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盤大棋

陸政東認真的聽着講話,事實上在這裡講的和見報的內容是不盡相同的,在這裡講話的內容講得更透徹,講得更大膽,而見報的內容是經過了刪減的。

見完話之後,就是上臺從校長手裡領取畢業證書,由於上臺領證書的人較多,校方安排的是每個班都派一些代表上去,每個代表見到校長時只說兩句話:見面說:

“校長好!”

領完證書後說:

“謝謝!”

陸政東沒想到上臺領取證書的時候卻“走不動了”,校長微微一笑,對他說道:

“政東同志,又見面了,不過,你這回是做學員的,學習得如何?……”

陸政東知道校長說的又見面了和這回做學員其實就是說他上回在集體學習的時候給領導們講座過,校長很關心問起學習的情況,問他學得怎麼樣,同學們的思想、身體狀況怎麼樣。

陸政東趕緊簡潔明瞭的把學習的心得講了講。

“嗯,看來你是真沉下心在學習的,是帶着思考來學習的,很有收穫嘛。”

陸政東講的是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次學習他確實覺得收穫很大,這一點想來校長也能夠體會得到。

陸政東卻是不知道他和校長說着話,後面的代表一直站在那裡等着,臺下他的同班同學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有些着急。

散會後,大家笑着問他:

“你領了證書怎麼不走了?”

陸政東笑了笑回答道:

“校長問我們的學習情況,思想情況。我怎麼能不回答啊?……”

不過。陸政東下來之後。細細的一想,校長和他親切的交談一來是有一面之緣,他那充滿磁性的獨特嗓音很令人放鬆,玩笑本身就是一種欣賞了,陸政東和校長說話時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同樣的,校長同他的每一句話又何嘗不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他口吻輕鬆的說起集體學習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親近的姿態,對他印象不錯,但也不排除還含有其他的考量——新一屆領導集體即將產生。而在換屆之前的黨校校長通常都是要接班的,這個時候是要要向前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實現順利過渡……

從比較涼爽的京城到了安新,讓陸政東一時也不禁有些不適應,就連下車到進住所的這段距離讓他都覺得是在蒸籠裡一般,坐進涼爽的房間裡,陸政東長長吐出口氣。

安俊義笑道:

“恭喜書記,聽說書記在黨校的表現……”

指了指天花板:

“上面很滿意?”

陸政東笑了笑道:

“輸到用時方很少,能夠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肯定要好好學習。”

安俊義就笑着拿起茶杯。道:

“跟我,書記還謙虛啥?”

在安俊義、唐中凱、尤金忠、從京城空降而來的新任組織部長侯大明這四駕馬車中。安俊義無疑是陸政東最信任的人,在常委會上,有這四駕馬車坐鎮,陸政東通常都不需要講什麼,貫徹他的意圖的一項項決議就會順利的通過。

在這三個人中,尤金忠老成持重,稍欠魄力,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唐中凱則顯得有些溫順,在陸派最接近陸政東的幾名幹部中,唐中凱是唯一對他惟命是從,從未表過不同意見的幹部,這一點使得陸政東感覺他不堪大用。

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個度,過之則猶不及。下級對上級採取何種態度都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異,有所區別變化。這裡面門道學問很深。

有時候下級人員對上級領導態度殷切誠懇,人家會看作你是對領導的尊重,知禮守常。而有時候你過於奉承討好,則會讓人家覺得你是奴顏婢膝,阿諛奉承之輩,骨頭沒有四兩重,反而會覺得不堪大用。

在這一點上,安俊義就不一樣,有時候會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無疑會對某件事產生更爲積極的影響,並不是一味的盲從。

而侯大明在到組織部,以最短的時間肅清了前任的影響,其強硬的手腕也令陸政東歎爲觀止,但侯大明太過於注重結果,不太注意策略,這也是其短處。

而安俊義則最被陸政東看好的。

老練而又不失進取精神,常委會議上,他是說話做少的,但往往他一開聲,就一語中的,使得對方啞火。

如果自己要離開,安俊義放到市委副書記的位置上會更適合他。

還有安俊義做秘書長的時間也太長了,在他到安新之前已經幹了不少時間,而他到了安新之後,他也只是從市政府秘書長變爲了市委秘書長。

雖然安新市的副書記和市委常委、秘書長在級別上沒什麼區別,都是正廳級級別,但是這兩個職務的含金量卻大不一樣。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說好聽點也算是市委領導,但實質上卻是市委領導們的大秘書,主要爲領導們提供工作服務。

而市委副書記卻是分管一個方面工作的縣委領導,實權在握,是接受別人服務的領導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一旦坐在了市委副書記這把交椅上,就意味着從此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有了一個向獅子航甚至是十位數職位過渡的跳板了。

官場學問博大精深,細緻微妙,層級繁複,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別人看不出這裡面的端倪變化,d但陸政東卻深知這中間的本質區別。

兩個人坐下說了一會話之後,安俊義才說道:

“我剛得到消息,羅志林前幾天又來安新了。”

陸政東微微點頭,他在黨校學習期間,羅志林不止一次來過安新。羅志林參加安新汽車的競標失利之後。

羅志林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當回事。但羅志林這些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發展迅猛,親自出馬卻在安新一無所獲想來是心裡憋着一肚子火。

聽羅致嫺講羅志林實際上是很記仇,很小肚雞腸,加之心高氣傲。自己視他如無物,想來他也恨死自己了。

但如果在平常他就是再恨也不敢怎麼樣,這個時候又到安新來,看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省部級正職的調整,特別是一把手的調整基本已經到位了。接下來就是大會開幕,就是副部級的調整,羅志林這個時候道安新,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事。

只是他只以爲自己是悄然而來悄然而去,可是他那裡知道,其實他到安新的行蹤,早已經在他的人的掌控之中……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呀!

鍾柏發等人看來是不到黃河不死心,或者是因爲即將到來的黨代會的選舉,在候補委員的候選者之中,他和曾懷德無疑是直接的競爭對手。但不管是從現在的市委書記這樣的黨內地位,還有呼聲。都要比曾懷德搞高,讓曾懷德等人心裡也發緊了,畢竟距離黨代會沒有多少時間了,再不動作就來不及了。

安俊義見陸政東沒有回答,想了一下問道:

“辦公廳的楊再興是不是可以下去鍛鍊鍛鍊?瀋河區我看就很適合,下去幹幹副職,鍛鍊一下?”

陸政東依然沒說話,副省級城市的架構,市管區爲副廳級,市管區的主要領導爲副廳級,楊中興現在爲正處級,去瀋河區,幹個一年半載或許就能再進一步。

而更重要的是,瀋河區是鍾柏發等人的勢力範圍,雖然之前在他之前的前任市長也採取了摻沙子的辦法,把區委書記換掉了,換成了他欣賞的劉日發,但不管在張澤高時代還是在詹繼東時代,瀋河區還是一直局長比書記強勢。

他成了市委書記之後,劉日發的日子纔好過了起來,瀋河區正是劉日發重新樹立威望收拾殘局的時候,任命一位新區長,不利於瀋河區的團結穩定,而且劉日發作爲“過氣市長”的人,這工作確實不好乾,楊再興下去任副職,可以爲劉日發鼓鼓勁,在外人眼中,楊再興可是打着陸政東的金字標籤呢,是雷打不動的“陸政東的人”。

陸政東略一琢磨,就笑道:“這事還是讓組織部再考察考察,慎重一些。”

這話理解爲陸政東同意也可以,理解爲陸政東不贊同也可以,陸政東是準備再觀察觀察劉兵,倒不是陸政東不喜歡他,雖說楊再興心思太過詭秘,但那也只是跟他同級別的人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陸政東的角度來看,楊再興無疑善解人意,能力極強。

但到底是不是適合副區長或者副書記的工作,陸政東並不瞭解,既然是要深入虎穴,那肯定要是能夠在各方面都能獨當一面的角色。

安俊義見陸政東這話不置可否,正有些作難,陸政東已經笑着做手勢:

“先吃飯,來,吃飯。”

飯桌上,冷拼熱炒,香味四溢,陸政東最喜歡的就是市委食堂姜師傅的香辣系列,尤其是香辣蟹肉,外酥裡嫩,一塊塊吃下來,不知不覺中已經辣的人舌頭麻。

陸政東從餐廳角落的酒櫃翻出瓶五糧液對安俊義比劃了一下:

“白酒還是啤酒喝這個?”

安俊義見他拿出白酒,笑道:

“還是喝白的吧,啤酒喝了晚上要起牀,麻煩。”

安俊義也是“酒精考驗”,高度白酒一瓶下去還跟沒事人似的。

雖然安俊義現在分管的主要是辦公廳,但陸政東還是就新技術試驗區的問題和他交換了一下意見,安俊義以前在區裡當過區長,對經濟這一塊並不陌生,而且這幾年跟着陸政東耳薰目染之下,也真是學到了不少東西,笑着道:

“安新的發展方向已經明確了,接下來該如何做,歸根結底,就在兩點上,一就是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再就是用人問題。這兩點工作落實了,執行起來就能有保障起來。”

陸政東笑着點點頭,其實不僅僅是試驗區,就算政府想高效運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看基層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二看領導班子的能力。政府和企業,實在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難怪會有地方大員曾經提出“企業式管理政府”的觀點。

甚至在相鄰的韓國,選出的一任總統做過企業的ceo,乾脆直接採用企業的模式來管理國家,雖然譭譽參半,但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和安俊義談的漸漸透徹起來,尤其是在試驗區的事情上,陸政東講了很多,自己的藍圖,一步步的計劃,安俊義微笑聆聽,他知道,陸書記和他談這些,是在爲下一盤棋,一盤在他看來很大的棋……(未完待續。。)

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5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7章 你敢劫持警察?第26章 誰看誰的笑話(二)第110章 極致誘*惑(二)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41章 衣錦歸京第58章 理智節節敗退第157章 喝酒第24章 擒賊擒王第13章 滿載而歸第18章 打破神話第23章 大反擊第90章 京城事(三)第213章 波瀾(二)第26章 局面初定第227章 後院(二)第24章 以己之長攻其所短第29章 捅了馬蜂窩第68章 逆襲成功(二)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77章 交流亦是交鋒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227章 後院(二)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19章 雄心勃勃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181章 調查組第12章 靠攏第89章 調任第14章 冤枉省領導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68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東風欲來第89章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第64章 紛至沓來(二)第52章 勸人發財第148章 放鬆(二)第58章 下重注第28章 投之以桃第50章 被鎮住了!第35章 三軍用命第91章 京城事(四)第83章 鑰匙在你手上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40章 面見省委書記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31章 交心第2章 赴任(二)第227章 後院(二)第163章 最特殊的大學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122章 座談會第7章 值得期待(二)第37章 立規矩?第134章 盤算第81章 心如亂麻第115章 不同的表演第44章 那就一起收拾第121章 漣漪第42章 多事之冬第65章 記者上門第213章 波瀾(二)第101章 年前第121章 漣漪第20章 手腕第3章 見招拆招第95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第26章 局面初定第146章 大火第37章 我把市長睡了?!第60章 人輕言微?第76章 逼出來!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61章 石破驚天(上)第59章 女副省長的春天第9章 玩三人行?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55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97章 磨合伊始第25章 獻身第20章 求上門來第82章 上門第63章 紛至沓來第35章 三軍用命第61章 合縱連橫第146章 激盪第10章 折服第11章 慶功第13章 碰撞博弈第68章 煙消雲散第2章 突破口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22章 高手過招(三)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08章 傾談(二)第75章 突發情況(六)
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5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7章 你敢劫持警察?第26章 誰看誰的笑話(二)第110章 極致誘*惑(二)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41章 衣錦歸京第58章 理智節節敗退第157章 喝酒第24章 擒賊擒王第13章 滿載而歸第18章 打破神話第23章 大反擊第90章 京城事(三)第213章 波瀾(二)第26章 局面初定第227章 後院(二)第24章 以己之長攻其所短第29章 捅了馬蜂窩第68章 逆襲成功(二)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77章 交流亦是交鋒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227章 後院(二)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19章 雄心勃勃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181章 調查組第12章 靠攏第89章 調任第14章 冤枉省領導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68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東風欲來第89章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第64章 紛至沓來(二)第52章 勸人發財第148章 放鬆(二)第58章 下重注第28章 投之以桃第50章 被鎮住了!第35章 三軍用命第91章 京城事(四)第83章 鑰匙在你手上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40章 面見省委書記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31章 交心第2章 赴任(二)第227章 後院(二)第163章 最特殊的大學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122章 座談會第7章 值得期待(二)第37章 立規矩?第134章 盤算第81章 心如亂麻第115章 不同的表演第44章 那就一起收拾第121章 漣漪第42章 多事之冬第65章 記者上門第213章 波瀾(二)第101章 年前第121章 漣漪第20章 手腕第3章 見招拆招第95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第26章 局面初定第146章 大火第37章 我把市長睡了?!第60章 人輕言微?第76章 逼出來!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61章 石破驚天(上)第59章 女副省長的春天第9章 玩三人行?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55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97章 磨合伊始第25章 獻身第20章 求上門來第82章 上門第63章 紛至沓來第35章 三軍用命第61章 合縱連橫第146章 激盪第10章 折服第11章 慶功第13章 碰撞博弈第68章 煙消雲散第2章 突破口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22章 高手過招(三)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08章 傾談(二)第75章 突發情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