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對策

隨着越來越多的情報輸送回來,顧同也才明白這次鐵木真之所以親率大軍征討西夏的原因。原來,就在宋金兩國大戰之際,鐵木真本是要趁機進攻西夏的,可是西夏人卻聰明的聯合西遼人,從兩個方向威脅蒙古汗國,使得鐵木真不得不退兵。

但是這口氣鐵木真焉能咽的下去?

就在兩個月前,鐵木真派遣使者前往西遼,不知道許了什麼樣的好處,總之,讓西遼人放棄了和西夏的盟約。剪除了來自西面的威脅之後,鐵木真自然不會坐失良機,是以才盡起蒙古騎兵,南下進攻西夏。

“耶律直魯古真是蠢到家了,蒙古人一旦滅了西夏,下一個目標肯定會是西遼,哼,脣亡齒寒的道理,難道他就不明白!”

近來一直忙碌着移民事務的耶律楚材,罕見的來拜見顧同,並且不出顧同預料,說了兩三句寒暄的話,這小子就把話題引到了蒙古、西夏兩國即將爆發的戰事之上!

聽着耶律楚材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話,顧同也不禁爲之一笑,他知道對於耶律楚材這樣的契丹皇室後裔來說,西遼總還是契丹皇族的一個延續,現在看到耶律大石的子孫走上一條自取滅亡的道路,同樣作爲耶律阿保機的後代,耶律楚材又怎能視若無睹?

“好了,晉卿莫要爲此事傷感,我聽說現在西遼國內政事全部被乃蠻王子屈出律掌控了,耶律直魯古也不過就是一個傀儡罷了,我想鐵木真的使者能夠說動西遼背棄和西夏的盟約,怕也是走了這層關係!”綜合得到的情報,顧同一邊分析,一邊猜測着說道。

耶律楚材倒是不清楚這層關係,現在聽見顧同這樣講,出於好奇,他不由得問道:“屈出律的父親,乃蠻部落的太陽汗不就是死在了鐵木真的手中嗎?怎麼,他不去想着爲父親報仇,卻和仇人握手言和?”

說到這一點,卻是顧同也十分迷惑的,從乃蠻人和蒙古人的仇恨來看,曲出律怎麼說也不應該和蒙古人言和,可是這件事情卻真正的就發生了,如此,也讓顧同不得不佩服鐵木真,這一出手,就是一記讓人捉摸不透的手段。

“你小子,怎麼,是想着去西遼國做皇帝嗎?要是真想去,明天我就讓人送你去,呵呵,正好,你就去給我鎮守西域!”眼見耶律楚材還在爲他的同族擔憂,顧同不由的開玩笑道。

讓顧同這樣一打趣,耶律楚材不由得臉一紅:“主公,您就知道拿我尋開心,楚材什麼人你還不清楚嘛,慢不要說區區西遼皇帝了,就算是半壁江山於我又有何用?我的目標可是輔佐明主,開創盛世,做一代良相,去去西遼國,太小咯!”

眼見着這小子還和自己吹起了牛,顧同當即就樂的笑了起來,心中因爲西夏的這場戰事而生出來的煩惱,也減少了許多。

“楚材,盡心隨着王大人好好忙移民的事情,手段一定要靈活,千萬不要發生什麼亂子,多的話我就不和你多說了,相信你自己也能明白。”叮囑了耶律楚材幾句之後,顧同就把這小子打發走了。

耶律楚材走後沒有多久,身處長安的軍中將領鹹集丞相府,自遷都長安之後,第一場軍務會議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樞密院樞密使陳季常,兵部尚書羅通,兵部侍郎畢再遇,西北軍軍統使陳平,錦衣衛指揮使沈復,中央軍區護軍將軍潘武、杜謙、哲別、燕寧、三娃子、李好古、王大節、李全等等大小三十餘將,紛紛向顧同見完禮,然後就聽錦衣衛指揮使沈復講解起了蒙古對西夏的戰爭。

“蒙古汗國成吉思汗鐵木真,興兵十萬,以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託雷,兄弟合撒兒、別勒古,三勇忽必來、速不臺、者勒蔑,四傑博爾忽、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養子失吉·忽突忽等人爲將,越過沙漠,現已抵達汗格博多,蒙古軍隊下一步必走回樂路,進攻西夏兀刺海城。”

“西夏方面有什麼反應沒?”顧同回憶着歷史上蒙古人第一次進攻西夏的路線,在回樂路延伸至兀刺海城到克夷門一線,重重的畫了一筆之後,又繼續向沈復詢問道。

“西夏方面動作很緩慢,在兀刺海城的防禦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反而屯兵克夷門,看樣子是打算在克夷門和蒙古人拼死一戰。”沈復面無表情的向衆人介紹道,不知道是不是長久從事情報工作的原因,這廝滿臉的詭異,讓人看着都有些害怕。

直到沈復介紹完半刻鐘左右,陳季常等人才從這一系列的情報之中反應了過來,當然,對於西夏和蒙古兩國的戰爭,衆人也大概有了一些想法。

見到衆將臉色都有幾分變化,顧同先按捺下自己的想法,向衆將問道:“西夏、蒙古兩國交戰,雖然看似和我們無關,可是不管誰勝誰敗,都會對我們產生巨大的影響,現在,你們先談一談你們的看法,咱們究竟要不要參與其中,大家都一起議一議!”

“主公,西夏、蒙古兩虎相爭,必然互有損傷,我看我們不防坐等西夏和蒙古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出手一舉將兩國拿下!”上一次在盤龍嶺誤了堵截夾谷衡大軍的李爽、皇甫斌兩人,可能是想借這個機會挽回一些形象吧,在顧同剛一問完,二人就迫不及待的做出回答。

李爽二人的策略,引來了畢再遇、杜謙等人的附議,顧同粗粗的看了一眼,贊同這個意見的軍中將領,幾乎佔到了一半以上。

不過顧同並沒有說好與不好,他只是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轉向陳季常、羅通、陳平三人,向三人詢問道:“大家都說了,你三人也都表個態度吧!”

話音才落,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到了陳季常三人身上,無疑,此三人乃是這場軍務會議除了顧同之外最有話語權的三人,一個樞密使、一個兵部尚書,一個西北軍軍統使,可以說這三人的態度,恐怕就是顧同本人,都不得不掂量掂量呢。

眼見着衆人的目光都落向了自己三人身上,陳季常、羅通和陳平彼此相視一笑,然後就由陳平率先表態:“主公,方纔諸位將軍之言,不無道理,不過是不是要等到兩虎相爭、兩敗俱傷之後出手,我看這個問題還要細細考量一下。”

羅通接過話頭,沉着說道:“陳將軍之言甚對,先不說蒙古、西夏交手結果如何,只從兩國目前的兵力對比來講,我卻覺得出現兩敗俱傷的可能性要小許多,西夏人不整兵備戰,此次怕是要吃大虧呢!”

衆人一聽羅通竟然十分不看好兵力相對多一些的西夏,紛紛心中一驚,臉上滿是難以相信的表情。

在衆人看來,擁有幾十萬軍力的西夏人,就算是戰略上失誤,可要說蒙古人十萬騎兵就想重傷西夏,恐怕也不太可能。

就在衆人吵吵嚷嚷的議論聲中,顧同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羅通的這個分析,很接近歷史上西夏、蒙古第一次交手的結果。

“季常,你是樞密使,你也說一說吧!”顧同揮手示意衆人肅靜,然後又向陳季常詢問道。

陳季常自然明白顧同不是在問自己西夏和蒙古一戰結果會如何,而是在問自己究竟機房應該怎樣在這場戰爭之中謀取利益。

想了幾想之後,陳季常臉色平靜的向顧同回答道:“主公,臣也覺得西夏會敗。”

簡潔明瞭的表明自己的立場之後,陳季常又繼續說道:“不過西夏戰敗對於我軍而言,卻不是好事。一旦西夏戰敗,蒙古人定然會掌握西夏的冶煉技術,而且也能摸索出攻城戰的技巧,一旦等到西夏滅亡,我相信蒙古人肯定會像我們出手!是以臣覺得,在必要的時候,我們不妨幫一幫西夏,當然,這個忙不是白白的去幫!”

說到這裡,陳季常臉上浮現出幾分陰險,就連顧同看了,都覺得這廝怕是心中已經謀劃好了算計西夏的計策了。

果不其然,只聽陳季常在後面接着講道:“主公不妨利用宋夏兩國交好的名義,向西夏多多輸送蒙古軍隊的情報,以此讓西夏軍隊掌握更多的主動,等到西夏、蒙古二軍決戰克夷門的時候,定然會是一場惡戰,如果這一戰,西夏敗了,我們就出兵殺牛嶺,趕在蒙古人之前控制中興府,要是蒙古人敗了,我們就從大同府出兵北上,知道蒙古人老巢,不管如何,我想最後坐取漁翁之利的,一定會是主公您。”

面對陳季常這一記不動聲色的馬屁,顧同笑了笑,可是心中卻對陳季常的這番對策十分認同。

在篤定心思之後,顧同直接下令道:“着令西北軍軍統使陳平,在平涼府整軍備戰,一旦接到軍令,立即出兵殺牛嶺;着令山西軍統使陳鋒,屯兵大同府,待接到軍令,就立即出兵北漠```”

大概覺得這樣安排還是有些難以放心,顧同最後又對衆將命令道:“軍中諸將,即日起做好戰爭準備,一旦軍令下達,我要你們立即就能上陣殺敵!”

“請丞相放心,末將定當努力備戰!”落座諸將紛紛起身應答。

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360章 佈網(上)第48章 神武軍(中)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475章 威嚇第486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二)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第271章 發展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第225章 盟約第7章 爭執第385章 財富(上)第291章 加官第156章 和事佬第469章 溫情(上)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16章 動手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412章 救病須醫心第253章 殺俘第316章 動手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173章 汪古部第630章 遇刺第508章 奇兵第259章 各自應對第248章 子時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31章 錦衣夜行(上)第330章 投靠第624章 進逼(二)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27章 三(下)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249章 攻城(上)第461章 危急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284章 資本第335章 最後的準備(上)第98章 兀立特部第332章 宋使第469章 溫情(上)第24章 資本第287章 封侯第478章 風起第440章 奪權(三)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100章 何方第631章 肅清(上)第8章 摸魚兒第246章 重鎮第582章 恩威並濟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474章 激辯第253章 殺俘第14章 夜難眠第506章 臣服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530章 減兵增竈第7章 爭執第356章 鏖兵長安(八)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450章 遷都(上)第133章 暗衛第382章 朝堂第634章 終戰(一)第435章 議和(下)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174章 草的未來(上)第36章 大道何方?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226章 毒計攻心第25章 大雪、災禍第447章 行刑第169章 開府七件事(下)第289章 錢荒第424章 下套(上)第213章 世間事第44章 攜美同行第437章 皇帝的求援信第132章 暗流第87章 衝突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345章 炮轟潼關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189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下)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441章 奪權(四)第236章 棘手
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360章 佈網(上)第48章 神武軍(中)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475章 威嚇第486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二)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第271章 發展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第225章 盟約第7章 爭執第385章 財富(上)第291章 加官第156章 和事佬第469章 溫情(上)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16章 動手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412章 救病須醫心第253章 殺俘第316章 動手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173章 汪古部第630章 遇刺第508章 奇兵第259章 各自應對第248章 子時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31章 錦衣夜行(上)第330章 投靠第624章 進逼(二)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27章 三(下)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249章 攻城(上)第461章 危急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284章 資本第335章 最後的準備(上)第98章 兀立特部第332章 宋使第469章 溫情(上)第24章 資本第287章 封侯第478章 風起第440章 奪權(三)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100章 何方第631章 肅清(上)第8章 摸魚兒第246章 重鎮第582章 恩威並濟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474章 激辯第253章 殺俘第14章 夜難眠第506章 臣服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530章 減兵增竈第7章 爭執第356章 鏖兵長安(八)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450章 遷都(上)第133章 暗衛第382章 朝堂第634章 終戰(一)第435章 議和(下)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174章 草的未來(上)第36章 大道何方?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226章 毒計攻心第25章 大雪、災禍第447章 行刑第169章 開府七件事(下)第289章 錢荒第424章 下套(上)第213章 世間事第44章 攜美同行第437章 皇帝的求援信第132章 暗流第87章 衝突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345章 炮轟潼關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189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下)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441章 奪權(四)第236章 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