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高手過招(一)

陸政東對於周書明在省委黨校省管幹部進修班的講話自然是非常重視,從頭到尾看了好幾遍,細細揣摩着周書明這份講話中隱藏的深層次的東西。++++

這種講話在外人看來很難看透其中完全的真實含義,但體制中人卻是能夠透過字裡行間的意思看出更多的意思,比如加強黨的領導,實際說的有些人沒把省委黨一回事,更進一步是對周書明的領導沒當一回事,比如說要團結,那就是有人搞不團結。

而就算是體制中人也不一定能完全這裡面的所有意思,除了那些意思,周書明這番講話更透着森森的寒光,而矛頭所指自然就是他了。

這不是鬧着玩的,不管何時何地,黨的絕對領導那是必須的,如果不好好應對這個問題,這頂帽子要是扣在他頭上那就是政治問題了。

而周書明還不止這一手,還透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爭取副書記由省裡產生。

如果按部就班,就地解決的話,貝湖省最有可能接替副書記職務的人有四個,一個是組織部長金道申,金道申和周書明走得比較近,將金道申提拔起來,可以分管宣傳之類的工作,這更適合金道申,更重要是把組織部長的位置騰了出來,這實際上是明升暗降,而金道申卻也不會不滿,屬於皆大歡喜。

第二個是紀委書記洪志路,洪志路是老資格的省委常委,而且在越來越重視紀委工作的今天。副書記兼任省委副書記漸成爲常態,而且洪志路在省內的紀檢工作成績也是讓上面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在貝湖經濟活動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加強紀委的力量理由也非常充分。

第三個是周若山,周若山在常委中雖然資歷較淺,但工作成績有目共睹,周若山上去,可以空出的常務副省長也可以對他進行鉗制,比起金道申,如果把周若山推上去更屬於明升暗降。因爲按照這些年的趨勢。常務副省長更容易接任省長的位置。

第四個是省委秘書長蘭超華,蘭超華本身是周書明絕對信任的人,能力也很不錯。成爲常委的時間比較長,在常委中的排位也較高。

常委的排名,一般而言,正副書記之外的省級黨委常委的排名以幹部進入黨委常委班子或晉升副部級職務等工作資歷參考標準。總體而言。常委的排名順序遵循了這一規則。

當然這僅僅只是按照理論上的次序或者說按照周書明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結果。這個結果並不一定是最終的事實。畢竟。省委副書記一職,省委沒有決定權,只有建議權,而且省委*書記和省委副書記,在工作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在這類矛盾中,起着關鍵作用的,並不僅僅是個人。更重要的還是背後的力量的暗中較量。

其實這裡面這三個人,金道申上去的難度也是極大。畢竟金道申在組織部長的位置上一是能力不夠,遭到多方詬病,二是樹敵太多,必會遭致很強烈的反對,中*央同意的可能性也很小。

其二是周若山,周書明很難確定是否能夠把控得住,如果把控不住,周若山一旦和他依然默契,周書明的明升暗降也就成了泡影,那周書明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在貝湖眼下的局面下,周書明不會冒這樣大的風險,至於洪志路,一向在省裡都處於超然地位,即便是成爲副書記也未必就會賣周書明的帳。

對於周書明而言,最想的還是蘭超華能夠成爲副書記,一是因爲蘭超華的能力出衆,二是蘭超華在省裡和其他常委關係不錯,遭致的反對聲比較少,更爲重要的蘭超華如果能出任副書記,既可以讓蘭超華髮揮更大的能量,也能空出一個省委秘書長來,等於是自己的鐵票又多了一票,對於挽回周書明在貝湖的地位大有幫助。

既然決定權在上面,即便是從省裡產生,最終誰上,就需要八仙過海。如果神通廣大,排在後面的常委,同樣有可能一躍而到達第三位。別說排在後面的常委有這種可能,就算是未能排上常委的副省級幹部,也完全有可能。即使是那些已經去了人大政協,理論上已經沒有機會的副省級以上幹部,只要年齡還沒有踩線,同樣有鹹魚翻身的機會。對於常委而言,省委副書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臺階,那是向正部前進的最爲重要的一步。

退一步說,即使自己當不了副書記,排排坐吃果果,大家的位置順次往上移一移,也是完全可能的。

權力金字塔的每一次鬆動,能給身處官場之中的每一個人帶來希望。

自然界常常提到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否存在,並沒有被科學界證實,因此,這種效應,只能算是一種假想。但在其他很多方面,人們都能感受到蝴蝶效應的存在。比如在經濟學界,人們常說,華爾街打個噴嚏,全世界金融市場就會患感冒。這就是蝴蝶效應在經濟學界的典型體現。

而在官場,蝴蝶效應同樣是存在的。比如現在,貝湖的省委副書記位置一旦空出,蝴蝶效應立即就會顯現,某一人遞補這一職位的結果,後面可能出現一連串的順次遞補。這種官場蝴蝶效應,都有可能神奇地改變一個應屆大學生的命運。比如說,順勢而動的結果,使得一名公務員升上了副科長,而這個單位,也因此出現了一名公務員的缺額,最終,這個缺額,便有可能被一名應屆大學生填補,也許有一天他也會到省委副書記的位置。

這僅僅是一個省委副書記的變動,何況周書明還要調整廳局級,那又會影響到多少人?

所以人事問題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身在其中的人,只要有那麼一絲希望,肯定都會取努力爭取一回。

其實周書明也許對中*央會同意由貝湖省委來建議這個人選根本就沒有任何把握。就是這樣一手,那他在貝湖就會成爲衆矢之的。

因爲這樣的事情就像着急上班排隊等上車的人一樣,時間本來就緊張,錯過這趟車或許就遲到了,而這個時候突然維持秩序的人讓一個外人來插隊,那勢必讓本來都在琢磨着插隊的人一下同仇敵愾,先對付插隊和介紹插隊的人。而且周書明這麼做能重新凝聚起周書明本系統的人的人心,團結到遊走在他和周書明中間的人,甚至能夠分化他體系中的人。

陸政東想到這裡也不禁撓了一下頭。周書明確實在權謀上是到了一個境界,也難怪楊凌峰砸他重視面前很快就敗下陣來,周書明這是典型的陽謀,堂堂正正。大義凜然。而且是把一把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國內是權力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過去稱爲黨的一員化領導,亦即所有的各個部門各個系統都要歸入到黨的領導體系之下,這種管理形式強化了黨的領導,但在過分強調黨的統一領導的情況下,後來演變成黨委的主要負責人的絕對領導,各個地方真正的掌權人是一把手,

一把手最重要的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上級賦予的人事權。

這種權利可以決定他以下衆多在各級黨政機構中幹部的政治以及生存權利,黨管幹部的原則。使得各級政府體系內的官員最後都由黨委做出決定,而黨委的核心機構是常委會或者黨組,黨委、黨組裡最具有發言權和決定權的是黨委書記,即一把手。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很能說明道理:一把手說一不二,二把手說二不一,三把手說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六、七、八、九把手,光做筆記不張口。一千個副手,抵不過一個正手。

從道理上講,幹部任命要由常委會或黨組決定,但是常委會或黨組都是圍繞一把手組成的,黨委會的召集人是黨委書記,開會時最後總結的是一把手書記,他就幾乎有了最終決定權。

由於過分強調團結大於一切,尤其是近年來和諧社會的提出,在博弈過程中,沒有人願意冒着不團結、違背和諧社會的罪名和一把手分庭抗禮。

在黨的組織體系內,人身依附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常委會或者黨組的組成人員很大一部分是根據書記的提名或者書記的首肯決定的,而且常委們分管的工作一般都是各管一攤,唯有書記管全面工作,要是得到書記的支持,那就難以作爲不說,而且會被上級部門認爲沒有工作能力,這樣的情況勢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形成了一定的依附關係,如敢於提出不同意見,會被書記認爲不顧全大局,搞不團結、搞小團體、小山頭等罪名,遭受打壓和排擠。

在黨委會上,書記和組織部長二人唱雙簧,就幾乎可以決定幹部的任命,在地方政府裡,政府部門領導一般也要參與幹部任命,但是提名權在組織部,而組織部隸屬於黨委,在幹部任命這場權利分配的盛宴裡,一把手在幹部任用管理中具有無與倫比的發言權和決定權,其他領導人能夠分享其中部分權力,全看一把手的權力平衡和個人性格以及班子裡其他人員自身的背景實力而定。

而國內的行政管理體制是首長負責制,即各地區行政首長和各部門負責人對所屬地區和部門的行政管理負總責,這與民主集中制有所衝突,於是就有一個重大事項由政府組成人員辦公會議或者常委會集體研究制度作爲補充,起到一定的牽制和約束作用。

而這樣的制度設計有其合理性,但在某種程度上講其實還是有利於一把手,因爲黨委一把手可以根據需要將任何他想要掌控和參與的事情決定爲重大事項,因此他可以將政府事務等事項列入黨委議事範圍,實際上黨委書記可以在管理範圍內把任何事項的決定權歸屬於自己,因而就具有了插手政府事務的機會。由於缺乏制約權力使用範圍的界線規則,這種事情也屢見不鮮。

所以在書記與政府首長之間,政府首長是先天不足的弱勢者。通常不敢和書記叫板,哪怕就是政府首腦是在當地深耕多年的地頭蛇,也是如此。所以在書記與政府首長之間,政府首長是先天不足的弱勢者,通常不敢和書記叫板

情況如果真要是像周書明所想得那樣,那他陸政東在貝湖的局面就很是被動了,甚至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但周書明的陽謀雖然很是厲害。可有幾個短板周書明也無法克服,首先就是周書明在貝湖呆的時間比較長了,離開不會太久。這是他的致命短板,畢竟絕大多數幹部還是要考慮今後在貝湖的處境的。

其二就是上層的支持力度,周書明在初至貝湖時,中央是希望他能夠打破貝湖暮氣沉沉停滯不前的發展局面的。可週書明的表現距離中*央的預期很遠。而陸政東到貝*湖之後,貝湖的發展實現了破局,並出現了良好的勢頭,出現分歧,恐怕支持的天平會朝他這一邊傾斜。

其三,中*央對於貝湖的政治生態比較瞭解,希望從外面補充新鮮血液,進而進一步爲貝湖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周書明的建議很難得到批准,這很多人也應該明白。

有這些因素的制約。周書明這一手的效果自然就會大打折扣,當然周書明這一手雖然大打折扣,但依然還是很厲害,如果他不小心應對,他之前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東西也許就會不復存在。

硬拼顯然是最爲不可取的下下之策,陸政東深知歷朝歷代,都離不開兩種人,這兩種人往往成爲政治的寵兒。一是投上所好,溜虛拍馬,哄着上面高興的人。這種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巧如舌簧,總能在上面需要的時候成爲開心果。二是有真才實學,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人。無論是誰掌握權力,都希望自己當權時幹出些驚天動地的偉業,對上對下對後人有一個交待,當權者當然明白依靠前一種人,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無疑是癡人說夢,必須大膽使用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這纔是成就事業的力量所在。在歷史上大多對後一種人給予不遺餘力的褒獎,對前一種人則多是予以無情的批判和聲討。

那麼,爲什麼不只用有爲有才的人,這裡就與人性的弱點有關。從人性的角度分析,但凡有才的人,往往自視才高八斗,目空一切,只研究事,不研究人,不按官場的規則出牌,甚至有些時候犯顔直諫,弄得領導下不了臺。

而領導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弱點,誰都希望自己衆星捧月,誰都不希望有人挑戰冒犯自己的權威,而那些專司投其所好的人,也許沒有做事業的本事,但有討上喜歡的本領,什麼時候都能讓上面舒舒服服,遇到問題寧可自己忍辱受曲,也能強顏歡笑,討上面歡心。

這種沒本事的人固然不可取,但只研究事不研究人、目空一切同樣不可取。

官事即人事,身在官場主要就是和人打交道,也就是必須要有很高的情商,沒有情商,不能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就是智商再高,能力再強也難以有所作爲。

而若是他和周書明矛盾公開化,不管什麼原因,在上位者看來實際也是一種犯上,這肯定會讓上面的人心裡有一些看法,而一旦這樣的看法形成那就是根深蒂固難以扭轉。

更何況周書明畢竟是一把手,在貝湖年頭不老,那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乍看起來,周書明已經風雨飄搖,不堪一擊,其實,周書明作爲一把手,能走到這一步可謂身經百戰,就這麼幾下尚不足以讓其轟然倒塌,事實上週書明現在根本就不能稱之爲瘦死的駱駝,充其量兩人之間也就是平分秋色,而且兩人之間並沒有個人的恩恩怨怨,如果讓鬥爭升級,就算將周書明鬥得一敗塗地,而困獸猶鬥,要是周書明也豁出去了,最終結果也難免兩敗俱傷,甚至對他傷害更大。因爲周書明這樣的表現實際已經很難再有進步了,而他還年輕路還長,鬥得太過,即便是佔理那也會被人看成缺乏政治謀略和政治智慧,最好的結果也會落下一個政治上不成熟,那樣至少還在省長這類的位置上再鍛鍊鍛鍊再觀察掛纔有機會成爲封疆大吏。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站在更高的立場來化解周書明的這一招,高手間的過招,便如棋局一般展開,你出一子,看似將他置之死地,完全沒有回天之力。豈知他一個應招,峰迴路轉,暗藏殺機,滿盤皆活,這纔是一個想要成爲政治家應有的格局和風範。

第69章 龐雜第59章 你沒驕傲的資本第92章 天大的意外第52章 勸人發財第18章 打破神話第23章 婚事人事第6章 被輕視了!第90章 副市長候選人?!第40章 大殺威第25章 誰看誰的笑話第15章 修路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196章 深深的危機感第43章 女副省長第69章 煙幕彈第72章 回縣(二)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55章 制服遐想第125章 兩手準備第82章 衝突第8章 謀篇佈局第191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142章 啞巴吃黃連(四)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146章 大火第92章 天大的意外第102章 適應新身份第一百零七章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207章 傾談第26章 放炮,送瘟神!第2章 攪動一池深水(二)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141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二)第53章 遲到的蜜月第181章 調查組第11章 玉人來第14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第197章 漸入佳境第163章 最特殊的大學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108章 再次攔車告狀第39章 多管齊下第192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二)第28章 突然襲擊第176章 莽撞第30章 借東風第162章 後陸政東時代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6章 煙幕彈第101章 暗流涌動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36章 事端第39章 嚇一大跳第188章 世事無常第40章 欲下重手(二)第5章 密謀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74章 扶貧辦主任第8章 辦公會議第29章 情不自禁愛上你(二)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130章 想火中取栗?沒門!第71章 突發情況(二)第176章 思慮(二)第122章 座談會第58章 下重注第80章 酒濃春心動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43章 “瘋狂計劃”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70章 突發情況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28章 履新第62章 巧路通幽(二)第159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第一百零七章第37章 立規矩?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156章 利用第90章 京城事(三)第48章 重回安新第44章 道高一丈第9章 新想法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54章 權衡第61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二)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157章 喝酒第10章 奇招奏效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89章 柳暗花明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39章 反客爲主第213章 波瀾(二)
第69章 龐雜第59章 你沒驕傲的資本第92章 天大的意外第52章 勸人發財第18章 打破神話第23章 婚事人事第6章 被輕視了!第90章 副市長候選人?!第40章 大殺威第25章 誰看誰的笑話第15章 修路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196章 深深的危機感第43章 女副省長第69章 煙幕彈第72章 回縣(二)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55章 制服遐想第125章 兩手準備第82章 衝突第8章 謀篇佈局第191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142章 啞巴吃黃連(四)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146章 大火第92章 天大的意外第102章 適應新身份第一百零七章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207章 傾談第26章 放炮,送瘟神!第2章 攪動一池深水(二)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141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二)第53章 遲到的蜜月第181章 調查組第11章 玉人來第14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第197章 漸入佳境第163章 最特殊的大學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108章 再次攔車告狀第39章 多管齊下第192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二)第28章 突然襲擊第176章 莽撞第30章 借東風第162章 後陸政東時代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6章 煙幕彈第101章 暗流涌動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36章 事端第39章 嚇一大跳第188章 世事無常第40章 欲下重手(二)第5章 密謀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74章 扶貧辦主任第8章 辦公會議第29章 情不自禁愛上你(二)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130章 想火中取栗?沒門!第71章 突發情況(二)第176章 思慮(二)第122章 座談會第58章 下重注第80章 酒濃春心動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43章 “瘋狂計劃”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70章 突發情況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28章 履新第62章 巧路通幽(二)第159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第一百零七章第37章 立規矩?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156章 利用第90章 京城事(三)第48章 重回安新第44章 道高一丈第9章 新想法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54章 權衡第61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二)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157章 喝酒第10章 奇招奏效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89章 柳暗花明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39章 反客爲主第213章 波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