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奪權(一)

張復亨和顧同對視一眼之後,彼此會心一笑。

羅通見此情景,不由得一愣,連聲驚呼:“主公,萬萬不可,縱然這真的是皇帝的勤王詔書,可是你也不能以身試險!”

羅通是真的擔心,畢竟臨安城不同於其他地方。說他是龍潭虎穴雖然誇張,可是卻也相差不多,更何況像史彌遠一流,更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誰知道去了臨安城中,會不會落入到人家精心謀劃的一個圈套之中呢?

羅通一言,讓張復亨心中也清醒了一些,他一面暗自惱怒自己急功冒進,一面說道:“主公,羅將軍的話,甚是有理,方纔都是老臣思慮不周,只想着這是個不可多的機會,卻忘了主公乃萬金之軀,老臣糊塗了。”

看着羅通和張復亨兩人的樣子,顧同笑了笑,渾然不在意的說道:“哪裡有你們說的那樣金貴?”

“主公`````”見顧同不將安危放在心間,羅通急的就想再次勸諫。

“好了好了,你們的擔心,我都知道,此中牽繫,我也都懂,我也想你們保證,如果沒有萬全之策,沒有絕對把握,那麼我也不會孤身冒險,這總是行了吧?”唬着臉將羅通的話打斷,顧同有嘿嘿一笑,將話鋒一轉,說道:“先生,還是說一說你的想法吧!”

顧同方才見到張復亨一臉‘奸笑’,就知道圍繞着‘勤王詔書’和‘金牌令箭’他有了主意,是以就先讓他放下擔心,把各自的想法談一談,到那個時候在來決定到底要不要去臨安城,卻也不遲。

顧同的表態,讓牽心他人生安全的羅通滿是擔心和憂慮,不過顧同的決定,作爲下屬有必須要遵守,羅通此時只盼望張復亨可千萬不要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話,讓顧同徹底的動了心。

面對羅通‘暗送秋波’的示意,張復亨微微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後就順着之前的思路對顧同回答道:“主公,此次皇帝派來貼身太監前來,誠然良機也。”

說到正事,張復亨也不含糊,直接說道:“不管是‘勤王詔書’也好還是‘金牌令箭’也罷,都是大名也。”

“此話何解?”

張復亨一笑,繼續答道:“大名者,大義也。官家勤王詔書,可以證明史彌遠之流‘刺韓’舉動,使皇帝受了驚嚇,史彌遠想要取代韓侂冑,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殺死韓侂冑非但沒有讓皇帝寵信他,反而讓皇帝起了疑心!畢竟大內之內,調動禁軍行刺,不管對於那個皇帝來說,這都是一種威脅,更何況這次‘刺韓’事件之中,皇后和太子多有參與,皇帝心中當然會覺得皇權受到了威脅。”

顧同一邊聽着,一邊心中暗暗思索。

按照歷史上的發展脈絡而言,史彌遠刺殺韓侂冑之後,就位極人臣,開始掌權,但是現在,趙擴非但沒有立刻將史彌遠確立爲宰相,反而派出心腹,持‘勤王詔書’和‘金牌令箭’想要調動外兵入京,固然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渠道,可是聽了張復亨的分析之後,你卻又不得不覺得,這件事情是符合人之長性的事情。

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家園之內,任人出進,更沒有誰希望,自己的老婆孩子合着外人欺騙自己,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帝王心性?

加上宋高宗難度臨安之後,從高宗到孝宗,從孝宗到光宗,從光宗到現在的趙擴,皇位變遷,都是在驚心動魄之中完成的,往往都是老皇帝沒有駕崩呢,新皇帝就被大臣擁立了起來。有着前車之鑑,趙擴焉能心平氣靜的坐視韓侂冑被殺?

大臣、禁軍、皇室,當着三股力量擰在一起的時候,感到危機的趙擴定然會尋求外援。

縱覽大宋朝,還有誰比顧同更適合做這個‘勤王’的角色?

“如此說來,歷史上趙擴之所以選擇了對史彌遠一流妥協,想來是朝廷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力挽困局啊!”心中微微一嘆,將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一想通之後,對於崔明送來的‘勤王詔書’,顧同已經深信不疑了。

張復亨接着前言,繼續往下說着,“帝王尊嚴受到威脅,皇帝定然不願意忍讓,此時,爲了帝王尊嚴,他也是必要想辦法將史彌遠等人殺掉,來泄心中之火,是以,皇帝下詔書命主公進京勤王,也是合情合理的。從這封詔書秘密傳達,又可以看出,皇帝對於史彌遠是徹底的失去了信任,並且,怕是已經有了提防!”

“那先生剛纔所說的‘大名’又是何意?”聽完張復亨的分析,就連之前黑着一張臉故意在一旁不願聽的羅通也聽得入了神了,作爲軍中將領,羅通也暗暗覺得,這可能真的是一次將趙宋王朝端掉的機會。

張復亨一笑,不過見羅通臉色又臭了起來,於是也不在笑他,帶着幾分解釋的語氣,張復亨說道:“忠義,大名也。史彌遠欺主瞞上,殘殺大臣,賣國求榮,和女真人媾和,這就是我們的名,是我們拿下江南的名!”

語氣雖然緩和,可是擲地有聲之中,卻已經是將史彌遠和他身後的江南豪族放在了斷頭臺上了。

“先生之意,是說可以藉着勤王的名義,殺掉史彌遠一流?”顧同若有所思的問道。

“主公,非但是殺掉史彌遠一流那樣簡單,目前趙宋王朝,早已經失去了民心,加上此次史彌遠和女真人密謀議和,更是激起了民憤,可以說,這個時候正是拿下趙宋皇室的大好時機,主公,審時不如殺伐決斷,倒不如`````”

揮了揮手,顧同打斷了張復亨的話,張復亨想說什麼,他心中比誰都明白。

“可是現在真的是絕對的良機嗎?”

捫心自問,顧同沒有信心。

這倒不是說顧同對於趙宋王朝還有什麼念想,相反,對於這個王朝他是早已經失望到頭了,可是,他遠遠沒有想到此時此刻就取代。

非是不能,而是還不能。

“我還沒有做好準備!”顧同看着張復亨,笑了一笑,然後又無比堅定的說道:“不過你們相信我,我會很快,很快做好準備!”

張復亨也好、羅通也罷,是很難理解顧同的心情的,作爲一個穿越客,一個被動的參與到歷史進程之中的異數,顧同身上所承擔的,遠遠不止他所展現出來的。

顧同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無數的影響,可能是好的,卻也可能是壞的。雖然截至目前爲止,他的每一項政令都是儘可能的推動着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往一個更好的方面前進,可是,相對應的是他作爲一個諸侯的身份而言,充其量,他所管轄下的也就只是關中、巴蜀等幾塊地盤,就算是有錯,也能改正。

可是一旦讓他瞬間就決定上位,關於整個國家的未來如何發展,他的心中其實是沒有底的。其實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讓一個教書匠,突然當了國家領導,誰敢說他的心中沒有惶恐呢?

將心比心的想了一番之後,張復亨和羅通也沒有苛求太多,因爲他們知道,離他們盼望的那一天,不會太久。

拋開趙宋皇室的問題,顧同沉聲說道:“其實,這次的機遇遠遠不止拿下史彌遠一流,呶,這枚‘金牌令箭’用得好的話,效果怕是不比‘勤王詔書’小。”

“主公的意思是?”羅通臉上一驚。

“嗯,我軍在江淮戰場上兵力少,又要分兵,既然此次皇帝送來了可以調動天下兵馬的‘金牌令箭’,那麼我們爲何不能用上一用?”顧同把玩着金牌令箭,臉上不覺浮現出幾分笑意。

羅通瞬間就明白了,顧同這是打算假借天子令,調動江淮戰場上的二十餘萬宋兵,讓後和自己的軍隊南北夾擊,將僕散揆的兵馬徹底的包圍殲滅。

想到金牌一下,江淮戰場的局勢將會徹底扭轉,羅通心中又輕鬆了一些,之前他還在爲自己領軍北上直攻金中都後,江淮戰場上的符虎幾人擔心,現在有了宋軍的配合的話,此間擔憂,自然會迎刃而解。

“時不我待,爲了不讓詔書和金牌的消息走漏出去,我看應該儘快採取行動,一面派人在臨安城中做好佈局,另外一方面,要儘快聯絡到江淮戰場上的宋軍,利用天子之令,將軍隊控制在手中,如此,不僅可以確保江淮戰場上的勝利,也可以爲臨安城的局勢帶來便利。”張復亨建言道。

不管是張復亨也好,還是羅通也罷,二人都明白,顧同是鐵了心的要往臨安城去了,在不能阻止顧同成行之後,二人也只能將目光轉向到如何才能儘可能的保證顧同去了臨安城之後的安危上。

所以,不管是佈局臨安城也好,還是儘快將江淮戰場上的局勢改變,然後大軍可以長驅南下,威懾臨安也罷,都將能夠保證在臨安城的這次權力爭奪戰中,己方處於不敗之勢。

對於顧同而言,這也是一次賭博,勝,則天下大局基本可定,敗`````顧同絕對不會允許自己失敗!

第159章 交待第326章 三(中)第307章 等待第384章 土地第293章 憤怒第292章 拉攏第142章 長安亂(五)第446章 定局第298章 綁架威脅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326章 三(中)第365章 稼軒、放翁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47章 戰前(上)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344章 戰略制勝(下)第626章 進逼(四)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287章 封侯第620章 中計第306章 春天裡的故事第205章 朝堂、升官第572章 精心凝神,等待戰機第100章 何方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237章 商議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上)第387章 大理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101章 謀算第539章 棘手的事情第325章 三(上)第374章 除賊(四)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4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下)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180章 遊說(下)第1章 醉醒時分已千秋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388章 點將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622章 部署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140章 長安亂(三)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419章 攻心計第479章 對策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265章 變故第320章 詔令第278章 赴京第447章 行刑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178章 伶牙俐齒第362章 爲天下百姓計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153章 轉機?第335章 最後的準備(上)第15章 籤軍第255章 突襲第508章 奇兵第384章 土地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484章 示弱第281章 辛密第300章 有人行刺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632章 肅清(下)第481章 夏奸第106章 草原上的一把火第520章 南聯盟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623章 進逼(一)第307章 等待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213章 世間事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516章 收網第356章 鏖兵長安(八)第102章 歸心第58章 療傷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212章 蒙古來使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204章 女兒心思
第159章 交待第326章 三(中)第307章 等待第384章 土地第293章 憤怒第292章 拉攏第142章 長安亂(五)第446章 定局第298章 綁架威脅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326章 三(中)第365章 稼軒、放翁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47章 戰前(上)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344章 戰略制勝(下)第626章 進逼(四)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287章 封侯第620章 中計第306章 春天裡的故事第205章 朝堂、升官第572章 精心凝神,等待戰機第100章 何方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237章 商議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上)第387章 大理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101章 謀算第539章 棘手的事情第325章 三(上)第374章 除賊(四)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4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下)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180章 遊說(下)第1章 醉醒時分已千秋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388章 點將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622章 部署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140章 長安亂(三)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419章 攻心計第479章 對策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265章 變故第320章 詔令第278章 赴京第447章 行刑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178章 伶牙俐齒第362章 爲天下百姓計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153章 轉機?第335章 最後的準備(上)第15章 籤軍第255章 突襲第508章 奇兵第384章 土地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484章 示弱第281章 辛密第300章 有人行刺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632章 肅清(下)第481章 夏奸第106章 草原上的一把火第520章 南聯盟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623章 進逼(一)第307章 等待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213章 世間事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516章 收網第356章 鏖兵長安(八)第102章 歸心第58章 療傷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212章 蒙古來使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204章 女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