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滅國(下)

十萬大軍攻夏都,烽火連天耀九州。

是夜,西夏皇都中興府殺聲震天,火光燃燒起的光亮,站在六盤山上都能望見。

從高空望去,一條條火龍,往中興府聚集,各路兵馬,在火光、月光、星光的指引下,奮死拼殺着。

東南西北四城,悉數被圍攻,東南城牆結合點,更是有一支奇兵突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上城頭。

儘管李遵頊急忙調動兵馬增援此處,可是高良惠、王大節、郭倪三人都是百戰之將,又怎麼會給西夏軍隊反應的時間。

攻城雲梯,架在城頭,一路路將士,爭先恐後,攀越而上,當第一個戰士登臨城頭,控制登陸點的時候,整場戰事,鋒轉急下,瞬時之間,西夏守兵用人海堆積出來的銅牆鐵壁,就出現了致命的漏‘洞’。

“快,一定要在敵人援兵到來前,控制住城頭!”

高良惠、王大節、郭倪三人催促着麾下將士加快動作,攻城的軍隊更是迅速,在三將的督促之下,一個個和猿猴一樣的順着前面開路將士開闢出來的安全地帶登臨城頭,當西夏援兵到達之時,東南城牆上已經聚集了將近七千宋兵,比起源源不斷的西夏增援部隊,七千戰士儘管顯得少一些,可是利用城牆和弓弩,宋軍還是很快控制住了東南城牆。

眼見城頭已經控制住了,高良惠也不能繼續在城下等待,他轉身向王大節和郭倪二人‘交’待了一聲,然後就親自帶領親兵登城,準備指揮城內的‘激’戰。

對於西夏軍隊的戰鬥力,高良惠是相當瞭解的,對於中興城內的各處關鍵,也沒有人比他更知道,是以選擇高良惠作爲城內戰鬥的先鋒指揮,

不能不說是一招妙棋。

牽一髮,動全身。當東南方向宋軍奇兵突出,取得攻城勝利,並且開始向城內滲透兵力的時候,其餘各處,卻也開始取得轉機。尤其是東城‘門’下,在數萬宋軍以及西夏反水部隊的連番攻擊之下,東城‘門’最終還是落到了宋軍手中。

щщщ _ttκΛ n _℃ O

當城‘門’陷落,在東城‘門’打頭陣的哲別顯然不願意等待下去了,他將青銅鑄造的面甲往下一放,只流‘露’出兩隻眼睛,然後就向從地獄甦醒的魔王一樣,帶領他的鐵甲騎兵發動衝鋒。

哲別的鐵甲騎兵,乃是汪古、兀立特等附屬顧同的草原部落兵馬,本就騎術超人,現在有了‘精’鋼鍛造出來的鐵甲護身,又有一柄一柄量身鍛造的戰刀,這支殺神軍隊衝鋒起來,可就真的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凡是阻擋在戰馬之前的一切,都將被踩踏成泥。

“弓弩手,放````”

見到宋軍鐵甲騎兵發動衝鋒,劇烈的震動甚至讓城池顫抖,西夏弓弩手指揮使只得拼命的催促將士們利用弩箭‘射’擊,以期可以將宋軍的整整鐵蹄抵擋住。

可是一支支奪命的箭矢落在哲別的鐵甲騎兵身上,卻絲毫不能取得想象中的成績,不僅不能給敵人造成傷亡,甚至連敵人身上的鐵甲都難以穿透,這一幕,不禁給西夏軍隊造成了驚心動魄般的震撼。

宋軍如此厲害,凡是所到之處,皆是人仰馬翻,看着袍澤慘死宋軍鐵蹄之下,終於有人承受不了這樣的悲慘了。

“快撤,他們都是魔神,殺不死,殺不死````”

這名顯然被驚嚇的‘亂’了心神的西夏將士,一邊叫喊着,一邊轉身就向後跑。看到這一幕的李遵頊,立刻用箭頭將這個禍‘亂’軍心的戰士殺死,並且命令親兵督戰,但凡是發現逃兵,就立即殺死。

李遵頊的鐵血手段,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沒有人敢公然逃離陣地。

但是哲別的鐵甲騎兵卻很快將李遵頊好不容易用鮮血凝鑄成的戰氣摧毀。當一隊隊的西夏軍隊倒在鐵甲騎兵衝鋒的鐵蹄下的時候,西夏軍隊的潰敗,已然註定。

‘混’‘亂’之中,沒有人注意到第一個潰逃的將士,但是當有了第一個人逃離這個屠戮場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西夏戰士就開始逃散。

縱然李遵頊不斷命令親兵殺死逃兵以震懾其餘戰士,可是李遵頊的親兵隊伍畢竟有限,在這種上萬人的大戰之中,督戰隊的作用一減再減,最後,就連李遵頊的親兵隊伍也開始逃散。

“‘混’賬,全部給我殺了,殺了!”

親兵的敗逃讓心智大‘亂’的李遵頊走火入魔了一樣,他就在城頭上,眼睜睜的看着麾下的將士逃散,可是卻不能制止,只得不斷的叫罵,可惜,鋪天蓋地的喊殺聲,瞬間就淹沒了他的聲音,就像是一滴‘露’水融入大海一樣,李遵頊已經不能對麾下部隊形成有效的指揮了。

西夏軍隊潰敗之勢,誰也不能阻擋了。

哲別在戰馬之上,冷觀戰場變化,當即就對身後的鐵甲騎兵命令道:“迅速衝入城內,包圍西夏皇宮,此處留給後面軍隊清理!”

哲別沒有心思繼續在這裡耗下去,他的騎兵就是要做一柄尖刀,直直殺進敵人的心臟,無疑,西夏皇宮就是敵人的心臟,是徹底結束這場戰鬥的關鍵。

近萬鐵甲騎兵有一次發起衝擊,順着西夏守兵的潰逃方向,順着從東城‘門’直入皇城的御街,哲別一馬當先,就帶領他的尖刀隊伍直衝向西夏皇宮。

“不好,敵人是要攻打宮城!”

李遵頊看到宋軍的鐵甲騎兵放開守城軍隊,直入皇城,當即就意識到大事不妙,可是他的身邊只餘下兩三百的親兵,哪裡能夠指揮大軍守衛宮城,只得眼睜睜看着宋軍以哲別的鐵甲騎兵爲尖刀,殺入皇城。

李遵頊心痛不已之時,指揮中興府戰事的西北軍軍統使陳平卻興奮了起來。

“哲別將軍已經攻入中興城,敵人肯定會憑藉皇城和宮城的兩道城牆繼續抵抗,高將軍,你和我率領本部兵馬,也一起攻城吧!”

是非成敗,在此一舉,陳平這個總指揮也不能繼續坐視下去了。三萬後備軍隊,這個時候就是要做鐵甲騎兵的後援,沿着鐵甲騎兵開闢出來的通道,殺入西夏皇宮。

“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軍統使在後面壓陣,就讓老夫領兵攻入西夏皇宮,活捉李安全吧!”

高逸虎目一瞠,就將部下上萬將士一帶,衝進中興城。

“這個老高,還怕我進入西夏皇宮殺了李安全,哈哈,不過就算活捉了李安全的‘性’命,那也無妨!”

對於高逸的小心思,陳平只是一笑,並不理會,在一場滅國之戰中,如果能夠活捉敵國君主,如此功勞可是比殺死敵國君主好。反正大勢已定,對於李安全的死活,陳平並不怎麼上心。

東城‘門’局勢逆轉,東南城牆之上,高良惠憑藉着對西夏軍隊和中興城的瞭解,也指揮兵馬殺入城內。

當越來越多的宋軍沿着豁口殺入中興城內之時,前來增援東南城的各路兵馬也抵擋不住這種滔天攻勢,可是不等他們後撤,東城‘門’失守,敵軍直入皇城的消息就傳了過來。

得知這一消息,宋夏兩國軍隊的戰氣再次翻轉。宋軍在勝利的‘激’勵之下,越戰越勇,西夏軍隊卻鬥志全無,不是潰逃,就是丟下兵器,在一旁蹲下投降。

“各營將士聽着,凡是投降者,一律放開,凡是抵抗者,全部殺死。現在,我們要立即攻下中興城內的兵器庫和國庫,不能讓敵人將國庫打開。”

憑藉着對於中興城的瞭解還有對戰場變化的掌握,高良惠親自率兵佔領西夏國庫和中興城內的兵器庫、糧庫等等重要地點,高良惠之後,又有王大節和郭倪兩路將士收編降軍,此路兵馬,也在剎那之間,取得了即定的戰略目標。

不出陳平猜測,在進入皇宮的皇城也就是內城城牆下,宋軍又遭到了頑強的抵抗,守衛內城的都是党項族的兵馬,對於西夏皇室忠誠度相當的高,是以戰鬥的‘激’烈,遠遠超乎了宋軍將領的預料。

當高逸率軍抵達皇城下的時候,就見到哲別的鐵甲騎兵也被阻擋住了前進的腳步。

和哲別匆匆說了幾句,高逸就一馬當先來到城牆之下,對着城頭上的守兵喊道:“城上的將士們,我是高逸,現在中興城已破,看書(ns. )百萬宋軍紛紛攻城,爲了減少傷亡,你們還是打皇城的城‘門’,放我進城。大宋丞相說了,只要你們放棄抵抗,他是不會傷害陛下‘性’命的!”

高逸的勸降聲對於城頭守兵還是有一些作用的,尤其是一些昔日在高逸麾下任過職的將領,知道這位昔日的大督主從不誑語,是以紛紛商量,究竟要不要打開皇城,投降宋軍。

就在皇城守將商議難下的時候,突然,宋軍大陣之中,一營炮兵躍出,幾尊紅衣大炮,在火把的照耀下,閃現出了它們猙獰的面目。

守將之中有人見識過火炮的厲害,是以當下就命令守城戰士打開城‘門’,放宋軍進入皇城。

皇城之‘門’啓開,高逸當先進入,隨後,各路宋軍也進駐西夏皇城,把控各處要害,等到顧同和李嵬兒進入中興城的時候,西夏皇帝李安全已經被高逸說服,願意投降。

一場滅國之戰,隨着李安全將西夏各州府的地理圖志還有皇帝之璽獻給大宋丞相顧同,緩緩落下帷幕。

第168章 開府七件事(上)第215章 一道佳餚第332章 宋使第478章 風起第292章 拉攏第227章 打的就是你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67章 明志第87章 衝突第57章 廝殺第373章 除賊(三)第380章 新年第296章 非是良臣第19章 籌建餘慶堂(三)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58章 療傷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44章 攜美同行第320章 詔令第292章 拉攏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423章 徹底決裂第50章 票號問世(上)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287章 封侯第61章 悅兒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160章 結束和開始第412章 救病須醫心第46章 改編之議第71章 練兵(四)第92章 佈局(上)第47章 神武軍(上)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443章 奪權(六)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278章 赴京第458章 追擊第334章 約盟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310章 圖謀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396章 圍魏救趙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273章 驚喜第595章 善後(下)第262章 擇將第539章 棘手的事情第271章 發展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7章 代帝巡狩(中)第166章 王氏有女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313章 陷阱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475章 威嚇第290章 危害第207章 代帝巡狩(中)第71章 練兵(四)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520章 南聯盟第417章 紅襖軍第371章 除賊(一)第236章 棘手第434章 議和(上)第192章 天下之大,可取一瓢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455章 戰淮(四)第474章 激辯第355章 鏖兵長安(七)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571章 援軍抵達,無奈退兵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59章 旖旎第201章 巧借局勢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232章 狼和羊第623章 進逼(一)第537章 敕封重陽第14章 夜難眠第491章 兵臨城下(一)第246章 重鎮第430章 刺韓(二)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357章 鏖兵長安(完)第561章 離愁別緒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
第168章 開府七件事(上)第215章 一道佳餚第332章 宋使第478章 風起第292章 拉攏第227章 打的就是你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67章 明志第87章 衝突第57章 廝殺第373章 除賊(三)第380章 新年第296章 非是良臣第19章 籌建餘慶堂(三)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58章 療傷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44章 攜美同行第320章 詔令第292章 拉攏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423章 徹底決裂第50章 票號問世(上)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287章 封侯第61章 悅兒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160章 結束和開始第412章 救病須醫心第46章 改編之議第71章 練兵(四)第92章 佈局(上)第47章 神武軍(上)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443章 奪權(六)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278章 赴京第458章 追擊第334章 約盟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310章 圖謀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396章 圍魏救趙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273章 驚喜第595章 善後(下)第262章 擇將第539章 棘手的事情第271章 發展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7章 代帝巡狩(中)第166章 王氏有女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313章 陷阱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475章 威嚇第290章 危害第207章 代帝巡狩(中)第71章 練兵(四)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520章 南聯盟第417章 紅襖軍第371章 除賊(一)第236章 棘手第434章 議和(上)第192章 天下之大,可取一瓢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455章 戰淮(四)第474章 激辯第355章 鏖兵長安(七)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571章 援軍抵達,無奈退兵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59章 旖旎第201章 巧借局勢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232章 狼和羊第623章 進逼(一)第537章 敕封重陽第14章 夜難眠第491章 兵臨城下(一)第246章 重鎮第430章 刺韓(二)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357章 鏖兵長安(完)第561章 離愁別緒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