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帝國未來

廣州城下,從雲南發兵,一路披星戴月的李好義,此時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座南疆的重城拿到了手中,可是奪下城池之後,李好義的臉上並沒有興奮,相反,比起從大理出發時候相比,他臉上反倒越來越凝重了。

“侯爺,寧國公(蕭成)、信義侯(沈復)的信來了。”西南軍區副軍統使、從三品定遠將軍武博將通信營最新收到的兩份戰報交到李好義的手中,然後又說道:“侯爺,陛下也未免太偏心了一些,五個軍區的軍統使,四個都封了國公,只有你一個是鎮南侯,這````”

“閉嘴。”李好義打斷了武博的話,有些不滿的責斥道:“陛下英明神武,難不成你比陛下還能有主見?封國公也好,封侯爺也罷,都是依照功勳行賞,秦國公(陳季常)、魏國公(羅通)、衛國公(符虎)、夏國公(陳平)、寧國公(蕭成)、韓國公(賀鬍子),六位國公爺於陛下微末之際,就始終不離不棄,任是女真韃子朝廷百般拉攏,但是六位國公爺從未有過叛離之心,這份情誼,難道就不能封以大國?我不過是在陛下征討吳曦叛逆的時候才醒悟了過來,追隨陛下之後,也未嘗立下什麼大的功勞,陛下念我鎮守雲南辛勞,封我鎮南侯,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我又豈能妄自尊大,和六位國公爺比高?”

看着一臉羞愧的武博,李好義緩和了幾分語氣,委婉的警戒道:“我知道你爲本侯不平,可是你我皆是武將,功勳自當馬上取,以後,千萬不要說什麼閒話了`````”

李好義不得不將話說的嚴重一些,他是真的怕武博因言獲罪,畢竟誹謗國公,放在那個朝代,都是重罪。況且隨着自己在西南駐紮日久,李好義也發現以前的老部下有些人有了其他的心思,是以他也想着藉助這個機會,敲打敲打下面人。

武博低下了頭顱,恭恭敬敬的認錯道:“侯爺,末將錯了,末將日後一定專心訓練士兵,爲陛下征討叛逆,不敢多說閒話了。”

“知道就好。”李好義笑着又安慰了武博幾聲後,就打開了蕭成和沈復送來的情報。

蕭成的書信上面,言說東南軍現在正在進攻兩湖,但是卻沒有遭遇敵軍主力,甚至連一些像樣的抵抗的都沒有,現在東南軍長驅直入,不日就要沿長江而上,進攻江西。

沈復的書信裡面則是寫道王淮之和盛章兩個人將手中兵馬錢糧都聚集在了南昌城下,看樣子是要在南昌城下以逸待勞`````綜合兩封情報,李好義現在終於明白了爲什麼進攻兩廣一個敵人也沒有遇到了,原來,敵人將兵馬全部都聚集到了江西。

“你也看看吧。”將手中的情報遞給武博,李好義心中一面分析王淮之、盛章此舉背後有沒有其他的陰謀,一面暗自思索接下來是不是應該變換戰術,以應對王淮之擺出來的態勢。

看完情報之後,武博也迅速的進入到了一個副將的角色之中,他立即說道:“王淮之、盛章兩人聚集兵馬,收縮陣線,無非就是想要藉助兩湖、兩廣之地,消耗我軍兵力,我看寧國公做得對,長驅直入,直搗老巢,這樣一來,王淮之的算計可就要落空了!”

言畢,武博心中也不禁佩服起來蕭成的殺伐果斷;實事求是的說,假如將他自己放在蕭成的位置上,恐怕他也不能迅速作出這樣的決斷來。

有時候,人可以看穿一些事情,也心知肚明別人的想法,但是要真真下定決心做成某事,卻相當的困難,尤其是戰勝自我、戰勝猶豫,但對於一個將領來說,不能戰勝自我和猶豫,也就意味着把握不住戰場時機。

就在武博內心之中暗暗佩服蕭成的時候,李好義也在謀劃着西南軍的下一步動作;儘管他沒有和蕭成爭奪功勞的想法,不過放着這樣的一個大好時機白白錯過,李好義心中也不甘,尤其是別人都封了國公,他卻只是侯爺,要想更進一步,沒有功勞,怎麼得到國公的爵位?

就在李好義內心不斷的傾向於立即放棄在兩廣的攻勢,轉而直攻南昌的時候,他的內心忽然一陣警覺。

誠然,直攻南昌可以爲他和西南軍爭取來莫大的榮耀,甚至可能爲他封賞國公爺的道路墊起一塊基石,但是冷靜之後,李好義卻發現,此時並不是西南軍攻打南昌城的好時機。

“武博,我們還是按照即定的計劃,先平定兩廣,穩定南方局勢在說其他吧!”李好義悠悠一嘆,不過他卻不後悔這個決定,哪怕爲此他將失去晉升國公的機會。

“可是,侯爺`````”武博想要勸諫,但是被李好義一口打斷。

“繼續作戰,下一步我們要向南推進到泉州港,要將宵小勢力肅清,爭取還兩廣百姓一個安寧,同時也要記住,在用兵的時候,一定要謹守軍紀,兩廣民族衆多,不要鬧出什麼矛盾出來!”

和其他的軍隊不同,駐紮在雲南的西南軍是唯一一支要求遵守各族習俗的軍隊,儘管這會耗費戰士們好多訓練的時間,不過李好義卻還是一力推行。

“明白了。”知道自家侯爺是屬騾子的,認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是以武博只好一邊替李好義感到惋惜,一邊認真的督促各營兵將繼續征討各地的叛亂勢力。

“李好義做的不錯。”

長安城中,收到李好義的奏摺之後,顧同也不禁爲這個能夠顧全大局、認清楚重點的將領發出由衷的讚賞,看着陳季常,顧同不無感慨的說道:“當年你要李好義做鎮守雲南的大將,我當時真的很擔心,不過現在看來,你的決定是正確的。前些天雲南總督段智祥和我說起李好義在雲南統兵的手段,說到李好義能夠嚴令兵將不犯百姓,不壞各族習俗,看來啊,咱們的這位鎮南侯,是真正的成長起來咯!”

沒有外人在場,顧同的語氣也十分的平和,也不用皇帝的自稱,像是拉家常一樣和陳季常談論着江南的局勢以及李好義的成長。

聽到顧同的讚賞,陳季常的臉上也不禁浮現出幾分驕傲,李好義怎麼說也是他一力推薦的人,現在可以做到被顧同賞識,他的臉上自然也覺得風光無限。

陳季常笑道:“李好義這小子,還算是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兩廣不同於兩湖,蕭成進攻兩湖可以不管不顧,長驅直入,直撲南昌,是因爲兩湖百姓多心向朝廷,但是兩廣民族衆多,勢力紛雜,又連接海外,如果李好義也效仿蕭成,那麼兩廣在沒有大軍鎮守之後,定然會陷入動盪,兩廣不平,天下難安,李好義這樣做,是正確的!”

顧同一邊聽着,一邊搖着頭補充道:“不僅是如此,李好義這樣做,還有另外的一層意思在裡面呢。”

“還有一層意思?”陳季常先是一驚,然後迅速冷靜下來思考顧同話語裡面的意思,大概過了一兩分鐘之後,陳季常猛地擡起頭,半帶疑慮的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不錯,這小子還想着在兩廣堵截王淮之一把呢,你就看着吧,一旦蕭成猛攻南昌城,王淮之要是見到南昌城難以據守,定然會棄城南逃,你說,這小子豈沒有這層意思在裡面?”顧同一笑,不過笑聲中盡是讚賞。

陳季常算是徹底明白了李好義如此做的用意了,不過他也和顧同一樣,爲李好義的這般算計感到高興,一個將領能夠拋開名利,實打實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就說明,這個將領是相當成熟的。

“好了,等到江南平定之後,讓朝廷各位重臣議一議,看看能不能給李好義晉升一步,我看這小子也是夢想着當國公爺呢!”顧同打趣了陳季常一下,意思是你這個國公爺的位置還是相當吃香的。

陳季常尷尬的陪着顧同笑了幾句,不過見到李好義晉升有望,他的內心之中也是十分高興,同時也心想着是不是應該給李好義寫封信,說一說顧同的心思。

陳季常可是相當怕這些鎮守在外、手握實權的大將,心中有其他的心法,尤其是像李好義這樣的他一手提拔上來的將領。

顧同倒沒理會陳季常的心思,說實話,平定江南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他並不擔心;現在讓他牽心的是平定江南之後,國家的休養生息。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征戰,就算是大宋的底子十分好,但是百姓們也不堪重負了,加上現在帝國初建,在軍事上打擊叛亂勢力的同時,也是時候推行發展經濟的舉措。

好在顧同的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了,只等着江南平定之後,天下暫時沒有戰事,百姓在休養生息的同時,他也能將心中的種種舉措一一實施。

顧同的內心之中,自己的帝國,必須要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他的名字,也要連同帝國一起,爲萬世樂道。

第163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上)第174章 草的未來(上)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250章 攻城(中)第523章 稱帝第116章 禍心第192章 天下之大,可取一瓢第306章 春天裡的故事第270章 家事(下)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上)第99章 老賊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243章 奪城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489章 圍殺第147章 紅燭舞第333章 重逢第243章 奪城第110章 真相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69章 練兵(二)第509章 動作不斷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102章 歸心第463章 甕中捉鱉(中)第199章 聚將鼓第455章 戰淮(四)第633章 開戰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4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下)第634章 終戰(一)第12章 送你一份大禮第229章第328章 大換血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521章 大動作第15章 籤軍第230章 世間英雄唯一人第464章 甕中捉鱉(下)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264章 去留第183章 快刀斬亂麻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528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0章 鐵木真的憂慮第166章 王氏有女第322章 奪關第262章 擇將第252章 城戰第283章 秋詞第424章 下套(上)第327章 三(下)第430章 刺韓(二)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323章 兩封信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331章 欺君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520章 南聯盟第89章 大人物第560章 出征在即第115章 聯盟第50章 票號問世(上)第394章 奔襲第324章 定心第320章 詔令第516章 收網第397章 蒼山連營第191章 衆賢歸服,勢力壯大第544章 無愧天地第523章 稱帝第103章 詭異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54章 鏖戰長安(六)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238章 欲擒故縱第588章 血債血償第270章 家事(下)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102章 歸心第322章 奪關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256章 克夷門第508章 奇兵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47章 野心第239章 各方雲動第434章 議和(上)第123章 大戰闊亦田(二)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
第163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上)第174章 草的未來(上)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250章 攻城(中)第523章 稱帝第116章 禍心第192章 天下之大,可取一瓢第306章 春天裡的故事第270章 家事(下)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上)第99章 老賊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243章 奪城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489章 圍殺第147章 紅燭舞第333章 重逢第243章 奪城第110章 真相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69章 練兵(二)第509章 動作不斷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102章 歸心第463章 甕中捉鱉(中)第199章 聚將鼓第455章 戰淮(四)第633章 開戰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4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下)第634章 終戰(一)第12章 送你一份大禮第229章第328章 大換血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521章 大動作第15章 籤軍第230章 世間英雄唯一人第464章 甕中捉鱉(下)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264章 去留第183章 快刀斬亂麻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528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0章 鐵木真的憂慮第166章 王氏有女第322章 奪關第262章 擇將第252章 城戰第283章 秋詞第424章 下套(上)第327章 三(下)第430章 刺韓(二)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323章 兩封信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331章 欺君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520章 南聯盟第89章 大人物第560章 出征在即第115章 聯盟第50章 票號問世(上)第394章 奔襲第324章 定心第320章 詔令第516章 收網第397章 蒼山連營第191章 衆賢歸服,勢力壯大第544章 無愧天地第523章 稱帝第103章 詭異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54章 鏖戰長安(六)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238章 欲擒故縱第588章 血債血償第270章 家事(下)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102章 歸心第322章 奪關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256章 克夷門第508章 奇兵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47章 野心第239章 各方雲動第434章 議和(上)第123章 大戰闊亦田(二)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