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

提起錦衣衛,顧同有感於麾下將士數目越來越多,且南宋定然要比歷史上的開禧北伐的時間早一些動手,是以覺得全軍改制的事情也是刻不容緩了。

畢竟女真人的軍制實在是太過凌亂,況且軍政不分,這對於軍隊的戰鬥力以及下面州府的控制都不是一件好事,爲全盤考慮,顧同對着羅通說道:“目前我軍人數劇增,這麼多的人,按照以前一軍上萬人的佈置,定然是不妥,況且三晉之地,州府衆多,也不能沒有相應的守衛力量,這樣,給季常還有虎頭說一聲,讓他們過年來太原城一趟,咱們集思廣益,爭取早日將軍制改革一事敲定下來,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宋兵北伐,估計時間最遲不會晚於明年秋天,所以咱們的儘快改制,爭取利用最後的這段時間,將改制後的軍隊,同意訓練,查缺補漏,把戰鬥力再提一提!”

羅通點了點頭,軍隊改制的事情,年前顧同就在錦衣衛改制的時候提了出來,況且錦衣衛兩萬多人改制,並且用此次進入河東兩路佯裝‘叛賊’的行動中,已經極大的展示出了顧同提出來的衛所制便於指揮和加強基層戰鬥力的優勢,所以此時談及全軍改革,也沒有人有反對的聲音。

不過大軍改制,所涉及到的可不僅僅是軍隊本身,這還要考慮到將官的派遣、後勤軍需的供應、以及各個州府守衛力量的多少等等一系列的東西,而且一點一滴,都不容有所馬虎,所以不管是提出來改制的顧同,還是註定了要具體負責此次改制的羅通都十分上心。

不過好在年前錦衣衛改制的時候,顧同就已經提起過一個大概的綱領,也就是明初衛所制的一個翻版以供軍隊改制,是以心中有了底稿的羅通也不怎麼害怕。

按照顧同的要求,實行衛所兵制之後,將會把幾個府、縣劃爲一個防區,設立衛所。衛以下設千戶所、百戶所。兵數大抵以五千六百人爲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爲一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爲一百戶所。每個百戶所有總旗二,各轄五十人,小旗十,各轄十人。衛的主官爲指揮使,所的主官爲千戶、百戶。

不過鑑於總旗、小旗這樣的編制不利於基層將士的靈活作戰,顧同有參考後世軍制,將百戶所之下,設立三個排,每個排在設立三個班這樣的模式,一個班組十人,一個百戶所可以有一個獨立的直屬排作爲直接指揮力量,這樣一來,能夠極大的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按照這樣的模式,改制之後,新軍將會形成衛所、千戶所、百戶所、排、班這樣的架構模式,而在衆多衛所之上,又會設立負責軍事的大都督府,每遇戰事,大都督府向最高指揮者顧同請命,得到同意,便可遣兵調將,部署戰事,如此,整齊劃一的指揮模式,將會最大程度的保證新軍的戰鬥力。

除此之外,顧同已經着手構建自己的參謀體系,想到參謀對於一場戰事的重要性,顧同任命何方和張復亨爲左右參謀長,在全軍選拔賢能,組建全軍的參謀體系,最低一層,可以到百戶所。

藍圖已經畫好,只待一點點的實現,不過所幸的是,冬天大雪封山,道路阻隔,讓女真人無法得知晉地實情,也爲晉軍改制以及相應的一系列大動作爭取到了絕對的時間。

大雪阻絕的不僅是女真人對於晉地實況的探查,更重要的是也爲晉地的治理贏得了寬鬆的政治環境。

利用冬天這段時間,以趙樞爲首的西京路政務官員聯手軍隊,對於新佔領的河東兩路展開了一系列的政治運動,包括對於以前的女真官員的整頓和驅逐,當然,那些平日裡作惡多端的女真官員,在被驅逐之後,就會神不知鬼不覺的消逝,而真實這些人的下場,也爲接下來的整頓漢人官吏奠定了基礎。

在強權和暴力面前,那些對於女真朝廷還心存幻想的貪官污吏,沒有那個人會逃脫法網,等待他們的,不僅是錦衣衛的秘密手段,更有三晉百姓的拍手稱快。

亂世當用重典,這個時候,哪怕情知錦衣衛整頓官吏會開一個不好的頭,但是在和時間賽跑的這個過程之中,有些事情,卻是不得不去做的。

當然,關於日漸壯大的錦衣衛,顧同也不是沒有想到辦法,在他看來,等到將來天下一統,人數巨大的錦衣衛力量肯定是要收斂起來的,不僅要減少人數,還要從制度上對其進行約束,當然,制度建設是後話,這裡就不先提了。

一批官員被打倒,自然要用另外一批來代替,所幸的是,當初就已經未雨綢繆,官員儲備和培養一直和軍隊建設同步發展的顧侯爺手下,政務官員並不少,當然,一些小一點的縣衙,顧同更是乾脆從軍隊退伍的將校之中,抽取可用之人,充任基層官吏,這些身受顧同恩典,對於顧同忠心耿耿的將士們,卻也能在未來最大程度的將顧同的政令執行下去,並保證基層不會有叛亂之類的事情發生。

關於政治制度的建設,顧同也有很多的想法,譬如裁汰一些無關緊要的官員,來減少政務開支,並保證政令暢通,但是這個事情做起來,比之軍隊改制更加的麻煩,是以顧同也就暗中囑咐了趙樞一番,讓他在打擊那些舊官員的同時,對新任命的官員儘可能的從簡,以達到精兵簡政的目的,如此一來,一箭雙鵰,不僅可以避免改革政治制度而引起舊勢力的反撲,同時卻也能做到爲日後的政改奠定基礎。

走一步看三步,這是顧同一直以來所奉行的,只有目光落到人前,才能保證事事做到人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保證一連串的勝利。

整頓吏治,裁汰舊官吏,收穫是巨大的,此舉不僅將那些不聽話的女真官吏清理一盡,同時,隨着一個個貪官污吏的落馬,光是抄家所得,就有白銀兩百萬兩,銅錢十萬貫,更不要提大量的田產和宅院、古玩。

這麼大的一筆收入,讓顧同也很是吃驚,不過吃驚之餘,卻是相當的高興,因爲近來隨着軍隊增加,一直都擔心軍費的顧侯爺也終於可以緩一口氣,沒二話,兩百萬兩白銀悉數充作軍費,其餘銅錢以及宅院、古玩,能夠處理的處理,不能處理的賣掉,所得全部上交新成立的政務院,以幫助一層連着一層的政治建設。

一個個貪官污吏的打到,最開心的莫過於那些被一直剝削壓榨的窮苦百姓,得知顧同出手,各路貪官落馬,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對這位晉地的新統治者壞有了好感,民心所向,這倒是顧侯爺沒有料到的一件歡喜事。

當然,一個個貪官倒臺之後,留下來的幾萬傾土地,顧同將其中一部分劃出來留作軍隊屯田之用,餘者則讓各州府選一些生活實在是艱難的老百姓耕種,當然,這部分土地的所有者是政府,老百姓可以耕種,而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很低很低的一點點田租而已。

新政府的組建,也讓三晉大地很多的豪強地主看到了風向標的標化,這些人,有的人對於顧同這個晉北侯並不怎麼感冒,甚至有人更是斗膽想要給女真人通風報信,但是早已經佈置下了天羅地網的錦衣衛豈會讓他們得逞,隨着一封封密信被繳獲,那些想要給女真人報信的世家大戶,無一例外全部落入到了錦衣衛手中,而接下來的,則是另外一番鐵血手段等着他們。

世家大戶落水,以王中立爲首的十三世家又怎麼會遺留出去,這些人,就像是牆頭草一樣,看見誰的勢力大,就向誰靠攏,當初背棄宋朝,投靠女真人,後來看着女真人勢力衰落,則又想着自己開闢新天地,等到現在顧同鐵血整治三晉,早已經在界壕一戰失敗後內心惶惶的十三世家,再也坐不住了。

王中立打頭,曹家、張家等當初陰謀奪取西京軍軍權的那幫子家主們,有厚着臉皮求見顧同,表示希望能夠追隨顧侯爺爲天下一統,社稷興盛貢獻微薄之力,對於此,顧同的心情也很複雜,明明知道這些人是雜草,是混賬,可是爲了政權的穩定性,又不得不把這些人留下來,畢竟在這個以宗法制爲基礎的社會領域裡面,這些世家大族纔是基層統治的真正力量。

顧同沒有精力把時間耗費到他們身上,是以在嚴厲警告了這些人一番之後,有勒令這些人貢獻出一半財產資助軍隊,然後這才放過了這些人,不過也只是暫時,等到將來天下穩定,顧同還是會殺個回馬槍,將這些不穩定因素一一處理。

世家大族們雖然貢獻出了一般的家產,不過也終於換來了闔家的平安,是以這些人對於顧同也是敬畏兼具。

軍隊、政治、鄉紳、人口、土地、財稅````隨着這些領域,都開始順着顧同的籌劃變化的時候,晉軍也做足了最後的準備,只等着硝煙再次燃起!

第256章 克夷門第347章 戰前(上)第243章 奪城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523章 稱帝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98章 兀立特部第321章 南下第575章 大軍圍城,各懷鬼胎第577章 誘敵出城(下)第511章 一網打盡(二)第438章 奪權(一)第100章 何方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53章 錦衣衛第44章 攜美同行第386章 財富(下)第326章 三(中)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132章 暗流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66章 洞房花燭夜第235章 決心第135章 涌動第362章 爲天下百姓計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437章 皇帝的求援信第241章 古道、小城第180章 遊說(下)第126章 大戰闊亦田(五)第613章 盟約,利益交換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273章 驚喜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323章 兩封信第307章 等待第328章 大換血第486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二)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326章 三(中)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279章 中都第77章 新年第19章 籌建餘慶堂(三)第563章 蓬萊雲雨第322章 奪關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130章 逼迫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109章 故人第100章 何方第135章 涌動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510章 一網打盡(一)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5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79章 遊說(上)第69章 練兵(二)第11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100章 何方第96章 暴風雨第323章 兩封信第545章 遊戲開始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108章 今天請假,累了一天,更新不出來咯第316章 動手第453章 戰淮(二)第57章 廝殺第546章 對弈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317章 殲敵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233章 魚兒上鉤了第448章 深情第437章 皇帝的求援信第322章 奪關第215章 一道佳餚第153章 轉機?第82章 離情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602章 縱橫,削其羽翼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286章 朝會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289章 錢荒第472章 新政第388章 點將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412章 救病須醫心第304章 時局第148章 柳家事
第256章 克夷門第347章 戰前(上)第243章 奪城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523章 稱帝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98章 兀立特部第321章 南下第575章 大軍圍城,各懷鬼胎第577章 誘敵出城(下)第511章 一網打盡(二)第438章 奪權(一)第100章 何方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53章 錦衣衛第44章 攜美同行第386章 財富(下)第326章 三(中)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132章 暗流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66章 洞房花燭夜第235章 決心第135章 涌動第362章 爲天下百姓計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437章 皇帝的求援信第241章 古道、小城第180章 遊說(下)第126章 大戰闊亦田(五)第613章 盟約,利益交換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273章 驚喜第593章 開疆闢土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323章 兩封信第307章 等待第328章 大換血第486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二)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326章 三(中)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279章 中都第77章 新年第19章 籌建餘慶堂(三)第563章 蓬萊雲雨第322章 奪關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130章 逼迫第353章 鏖戰長安(五)第109章 故人第100章 何方第135章 涌動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510章 一網打盡(一)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5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79章 遊說(上)第69章 練兵(二)第11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100章 何方第96章 暴風雨第323章 兩封信第545章 遊戲開始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108章 今天請假,累了一天,更新不出來咯第316章 動手第453章 戰淮(二)第57章 廝殺第546章 對弈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317章 殲敵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233章 魚兒上鉤了第448章 深情第437章 皇帝的求援信第322章 奪關第215章 一道佳餚第153章 轉機?第82章 離情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602章 縱橫,削其羽翼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286章 朝會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289章 錢荒第472章 新政第388章 點將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412章 救病須醫心第304章 時局第148章 柳家事