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夏奸

鐵木真派到中興府散佈謠言、離間西夏皇帝和老將高逸的人選正是其四子託雷。託雷儘管在鐵木真四個兒子之中排名最小,但是不管是文韜武略還是心智膽魄,都要勝過他的三個兄長許多。

在當年朮赤被送到顧同帳下作爲人質之後,察合臺、窩闊臺、託雷三人,都得到了鐵木真的大力培養,可以說現在的三人,和鐵木真帳下的那些虎狼一樣的將軍們相比都不差詡絲毫。

就連鐵木真麾下的第一謀士木華黎都感嘆鐵木真後繼有人,總之,在排除了還在長安城中作爲使者的朮赤後,鐵木真的繼承人問題似乎顯得很是順利。

不過誰都知道,一旦顧同將朮赤送回蒙古汗國的話,那麼鐵木真的幾個兒子之間必將發生爭鬥,是以這麼多年以來,在關於朮赤的話題上,幾乎所有人都明智的選擇了閉口不言。

肩負着去中興府做說客重任的託雷,順着五虎山的山路,繞過克夷城守兵的重重設防,這才突破了克夷門的陣線,接着,又喬裝打扮了一番,裝作西域來的商旅,過省嵬城、攤糧城、定州城,這才堪堪來到中興府城下。

望着城高池深,可謂之金湯之固的中興城,託雷也不禁一陣感慨。攻城掠地,到底不像草原上的部落戰爭,就是這些城池,束縛住了蒙古騎兵的速度優勢。

“總有一日,我要將中原的這些城牆都拆了,把中原的土地都改作草場,讓我族中健兒縱馬馳騁,哼!”

心中裝着凌雲壯志的託雷,發了一番牢騷之後,這才帶着隨從,往中興城中走去。

和託雷想象中的一樣,此時中興城守衛及其森嚴,尤其是對待外族商旅的盤問更加的嚴密。好在託雷早前就聽說過中原的王朝,不管是多麼高的官兒,只要有金銀開路,那麼就算是十惡不赦的殺人犯,也會照樣無事。

果不其然,當守城校尉被拉到一旁,塞了幾錠銀子之後,對方的態度,立刻變了。

“這位小公子,不好意思,叨擾了你的時間,您這邊請。”校尉很是識趣的將託雷請進了城,然後又不動聲色的讓其他衛兵搜尋託雷身後的馬車上有沒有兵器。儘管有銀子開路,不過校尉依舊不敢大意。

得到沒有兵器的消息,守城校尉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的向託雷道了一聲不是,然後命人讓開路,送託雷進了城。

託雷笑看着眼下發生的這一切,心中更覺西夏無藥可救。不過對於那個叫吳庸的守城校尉,他卻是分外的感興趣。直覺告訴他,吳庸這個人,定然會成爲他這一次中興府之行的一個幫助。

進入中興府,託雷並沒有着急的進行遊說活動,他先找了一家客棧,然後就休息了下來,當然,這期間他並不是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就在他進城的時候,跟隨着他的其他蒙古密探已經藏匿到了中興城中打探消息去了。

當晚上託雷吃過晚飯,裝作無意的走出客棧,遊逛中興府的夜景的時候,探子們立即從四面八方,就探尋來的消息,匯聚到了託雷的手中。

握着探子們得到的消息,託雷卻有些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下手的切入點了。

根據探報,西夏國主李安全,現在身居後宮,朝政大事,基本上不怎麼理會,正是由於李安全撒手,是以西夏朝廷之中,隱然形成了兩股勢力。

一方,是以太子李承禎爲首;另一方,卻是以齊王李遵頊爲首。

二人在朝廷之內以及西夏軍中搶奪勢力,莫不是爲李安全之後的皇位爆發爭奪。

按說李承禎作爲皇太子,是有先天優勢的,但是李承禎爲人自大、目空一切,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儲君,加上李安全對李承禎有些失望,是以齊王李遵頊才能以藩王的身份,和李承禎鬥得不相上下,甚至,要比李承禎的勢力還要大一些。

李承禎的主要勢力,集中在朝廷內,而李遵頊的力量,卻是以軍中爲首,李遵頊本人就是掌管西夏各路軍司的大都督府大督主,在軍中根基十分深厚。

要說這兩個人,可以作爲遊說切入點的,李遵頊是最佳選擇,不過託雷卻知道,只怕這個李遵頊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如果拋開李遵頊,那麼就要去遊說李承禎,託雷也十分有把握可以成功的說服李承禎讓其將克夷城守將高逸父子調開,但是託雷又對李承禎能否插手西夏軍中的能力感到懷疑。

瞬時之間,託雷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之中,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如果找錯了人,那麼到最後不但偷雞不成,反而可能會蝕一把米。

“先去將消息傳出去,就說克夷城守將高逸父子,蓄意造反,在克夷城按兵不動,就是在和蒙古成吉思汗商議結盟的事情````其餘的事情,容我在想一想。”

吩咐完手下人之後,託雷就回了客棧。

一夜的時間,等到第二天天一亮的時候,不知道從城中什麼地方宣揚起的消息,總之,整個中興府,上至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卻都口口相傳大將軍高逸蓄意謀反的消息。

甚至,有些傳聞傳的有板有眼,有人甚至說他親眼看見高逸之子高良惠進入了蒙古可汗鐵木真的營帳裡面。

謠言止於智者,對於聰明人來說,一眼就看出了這裡面的玄機,甚至都能猜想得到,這一定是蒙古人在高逸手中吃了虧,然後命人來使離間計。

不過就算有人看出來了其中蹊蹺,卻都聰明的選擇了閉嘴,因爲圍繞着這件事情,太子李承禎和齊王李遵頊,有一次的爆發了爭鬥。

爭鬥的緣由也很簡單,李承禎言說高逸父子不可信,和蒙古人暗中有所勾結,想借此打擊李遵頊,高逸父子乃是軍中支持李遵頊的得力助手,打擊高逸父子,其實就是在打擊李遵頊。

李遵頊自然恥笑李承禎中了蒙古人的奸計,並且懷疑李承禎是不是暗中和蒙古人有什麼勾連。總之,兩人好不容易找到了新的鬥爭點,自然都不會輕易的放過機會。

但是當李承禎和李遵頊的權爭傳到了託雷的耳中的時候,託雷立刻就有了決斷,無疑,找到李承禎,然後藉助李承禎的手,將高逸父子調離克夷門,定然是一條最合適的道路。

不過心思縝密的託雷也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自己親自露臉,那麼肯定會壞事,是以,他還需要找一個代理人出頭。

在西夏朝廷內的文武大臣之中搜尋了一圈兒,還真讓託雷找到了一個可以充作說客的最佳人選,此人不是其他,就是中興府守將吳庸。

要說這吳庸,其實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此人乃是兀刺海城的鎮守將軍,當年顧同率五千精兵夜襲兀刺海城,抓了西夏懷遠大將軍昧克、黑水鎮燕軍司指揮使羅世昌等大小將領,其中有一人就是懷遠大將軍昧克的副將吳庸。並且吳庸還成功的幫助顧同散播了利於釋放嵬名令公的言論。

不過兀刺海城失守,這樣大的一個罪名,也讓吳庸北貶謫到了中興府做了一個小小的守城校尉,當時做出這個判決的正是大都督府大督主李遵頊。

是以當託雷挑明身份,並且許諾重金讓吳庸作爲說客去太子李承禎那裡幫忙說項,讓太子想辦法調開高逸父子的時候,吳庸幾乎沒有做什麼抵抗就答應了下來。

吳庸心中也明白,託雷敢亮明身份並找到自己,那麼就說明他的家人已經被人家控制,如果這個時候他要是不答應,恐怕一家裡靠小肯定會遭殃。

加上吳庸自覺在西夏朝廷之中難以有出頭之日,相反,卻覺得或許蒙古人哪裡會給他一個好的位置,這才點頭答應了和託雷的合作。

順利成爲了‘夏奸’的吳庸,在和託雷暗中商議了一夜之後,就有了一個完全的可以令李承禎中計,並且成功可以使高逸父子離開克夷城守將位置的辦法。

“小王爺,李承禎此人一直想找機會重新樹立他的儲君形象,如果我暗中告訴他,蒙古軍隊‘不堪一擊’,他只要去了克夷門親自鎮守,一定可以建立不世功業的話,想必李承禎一定會動心。只要李承禎定下心思,要親自坐鎮克夷城,我想說不定不用費什麼勁,李遵頊都會同意讓高逸父子離開克夷城的。”吳庸一臉諂媚的對着託雷言說道。

聽到這番話,託雷不解的問道:“吳將軍,這是爲何?”

吳庸一臉小人得志的模樣回答道:“小王爺,您想一想,李遵頊想要取代李承禎當上儲君,可是李承禎又是李安全的親生兒子,這一點哪怕李遵頊軍功在高,也難以改變,您說,如果出現一個可以讓李承禎死在疆場的機會,李遵頊會放過嗎?”

同樣作爲‘皇子’的託雷,瞬時之間就明白了吳庸話中的意思。誠然,對於李遵頊來說,克夷城固然重要,可是比起儲君的位置,克夷城的地位肯定要往後排了。

“哈哈,吳將軍計謀高超,本王佩服,放心,只要我父汗拿下西夏,我一定讓他封你一個大官當。”心情高興之下,託雷不忘對吳庸許以高官厚祿。

聽到蒙古汗國四皇子的親口許諾,吳庸一高興,當即拍着胸脯保證了一番,就往太子李承禎府中做說客去了。

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397章 蒼山連營第39章 師師心思第280章 喜兒、鐵哥第635章 終戰(二)第74章 大比武(下)第455章 戰淮(四)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133章 暗衛第622章 部署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226章 毒計攻心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242章 潛入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489章 圍殺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106章 草原上的一把火第107章 雨夜和刀光第595章 善後(下)第562章 戰艦雲集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475章 威嚇第122章 大戰闊亦田(一)第283章 秋詞第174章 草的未來(上)第156章 和事佬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97章 炙手可熱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478章 風起第14章 夜難眠第478章 風起第314章 嫁禍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49章 神武軍(下)第546章 對弈第602章 縱橫,削其羽翼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328章 大換血第37章 回城第365章 稼軒、放翁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115章 聯盟第446章 定局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322章 奪關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434章 議和(上)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327章 三(下)第122章 大戰闊亦田(一)第11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623章 進逼(一)第9章 改觀以及改變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290章 危害第60章 天山雪蟾第269章 家事(上)第44章 攜美同行第476章 推行第469章 溫情(上)第364章 重視第434章 議和(上)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295章 元妃第381章 夜話第35章 御女心經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623章 進逼(一)第482章 離間(上)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260章 偷襲失敗第59章 旖旎第334章 約盟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481章 夏奸第304章 時局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112章 李嵬兒第202章 錯綜複雜第17章 籌建餘慶堂(一)第378章 除賊(八)第253章 殺俘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493章 兵臨城下(三)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325章 三(上)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612章 一念,禍福雪域
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397章 蒼山連營第39章 師師心思第280章 喜兒、鐵哥第635章 終戰(二)第74章 大比武(下)第455章 戰淮(四)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133章 暗衛第622章 部署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226章 毒計攻心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242章 潛入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489章 圍殺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106章 草原上的一把火第107章 雨夜和刀光第595章 善後(下)第562章 戰艦雲集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475章 威嚇第122章 大戰闊亦田(一)第283章 秋詞第174章 草的未來(上)第156章 和事佬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97章 炙手可熱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478章 風起第14章 夜難眠第478章 風起第314章 嫁禍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49章 神武軍(下)第546章 對弈第602章 縱橫,削其羽翼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328章 大換血第37章 回城第365章 稼軒、放翁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115章 聯盟第446章 定局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322章 奪關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434章 議和(上)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327章 三(下)第122章 大戰闊亦田(一)第11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623章 進逼(一)第9章 改觀以及改變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290章 危害第60章 天山雪蟾第269章 家事(上)第44章 攜美同行第476章 推行第469章 溫情(上)第364章 重視第434章 議和(上)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295章 元妃第381章 夜話第35章 御女心經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623章 進逼(一)第482章 離間(上)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260章 偷襲失敗第59章 旖旎第334章 約盟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481章 夏奸第304章 時局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112章 李嵬兒第202章 錯綜複雜第17章 籌建餘慶堂(一)第378章 除賊(八)第253章 殺俘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493章 兵臨城下(三)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325章 三(上)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612章 一念,禍福雪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