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滿載而歸

一十四點六億美元!

這是隨後在簽約儀式上達成的投資意向金額的數字。

歷時一週的歷時一週的安新(香港)投資推介會取得圓滿成功,雖然這次推介會不比某些市在香港一週引資幾十億美元那麼轟動,但卻是安新最成功地一次洽談會了,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何況一些大項目現在還在談判中,十四點六億美元並不是最終的結果。

而這個數字差不多是安新從九四年到九七年三年間的簽訂的意向外資的總和,而今年由於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安新直接外資投資意向前三季度只有區區四千萬美元,這足足是其將近四倍!

招商團所有成員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洋。

“這一回咱們過年再也不用做楊白勞了,只要能在年前把幾塊地賣出去,我們也終於可以闊一把了。”

安俊義笑呵呵的說道。

陸政東卻是搖搖頭。

“看看人家安臨市,同樣是副省級城市,通過拍賣成交的樓面價達到三千多每平米,比周邊樓盤三千每平米的售價還高,完全是麪粉貴過麪包,我們安新現在的地價和房價,完全就是青菜蘿蔔價。我們安新的地價和房價實在是太低,不說和沿海的副省級城市相比,就是和地市級相比,價格還略低,完全就是三線城市,這和副省級大城市一點也不相符,也不利於安新的發展,地價和房價太低。會制約安新的發展,當然也不能過高,還得讓想買房的大部分人買得起,如何規劃把握,金忠市長,這就是你的事情了……”

陸政東這是說的是實話,九八年的土地價格還是白菜價,特別是象安新這樣處於困境中的城市,成型的、比較大的較貴的地塊,政府向賣個好價錢。居然無人問津.

在後來,許多年輕人在面對高昂的房價,都有“出生恨晚”的感嘆:如果早一些遇到商品房起步的階段,早點出手買房,那該多好。殊不知,這個時候要下買房決心,可能比後來更爲艱難。

因爲正式取消福利分房之前,商品房市場一直處於發展非常緩慢的階段,在安新大多數人的觀念裡。房子是應該由單位分的,雖然市場上已經有了少量的商品房在出售。但商品房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願意去買房的人寥寥無幾。

但陸政東相信着一切會很快改變。

從大環境上講,九八年中央政府正式叫停實施了四十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這預示着“住房貨幣化”必將掀起房地產開發的高潮,其二,住房按揭貸款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住房”商品化“也開始走向極致,貸款買房甚至成爲人們改變生活和消費觀念的決定因素。

陸政東相信外來房地產開發巨頭紛紛進入安新,必將開啓安新房地產新篇章,安新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檔寫字樓和正規的商業集市場等商業地產嶄露頭角。使安新的房產開發市場豐富和立體起來。

而更重要的是,這促使安新的商業用地開始走向市場化和多元化,此前,安新甚至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土地市場,因爲對房地產資質的審覈非常嚴格,沒有土地就沒有資格,民營企業排不上號。只能掛靠在國營地產下討生活,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通過劃撥形式獲得的,拿地的開發商也基本上是國有企業,開發商的地盤都嚴格劃分好。

而港資的大舉進場。安新的房地產格局亦改變。出現了跨行業、跨地區進入房產開發的現象,

這樣的大環境和小環境都會進一步推高對土地的需求,推高土地的價格,通過拍賣的方式公開出讓土地,那纔是真正能賣個好價錢的辦法。

陸政東非常清楚,超低地價絕不會抑制房價的上漲,因爲地價越低,涌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就越是龐大,只會惡性的推高地價和房價,他的想法是有節奏的,可控的讓地價和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範圍內。

陸政東看着樂呵呵的幾個人,沉吟了一下道:

“招商活動是取得了成功,但這些意向性協議畢竟是寫在紙上的,心裡始終都是不踏實啊,接下來很多油投資意向的工商界人士就會蒞臨安新考察拍板,如何落實這些項目纔是真正的挑戰。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白天鵝賓館的一些舊事來……”

“一個酒店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改變”

陸政東沉吟了一下說道。

白天鵝賓館,是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酒店,也是是見證改革開放的一個地方。唐中凱尤金忠等人聽到陸政東說起這個,心裡都知道陸政東肯定不是講什麼故事,都認真的聽着。

“霍先生其實對開賓館並沒有興趣,在他看着,對人的生意是最難賺錢的。開始沒想到合資,想捐錢算了。但領導們都認爲捐贈這個形式不好。本來希望港澳同胞、華僑和海外華人來國內投資的,一來就帶頭捐贈,以爲開放是爲了‘要錢’,所以堅持合作或合資,講現在很多外商有疑慮,還在觀望,希望他帶頭做個榜樣出來。於是他就帶了頭。

他也根本就沒想通過白天鵝來賺錢,但是卻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當時內地幾乎要什麼沒什麼,大部分要靠進口,國內連牙籤都沒有,而更麻煩的事就是進口牙籤都要去十幾個部門蓋一大串公章。而更離譜的是,白天鵝賓館的樓頂差點變成了高射炮陣地。當時按照過去的規矩,凡是高層建築都要配備高射炮,備戰備荒爲人民。真要是放個炮在哪裡,誰還敢在這裡睡覺?

而更多的則是質疑責問和反對,就連酒店的服務員穿尼龍絲襪也成了意識形態的問題。說是復辟“封資修”,酒店的日本餐廳一開,迎送員穿件和服,有些老同志就哭,寫信說:我們好不容易把日本鬼子趕出去了,你們又把這些帶進來了,你們賣國!

這在現在不敢想象吧?

霍先生是苦出身,只要是他投資的賓館、飯店、道路、橋樑,都會親自過問,霍先生面對質疑也有自己的辦法。和很多改革的人一樣,不得不學會去繞過體制的羈絆和束縛,最終讓白天鵝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爲改革開發的標誌之一。

在那個特殊年代,他所改變、所打破的體制和思想枷鎖,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已經變得稀鬆平常。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和八十年代大爲不同,但有一點其實還是相同的,那就是一些僵化的思想和意識總是滯後於改革和開放。一些新的體制和思想的束縛也需要去打破,還是得與時俱進。

想要把這樣的推介會變成一種常規性的東西每年舉辦一次。想要引得進來,留得住,那還得要在軟硬件設施上更下功夫,硬環境那需要資金,但在軟環境上,安新還需要下大力氣進行整治,整頓和提高服務質量,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我們安新干部隊伍中存在着拖沓、懶散。不願負責、吃卡拿要等等惡習屢禁不絕,這是我們今後招商工作中最大的障礙之一……”

陸政東看到幾個人的臉色一下就變得凝重了起來,不由笑道:

“難得高興一下說這些,我這是不是很掃興啊?”

尤金忠卻是擺擺手道:

“小小的高興一下是應該的,但就像市長說的,不入袋爲安,心裡真是不踏實。安新對於這些項目資金是望穿秋水,多跑掉一個拿心就要多痛一次。接下來確實是要好好落實,切實做好港商來安新的各項工作,等到落實之後,好好再好好慶祝也不遲……”

唐中凱也點點頭。深以爲然……

————————————————

招商團回到安新之後,安俊義就嘀咕着,電視臺和報紙,關於香港招商的事情就是在新聞裡播報,連個專題都不做?報給省裡的新聞稿也是一個簡訊一般的內容,難不成宣傳部的人還懷疑簽訂的這些意向性協議都是放空炮,怕牛皮吹大了不好收場?

聽得安俊義的嘀咕,陸政東只是淡淡一笑,對於這次赴港招商,宣傳沒有安俊義說得那麼少,不過確實是進行了淡化處理。

宣傳部的人自然是知道簽訂如此巨大的意向性協議,就算是吹牛皮,盆大能刮稀飯,就算再不濟,落實下來的實際投資摺合人*民*幣也能有十億以上。

就是擔心他這一次招商引資的影響太大了,所以纔會這樣不慍不火的宣傳。

不過宣傳部就算是不慍不火恐怕也由不得他……

幾天之後,通達集團的董事、通達地產總裁、曾先生的公子曾廣文抵達安新,旋即與安新市政府簽訂買下安新*市*區價值一點八億的三號地塊,用於開發商住樓,現場將購地資金支票交到市政府手裡。

在簽約儀式上,曾廣文還同時宣佈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通達地產在大陸的總部將會遷到安新市。

曾先生和他在六年前因爲桂雲寺而結緣,在九二年之後,通達集團發展勢頭很猛,在曾先生心目中,桂雲寺是其福地,而陸政東則是其貴人。

所以這一次是通達集團的少東家曾廣文,攜帶着巨資,直接來到安新,並且會宣佈將通達集團房地產在大陸的總部放在安新。

現在的通達集團在香港也算知名的企業集團,通達集團還沒開始開發樓盤就把總部放在安新,應該講,還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

當然,曾先生做如此考慮,也不單單就是爲了答謝他這個“貴人”當年的提醒,而是從企業發展的大局通盤進行的考慮。

通達集團涉足房地產的時間並不長,而且之前主要是在一些地市開發一些房地產項目,顯得格局太小,而在安新拿下一塊價值不菲的地塊,便可在大城市奠定地位,有利於其今後的長遠發展。

緊接着,香港大財團、房地產界的大佬黃河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李先生的大公子攜黃河(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杜志林抵達安新,買下市中心的價值兩點一億的一號地塊,用於開發高檔寫字樓。

“哎呀,我這回算是真正見識到什麼是財大氣粗了,就我們原來那些房地產商人買個一兩千萬的地塊還磨磨唧唧的要這樣政策,那樣政策,哪像這樣的大老闆,連考察都沒考察,啪,把錢直接一砸,痛快啊。”

在安新賓館參加完簽字儀式,送走市委書記張澤高和市人大政協的領導之後,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尤金忠是感慨萬千的說着。

唐中凱在一邊笑道:

“老尤啊,你現在是壯得厲害,現在恐北漢市的吳市長看到你,眼睛會比兔子還紅,你可得小心點,謹防他急了,咬你一口。”

唐中凱口中的吳市長是貝湖省會、同樣也是副省級城市北漢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北漢市在房地產這一塊比安新市起步早,房地產比安新要紅火的多,一向都是瞧不上安新。而安新一下就賣出將近五個億的地塊,吳市長瞧不上的安新一下跑到了北漢市前面,吳市長不着急纔怪。

不但北漢市的吳市長如此,張澤高和他到省裡開會,其他市的領導也都是豔羨不已。

“金忠市長啊,這些大企業大老闆愛做慈善事業不假,但是絕不會把生意當成慈善事業來做的,否則他們的企業早就垮掉了。你說的所謂的考察都沒考察就啪的把錢砸到我們市裡是不可能的。我想他們應該是在我們把招商引資的材料交給他們進行溝通的時候,就有專業的人才到我們安新來考察過了。”

尤金忠有些不相信的看了陸政東一眼,陸政東笑了笑,他能搞經濟在安新現在還是名聲不顯,不過牆裡開花牆外香,在香港名頭卻是很大,有他在,他們相信安新的經濟一定會向好,一定能夠贏得更好的投資回報,而且還有港府和中聯辦的官員吹風,就衝這一點,也會有人會來考察。

“我們和北漢市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地價比他們便宜,房價的上升空間比他們大,這恐怕纔是他們真正願意痛快砸錢的最主要原因。當然也不排除他們知道我們現在財政困難,所以樂於雪中送炭一回,這是我們那些成功的華人大企業家和國外那些成功的企業家不同的地方,顯得更有人情味。這樣的人情味,恐怕會比那些軟磨硬泡效果好得多吧?”

第160章 大局感第64章 浦江之行第120章 無聲的引誘第148章 彙報第168章 年末第33章 驚變第40章 大殺威第56章 治國齊天下第143章 密謀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61章 周旋拉鋸第101章 年前第102章 熱土第16章 宣示存在第70章 躍躍欲試第188章 世事無常第37章 立規矩?第1章 偏向虎山行第8章 心思迥異第59章 鍥而不捨美人計第69章 龐雜第185章 巡視第91章 大會進行時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165章 遠慮第173章 新秘書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第52章 勸人發財第40章 找上門來第178章 有所作爲第99章 入手(二)第6章 暗流叵測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18章 撲朔迷離(二)第29章 陪同考察(二)第229章 暴風雪來得很猛烈第37章 立規矩?第5章 攪動一池深水(五)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209章 瘋狂第171章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第68章 興師問罪第16章 燙手山芋第73章 才俊滿屋第56章 治國齊天下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9章 韻事第142章 啞巴吃黃連(四)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40章 拭目以待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17章 軟磨暗頂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82章 變局第20章 等於是天塌下來了!第9章 脫手斬得小樓蘭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34章 美女雲集二第110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54章 故地重遊(二)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88章 令人心醉第20章 手腕第72章 交易?第10章 逆勢反擊第141章 啞巴吃黃連(三)第188章 風口浪尖(二)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19章 織網第88章 令人心醉第78章 誰套誰的話?第80章 天大的喜訊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146章 激盪第209章 突如其來的喜訊第28章 入界宜緩第30章 峰迴路轉第48章 對與錯第93章 選舉有效第39章 多管齊下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128章 走得太遠(六)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157章 幸福時光第14章 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62章 鬥智鬥勇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11章 大文章第39章 欲下重手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79章 有所作爲(二)第130章 國防之星
第160章 大局感第64章 浦江之行第120章 無聲的引誘第148章 彙報第168章 年末第33章 驚變第40章 大殺威第56章 治國齊天下第143章 密謀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61章 周旋拉鋸第101章 年前第102章 熱土第16章 宣示存在第70章 躍躍欲試第188章 世事無常第37章 立規矩?第1章 偏向虎山行第8章 心思迥異第59章 鍥而不捨美人計第69章 龐雜第185章 巡視第91章 大會進行時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165章 遠慮第173章 新秘書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第52章 勸人發財第40章 找上門來第178章 有所作爲第99章 入手(二)第6章 暗流叵測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18章 撲朔迷離(二)第29章 陪同考察(二)第229章 暴風雪來得很猛烈第37章 立規矩?第5章 攪動一池深水(五)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209章 瘋狂第171章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第68章 興師問罪第16章 燙手山芋第73章 才俊滿屋第56章 治國齊天下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9章 韻事第142章 啞巴吃黃連(四)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40章 拭目以待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17章 軟磨暗頂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82章 變局第20章 等於是天塌下來了!第9章 脫手斬得小樓蘭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34章 美女雲集二第110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54章 故地重遊(二)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88章 令人心醉第20章 手腕第72章 交易?第10章 逆勢反擊第141章 啞巴吃黃連(三)第188章 風口浪尖(二)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19章 織網第88章 令人心醉第78章 誰套誰的話?第80章 天大的喜訊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146章 激盪第209章 突如其來的喜訊第28章 入界宜緩第30章 峰迴路轉第48章 對與錯第93章 選舉有效第39章 多管齊下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128章 走得太遠(六)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157章 幸福時光第14章 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62章 鬥智鬥勇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11章 大文章第39章 欲下重手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179章 有所作爲(二)第130章 國防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