氣象第22章 歎爲觀止第39章 反客爲主第66章 有謀乃大第185章 巡視第92章 首長召見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7章 冒昧上門者第154章 人情第30章 報之以李第25章 獻身第103章 以簡化繁第3章 要向組織靠攏第34章 積極應對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42章 多事之冬第118章 東窗事發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第65章 第一把火第85章 毀婚第4章 立威第56章 治國齊天下第43章 女副省長第164章 狼狽爲奸第102章 適應新身份第30章 報之以李第68章 刻不容緩(二)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46章 激盪第56章 新氣象新動作第20章 手腕第39章 反客爲主第49章 超級待遇第197章 別意(三)第173章 故舊來訪第105章 ”欽定”第58章 分歧初現(二)第16章 讓年輕人充滿希望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23章 楊雪惹麻煩第13章 督查組第69章 撥霧見日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60章 人輕言微?第129章 初始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96章 對手的重視就是最大的肯定第208章 傾談(二)第86章 一石三鳥第12章 絕對震撼第58章 分歧初現(二)第107章 敲敲警鐘第109章 利益的魔力(二)第45章 忐忑第65章 第一把火第129章 初始第70章 你讓我做啥就做啥第60章 人輕言微?第7章 黑金帝國第6章 合縱連橫第59章 分歧初現(三)第109章 利益的魔力(二)第2章 伊始第174章 自己人第53章 織網第150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第104章 一桿進洞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一百六十六章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21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6章 被輕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